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鳥文化泛談,為何黃鸝不能成為主流觀賞鳥,百靈是如何興起的

2020-12-14 板慄和酥餅是倆鳥

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現代社會中,一提到「寵物」二字,指的多為貓狗。但有一種寵物,卻貫穿了我國的文明,從曾經的神話圖騰,到後來的權利富貴象徵,這種寵物就是「觀賞鳥」。我們國家從商朝開始,到唐朝開始迅速發展,直到清朝,觀賞鳥達到鼎盛時期。為什麼現在的觀賞鳥文化沒落了呢?今天小編就帶你縱穿古今,了解一下我國觀賞鳥的發展歷程。

玄鳥神話的起源:商族,來源於一顆燕子蛋?

商族是是中國鳥文化的開端,是商朝的祖先。商族主要活動在現在的河北省一代,後發展到河南一帶。

《山海經》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帝嚳,是商族最原始的祖先,也是中華上古時期部落聯盟的領袖,五帝之一。他有一個兒子,名契。

史書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賊氏之女,為帝譽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契是商族出名的軍事家,神話記載,其出生就與鳥有關。所以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說法。所以那時候人們,把契稱為「玄王」,所以大家都把契奉為商族的先祖。

可實際上「天降玄鳥」中的玄鳥,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一點也不神秘,玄鳥就是古人對燕子的稱呼。所以根據記載的「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指的就是契的母親吃下了一顆鴿子蛋,然後就生下了契。

所以在燕子來臨的春天,古代夫妻們紛紛去野外舉行求子儀式,如果這個時候妻子懷孕,就說這個孩子是「玄鳥所生」。

玄鳥是商族的重要文化圖騰,顯示了古人們對自然的崇拜,於是從商族開始,鳥兒就變成了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從我國現代出土的商朝青銅器上,頻繁出現「玄鳥」的圖案就可以證實。

籠鳥文化的興起:唐朝,黃鸝是代表

從商朝開始,人們對於鳥兒僅限於崇拜和神話,因為工具和知識有限,鳥兒在那個時期幾乎很難被人們捕獲,所以不會存在所謂的「籠養鳥」。

籠養鳥真正開始流行並迅猛發展,是在唐朝。大唐盛世,國泰民安,各類娛樂活動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飲酒文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在大唐時期得到興盛。唐朝時期的代表鳥兒,就是黃鸝。這一點從唐宋詩詞中就可以得到證實:黃鸝是被唐詩宋詞中提及最多的鳥類。

黃鸝受文人雅士的歡迎,憑藉的就是黃鸝優雅的身姿、悠揚的鳴囀和不屈不撓的王者高貴之氣。黃鸝在唐朝的高貴程度之高,被譽為「金衣公子」,而且僅限皇家飼養。因為唐朝皇帝服裝為黃色,黃色在唐朝是禁忌色,所以民間不可能飼養黃鸝。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黃鸝鳥並不是主流的觀賞鳥的重要原因:因為從古時起,人們就沒有飼養黃鸝作為觀賞鳥的意識,正如豬很少被當作寵物飼養一樣。又因為關於黃鸝的飼養知識記載非常稀少,所以就更難以普及。

黃鸝在民間,僅限於出現在詩詞和畫作中。

從唐朝開始,鳥兒就開始與眾多元素結合到一起,最被大家熟如:鳳凰寓意吉祥,喜鵲寓意姻緣,鴛鴦寓意夫妻,鶴寓意長壽……等等

畫眉和百靈流行,宋朝和元朝和明朝的鳥文化,有一段感人故事

畫眉鳥作為當代最受歡迎的鳥兒之一,最早進入人們視線是在宋朝。歐陽修著有「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的詩句,說明宋朝時期人們飼養畫眉,主要是欣賞其鳴唱。

宋朝過後,元朝來臨,元朝的代表鳥兒就是「百靈」。蒙古人最愛的鳥兒,就是百靈鳥。其實原因也非常明顯:因為百靈鳥為地棲鳥,主要聚集地就是草原,中原以北最為常見。「悽悽幽雀雙白翎,飛飛只傍烏桓城。平沙無樹巢弗營,雌雄為樂相和鳴。」就是元朝歌頌百靈的詩句。

