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運錄
最近有個自稱某精神專科的心理醫生發表一篇《抑鬱症與強迫症的區別》的所謂科普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說:「抑鬱症是大腦5一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系統功能失調所致的心理障礙……」
秋水評論:迄今為止,科學家一直不敢對抑鬱症的原因和形成機理下定論,是因為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佐證。雖然你說的大腦生理結構發生紊亂——神經遞質系統功能失調,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會導致抑鬱,但這不代表它就是致病的根本原因。
自然界很多客觀物質的產生或形成,並非一種原因,而是多因下的結果。
就拿抑鬱症來說,即使抑鬱症患者通過醫學儀器檢查出其大腦5一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出現紊亂,那又如何?這能說明根本問題嗎?
抑鬱症人為何會出現以上生理紊亂?這個問題為什麼不去求解,而是舍本求末?
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我們不能光憑表面現象就下妄下結論,而應以科學求是的態度去不斷探索,才有可能求得真正的病因。
筆者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對接觸過的上萬類似病例的觀察發現,抑鬱症上述所謂生理原因(大腦5一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系統功能失調)乃是抑鬱症的一個生理結果,而這個結果反過來又導致下一個心理結果。
正如考前緊張,諸如心跳加快,四肢顫抖,呼吸紊亂,大腦一片空白,尿頻等等,會導致害怕心理——擔心影響考試發揮,但我們不能說「大腦一片空白」「心跳加快」「呼吸紊亂」「四肢顫抖」「尿頻」等生理紊亂就是考試恐懼心理的致病原因吧?
按作者的觀點,要消除考試怯場心理,只需消除「大腦一片空白」「心跳加快」「呼吸紊亂」「四肢顫抖」「尿頻」等生理現象。
這和詹姆斯的觀點:「悲傷乃由哭泣而起,憤怒乃由打鬥而致,恐懼乃由戰慄而來,高興乃由發笑而生」一脈相承。
這是美國心理學之父詹姆斯留給心理學史上的一個最經典笑話。
但這個笑話,仍然在我國上演,尤其在學術界經久不衰!
文章的作者竟然代表科學界下此妄斷:「抑鬱症是大腦5一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系統功能失調所致的心理障礙」,難道真是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