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啊,今天的小蔣同學想給大家介紹的美食呢是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喲,是不是一說到臺灣其實大家就已經猜到我接下來想說的是什麼啦?大家想的沒錯,就是那令人拍手叫絕的鳳梨酥啦!
鳳梨酥作為一種酸甜可口的小點心,在臺灣的名字叫旺來,旺來帶著吉祥的寓意,所以它深得大眾喜愛。這也是為什麼鳳梨酥在臺灣經常被當成伴手禮的原因了。
有朋友是做生意的,送鳳梨酥就意味著祝他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過年過節,親朋好友聚會送鳳梨酥也意味著祝他吉祥如意,興旺發達;又或是朋友結婚生子,送鳳梨酥更意味著祝他家庭美滿,人丁興旺。那接下來就讓小蔣同學為大家介紹下鳳梨酥的由來吧。
相傳在三國時代,劉備為了迎娶孫尚香,訂婚的喜餅中便有以鳳梨為餡而製成的大餅,在臺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鳳梨便象徵著兒孫旺旺來。且鳳梨亦是臺灣人祭拜常用的貢品。但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普通人家都消費不起,只有一位叫傅顏瓶的糕餅師傅,經常挑著自己做好的「龍鳳餅」擔子到臺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著肉餡的大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是包著菠蘿餡的大餅。「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後來經過顏瓶改良,鳳餅才逐漸縮小成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
其次小蔣同學要給大家說一下,鳳梨酥採用的原料主要分成兩個部分,餅皮和餡料。餅皮的部分把麵粉、糖、奶油等混合在一起,揉成一個個小麵團,再按壓成條狀或塊狀。餡料部分是用土鳳梨熬煮而成,又或者是菠蘿。但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是用冬瓜與菠蘿熬煮或者冬瓜與鳳梨混用,這樣的口味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習慣。大家千萬別認為土鳳梨熬煮出來會很酸,加上麥芽糖之後味道其實是甜中微酸,很爽口的!
近年生活質量提升,開始流行養生,臺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穀雜糧、蛋黃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了燕麥等食材,口味更佳的豐富。切開之後的鳳梨酥,大家會發現餡兒是呈淡黃色,纖維較多,這是因為冬瓜起了決定性作用。一口下去整個嘴裡瞬間充滿了鳳梨的香甜,甜可口的餅皮軟糯適中更是恰到好處,那滋味,誰吃誰爽翻!鳳梨酥更是成為了臺灣代表性糕點,逐漸成為了來臺灣旅遊的遊客必打卡的美食之一。這也讓鳳梨酥的熱愛者從國內走向了國外,凡是吃過一次的外國友人無一不讚不絕口,根本停不下來!
這裡小蔣同學還是說一句哈,鳳梨酥和鳳凰酥內餡的口味有些區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感更佳。也有更多糕餅師進行改良研發,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榴槤酥、芒果酥、香瓜酥等。
好了,今天小蔣同學給大家介紹的鳳梨酥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大家還在為送禮而感到苦惱發愁,不如考慮考慮鳳梨酥吧!不僅充飢好吃,寓意也是槓槓的,送朋友倍有面兒!如果大家覺得小蔣同學這篇文章寫得不錯的話,可以點讚收藏轉發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