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宣布,神舟七號(以下簡稱「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將於9月25日至30日擇機實施。這比原計劃提前了至少半個月。目前,執行「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早在6月份,就有官方消息說,擔負飛行任務的「神七」航天員飛行乘組已經確定,由3名航天員組成,另有3人擔任候補。任務實施期間,3名航天員中的2人將進入飛船軌道艙,身著艙外航天服完成
出艙活動準備,然後,其中1人出艙進行太空行走——這將是此次飛行的最大看點之一。
那麼,誰將成為「神七」最終的「乘客」?誰將成為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中國人?他們準備好了嗎?
不準在外就餐,不準與身份不明的人接觸,不準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準個人開車,不準駕駛摩託……
本刊記者撥通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新聞處處長崔偉光的手機。他一聽記者的問題與「神七」有關,便立刻掛掉了手機,改用固定電話:「有關『神七』的話題,我們不要在手機裡談論。」但即便換了電話,崔偉光也只是一再重複說:「發射之前,不安排任何採訪。」
此前,原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戚發軔曾對媒體透露,包括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在內,共有14名男航天員在為「神七」接受培訓,但「神七」要搭載的3名航天員,要到飛船發射前才會確定,「應該說,人人都有機會」。
14名航天員都有隨「神七」「飛天」的機會,意味著他們都要接受相關訓練。
沿北京八達嶺高速路前行,出北安河出口,向西行駛10分鐘,就到了「中國北京航天城」。在這個名叫「唐家嶺」的地方,佔地約3500畝的航天城內外戒備森嚴。14名航天員就是在這裡接受訓練的。
航天城內,航天員們居住的房子都是紅色的,因此被稱作「紅房子」。「紅房子」是航天城這個禁區中的禁區,航天員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住在這裡。「紅房子」外有重兵把守,如果有人試圖偷看或拍照,警衛們會「很客氣」地請他(她)立即離開。航天員的個人情況對大多數航天城內的工作人員也嚴格保密。
這些航天員除了要嚴守軍隊紀律,還要嚴格遵守《航天員管理暫行規定》,其內容苛刻得有些不近人情:不準在外就餐,節假日期間不準私自外出,不準與身份不明的人接觸,不準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準抽菸喝酒,不準個人開車,不準駕駛摩託……不僅如此,他們一日三餐吃什麼都是營養醫師說了算,食物還要留樣保存,多數食品要到指定的商店採購,蔬菜都來自京郊的綠色蔬菜基地。
床、轉椅和鞦韆成了「恐怖刑具」,離心機的轉動使他們的面部嚴重扭曲,「遊泳」結束後累得拿不動筷子……
14名航天員雖然過著「沒有自由」的生活,但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成為坐在「神七」裡的幸運兒。
在成為航天員之前,他們幾乎都是戰鬥機飛行員。有意思的是,這14名「小夥」清一色身高1.70米,體重都在65公斤上下;都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大多來自農村;都有10年以上的駕齡和超過1000小時的高空飛行經驗。
那麼,這些戰鬥機飛行員是怎樣變成航天員的呢?
在飛船上升階段,航天員要承受火箭加速帶來的巨大噪聲和超過航天員體重5倍的超重;在軌飛行階段,他們又將面對失重和宇宙輻射;在返回階段,他們將再次經受超重,還要耐受高熱——在飛船重返大氣層時,高速飛行的返回艙與大氣摩擦,將產生幾千攝氏度的高溫,儘管返回艙採用了高效防熱材料,但仍無法避免一定程度的溫度上升;著陸時,他們還要經受最後一關——強大著陸衝擊力的考驗。這四道關對人體承受能力的要求非同尋常,因此,14名航天員都必須接受嚴格的體能及心理訓練。
床、轉椅、鞦韆,這些原本非常普通的物件,在航天員訓練中心,卻搖身一變成了「恐怖刑具」。
先說床。在飛船進入軌道的最初幾天裡,航天員體內的血液會因失重而向頭部轉移。為了提高對失重環境的適應能力,「神七」航天員需要接受一種特殊的臥床訓練——在一張特製的傾斜床上,頭朝下躺著。其間,這張床會變換各種低位角度,來調節他們體內的血液分布。參加這種訓練時,航天員往往會出現面部充血和腫脹、鼻塞、頭痛等症狀。儘管如此,他們仍要學會在這種狀況下進食、飲水、睡眠和清潔個人衛生。
航天城裡的轉椅,坐上去絕對不會感到輕鬆。它能夠做360度的快速旋轉,同時上下、前後擺動。它一旦被啟動,就開始加速,最快時大約每2.5秒就能轉一圈。轉椅前方有一塊繪著黑白相間圖案的大幕布,轉椅每轉一圈,幕布上的圖案就閃動一次。人在飛速轉動的轉椅上,過不了一會兒,就會感到頭暈眼花、心臟狂跳。轉椅訓練主要用於檢查航天員的前庭功能,以及增強他們對運動病和眩暈的耐受能力。
這裡的鞦韆也不是為了喚起航天員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它的外觀頗似汽車的「駕駛艙」。啟動時,鞦韆在高達數十米的鋼架的保護下,被四條鋼臂凌空提起,蕩起高度達8米;同時,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它不斷搖擺晃動,搖擺幅度達15米。
與離心機相比,床、轉椅和鞦韆帶給航天員的「痛苦」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有報導稱,北京航天城裡有亞洲規模最大的載人離心機,其旋轉手臂長8米,最前端是一個橢圓形不鏽鋼封閉吊艙,航天員們就呆在這個艙裡。離心機開始旋轉後,航天員身體承受的過載,能達到其體重的8到9倍。此時,他們的面部肌肉會因受到牽引而嚴重變形,呼吸也會變得異常困難,同時眼淚會止不住地往外流。這一狀態往往要持續40至50秒。在離心機裡的訓練,主要是為了模擬載人太空飛行器上升和返回時的持續超重狀態,使航天員具備在超重環境下正常操縱飛船和通信系統的能力。
即將發射的「神七」所執行的關鍵任務是太空行走。
航天員出艙活動時,在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因此,加強對他們的失重訓練顯得尤為重要。目前,世界各國航天員進行失重訓練,主要是利用失重水槽。在水槽中,航天員穿著特製的艙外活動訓練服,進行出艙活動模擬訓練,其感覺與在太空中並無太大差別。這樣的行走訓練看似簡單,實際上極其耗費體力,每次結束訓練,航天員都會累得連筷子都拿不動。
——————————————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神七發射時間】【
神七發射直播】【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直播】【
神七視頻】【
神七出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