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躍起咬人 原是外來物種
記者調查發現,南寧市場上有多種兇猛魚類銷售,部門稱將進行查處
咬傷小孩手指的地圖魚仍在銷售,櫃檯已採取了防護措施。
市場上在售的雀鱔。
廣西花鳥交易市場有人銷售食人鯧幼苗。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鍾亮 實習生 農騰告 文/圖
橢圓形的身體上,布滿不規則的斑紋,就像一幅遊動的地圖。可這漂亮的地圖魚,卻是兇猛的外來物種。近日,一名男孩在南寧一家超市觀賞時,就被這魚兒咬傷了。記者調查發現,南寧市場上有多種兇猛的外來魚類銷售,它們一旦流入江河水域,後果會很嚴重。有關部門表示,將對此進行查處
事件
孩子靠近觀賞 魚兒躍起咬人
8月31日晚,許女士帶著一歲的兒子,來到人人樂超市仙葫店購物。他們來到超市一樓觀賞魚類的銷售櫃檯前,兒子被漂亮的魚吸引,停下了腳步。看到一種叫地圖魚的魚類花紋特別漂亮,孩子禁不住靠近觀賞,誰知看似溫柔的魚兒,突然躍出水面,一口咬住了孩子的食指。
許女士被這一幕嚇了一跳。她趕緊查看孩子的手指,發現已經被咬傷,於是找到超市負責人進行交涉。超市方面表示,會承擔孩子的治療費,並做好保護措施,在魚箱上加蓋、貼上溫馨提示。
9月3日,記者來到該超市,只見銷售地圖魚的玻璃魚缸已經被保鮮膜蓋住,且每個魚缸前都貼上了告示:「魚會咬人的,請不要觸摸!」這些地圖魚原產地是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銷售人員表示,因為有的地圖魚尾端有金色與黑色相間的斑點,如星星般閃爍,也被稱為「眼斑星麗魚」。
不過記者了解到,地圖魚雖然形態別致且肉味鮮美,具有觀賞和食用價值,但屬於性格兇猛的肉食魚類,而且很貪吃,有時候還會自相殘殺。咬人事件發生後,超市員工已經多了個心眼,一旦看到有人試圖觸摸這些魚,都會上前提醒顧客注意安全。
調查
多種兇猛魚類 市場均有銷售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多個觀賞魚類交易點,發現不僅地圖魚很常見,就連雀鱔、食人鯧也有銷售。
9月5日,在南梧路廣西花鳥交易市場,記者走訪了六七家水族店,發現巴西龜、清道夫、地圖魚、雀鱔等不少外來物種,都被當成觀賞寵物售賣。
記者表示想挑選性格兇猛些的魚兒飼養時,一家水族店的老闆陳先生推薦了食人鯧。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有一個魚缸,五六條三四釐米長的食人鯧幼苗正在遊動。該老闆說,別小看這些小傢伙,它們可是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的一種魚,非常兇猛。「它可以長到成人巴掌一樣大,什麼肉都吃,還吃小魚,也吃飼料」。
「食人鯧是不允許賣的,萬一被人買去放到河裡,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會傷人,被發現賣這種魚是要被罰款甚至關門的。」一家水族店老闆黃先生說,因此,他推薦的是地圖、雀鱔這類外來魚種。不過,記者了解到,雀鱔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一旦進入水域,也將會對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
在網上,食人鯧的交易時有發生,不過,這些交易廣告均用暗語。南寧市明秀路一名匿名發布者稱,家中魚缸太小而魚太大,欲賣兩條「黑食」;江南區則有人叫賣「黑食苗子」;西鄉塘區也有水族愛好者表示,出售10釐米長的「秘魯黑食苗子」。一名業內人士看了圖片後表示,他們賣的都是食人鯧。
部門
將對外來物種 加強監督管理
據了解,廣西是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的重災區,對農業有重要影響的外來入侵有害生物已超過60種,動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這些入侵有害生物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還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像柳州出現的食人魚風波,還直接影響到市民生活。
對於市場上出現的兇猛外來魚類,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政漁港監督處表示,將通知該局漁政指揮中心進行調查,搞清楚這些外來兇猛魚類的來源是否合法、相關手續是否齊全,再視情況處理。
「外來物種進入市場,是要經過工商部門批准的,嚴格意義上,市場出售的外來觀賞物種在允許的範圍內,但也有一些人偷買偷賣,我們只能加強管理。像食人鯧這種危害性大的物種是不允許售賣的。」漁政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他還告誡市民,買來的觀賞生物,千萬不要輕易放生,「這樣的舉動,有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資源科工作人員指出:「外來魚種來到本地之後,會改變本地魚類的生活環境,會搶奪本地魚類的食物,像市場上賣的清道夫、雀鱔這類外來魚,在本地缺少天敵,一旦繁殖,就可能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