Sci Adv:超聲波能夠治療大腦紊亂

2020-12-14 生物谷

2020年5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2017年的一項研究,在12歲以上的人中,約有八分之一的人服用抗抑鬱藥來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在10年或更長時間內服用抗抑鬱藥。從1999年到2014年,抗抑鬱藥的使用增加了65%。


猶他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Jan Kubanek發現,腦部疾病的治療可能根本不需要藥物或侵入性手術,只需聲波即可。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在5月20日星期三發表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中,Kubanek描述了一種程序,其中可以將高頻(超聲波)聲波發射到患者的大腦中以改變其狀態。這是一種不涉及藥物或手術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具有治療包括抑鬱症和焦慮症在內的精神疾病以及慢性疼痛和癲癇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獨特潛力。


Kubanek說:「應該以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方式治療腦部疾病,而不是向患者提供各種藥物。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一種提供無創,精確和個性化治療的工具,以解決每個人的問題根源。到目前為止,這只是一個夢想。」


使用超聲波進行這種精確治療的想法涉及使用超聲波換能器將高頻率的脈衝射入大腦,類似於用於超聲波掃描棒。聲脈衝靶向大腦中的神經迴路,並引起神經元膜振蕩,從而激活神經元並影響那些神經元控制的行為。該過程不會引起疼痛或不適,也不涉及手術。


Kubanek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改變神經元的活動以及受刺激的神經元與其鄰居之間的連通性,這有可能使發生故障的神經迴路恢復到正常狀態。」


研究小組將超聲波傳送到猴子的大腦,利用正確的頻率並針對正確的神經元,研究人員能夠控制對象選擇向右還是左看。該過程中動物沒有感覺到超聲波的異常影響。


Kubanek說,該實驗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測量超聲效果的強弱。超聲波可以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治療,直到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症狀。(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Researchers discover ultrasonic waves may provide new treatments for brain disorders原始出處:

J. Kubanek at University of Utah in Salt Lake City, UT el al.,

"Remote, brain region–specific control of choice behavior with ultrasonic waves," Science Advances

(2020). DOI: 10.1126/sciadv.aaz4193 , 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1/eaaz4193