元代民間觀賞鳥的普及,是有史料可證的。元朝有民間養生經,記載了「養生十樂」,而這其中就寫有「聽琴玩鶴」。所謂的「玩鶴」,就是指「養鳥」。從元朝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自家廳堂掛上別致的鳥籠和色彩絢爛的小鳥,以供自家玩樂和欣賞。

到了明朝,大家不再欣賞畫眉的歌聲了,反而民間流行起了「鬥畫眉」。關於明朝的鬥畫眉還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明朝時,有一個叫何亨的生意人,在京城開了一間賣綢緞布匹的店鋪,生意紅火。後來何亨染病去世後,家中的生意便漸漸沒落。接手掌柜的兒子何青山不改富家公子的作風,依舊貪圖玩樂不務正業,每日提著鳥籠到外與人鬥鳥為樂。家境中落,何青山卻不改富家公子本色,不務正業,把鋪子丟給妻子張氏和夥計打理,自己則提著鳥籠到外面,與人玩鳥鬥鳥為樂。最終敗光家業的何青山,在病種的妻子支持下,拿著一隻畫眉鳥去參加皇家舉辦的鬥鳥大賽,最終斬獲第二名,獲得百兩賞賜。最終參賽的畫眉奄奄一息,說了一句話:「相公,我已經盡力了。「何青山這才知道,原來妻子化身這隻鳥兒為他獲得了勝利,回家後發現妻子早已身亡,身上血跡斑斑,仿佛參與了一場惡鬥。

觀賞鳥的巔峰時期:清朝,大名鼎鼎的靛頦加入人們視野

清朝的慵懶生活貫徹始末,其中湧現了無數公子哥貝勒爺,聲色犬馬發展的非常快速。民謠傳「貝勒爺手裡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從清朝開始,觀賞鳥的發展就一發不可收拾。

先是百靈從宮廷鳥發展到了民間,再到大名鼎鼎的靛頦變成進貢專用鳥,而南方的暗綠繡眼結合了高貴的秀氣,成為最火的一種觀賞鳥。

清朝不論從鳥的品種,還是鳥兒相關的用品來說,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牛骨食罐,象牙籠頂,掐絲琺瑯鳥籠,所有與鳥有關的物品都充滿了兩個字:奢侈。

清朝的公子哥們的專用鳥食,製作起來可以點都不比民間的飯菜便宜。所有關於鳥兒的書籍在清朝,都達到了世界巔峰,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連慈禧太后都熱衷養鸚鵡。也正是清朝貪圖玩樂之風流行,才導致了快速的沒落。清朝過後,觀賞鳥的發展便不進反退了

中國的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映襯了我國歷史的變遷,讀懂觀賞鳥的發展史,也是一種了解我國文明發展的重要辦法。

