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寧某槳板救援隊的工作人員在邕江邊訓練時,發現邕江裡發現了一隻動物,長相兇狠,具有很強攻擊力。經辨認,這隻動物是一隻鱷龜,屬於外來物種,它四肢粗壯有力,指甲彎曲尖利,背上有3條凸起的縱走稜脊,盾片成棕褐色,背甲的邊緣有許多鋸齒狀突起。
據了解,鱷龜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龜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龜,主要棲息在美國南部的水域,是一種兇猛的龜類,咬合力極強。雖然它們平時並不咬人,但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也能咬斷人的手指,它的到來可能會影響邕江的水域環境,也會對來邕江遊泳的市民構成安全威脅。
一、什麼是外來物種
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範圍及擴散潛力以外(即在沒有直接、間接引入或人類照顧之下而不能分布)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比如有鱷龜、清道夫魚、羅非魚、福壽螺、鱷雀鱔等等,都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
外來物種的瘋狂襲擊,不但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導致森林、水域和農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二、南寧還發現過什麼外來物種
除了鱷龜,其實南寧還發現過不少外來物種。
據粗略統計,其中入侵南寧市的魚類外來物種有7-8種,林業害蟲類外來物種有5-6種。
福壽螺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國,2003年3月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黑名單」。
福壽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農作植物,可造成嚴重減產,是名副其實的水稻「殺手」。而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
雀鱔
雀鱔是鱔科,產於北美或中美。近年來在邕江不時發現雀鱔的身影。這些野外生長的雀鱔體型已經很大,有銳利牙齒,是大型兇猛魚類,肉食性,背鰭靠後,尾鰭圓形,最長的據報導可達6米。
食人魚
食人魚又稱食人鯧。2002年,位於南寧市人民公園的海底世界海洋館先後從廣東非法引進1200多條食人鯧,作為科普項目與市民見面。
成群的食人鯧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甚至攻擊人類。除攻擊性強外,食人鯧對水域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不可低估。
紅火蟻
紅火蟻是火蟻的一種,是一種農業及醫學害蟲,源自南美洲。南寧首次出現紅火蟻是2005年,事發地在石埠。紅火蟻入侵往往給當地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業生產的大敵。
紅棕象甲
紅棕象甲,原產於印度。2003年前後,南寧開始流行引進加拿利海棗,其中某單位還特別從太平洋一島國引進了十幾棵。沒多久,該單位引進的海棗開始出現樹冠周圍葉片黃萎的現象,受害嚴重的植株新葉凋萎,生長點腐爛,只剩下數片老葉。最後,這些海棗全部死亡,該單位損失達300多萬元人民幣。之後,其他地方引種的加拿利海棗也陸續發病。而罪魁禍首,就是紅棕象甲。
水葫蘆
水葫蘆又稱鳳眼蓮,原產於南美。水葫蘆繁殖速度極快,對其生活的水面採取了野蠻的封鎖策略,擋住陽光,導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夠光照而死亡,破壞水下動物的食物鏈,導致水生動物死亡。近年來,相思湖、南湖、仙葫開發區的蓉茉江甚至邕江沿岸也紛紛遭到了水葫蘆的入侵。
非洲大蝸牛
「田園殺手」非洲大蝸牛,繁殖力極強,晝伏夜出,食譜涉及數百種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對花圃、農田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巴西紅耳龜
巴西紅耳龜堪稱生態殺手,如果你將它放養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它就會與本土的烏龜搶奪食物,而本地的烏龜很少能夠搶過巴西紅耳龜的,再加上它沒有天敵,所以,不久你就會發現滿池子裡都是巴西紅耳龜,這樣會威脅到本土烏龜的生存,而且還會破壞生態資源。
三、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外來生物
近年來,邕江邊經常看到有市民到河邊放生,這也是導致邕江出現外來物種的原因之一。
文章開頭提到的鱷龜怎麼會出現在邕江裡?救援隊員就懷疑這與市民的放生行為有關。
外來物種入侵的途徑主要有人為有意引進、人類無意傳播和自然擴散3種。
魚類專家提醒市民:
若有養殖外來物種愛好的,須了解生物特性與危害,以便做好防護措施。市民放生外來物種一定要經相關部門的允許,不要隨意放生。一旦發現外來物種,市民應移交有關部門,別成為外來物種入侵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