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北京大學國際腦研究高峰論壇——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1月1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11月10日,由北京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辦,航天中心醫院承辦的「第三屆北京大學國際腦研究高峰論壇—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在北京圓滿召開。此次論壇以「跨界、融合、創新、引領」為主題,圍繞航天醫學發展、醫工結合等諸多議題展開研討。

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旨在搭建大健康領域產、學、研各界精英人士的跨界交流和合作平臺。隨著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臨床醫學與理工學科交叉發展,逐漸成為引領未來醫學創新的主導方向。航天醫學作為特種醫學,對發展載人航天事業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航天技術的發展也極大推動了航天醫學的發展,醫工結合為航天醫學與工程技術學科提供了「交互」平臺,對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催生重大原創性成果起到重要的驅動作用。

北京大學-航天中心醫院航天醫學科技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科學研究處處長韓鴻賓教授在致辭對航天醫學科創中心承擔空間站任務給予充分肯定,他介紹了北京大學醫學部新組建的醫學技術研究院未來的建設任務,並希望航天中心醫院在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領域取得更大成績。

航天醫學科創中心副主任、航天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張向群教授在論壇開幕致辭中介紹了航天醫學科創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取得的成果。他表示,未來航天醫學科創中心將會繼續搭建好醫院、大學、研究所之間的交流溝通平臺,促進產學研醫的協同發展;推進臨床技術與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融合,積極培育新興業態;建立與北京大學一體化的科研管理系統,組織跨學科科研團隊聯合攻關。同時,強調航天醫學科創中心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發展機制;不斷培養出高素質、高層次複合型人才;不斷產生新的研究成果,為航天醫學和醫工結合領域的科技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研討會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航天中心醫院院長杜繼臣教授,日本東北福祉大學Seiji Ogawa教授,英國國家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醫院、墨菲爾德眼科醫院Indran Davagnanam教授等國內外專家圍繞航天空間特殊環境下神經系統的變化及其機制,以及生物工程、人工智慧技術在神經學科中的臨床應用等多個專題進行討論。

杜繼臣作了題為「航天醫學的發展關切」的主題報告。他首先介紹了航天醫學的發展與全新定義,並對航天醫學的「航天空間環境醫學、航天臨床醫學、航天急救醫學及航天工業醫學」四個部分作了詳實的介紹,並分享了航天中心醫院在航天醫學領域的實踐探索的經驗和階段性成果。對於航天醫學未來發展前景,杜繼臣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綜合利用航天員健康保障方式方法及技術,解決普通人群相關健康問題;二是建立航天醫學一級學科,培養特因環境下新型醫療人才;三是建立新型航天醫療體系,實現集航天特因環境下健康評估、健康防護、健康救助、健康恢復、醫學研發等方面的綜合醫療體。杜繼臣堅信,航天醫學勢必將給人類帶來三方面的益處:一是可利用空間特殊環境發展一些新的生物技術;二是可了解空間環境對於生命活動規律的影響,繼而發現生命科學的新知識和新現象;三是可以開展生命起源和進化的研究,為人類發展與未來提供一些基礎性的成果。這也是航天醫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任務。

航天醫學是一門空間特殊環境下的特種醫學,也是生命科學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實踐意義。在人類載人航天事業不斷推進的今天,航天醫學的內涵在不斷發展,航天醫學的重要意義不斷凸顯。

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的舉辦,是在「中國製造」、「健康中國」、「雙一流」建設大背景下,北京大學與航天中心醫院的強強聯合,是「醫工結合」的全新探索和發展模式。醫工結合逐漸成為引領未來航天醫學創新的主導方向,這是航天醫學領域的新需求,也是工科領域的集中展示,是發展潛力的有機結合,也是學以所用的真正轉化。