我們國家從興起,到繁冗,到落後,再到重建飛速發展,天空中的鳥兒,記錄了這一偉大民族的變遷,也記錄了人民生活重點的轉變。

關注我,為大家帶來更多觀賞鳥知識。

相關焦點

  • 中國著名的鳥類有哪些 中國十大名鳥 你見過哪些
    本篇文章為你介紹中國十種著名的鳥類,分別是百靈、畫眉、繡眼、靛頦、中華秋沙鴨、鴛鴦、丹頂鶴、朱䴉、緋胸鸚鵡、杜鵑、黃鸝、褐馬雞。其中百靈是草原上盛產的名貴鳥類,是中國四大名鳥之一,被稱為「鳥中歌手」。那麼其它的鳥類出名在什麼地方呢,一起來看看吧。  1、朱䴉  朱䴉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潔白的羽毛,豔紅的頭冠和黑色的長嘴,加上細長的雙腳成為了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
  • 「上了臺兒的才叫角兒」,籠鳥之王百靈,請看完這些講究再考慮養
    在我們國家上千年的養鳥史中,如果要在上百種鳥兒中選出一種代表中國,那麼把百靈鳥拿出來應戰,所有的鳥友一定沒有異議。百靈鳥,沒有芙蓉繡眼的靚麗外形,沒有八哥鷯哥的學舌本領,飼養相當之困難,有多少鳥齡幾十年的老票友也不見得敢說自己會養百靈。
  • 鳥中君子:靛頦,看完這些講究你就知道,為何不推薦鳥友飼養了
    在我國上千年的觀賞鳥飼養史上,古人們用經驗和知識為我們流傳下了「四大鳴鳥」之說:分別是畫眉、繡眼、百靈和靛頦。每一種鳥都特點鮮明優勢明顯,會十三套口的百靈、透著江南靈氣的繡眼、能打能唱的畫眉,而今天要介紹少的這種觀賞鳥,是最不推薦大家飼養的一種,也是老北京地區最火熱的觀賞鳥之一:靛頦。
  • 天堂草原「歌唱家」蒙古百靈
    蒙古百靈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區鳥,是我國最著名的籠養鳴禽觀賞鳥之一。呼倫貝爾大草原是蒙古百靈重要天然繁殖基地之一。進入新時代,它象徵著內蒙古邊疆繁榮昌盛安寧和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麗風景線,寓意著守望相助建設美好內蒙古,勤勞、智慧、勇敢的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態勢,體現獨特的少數民族民俗風情和厚重的民族歷史文化在新時代傳承中創新發展。   蒙古百靈,又稱百靈、塞雲雀、蒙古鷚 。
  • 萌寵小課堂:歌聲動聽的鳴唱型觀賞鳥,你最喜歡哪一種?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一起聊一聊「鳴唱型觀賞鳥」這個話題,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話題了解多少呢?現在很多的人們養鳥,不僅僅是為了外觀美麗動人,還會選擇聲音比較優美動聽的鳥類。下班或者放學回到家的時候,聽到鳥兒美妙的歌聲,是不是感覺身心非常輕鬆呢?甚至還有的鳥類能夠模仿其它鳥的叫聲,像鸚鵡還可以學習人類的話語。
  • 不只是警示野生鳥「不能吃」而是絕對不能捕販
    (11月19日新華網)對於捕販野生鳥的犯罪行為必須嚴厲打擊,決不能心慈手軟。同時不只是警示野生鳥「不能吃」,而是要讓公眾知道,野生鳥是絕對不能捕販。曾經因捕販野生鳥犯罪而被課以重刑的的前車之鑑應牢牢汲取。我國素有愛鳥護鳥的傳統美德。「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養鳥人進階手冊:鳥食罐背後隱藏的智慧,如何起源又有什麼用途?
    鳥食罐是我國瓷器歷史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上千年觀賞鳥飼養史裡讓養鳥人津津樂道的一個配件。看似不起眼的鳥食罐,背後卻涵蓋了不同朝代中的圖騰文化、工藝特點和不同鳥兒的飲食習慣。鳥食罐的背後是我國古代養鳥文化中,體現人們智慧和審美的重要縮影。
  • 動物百科知識;鳥有多少種類,那飛行最高最快的鳥,又是哪種
    在鳥類中哪種鳥飛得最高?哪種鳥飛得最快?哪種鳥飛得最遠呢? 一般來說,遷徙的鳥類飛得較高,通過雷達探測和望遠鏡觀察,多數鳥類在遷徙時,高度低於1000米,小鳥巢多由樹枝、纖維、草、羽毛等材料編織而成,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是鳥兒用來繁殖的。
  • 鳥的世界:大自然的歌唱家黃鸝,調教餵養的技巧
    哈嘍,嘀嘀嘀,小編來也,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鳥的世界,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種常見的鳥類,小編說起這個鳥想起一個故事,是一首杜甫的詩:兩個黃鸝鳴翠聊,一行白鷺上青天。還有一首蜀相這首詩上面的詩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 詩詞裡的鳥‖黃鸝篇
