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清華北大門口的人們

2020-12-22 思齊傳媒

未名湖畔

水木清華

心中難以割捨的名校情結使我動了再遊一次「未名湖畔」和「水木清華」的念頭。憑著二十年前的記憶,我自以為是地設計了先從北大西門進、然後從東門出、再從清華西門進、東門出的路線,事實沒有給我這個自詡為老北京的一點面子,在北大西門被保安傲慢地告知:「參觀北大只能從東門排隊進。」,匆匆忙忙騎著小黃車到了北大東門,卻被排隊的人群震懾,長度約有一站地吧,看樣子兩個小時也進不去。不死心地去清華西門,同樣有一站地的排隊人群。一名遊客告訴我,團隊和個人統一採取在門口排隊進入,有人天不亮就來排隊了,而且可能學校還有參觀名額限制。談話間不斷有黃牛小聲詢問,是否願意不排隊進去,150一個人,因時間有限又不願意被黃牛褻瀆了我心中的清北,最後只能戀戀不捨地放棄了。改為騎小黃車遊其它大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先後去的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地質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甚至中科院大學奧運校區均沒有限制進校,卻冷冷清清人少的可憐。

清華門口排隊的人們

中國人有很重的名校情結,把能上名校看做一個人教育的成功標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教育就是為了榮華富貴、光宗耀祖,從小《三字經》中的「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那是必背的。從古到今,中國的狀元戲特別多,「連中三元」、"金榜題名"、"獨佔鰲頭",還有和陳世美一樣被招為駙馬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還要「跨馬遊街」,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好不風光。現在每年高考到處都是狀元的新聞,全國有狀元,各省有狀元,每個地方和學校也有自己的狀元,中國的父母從小鼓勵孩子就是上北大、清華,學校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是教學水準的重要體現,這是古代的狀元觀念在今天的表現,考上北大清華,那就是最大的榮耀,一名同事的孩子考上北大後,在單位微信群內大加宣揚、廣發紅包、在飯店包桌請領導、老師、同學、同事。這種社會現象折射出中國教育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位於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的南端有一個石舫。湖南岸上有鍾亭、臨湖軒、花神廟和埃德加·斯諾墓,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誌景觀之一。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後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寒裳順蘭止,水木湛清華。」