來源:中國日報

相關焦點

  • 2021醫工十大前沿方向發布 全國領軍高校醫院論道醫工交叉
    明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面對醫工交叉創新創業的機遇與難點等問題,在國家衛健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澱區人民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新轉化中心、北京康衛醫創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關村「醫工交叉創新創業谷」(下稱「醫工谷」)創新創業論壇於2020
  • 【精準醫學】醫工結合創新論壇11月召開,加速推進醫學科技創新
    為打破醫工結合中的學科壁壘,進一步促進醫工結合創新發展,在2020精準醫學大會舉辦期間,醫工結合創新論壇也將於11月27日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積極推動跨學科、多領域的前沿科技運用到醫療實踐中,更好地造福廣大群眾。
  • 北京理工大學舉辦醫工融合高峰論壇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近日,「聚焦醫工融合,助力健康中國」高峰論壇暨北京理工大學醫工融合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北理工國際教育交流大廈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閆為革,河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翟海魂,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校長張軍院士等出席論壇。
  • 「新醫科發展與醫工結合」高峰論壇舉行 四川大學與多地達成合作協議
    論壇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9日訊(記者 胡旭陽 實習生劉文玉攝影報導)9月29日,四川大學建校124周年暨華西醫學110年之際,舉行了 「新醫科發展與醫工結合」高峰論壇。論壇邀請了醫工結合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領軍人才,圍繞信息化服務衛生健康領域科學決策、醫工交叉創新前沿技術等政府工作重點、社會關注熱點和行業發展關鍵點進行深入探討。在開幕式上多名院士針對醫工結合助推現代醫學發展、從基因組到表型組、疫後醫學發展的思考等主題進行分享。
  • 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
    4月20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醫學與工程分會主辦,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共同承辦的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學術年會在天津燕園國際酒店召開。
  • 2020第四屆營養醫學國際高峰論壇(抑鬱)圓滿結束
    2019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在《柳葉刀·精神病學》發表研究文章,提出在中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根據這個數據估算,到目前為止,中國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中國女性抑鬱症患者佔65%。35歲以上患者佔據了總患者比例的67%。
  • UDE2020:視聽健康論壇倡導,醫工結合,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目標
    本次會議吸引了醫學、主管部門、研究機構、檢測機構、視聽產品生產與相關應用等200多位嘉賓聚焦「醫工結合+技術/臨床/標準服務/場景應用」等熱點前沿領域和行業應用進行了深入談論。  本次「視聽健康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緊扣時代脈搏,以醫工多學科交叉為契機,緊緊圍繞「醫工結合,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為導向這一主題,不斷創新醫工結合發展模式。
  •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杜繼臣:航天醫學或解決普通人群的健康問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未來太空環境開展的一系類醫學探索與研發工作,將是一場針對現有難治性疾病的新醫學『革命』,有望成為推動生命科學發展、改善人類身體狀況、延長生命周期的原動力之一。
  • 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0日,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由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主辦,北京大學醫學部承辦。大會得到廣大醫學院校的積極參與,來自全國55所醫學院校的200餘名代表參加論壇。
  • 康復學報論壇 | 第三屆海峽康復產業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東部...
    康復學報論壇 | 第三屆海峽康復產業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東部康復醫學論壇分論壇通知 2020-12-12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上海大學醫工論壇在上海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舉行
    人民網上海11月17日電 為了更好地推進醫工交叉學科的創新、融合與發展,構建醫研企協同創新體系,11月15日,由上海大學主辦、上海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上海大學醫工論壇在上海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舉行。
  • 2019年齊魯兒童醫學發展論壇癲癇與腦電圖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2019年7月27-28日,齊魯兒童醫學發展論壇癲癇與腦電圖高峰論壇暨山東省小兒神經電生理學習班在濟南隆重召開。小兒神經、電生理論壇由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辦,省內外知名專家同道一百餘人參會。山東省醫師協會秘書長宋良貞表示,山東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小兒神經電生理專委會成立以來,先後掛牌山東省醫師協會腦電圖培訓基地及中國抗癲癇協會腦電圖培訓基地,在醫師協會及各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基地的腦電圖工作的規範化及專業化也取得長足進步,山東省小兒神經電生理專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學術氛圍也越來越濃。
  • 第八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醫學科學與工程領域分論壇」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12月24日,由醫學部與應用心理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第八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醫學科學與工程領域分論壇」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來自牛津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多倫多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25所海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30名優秀青年科學家齊聚天大,面向醫學領域的國際前沿和熱點問題展開探討與交流。
  • 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召開
    本次論壇在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IEEE EMBS的指導下,由天津大學研究生院主辦;天津大學醫學部、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及智能醫學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天津市腦科學與神經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天津神經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智能人機互動康復工程技術中心協辦。
  • 第六屆心血管臨床病例討論及創新和胸痛論壇閉幕
    3C醫者相約雲端:助力後疫情時代心血管診療今年的3C會議依然大咖雲集,參會重量級嘉賓包括: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世界心臟聯盟常務理事、上海市心研所所長、安徽省立醫院院長、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葛均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務副校長房建成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院長、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中心主任樊瑜波院長
  • 第六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瘙癢疾病論壇舉行
    12月5日,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和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心身皮膚病協作學組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瘙癢疾病論壇在線上舉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副主任謝志強,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張建中和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心身皮膚病協作學組組長張海萍共同主持會議。
  • 哈醫大一院舉辦眼科人工智慧與醫工聯合高峰論壇
    (徐旭)6月4日,由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主辦、黑龍江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協辦的眼科人工智慧與醫工聯合高峰論壇在哈爾濱市成功舉辦。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黑龍江省眼庫主任張紅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 第二屆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學術國際高峰論壇順利舉行
    11月21日,「第二屆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 UCM)—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學術國際高峰論壇—中美腦血管疾病治療專題」順利召開。項耀鈞院長表示,本屆高峰論壇匯集了國際、國內著名的腦血管疾病神經科學專業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交流最新、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項院長表示,這不僅對本院提高腦血管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還能為「健康中國」發展戰略貢獻綿薄之力。
  • 濟南召開第三屆健康醫學模式的倫理、法律與醫院管理高峰論壇
    10月24日-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命倫理教育推進機構中國成員單位協調中心聯合山東省醫學倫理學會、北京衛生法學會,在濟南召開第三屆健康醫學模式的倫理、法律與醫院管理高峰論壇暨「兩理一學」培訓班。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倫理、科學與社會發展委員會,北京衛生法學會、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全國各地的各級醫療機構的專家、醫院管理者、法律等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齊聚,緊跟國家衛生事業的改革及健康中國事業發展的步伐,就新形勢下醫學倫理與法律和醫院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共話健康醫學模式,更好的推動人文醫學、醫學倫理、衛生法學的蓬勃發展。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平度)將盛大開業暨第四屆青島國際醫學高峰論壇...
    2020年12月19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平度)即將迎來開業儀式暨第四屆青島國際醫學高峰論壇。我們謹代表醫院黨委、行政和全院醫護員工,向您長期以來對醫院建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櫛風沐雨,歷史厚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