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難道不是讓人們開心的嗎?

2020-08-25 有人哭有人笑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快到了,既然叫「節」,按說應該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值得大家想念的節日。但為什麼現在的很多老師壓根不想過這個節呢?

第一:現在的教師節對老師而言,更像「受教日」。

一般的學校,從教師節的前幾天開始,領導就開始不斷開會訓話了。

內容不外乎針對當前的師德師風對老師們進行再教育;通報當地違反師德師風的老師;重申國家對教師師德師風的要求。什麼不準體罰學生、不準收家長紅包、不準有償補課、不準指定學生買教輔等等,然後和學校籤訂遵守協議,年年基本都是如此。

於是很多老師認為,這不是節日,而是受教育日。

第二:屬於少數人的節日

教師節按例總會表彰優秀教師、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等等,表彰大會是一定要開的,規格很高,一般主管部門的一把手都會出席。

然而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講,並沒什麼實際意義。優秀的教師是要去參加大會的,當然還要有一部分普通老師去參加各種大會、活動,那麼剩下的老師呢?就在學校上課,除了自己的課要上,還要上那些出席各種活動的老師的課。

很多留守老師就講了,這個教師節過得,比平時還累。

至於評優評先進,更是少數人的狂歡。有符合條件沒評上的,差一點就夠條件的,缺證的,少年頭的……總會有很多人不開心,這樣的日子,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講,真是沒什麼可高興的。

第三:沒有任何特別。

記得小時候,每逢教師節,是要給老師們全員發禮品的,或是一套爐具,或是一身西裝,有的乾脆發點獎金,經濟再差,學校再困難,也不會沒有任何表示的。

但這些年,基本是任何東西也不發,更不可能放假,大多數老師的課還會更多(因為為一部分老師參加表彰了)。這樣的節日甚至還不如平時了。

當然大家也不是在乎那點東西和錢,但既然是節日,總得與平時有點不同吧,不然為什麼非得過這個節呢?

第四:弱勢群體的一點安慰?

實際大多數老師對於過教師節還是挺開心的,至少說明政府還挺重視這個行業。但每到節日,媒體總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很多網友就說,別瞎開心了,只有弱勢群體才過節。什麼勞動節、兒童節、護士節、教師節,這幾個群體哪個不是弱勢群體呢?為什麼不設立公務員節呢?因為有些行業人家天天都是節日。

這樣看來,老師們地位還是很低下,至少需要設立節日來提醒人們要重視教育。難道不設立就不重視了嗎?

教師節表示國家對教育行業的重視,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但現在的局勢和風氣,把這個節日弄成不倫不類,每到節日就讓老師反思自咎,整得老師們極不開心。

這個節日,真的還有必要嗎?

