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2019年,省教育廳繼續組織實施全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此項工作已連續開展10年。本次監測範圍覆蓋全省所有設區市,監測對象為80所普通中小學校和8所普通高校的7-22歲學生,有效樣本總量共計38309人,其中男生19151人,女生19158人 。監測項目涵蓋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等四個方面的25項指標,監測結果如下:
學生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
2019年,我省學生的平均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指標總體上較2014年有所升高。如,初中(12-14歲年齡段,下同)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比2014年分別增高了1.4cm和0.5 cm。大學(18-22歲年齡段,下同)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比2014年分別上升了0.8cm和1.0cm。初中男女生的平均體重比2014年分別增加了1.0kg和0.8 kg。高中(15-17歲年齡段,下同)男女生的平均體重比2014年分別增加了2.2kg和1.5 kg。初中男女生平均胸圍比2014年分別增加了0.5cm和1.1cm。
呼吸機能有所改善
2019年,我省各學段男女生平均肺活量、肺活量體重指數均高於2014年水平。如,中小學(7-17歲年齡段,下同)男女生平均肺活量分別上升了189ml和117ml,平均肺活量體重指數分別提高了3.5ml/kg和3.8ml/kg。大學男女生平均肺活量分別上升了271ml和253ml。
力量耐力有所提高
初中、高中男生的引體向上成績分別為2.5個、4.1個,與2014年相比,均上升了0.3個。初中、高中和大學女生的仰臥起坐成績分別上升了0.5個、3.8個和1.3個。
低體重現象得到一定控制
與2014年相比,我省男生和女生低體重率有明顯改善,分別降低了0.8%和2.1%。
我省學生體質健康還存在下列主要問題:
學生超重率、肥胖率有所上升。2019年我省學生超重率與肥胖率分別為15.9%和7.1%,比2014年分別上升了1.6%和1.4%。2019年,全省十三個設區市中,中小學生肥胖率排前三位的依次為南通市、連雲港市和揚州市,分別為14.8%、11.7%和10.6%。
學生近視率仍維持高位水平。2019年,我省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視率分別為48.3%、81.7%和90.8%,分別比2014年增加了1.2%、3.4%、2.2%。小學階段近視率發展最快,每增長1歲,近視率增加近10%。2019年,全省十三個設區市中,中小學生近視率排前三位的依次為揚州市、南通市和常州市,分別為75.0%、74.6%和73.6%。
學生身體素質改善較為緩慢。除了力量耐力外,2019年我省多數學業階段學生速度、耐力、下肢爆發力等指標,較2014年未見提升,個別指標略有下降。
交匯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