相關焦點

  • 很多家長帶孩子到清華北大門口拍學士照,意義何在
    自從暑假以來,就有不少遊客,爭先恐後的去清華北大遊逛。近日,更是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穿著學士服在清華門口拍學士照。2、「你為什麼沒考上清華?」「那裡太熱了」——十年後的對話3、家長滿足一下虛榮心 孩子可能都不知道在幹嘛?4、孩子們,這可以裝逼一輩子了!5、哈哈哈哈哈才多大啊就穿學士服了,個人覺得其實……沒啥用……6、北大:來啊來啊,來這裡拍照,免費送冰水!7、誰小時候還沒個清華夢還是咋地哈哈哈。。。。
  • 清華北大的跨校情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並成功的拐走了一個除了眼光不好,其餘都很完美的北大妹子之後,體驗如下:1、不怪清華同學黑北大食堂不好吃…2、不怪北大同學黑清華基佬多…3、不怪清華同學黑北大校園小…4、不怪北大同學黑清華呆萌理工男多…
  • 為什麼人們都以考上清華、北大為榮?請看2019年清華、北大錄取線
    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莫過於清華和北大,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這兩所大學,並且以此為榮,那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考清華和北大,對子女來說又多麼不容易。北京大學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數據整體分析,不管是清華還是北大,文科錄取線都比理科低,清華、北大的錄取線也不分上下
  • 清華北大留學不歸,網友質問,清華北大為什麼不出面
    最近一段時間,清華和北大兩所中國頂尖高校陷入了眾矢之的,最近出現了很多關於眾多留學生不歸國的問題,而這些留學生多數都來自北大和清華這兩所高校。眾多網友在網上紛紛質問這兩所高校,是不是學校的教育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學生選擇出國不歸?
  • 遊北大與清華
    夢中,中國最高的學府殿堂就是那清華與北大。清華與北大是我國最高等的學府,是學府金字塔的頂尖,是每個學子夢寐以求、心生嚮往的地方。它們彼此的學術成就地位,就像一對雙胞胎兄弟從外形上看難分伯仲,從性格上看他們各有不同。北大綜合型,清華理工型。
  • 別信黃牛 參觀北大清華能預約
    別信黃牛 參觀北大清華能預約昨日,北大門口圍著想入校參觀的遊客。暑期旅遊,不少外地進京遊客都會將北大清華等名校列入「遊覽清單」。但由於高校自身承載能力有限,無法滿足所有人遊園的要求,今年北大清華開始實名制預約參觀。北京晨報記者探訪發現,雖然校規嚴明,但是仍有黃牛趁著「遊客預約不上」的機會,高價兜售「入場券」。實際上,網上預約流程方便快捷,而且其中僅北大每日開放預約名額就多達3000人,完全能夠滿足遊客的需要。
  • 「不能把北大辦成清華」
    清華則嚴謹務實,雖然想法不如北大多,但辦法比北大多,想得到也能辦得成。如果能把北大的「想法」和清華的「辦法」結合起來,勢必如虎添翼。那時候人們更關注幹部的革命經歷,而不大注重教育背景。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轉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時期,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硬專家治國」階段,許多有工程技術背景的工程師進入政壇,這時候清華具有明顯的優勢。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開始向現代化社會過渡,逐步進入「軟專家治國」階段,具有法學、商學、經濟學、政治學以及現代科技背景的人正在步入政壇。
  • 北大前書記:不要把北大辦成清華!
    我在北大工作期間,不時有人告誡我「不能把北大辦成清華」,我以為這是重要的提醒,也是重要的辦學原則。大學最忌諱的是千校一面,用一個模子複製。我們既不能把北大辦成清華,也不能把清華辦成北大。北大清華應當各有千秋,各具魅力,各領風騷。我先後在清華、北大求學就職三十年,也許是因為我對清華、北大都比較熟悉,因此經常有人問我對兩校的看法。
  • 無緣清華、北大的江蘇文科狀元,如何才能曲線進軍清華、北大?
    之後人們非常惋惜地發現文科狀元因為歷史等級是B+,將無緣清華、北大,甚至連復旦、上交、浙江大學等知名大學也不能報考。大家對此覺得非常可惜,要麼希望這些知名大學特招她,要麼建議她復讀明年考清華、北大。而白湘菱自已卻欣然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 回與不回兩徘徊——拒絕回到大陸的清華校長梅貽琦在臺灣復校清華
    事實上梅師決不可能留下,更不能(留下)主長清華。梅師一生尊重學術自由,不幹涉教授與同學個人的政治思想,這個原則怎能與……那一套理論共存?中共接收清華之後,即有改造清華之計,聯大三校各自復員,(其他兩校均得到)大事擴充。……唯我清華被削減為工業專科大學。……清華的菁華——文、理、法、三個學院,完全歸併入北大。
  • 大學志願非「清華北大」不可?這幾個學校比清華北大更「牛逼」!
    大學志願非「清華北大」不可?這幾個學校比清華北大更「牛逼」!十二年寒窗,只為高考一鳴驚人考上一個心儀的學校,但每當到了選擇院校的時候,由於對大學的不熟悉,就造成了許多人盲目的選擇清華北大等大家平時說的比較多的學校,但大學志願就非清華北大不可嗎?其實,國內還有很多大學比清華北大更厲害,更牛逼,一般的985,211在這些大學面前沒有一點兒競爭力,甚至清華北大都比不上這些大學,大家知道是什麼學校嗎?
  • 個人暑假參觀北大清華需網上預約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小程序截圖,目前清華已開放周末參觀預約,北京大學尚未開通今年暑假的校園參觀預約。公眾可通過「參觀北大」、「參觀清華」微信小程序提前七天網上預約;預約均需實名認證暑期來臨,到清華北大等名校參觀成為不少家長的選項。
  • 鬥膽給清華北大高校進一言
    每年高考季,大家都曬高分,曬高考狀元,曬北大清華學生!能考入北大清華,是多少青年學子追逐的夢想,寄託著多少家庭美好的願望。這些頂尖學霸大都自身素質很高,學習習慣優秀,家庭教育良好,他們不僅是家庭的希望,更傾注了他們高中母校老師們的期望!
  • 北大是泉水,清華是巖漿
    北大學生彈琴在於娛樂和表達,清華人則更在乎技法,因而於此道痛下功夫。有一次,一個北大女生去清華的舞會跳舞,一個清華男生請了她。正跳著,那男生突然說:「我記得你來過。」然後正確無誤地回憶起那是幾月幾號,她穿了什麼衣服,跳過什麼曲子。這女生驚呆了,以至以為他有什麼居心,一曲終了就飛逃而去。
  •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可是,多少年以來,清華北大仍然沒有大規模擴招,兩所學校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招六、七千學生,在全國千萬高考生基數面前,這幾千人真的太少了,都不止千裡挑一。在過去的時候,如果有縣裡的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必然是當地最大的新聞,可是,如今這幾年,縣級中學的學生越來越難考入清華,不禁讓人發出感嘆:考入清華與北大到底有多難?那麼,如果想要進入最高學府的話,需要什麼條件呢?
  • 清華比北大「好」許多?
    清華北大或北大清華,是社會上經常聽到的兩種稱呼。在多數人的心目中,清華和北大是實力水平相當的兩所高校,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雙塔」,分不出好壞,就算一定要分出個高低,兩所高校的差距也非常微弱,不過,這次公布的「最好大學」,清華大學得分比北京大學高出一大截。所以,很多人驚呼,原來清華大學比北京大學「好」許多。
  • 暑期清華北大遊客爆滿 喧囂熙攘非名校本來面貌
    (原標題:暑期清華北大遊客爆滿 喧囂熙攘非名校本來面貌)
  • 清華或北大畢業的大學生有沒有找不到工作的?為什麼?
    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一般工作,一般待遇,一般單位,一般環境,發展空間不大,這些工作可能他們根本就看不上眼。但是待遇高,工作環境好,單位又好,發展空間又大,這樣的工作有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所以,很多學生畢業之後就徘徊在進退兩難的境地。
  • 教育行業清華北大畢業生接踵而至,是清華、北大畢業生貶值了嗎?
    據黑板洞察研究院統計,2017年清華有225人,北大有332人進入教育行業,而2018年這個人數增加了,清華為305人,北大為339人。等到2019年,人數更多,清華為316人,北大為650人。由此可見清北畢業生籤約教育單位的人數逐年遞增,特別是北大畢業生進入教育行業的人數增速更快。
  • 暑假遊客「扎堆」清華北大,因需預約被拒門外,校門拍照到此一遊
    每年的暑假北京都迎來旅遊高峰,而清華北大作為中國著名的頂尖學府也成了一個打卡必遊「景點」,而且這個「景點」人氣相當火爆,不做點攻略壓根進不去。為了限流,清華北大在暑假期間都推出了「實名預約制」進入校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氣火爆的「高校」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