    黃鸝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叫聲也婉轉動聽,清脆悅耳。我國古代詩人在詩篇中常常提到這種羽毛豔麗,外表輕靈的鳥。杜甫筆下的黃鸝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在這首詩中,他賦予了黃鸝以人的形象,將黃鸝作為了自己相識的老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王維筆下的黃鸝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積雨輞川莊作》王維,是唐朝著名的田園詩人,其詩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觀賞鳥痘病毒有什麼症狀? 觀賞鳥痘病毒的簡介及症狀
    觀賞鳥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病的特徵是在禽類的無毛或少毛的皮膚上發生痘疹,或在禽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纖維素性壞死性假膜。  鳥痘病毒 一、鳥痘病毒的介紹  1、流行群體  禽痘病毒可感染多種禽類,如鸚鵡、八哥、鵪鶉、麻雀、金絲雀、雞、鴿和火雞等。在觀賞鳥中,最易侵害鸚鵡和金絲雀,可在短時間內引起較大的經濟損失。  2、流行季節  本鳥痘病在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生,而屬於秋、冬兩季最為流行。
  • 世界10大最貴的觀賞鳥,第一高達100萬美元,土豪專屬寵物鳥
    1、獵隼:獵隼生活在高山和草原上面,一般在蒙古可以見到這種鳥,外形上看胸部肥厚,頭頂淺褐色。這種鳥的飛行速度比較快,一般是土豪和有錢人養的一種鳥,一隻可以賣到100萬美元。
  • 京貝子南繡眼,鳥中精緻王子,我國觀賞繡眼可謂「執世界之牛耳」
    從我國清朝乾隆年間開始,鳥文化開始蓬勃發展,達到世界巔峰,從那時起養鳥屆流傳一句話「京貝子,南繡眼」,意為「北方的人獨愛貝子,南方人鍾愛繡眼」。在清朝鳥文化鼎盛時期,最初的北京貝勒爺們和富家子弟,以飼養貝子畫眉芙蓉為主。
  • 如何餵養百靈幼鳥和飼養百靈?如何照料百靈鳥沙浴和訓練百靈鳥?
    如何飼養百靈?供作玩賞的百靈,一般都飼養在竹製百靈籠內,也可結群詞養在較大的籠舍內,籠內鋪墊細沙,不設棲架,但需供給足量的清潔飲水。百靈主食雜草種籽、芬,僅繁殖期吃昆蟲。所以飼料中蛋白質的成分勿需過高,佔20%已足夠。
  • 黃鸝為何是「兩個」而不是「兩隻」?
    鳥的量詞,現代漢語多數方言,包括普通話,都用「只(隻)」。但是,杜甫寫於成都草堂的名詩《絕句四首》之三中,卻是「兩個黃鸝鳴翠柳」,而不是「兩隻黃鸝鳴翠柳」。這是什麼緣故呢?莫非,唐代指鳥的量詞是「個(個、箇)」,而不是「只(隻)」?抑或,這是出於詩歌格律需要?
  • 赤峰百餘只百靈鳥被捕獵 警方緊急解救
    蒙古百靈的叫聲婉轉動聽,而且還特別聰明,它能夠學會十幾種動物的叫聲。在蒙古百靈的繁殖期,一些人卻動起了壞心眼兒。辦案民警將於某帶回巴林右旗進行調查,審訊得知,這些蒙古百靈是於某在巴林右旗非法捕獵所得蒙古百靈已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國家保護動物名錄。
  • 這五種鳥寵屬於外表華麗和鳴叫聲優美兼得,養一隻在家裡豈不樂哉
    畫眉,雄鳥在繁殖期常單獨藏匿在雜草及樹枝間極善鳴囀,聲音十分洪亮,歌聲悠揚婉轉,非常動聽,是有名的籠鳥。雄鳥在繁殖期極善鳴囀,聲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mo-gi-yiu-」,因而古人稱其叫聲為「如意如意」。百靈俗稱百靈鳥或沙百靈,也稱為蒙古鷚。是國內外熟知的觀賞籠鳥之一。
  • 百靈俗稱百靈鳥,也稱蒙古鷚,是國內外熟知的觀賞籠鳥之一
    文/似星辰夜【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百靈俗稱百靈鳥,也稱蒙古鷚,是國內外熟知的觀賞籠鳥之一百靈俗稱百靈鳥也稱蒙古鷚,是國內外熟知的觀賞籠鳥之一。主要產於中國內蒙古廣大地區比省的北部、青海省東部等地多為終年留居或繁殖鳥。形態特徵百靈成年時體形就較小長19釐米,重約30克。慄紅色的額頭是雄性百靈的特點,它的頭部和後頸也擁有和額頭一樣的顏色,眉毛和眼眶周圍白而發棕的色更是好看。它的眉毛最有特點眉紋直長到了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