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一本書
說到徒步旅行,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著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這是一個勇氣、體魄、耐力、意志和智慧都備受考驗的過程,但是成功到達終點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心靈在不斷地淨化、提升和超越,遇見了一個不同以往更好的自己。
今天說的這本書是《珠峰鼓手》,書中記錄了作者紅塵老師多次徒步尼泊爾喜馬拉雅的真實感受和體驗。在閱讀時,我想你也會抱著像朝聖者和行腳僧那樣的篤定的。而著名播音員劉雨老師的聲音又賦予了這段行走記錄另一種清越的魅力。
正文欣賞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一次巔峰狀態,去脫胎換骨一次,去抵達生命的極致之美,給靈魂一次驚心動魄的壯遊。
在去喜馬拉雅之前,我不知道世界最深的峽谷在哪裡,世界最美的雪山在哪裡,世界最好的徒步地在哪裡。我只知道世界最高的山脈在那裡,有一小撮瘋狂的爬山者徵服了那裡,卻從未想過有一天,我也會用我的雙手和雙腳酣暢淋漓地親吻了那裡。
在全世界14 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有10座在喜馬拉雅。6500萬年前,印度大陸與歐亞大陸被一個漂亮的藍色大洋——新特提斯洋(Neotethys)所分隔,南側的印度大陸與北側的歐亞大陸不間斷地發生著海浪般激烈的碰撞、親吻,天崩地裂、海水退去,隆起了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輕的山系——喜馬拉雅山脈。
很難想像這座山到底有多大,但若你像打開一張魔毯那樣展開它的全部,就可以橫跨整個歐洲,相當於從倫敦到莫斯科的距離。
東西長2400 多公裡、南北寬200~300 公裡的喜馬拉雅山脈,聚集了地球上大部分的高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 座,這些山的偉岸巔峰都高於陸地上的其他山脈,聳立在永久雪線之上。成群的高峰擋住了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溼潤氣流,形成了山脈南坡的印度、尼泊爾和不丹雨量充沛的溫潤氣候和山脈北坡的中國西藏降水稀少的乾燥寒冷氣候。
數千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居住在山地兩側的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最高部分與極限地帶。古印度的朝聖者稱喜馬(hima)是雪、拉雅(alaya)是家鄉,為這一雄偉的山系創造了喜馬拉雅——「雪的家鄉」這一梵語名字;在藏語中,「珠穆」為女神,「朗瑪」為第三,藏族人親切地稱呼珠穆朗瑪峰(Chomolungma)為「第三女神」;在尼泊爾語中,它被稱為「薩迦瑪塔(Sagarmatha)」,意思是「天空女神」,這些稱謂都反映了當地人對這座山的崇敬,它是自然界至高無上的榮耀。
如今喜馬拉雅已成為對全世界的登山者、徒步者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自1953 年英國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Edmund Hillary)與尼泊爾的夏爾巴嚮導丹增·諾蓋(Tenzing Norgay)首次登上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之後,全球已有24人登上了全部14 座8000米的高峰,有約7000人登上了8000米以上的高峰。
……
未完待續,
義大利「羅馬文學獎」得主、《飢餓的女兒》《羅馬》作者虹影;英國著名小說家、旅行探險家、大英帝國騎士勳章獲得者亞當·威廉士激賞推薦!
★《珠峰鼓手》36萬字的中文版,與英文版Himalayan Quest同步再現。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尼泊爾旅遊委員會(NTB)精品好書!
★旅行的終點是真愛!一定有美好的東西在被尋找的過程中愈加美好。每個人都可以靠一個念頭或一個愛的作為徹底改變人生。
★繼《梵香》《越野越西藏》暢銷書後,「百本旅人最愛圖書獎」得主、國家地理作家紅塵11年間5次徒步尼泊爾喜馬拉雅,經歷不同人的命運,包括母親的離世。她說有時候正是殘缺將我們點燃,世間萬物都有它的光亮。
★向外出走,其實也是向內探索。有的人註定是屬於荒野和山峰的。
★隨書附贈《1000公裡徒步尼泊爾喜馬拉雅》旅行電子手冊,彩插、視頻、音頻鑲嵌其中,「紙書+」完美閱讀體驗。走一步路是不需要鼓起勇氣的!
內容簡介
起步,就有天空的高度。
國家地理作家紅塵,一個看似孱弱的1.63米的小女子,背包徒步150天,1000公裡,穿越了尼泊爾的10萬雪山,穿越月光、寂地、稀薄的空氣與情人的胴體,只為她的靈魂能夠抵達喜馬拉雅,與自己的宿命相遇。
這是一部真正在路上的流浪文學,飽含著淚水、腳步聲、離別和光亮,講述來自不同國家的徒步者用雙腳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真愛故事。尼泊爾是全世界背包客最嚮往的徒步旅行地,這裡的關鍵詞是:尼泊爾,徒步,穿越,山脈,相逢,愛戀,勇氣。
極少有人知道,在尼泊爾喜馬拉雅的冰峰之間,有數條神秘的、不同起點的峽谷走廊。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被西方嬉皮士和登山者「發現」以來,它一直吸引著地球上最瘋狂、最有想像力、最膽大包天的一批批徒步探險者、背包客,前往行走朝聖。
到達那裡的唯一方式,就是和嚮導、背夫一起徒步翻越數不盡的山脈,經過一個又一個寂靜到能聽見雪山呼吸的河谷,與不期而至的神秘的香格裡拉美景一次次相遇。最終,在日出和日落的交替中,品嘗到那一道道來自天堂的華美盛宴。在峽谷、雪山之間,邂逅來自世界各國的徒步者,還有那生死相依的愛戀……
珠峰鼓手:如要看你是不是一個為上帝所鍾愛的人,你就必須要到那裡去。
高山嚮導:有時候,正是殘缺將我們點燃。
我:一個走在路上的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映射的是我們天性中最真實的那部分。
你:目擊眾神的山谷裡野花一片……
中國旅遊書店
【來源:中國旅遊出版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