相關焦點

  • 黃聖依提前預支聖誕的快樂被嘲,難道咱們的傳統節日不香嗎?
    黃聖依提前預支聖誕的快樂被嘲,難道咱們的傳統節日不香嗎?文/陸地上的海蠣子最近一段時間黃聖依似乎比較活躍,總能看到她出現在一些綜藝節目,前一陣網上更是傳出楊子面對採訪時再次談了當年與周星馳之間的恩怨。應該講這個時候的她並不醜,甚至還顯得非常漂亮,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網友在那裡嘲諷,稱「沒想到如今還有人如此崇拜洋節,難道說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香嗎?」還有的說「黃聖依這是有多喜歡過聖誕節啊?這還有半個月時間,就預支起節日了?崇洋媚外這點看來是無人超越啊!」
  • 教師節快到了,為什麼現在的老師對這個節日不期待了?
    教師節,顧名思義,就是全體教師的節日。按說應該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值得大家想念的節日。但為什麼現在的很多老師壓根不想過這個節呢?問問你周圍的老師,基本沒有人盼望這個節日。我們的老師對自己的節日為什麼如此拒絕?不該令人反思嗎?
  • 外來節日真的需要我們批判和抵制嗎
    原本一個能讓人放鬆的節日,就這樣被披上了妖魔化的外衣。過聖誕節真的是崇洋媚外嗎?感情在有些人眼中,只要你喜歡別國的東西,就都算是崇洋媚外了。喜歡外國節日並沒有錯,畢竟外國節日也有一些好的,比如鼓勵孝敬父母的父親節和母親節,這是我們傳統節日中沒有的,我們難道就因為它們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就鄙夷它嗎?
  • 你還熱衷過洋節日嗎
    是的,現在國內很多的節日其實很多部分是來自西方,但是在國內被商家很多的運用了起來。眾所周知,聖誕節是西方的過年,就跟我們過春節差不多,在西方的世界裡是很熱鬧的一個節日了。但是西方的春節關我們什麼事呢,其實很多人也是想不明白的,西方的很多節日在中國確實是很火爆的,特別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美其名曰:『』學習西方文化」。
  •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韓國的節日各種各樣,你知道的有哪些呢?那麼小編帶你走進韓國的節日,了解韓國的文化。元旦1月1日到2日這個節日還沒有聖誕節熱鬧,韓國在12月份初開始整條街都在瀰漫著聖誕的味道。更大的感覺是,在這一天不是迎接新年,而是送走舊年。在這一天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 過萬聖節就等於崇洋媚外,傳統節日被遺忘了嗎?
    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大型cosplay的現場,一年有365天,我們的生活壓力已經非常大了,而在這一天裡,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工作,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去扮成自己喜歡的鬼,放心大膽的去嚇人、去惡作劇,嚇到人之後兩個人都會開心的大笑,這是一件非常解壓的事情。當然我們國內也有類似的節日,就是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但是這一天你敢去cosplay嗎?
  • 農村的這些節日你們都知道嗎?這些節日很流行,是傳統節日
    要知道,一年中我們會歷經很多個節日,比如:教師節,兒童節,國慶節。在農村有一些節日被人們看作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不知道你聽說過沒?在農村有被人們過的、人節和神節,並且這些節日很流行,你知道這些節日嗎?每當這些節日來臨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因此我們會有很多節日,雖然有的一些可能名不見經傳,但是我們還是知道的。
  • 清明節,能說「節日快樂」嗎?
    正值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期間,樂山城區水晶城小區門口的一道橫幅,在被拍下發在網上後卻惹來了爭議。因為橫幅的內容是,「恭祝全體業主節日快樂!」有業主對此表示反感,清明節是外出掃墓、祭祀親人的日子,怎麼快樂得起來?還有業主表示,假如有人對自己說「祝你清明節快樂」,雖然說不出哪裡不對,但聽起來心裡總覺得彆扭。
  • 為什麼端午等傳統節日遇冷而西方洋節日火熱受追捧?
    洋節日更受歡迎真的完全是因為西方傳統強悍無比嗎?個人是不太認同這種觀點的,因為不是所有的西方傳統節日都那麼受歡迎!復活節,感恩節,狂歡節過得人很多嗎?恐怕遠不如聖誕節和情人節吧!這些節日和傳統的端午節等比起來好像也是不禁打吧!
  • 人民幣為何寫的是「圓」,而不是「元」,難道是用錯字了嗎?
    貨幣最早出現是在我國的古代時期,是人們以物換物而衍生出來的交易方式。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所使用的貨幣是海貝,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貨幣也產生了變化,海貝已經不能滿足人們購物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些需要,於是開始出現黃金和白銀等貨幣,一直到近代時期,黃金白銀因為不夠便捷於是才換成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紙幣。
  • 哪些節日一定要給女朋友送禮物
    現如今的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了,做什麼事都要講究個「儀式感」,注重吃喝玩樂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各種各樣的節日,為了豐富生活,很多人連外國的節日都跟著潮流去過,特別是情侶之間,那麼問題來了,過節日一定要給女朋友送禮物嗎?
  • 足球難道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嗎?
    自從美團王興發表了關於中國足球行業標準低的言論之後,很多足球人就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劉建宏提到:「說起來,中國教育就很好嗎?足球代表的不是那二三十人或者二三十萬個人,是這個國家,是你。畢業於北大的學者王小東回擊了有關足球界對於中國教育的質疑。
  • 從端午到七夕中間的農曆六月沒有傳統節日嗎?
    唯獨農曆六月好像沒有什麼節日。從五月初五端午節過完,要經過整整兩個月才能到七月初七的七夕節,這期間整個把六月跨了過去。難道正值炎熱天氣的六月不配擁有傳統節日嗎?不是的,六月是有傳統節日的,而且還不止一個。
  • 李鎮西:難道有不是學者的「校長」嗎?
    說他是「學者」一點都不是溢美之詞,而是對他的客觀介紹。問題是,學者難道不是校長的固有屬性嗎?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前幾年就有媒體報導某著名大學的保安業餘時間勤奮學習,經常旁聽該校課程,後來考上了該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可惜報導時沒有人說他是「學者型保安」——其實這個稱呼真的非常恰當。類似稱呼的前提是,學者並不是理髮師、清潔工、殺豬匠、三輪車師傅和保安的固有屬性, 所以當他們同時又是學者時,自然必須以「學者型」冠之,以示區別和強調。
  • 通州區東社鎮開心田園生態農場主與孩子們共慶節日
    通州區東社鎮開心田園生態農場主與孩子們共慶節日 2018-09-24 09:54:41 來源: 南通網
  • 【節日】今天是國際兒童節,你知道這個節日的由來嗎?
    今天是國際兒童節,首先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你知道這個節日的由來嗎?國際「兒童節」概念的首次提出1925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 「聖誕節」已漢化成中國商業節日
    聖誕樹,聖誕限量版,戴上小紅帽的App圖標......所有這一切,都在赤裸裸卻又故作隱晦地告訴人們:聖誕節要到了,不消費一下嗎?不搞點事情嗎?雖然國家禁止黨、團員過宗教節目,還是擋不住大家的消費熱情。消費主義對宗教情操的消解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消費主義對意識形態的影響之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 梁朝偉要喜當爹了,開心之餘,生孩子的不是劉嘉玲
    近期很多消息說梁朝偉要當爹了,難道劉嘉玲懷孕了?這對夫妻恩愛了幾十年,終於有好事傳出來了。之前劉嘉玲不是官宣自己不能生育了嗎?畢竟已經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如今怎麼又傳出懷孕的消息呢?難道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可以讓人返老還童重回年輕?
  • 難道德國人就不吃蒜嗎?他們吃蒜,難道不要拍開嗎?
    開心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滿足一天,不滿足也是一天。希望下面的笑話能給您帶來歡樂。兄弟們,不知道你們發現沒,現在隨便去一個班,都能發現一些若曦,子恆一類的名字,誰能告訴我現在的家長到底怎麼了?哥們,你這是碰到了一個良心銷售啊,就憑四年了,人家還記得你,咋的你不得去買個蘋果6?
  • 再次感受到永不獨行,克洛普:這難道不是一個完美的夜晚嗎?
    「這難道不是一個完美的夜晚嗎?想像一下10個月前,有人告訴你我們進行比賽而且有2000人到場。當我們進場時,所有人都起了雞皮疙瘩。我不知道這會是一種什麼感覺。太完美了,人們所製造的聲浪,你可以感受到那種氣氛,他們已經等了太久了。有球迷們參加,這給比賽增加了很多樂趣。」「人們回到了球場內,希望我們能形成一個社會,不僅是足球意義上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