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曙光發展農村產業助村民增收 五軒 攝
中新網宜昌11月21日電 (田雲兵 皮亞捷 王登府 楊威)「我就是想為村民們做些事,讓他們把日子過好。」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灣潭鎮紅旗坪村,駐村「第一書記」肖曙光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脫貧,深受當地幹群信賴。
今年春節過後,原宜昌市地稅局派駐扶貧點五峰灣潭鎮紅旗坪村的「第一書記」快到退休年齡,急需找人接替。肖曙光聽聞後主動請纓,「我之前下鄉參加過扶貧,所以對農民有著特殊的感情。」他說。
肖曙光介紹,他決定駐村時,82歲的嶽母還跟他和妻子住在一起,老人前幾年右腿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妻子也無暇顧及,如果駐村老人將無人照看。左思右想後,他最終決定請保姆照料老人。妻子雖然心有不舍,但是仍然支持他。
肖曙光入戶走訪貧困村民 五軒 攝
今年2月底,肖曙光正式成為紅旗坪村「第一書記」。走馬上任後,肖曙光和工作隊員龔海林、李冬林回單位爭取來100多萬元資金,重點扶持發展蔬菜、中藥材和生豬等產業,新建和引進了10家專業合作社,覆蓋全村300多農戶。
紅旗坪村二組村民楊萬益通過合作社發展蔬菜近20畝,一年收入5萬多元。「光一個人掙錢不行,還要帶動大家一起富。」楊萬益說,他隨即當起義工,指導附近農戶種菜,增收幅度大。
年初,扶貧工作隊出臺政策,鼓勵貧困戶改造豬欄多養豬,生豬出欄量成倍增長。於是,肖曙光利用休假回城的機會,拜訪企業、超市,拿到了20多萬元的豬肉訂單。他還鼓勵村民辦起農家樂,使全村20多個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除了發展鄉村經濟,帶領村民增收脫貧,肖曙光對村民們也特別上心,有困難他都樂意去幫,從不當「嘴把式」。
肖曙光為行動不便老人理髮 五軒 攝
徐少兵三兄弟相處不太融洽,肖曙光入戶走訪時得知三兄弟有苗木扦插技術,他就和工作隊員扶持三兄弟成立了「立森園林合作社」,發展花卉苗木200多畝,效益可觀。日子好過了,三兄弟如今已冰釋前嫌。
今年74歲的老人彭興相年輕時左腿骨壞死,落下病根,時間久了,他的腿肌肉腐爛成暗褐色,穿孔處還會流黃膿,氣味難聞。由於兒子外出打工,老人自己換藥越來越吃力。肖曙光聽說後,專程上門看望,並親自為老人清洗、上藥。
今年10月,肖曙光妻子因病住院,他因駐村工作太忙無法陪伴。前不久,妻子年滿48歲,肖曙光也只能發條微信祝福。「挺對不住家人的,但我相信他們會理解、支持我。」肖曙光說,駐村扶貧責任重大,他不敢懈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