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珠峰路上的屍體,遠比你想像的要多,大多都是專業登山人員

2020-12-20 騰訊網

倒在珠峰路上的屍體,遠比你想像的要多,大多都是專業登山人員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嘗試攀登珠峰而死亡的人數接近280個,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不斷增加。其中大多數都是專業登山者或者有著豐富登山經驗的愛好者!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屍體,如果有隊友想把他們帶下去,結果就是搭上自己的性命,很多專業登山人士都知道這一點,只能把隊友留在這裡。所以也衍生了一個新興的職業,收屍人!受家人重金邀請,爬上山帶屍體下來掙錢,幾十萬的價格,不過這個價格,依然很少有人接單,很難安全的回來!

徵服珠峰,有這個心就好了,不要去嘗試了!專業登山都不能說絕對安全!

珠穆朗瑪峰在藏語中意為:第三女神,位於日喀則地區定日縣中尼邊境,海拔8844.43米,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周邊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餘座,是當之無愧的地球第三級。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金字塔型,威武雄壯,山頂白雪皚皚終年覆蓋,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脊中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00多條大型冰川,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和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冰裂縫。瑰麗的景觀聚在一起,構成了雄壯大氣的地球第三極。

珠峰地區氣候覆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一般來說,每年6-9月初為雨季,這個時候來珠峰地區,遇到大風雪的機率非常高。較好的觀賞季節在4-5月和9-10月間,這段時間也是登山是好時節。如果你不是訓練有素的專業登山者,來珠峰無非是遠觀一下雄壯的第三女神;在大本營住一夜,感受海拔5200米的溫度;體力好的,也可以走一段距離,去近距離觀賞壯觀的絨布冰川。

遊玩珠峰,大多數人會住在絨布寺附近藏民自建的營帳裡。一般營帳內可住宿6-8人,收費50-60元/人。營帳主人一般也可以提供餐飲,不過只有酥油茶、青稞餅、桶裝方便麵和紅牛飲料之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營帳沒有廁所,只有距離營帳50米遠處有一個公廁,半夜如廁的話,還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畢竟雪山下的寒風還是很刺骨的。

從絨布寺附近去往真正意義上的珠峰大本營還需要乘坐珠峰環保車前往,車費25元/人,約行駛20分鐘即可抵達。這裡有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郵局,可以購買珠峰相關的首日封和明信片。運氣好的時候,還能蓋到很多珠峰相關的郵戳。郵局外面,寫著「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海拔5200M」的碑是遊人的合影夥伴,大家都希望給自己的珠峰之行留下一張美好的照片,所以,拍照的人經常要排隊等待。

如果身體不適應,也可以選擇住在定日縣城內。縣城內可選擇的旅館和餐館相對較多,但是價格都不算便宜。

另外,需要注意:

1. 進入珠峰,需要辦理邊防證,可在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也可以到拉薩或日喀則找當地旅行社代為辦理,辦證時,前往地點寫:日喀則地區、定日縣、珠峰地區。

