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民洪女士平時古道熱腸而且很有愛心。12月15日晚,她在揚州解放橋附近散步時,看到有人在售賣一隻兩斤多重的烏龜,當即買下準備放生,不過,回家上網查詢後,她有些遲疑了。
記者見到洪女士時,她正用紙盒子裝著這隻「怪龜」。只見它的龜殼呈深褐色,腹部顏色稍淡,頭、尾和四爪都縮進龜殼,任憑盤弄,一動不動。洪女士說,當時看到有人在路邊售賣烏龜,於是花了100元買下,準備放生。然而,當她在網上檢索相關資料時,發現這隻烏龜外形酷似禁止放生的外來物種——鱷龜。
揚州市民洪女士說:「有些龜是不能放的,像巴西龜,會破壞我們這邊環境。」
為了弄清這隻烏龜的品種,記者陪著她找到了一位業內人士。經過鑑別,洪女士買的並非鱷龜,而是一隻常見的珍珠龜。
業內人士王鵬說:「它是可以放生的,對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傷害。」
業內人士提醒,鱷龜、巴西龜等外來物種在我國境內沒有天敵,一旦放生會破壞生態平衡,市民切勿輕易放生。
王鵬說:「兇猛類的龜類,它的咬合力度很大,對水資源造成一定損害。」
近年,放生引發的麻煩不少,也提醒一些市民,對此要慎重!真要發現外來有害物種,非但不能放生,還要儘快報警!
(張宏兵 王望 黃元 揚州臺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