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2017年的一項研究,在12歲以上的人中,約有八分之一的人服用抗抑鬱藥來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在10年或更長時間內服用抗抑鬱藥。從1999年到2014年,抗抑鬱藥的使用增加了65%。
猶他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Jan Kubanek發現,腦部疾病的治療可能根本不需要藥物或侵入性手術,只需聲波即可。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在5月20日星期三發表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中,Kubanek描述了一種程序,其中可以將高頻(超聲波)聲波發射到患者的大腦中以改變其狀態。這是一種不涉及藥物或手術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具有治療包括抑鬱症和焦慮症在內的精神疾病以及慢性疼痛和癲癇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獨特潛力。
Kubanek說:「應該以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方式治療腦部疾病,而不是向患者提供各種藥物。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一種提供無創,精確和個性化治療的工具,以解決每個人的問題根源。到目前為止,這只是一個夢想。」
使用超聲波進行這種精確治療的想法涉及使用超聲波換能器將高頻率的脈衝射入大腦,類似於用於超聲波掃描棒。聲脈衝靶向大腦中的神經迴路,並引起神經元膜振蕩,從而激活神經元並影響那些神經元控制的行為。該過程不會引起疼痛或不適,也不涉及手術。
Kubanek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改變神經元的活動以及受刺激的神經元與其鄰居之間的連通性,這有可能使發生故障的神經迴路恢復到正常狀態。」
研究小組將超聲波傳送到猴子的大腦,利用正確的頻率並針對正確的神經元,研究人員能夠控制對象選擇向右還是左看。該過程中動物沒有感覺到超聲波的異常影響。
Kubanek說,該實驗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測量超聲效果的強弱。超聲波可以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治療,直到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症狀。(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Researchers discover ultrasonic waves may provide new treatments for brain disorders原始出處:J. Kubanek at University of Utah in Salt Lake City, UT el al.,
"Remote, brain region–specific control of choice behavior with ultrasonic waves," Science Advances(2020). DOI: 10.1126/sciadv.aaz4193 , 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1/eaaz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