相關焦點

  • Nature長文:超聲波治療大腦疾病
    儘管超聲刺激的精準度和穿透力都很好,但超聲波在大腦中的作用往往比電磁刺激要弱得多,而且難以研究。超聲波是一種壓力波,人們認為由它造成的震動非常小,這種震動在細胞和大腦切片電生理研究中甚至無法產生信號。這與其它大腦刺激方法不太一樣,因為其它方法傳輸的是電磁波,研究起來較為方便。此外,超聲波對齧齒動物的作用受到麻醉水平的影響。
  • 《科學》:超聲波不僅可以檢查腫瘤,還有修復大腦的潛力
    超聲波的頻率低於人耳感知範圍,但其作為診斷手段,可以用來探測腫瘤或者胎兒。6月24日《科學》網站刊登新聞稱,超聲波還能穿透頭骨促進或抑制大腦活動。神經科學家對超聲波有著更大的期望:成為一種強大的、非侵入性的研究工具和治療大腦疾病的新手段。不過,這仍有待證明,一則超聲療法得具備安全性,第二其能夠可預見地改變人類大腦功能。
  • Nature子刊:低強度超聲波可以改變大腦決策,或可用於抑鬱治療
    但是,如果大腦前扣帶皮層中的神經元不能正常工作,那麼即使這些替代方案是最好的,我們也不會去選擇。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情況是因為人們陷入某些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近日,普利茅斯大學心理學院的Elsa Fouragnan博士通過對獼猴的最新研究表明,反事實思維與前扣帶皮層有因果關係,並且通過使用低強度超聲波靶向該區域的神經元(神經細胞)可以改變這些精神疾病。
  • 讓超聲波穿透顱骨治療疾病,新型植入材料是關鍵!
    導讀最近,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陶瓷材料製成的顱骨植入物,幫助醫生將超聲波送進大腦,更好地利用超聲波治療腦部疾病。和《超聲波技術讓你的手掌變成顯示屏》兩篇文章中都介紹過超聲波的一些應用。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創新發明,與超聲波在醫學方面的應用相關。超聲波可治療一系列的腦部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超聲波也可以用於殺死癌細胞、在中風期間溶解血凝塊,以及打開血腦屏障增強藥物輸送。
  • 腦科學日報|超聲波助力老年痴呆治療;5-羥色胺平衡大腦內部交流
    1,人腦實驗力證:超聲波大大助力老年痴呆治療,血腦屏障不再是阻礙!來源:轉化醫學網近日,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超聲波治療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潛在益處。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聚焦超聲結合微泡治療,可以在由人類內皮細胞形成的血腦屏障中創造開口,從而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遞送靶向藥物,新型超聲治療方法有望變革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其治療的傳統理解。該研究是首次在小鼠和其他動物模型的基礎上,對人類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細胞的研究技術進行了研究。
  • 聚焦超聲波治療介紹
    什麼是聚焦超聲治療 將設有大約1000個超聲波要素的頭盔型裝置裝在患者的頭部,使用聚焦超聲波對丘腦腹中間核進行治療,治療震顫。
  • 上海那裡去治療植物神經紊亂好
    核心提示: 植物神經紊亂,一個讓我們有些頭疼的疾病。對於這個陌生的疾病,我們能做的便是在其發生後及時的治療,這樣可以減小其危害。大家這樣想,如果我們對其多一些了解,那麼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植物神經紊亂,一個讓我們有些頭疼的疾病。
  • Clotbust: 用超聲波治療中風
    我們公司開發了一種創新性的方法解決缺血性中風發作的情況,我們叫做「超聲波分解」。它使用超聲波來去除腦袋當中的血塊,減輕中風的發生。中風是醫學難題我們現在的方法超聲波分解的方法,我們使用超聲波把這些血塊分解開來,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通過聲波會讓血栓破裂。
  • 超聲波 可進行大腦血流量監測的耳機
    一種新的超聲波設備可以更加容易地檢測到潛在的危及生命的病狀,在因爆炸衝擊波造成的腦損傷的士兵中,以及從動脈瘤中存活過來的病人中,這種情況很常見。其影響就像擠壓花園中用於澆水的自來水軟管:當血管中壓力升高時,動脈的血流速度會加快,因此流向大腦的血液更少。該現象會在受傷後的幾天後發生,目前可以用超聲波檢測到,使用超聲波需要受過訓練的技術人員找到相關的血管,並將超聲波向某個特定位置發送。
  • 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 胃腸功能紊亂的治療方法
    什麼是胃腸功能紊亂,胃腸功能紊亂也就是腸胃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的,那麼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有哪些呢?胃腸功能紊亂的自我護理方法有哪些呢?胃腸功能紊亂的治療是怎樣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以腸道症狀為主。
  • 最牛醫療晶片,讓「超聲波手機」檢查治療癌症 | 獵雲網
    難以治療的惡性腫瘤,致命性的誤診,昂貴的醫療設備……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但是,著名的生物企業家喬納森·羅斯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技術,並且他也致力於實現這個目標:結合晶片技術的超聲波掃描儀,是他實現這個目標的第一步。
  • 罕見紊亂下,女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大腦
    醫生對其進行各項檢查之後,仔細分析了患者症狀,排除了感染、毒素和代謝紊亂的可能性。研究報告稱:「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無意識的肌肉運動,表明她可能得了一種罕見腦炎疾病,即抗門冬氨酸(NMDA)受體腦炎。」門冬氨酸(NMDA)受體或稱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受體,存在於大腦細胞之中。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我們應該如何治療這種疾病呢?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常見病,該病的主要特點是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失調,所以患者不僅有頭痛失眠、煩躁厭食、焦慮抑鬱等大腦功能紊亂的症狀,而且還會出現循環、消化、內分泌代謝,生殖系統等功能失調的症狀,患者自覺症狀繁多,精神負擔極重,總懷疑自己得了什麼人病沒有被查出來
  • 孕婦做超聲波檢查可能影響胚胎大腦
    據新華社電 美國一項對實驗鼠進行的研究顯示,懷孕的雌鼠接觸超聲波後,胚胎大腦發育會受到影響。  但研究人員指出,根據這一結果來推斷超聲波對人的影響還為時過早。他們強調,超聲波成像技術的好處很明顯,孕婦目前還不應放棄例行檢查。
  • 駁「抑鬱症是大腦生理紊亂所致」的謬論
    雖然你說的大腦生理結構發生紊亂——神經遞質系統功能失調,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會導致抑鬱,但這不代表它就是致病的根本原因。自然界很多客觀物質的產生或形成,並非一種原因,而是多因下的結果。就拿抑鬱症來說,即使抑鬱症患者通過醫學儀器檢查出其大腦5一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出現紊亂,那又如何?這能說明根本問題嗎?抑鬱症人為何會出現以上生理紊亂?
  • 腸道功能紊亂的症狀 如何治療腸道功能紊亂
    腸道功能紊亂一般會出現比較複雜的病情。那麼腸道功能紊亂的症狀有哪些呢?腸道功能紊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腸道消化吸收系統,對於腸道功能紊亂的症狀還是很明顯的,大多數時候都會有食欲不振,無飢餓感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找到病因對症治療了。腸道功能紊亂的症狀病程多纏綿日久,症狀複雜,呈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 Sci Adv: 大腦發育過程中的神經幹細胞多樣性促進大腦皮層複雜性
    2020年11月7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11月6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幹細胞和祖細胞在早期大腦發育中表現出多樣性,這可能導致成人大腦皮層的神經複雜性。兒童國家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CNR)的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擴展了有關大腦發育的現有觀念,並且可能在未來極大地影響神經發育疾病的臨床治療。
  • 經常失眠多夢、頭疼頭暈、腸胃紊亂,很可能是因為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相信很多人還不知道它,它是內臟功能失調導致的一種疾病,也正是因為這樣,植物神經紊亂在治療的時候比較困難,而這也很多患有該病的人都非常痛苦,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種疾病吧!植物神經紊亂在生理上因為大腦皮質神經進行交配和調節,正常的大腦皮層的興奮,緊張都是交替進行,協調一致。患者出現了疾病後,大腦的血管就會出現緊張痙攣,血行緩慢,進一步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如果外界的情志刺激因素強度過大,或者是持續時間過長,繼而導致大腦皮質的部分區域過飽低氧,從而可以導致大腦神經調節能力下降。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能不能治療好?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通常表現:失眠、多夢、緊張、煩躁、頭暈、頭痛、胸悶、噁心等等都是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表現。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綜合症,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該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頻繁,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治療A植物神經紊亂成立所有患者的心願。那麼植物神經紊亂如何治療?
  • 植物神經紊亂的病因是什麼?治療它有哪些誤區呢?
    當代的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每一個人都處在各種壓力的陰霾之下,各種精神疾病不斷湧現,植物神經紊亂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由此人們對於這種疾病的重視日益增加,想要通過尋找到遠離它的有效方法而逃避它,其實無論任何事情逃避永遠治標不治本,所以更為重要的是找到植物神經紊亂的病因,從根本上遏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