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師都覺得同學們容易陷入一個學習誤區就是談學習的重要性,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了別的地方。學習一定要以課本為根本。課本才是重中之重。那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重對課本知識的挖掘,預習、停課、做題、複習、哪一步都不能離開課本。
一、明確課本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學習的時候,最開始接觸到的就是課本,一切學習都是從課本開始的。這一點作為學生的我們都不陌生,雖然課本上的內容很少會直接出現在試卷裡。但是試題基本上都是根據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延伸的,所以試卷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其次,課本是最權威的。一般關於考試的爭論都以要以課本為主。課本是由各科的專家學者會同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精心編定而成,以科學嚴謹簡單實用著稱,其他參考書的編寫也都是根據課本的大綱和基礎知識點為範本的。
所以要想提高成績,一定要格外重視課本,把課本上的知識點徹底掌握,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什麼樣的題型,都能很快找到對應考試的知識,快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二、巧用目錄梳理知識。
翻課本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目錄,因為目錄把重要的知識都體現在了幾頁紙上,利用目錄學習,既有利於我們整理知識,方便我們一目了然,做到對內容心中有數,又能幫助我們嘗試回憶已經學過的內容,有利於激發我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我們在利用目錄梳理知識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憶
翻開目錄我們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只看目錄上的標題,按照順序回憶起本節課上老師講的知識,注意回憶概念、性質,公式、定理,推導過程。解決方法等,在回憶的過程中,可以嘗試把印象中重要的知識點寫在一張草稿紙上。動筆動腦,加深印象,在回憶結束後還可以對照課本檢驗一下自己的回憶,有沒有紕漏。遇到記不起或者記不清的內容,及時記下。然後翻書查看,過一會兒再嘗試回憶,直到知識點,準確無誤為止。
2、說
這一步是在你完成重要知識點回憶之後。需要做的可以嘗試著把各個章節的基礎知識,重點內容,高考常考考點。簡單複述一遍,要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繫,最好是讓一個同學幫旁聽一下,或者幾個同學相互說一下。起到彼此啟發、不斷完善的作用,這樣講的人印象深刻,聽得人也能把重要知識點再複習一遍。
3、寫
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著目錄,把重要的知識點默寫下來。如果掌握得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嘗試,不看書先把目錄默寫下來,看看自己是否記住了這一章的主要內容,然後把知識點逐條填充進氣。再把易混淆易錯誤的內容補充在旁邊,在寫的時候可以比較靈活。不一定原封不動的默寫目錄,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歸納寫得簡單一些,只要其本內容沒有錯,不遺漏重要知識點即可。
三、深入分析內容。
前面我們說過,目錄是課本的骨架,那麼內容就是課本的血肉,要想把課本上的內容吃透,就要學會深入的分析每一篇課文。
不過有不少同學深入分析做得太過於詳細,在課本的空白處記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對每一個小知識點都進行補充和說明,這種學習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深入分析並不是越細越好,因為太過詳細往往會讓我們忽略的重點,同時也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我們要做到的是學會化繁為簡。從瑣碎的文章中找到重點。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比如當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簡單的記下幾個重點內容,如這篇課文的主題是什麼?該怎麼理解主題?本文的行文結構是怎麼樣的?那些段落比較重要要哪些段落需要背誦?類似這樣的總結還有很多,只要能幫助我們把一篇文章化繁為簡,提煉出重點難點即可,這樣既加深了我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又節省了時間,減輕了我們的學習壓力。
學習並不是越複雜越好,學習任何一個科目的知識都需要我們回歸課本。把知識歸納總結,把課本讀薄讀深刻,那就是服勝利,那你離985又進了步了
本文由尖子生是怎樣煉成的原創,謝謝關注,尖子生願與大家共同成長。離2019年高考還有1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