2. 珠峰地區海拔很高,大本營為5200米,絨布寺為5000米,需要注意防止高原反應,不要劇烈運動。

3. 珠峰大本營地區天氣變化莫測,早晚溫差很大,無論何時去,都要記得攜帶保暖衣物,至少要帶三件薄型羽絨服。

相關焦點

  • 珠峰路上躺著一具屍體,為什麼登山者寧願跨過,20年無人掩埋?
    不過時至今日,登頂珠峰已經不再是什麼大事了,畢竟在科技的保障下、還有大量的前車之鑑、以及專業嚮導的帶領下,登頂珠峰已經是輕車熟路了;只要你願意出錢,他們就能把你一路護送上地球之巔,但這並不意味著珠峰就不危險,而且現在每年珠峰的死亡人數還是有增無減。
  • 真實的珠峰攀登,遠比《攀登者》要驚心動魄
    然而,真實的珠峰攀登過程,遠比《攀登者》要驚心動魄得多…… 「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 上世紀50年代末,我國與尼泊爾就中尼邊境劃界問題進行了談判。當時,雙方關於珠峰的歸屬問題存在爭議。
  • 珠峰上「綠鞋子」為什麼20多年無人回收,200多具屍體無人管?
    對他們來說沒有登頂珠峰可能是一輩子的遺憾。所以隨著現代各種技術和裝備的改進,以及現在有一些專業登山團體作為嚮導,讓無數普通人只要捨得花錢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珠峰夢。自人類1953年首次登頂珠峰以來,到2019年, 已經有超過4800名登山者登上了珠峰,所以現在登珠峰也不再是什麼新聞,但其中有300多人命喪於此,大部分的屍體也長眠在了珠峰上,被冰雪覆蓋。然而,登頂珠峰每年還在不減熱情的進行著。而那些躺在原地的屍體就成為了指引登山者的燈塔。
  • 珠峰在中尼之間,為何從尼泊爾登山的人更多?驢友:中國考慮得多
    相信很多人對於世界第一高峰都不陌生,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4.43米,位居世界之首,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登山愛好者來珠穆朗瑪峰挑戰,若是可以徵服,就會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可以徵服珠穆朗瑪峰的人寥寥無幾,登上珠穆朗瑪峰不僅是炫耀的資本和證明實力雄厚的好方法,而且要有一顆勇敢的心以及堅強的意志力,很多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都喪生了,他們的屍體也成為了珠峰的指路標
  • 珠峰上著名「屍體」: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為何幾十年沒人敢動?
    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當登山失敗的人長眠在珠峰上時,他們的屍體為何不從山上運下來掩埋?答案很簡單,不是不想,而是沒有能力。在1996年5月,他入選了8人印度登山隊,而該團隊有希望成為第一個從北側登上珠峰頂峰的印度團隊,同時他也希望通過登頂珠峰給家人帶來好運。 不過1996年珠峰的氣候似乎比以往季節都要惡劣得多,據登山隊唯一倖存者辛格(Harbhajan Singh)回憶,因天氣持續惡化,他發出了回頭的信號,但帕卓和他的兩個隊友沒有留意到信號繼續前進。
  • 登山教父珠峰「OneWorld OneDream」感動全世界
    ,都對第三位火炬手高喊著北京奧運會口號「OneWorld,OneDream」的那一刻印象深刻。  尼瑪次仁在國內登山界可算是「教父」級人物,他於1999年創立了西藏登山學校。尼瑪次仁曾經3次登頂珠峰,是本次傳遞聖火的火炬手中登頂次數最多的。  尼瑪次仁生於1967年,西藏鹽井人。他幼年喪父,13歲時從昌都地區芒康縣農村來到拉薩,16歲進入西藏體工大隊學射箭。
  • 專業登山家提出珠峰改革意見: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珠峰
    33年前,我作為1986年美國珠穆朗瑪峰北坡探險隊的成員首次前往珠峰。在八十年代,每個去登珠峰的人都是經驗豐富的登山者。為了獲得團隊的一席之地,我不得不提交一份冗長的攀登簡歷。我們所有人都已經登頂過另外8000米的高峰,我們所有人都曾在優勝美地或南美洲或阿爾卑斯山攀登過堅硬的巖壁或冰壁。沒有搬運工也沒有夏爾巴人,我們自己完成了一切。
  • 紀錄片《珠峰清道夫》太震撼了!戶外人都應該看看!
    此後,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夢想用腳步丈量這座世界最高峰。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現在,已經有超過6000多人登上了峰頂。同樣殘留的還有各種生活垃圾,而此後嘗試登頂的人也大多如此。在出發之前,一行人進行了一番仔細的規劃和準備:有專業的登山嚮導、協調人員、物流協助者。
  • 專業測繪人員登頂珠峰測高
    專業測繪人員登頂珠峰測高※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氣、地理地勢和個人身體反應的困難,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任務。為珠峰「量身高」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是否可以用無人機或機器人代替?相關測繪專家在大本營向記者表示,人,尤其是專業測繪隊員登頂,可使測量數據更可靠、更具說服力。而目前的技術手段尚無法確保測量型無人機或機器人在峰頂作業。
  • 珠峰無限期關閉 媒體:都成這樣了還登什麼珠峰?
    珠峰的雄偉險峻,一直吸引著許多登山愛好者前往。如果誰成功登頂過,那更是一件了不起的殊榮。每年,都有60000多登山者與嚮導 通過中國境內的北坡到訪珠峰。▲China plans major cut in number of people allowed to climb Everest (via AP)人多是多,但要是能做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對珠峰倒不至於有太多損害。
  • 珠峰上的「睡美人」:9年時間數千人路過,卻無一人為其掩埋
    一位名叫韋瑟斯的前登山隊成員,在《死亡之旅》中表示:若是你的身邊沒有任何關心你或者依賴你的人,如果你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沒有同事,並願意以終結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的話,那麼攀登珠穆朗瑪峰是個不錯的主意。
  • 珠峰零下40度!屍體都能完好保存,在上面能看到中國古代的人嗎?
    在它周圍20公裡的範圍內,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比如南面的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東南面的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及更遠處的世界第三高峰——幹城章嘉峰(尼泊爾和印度的界峰);這些高峰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湧的壯闊場面。
  • 登山與國運相連——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他們那批人是多了不起。」珠峰大本營的條件在2005年時已經很完善,甚至「豪華」。不但有床,連浴缸都有了,登山隊員可以曬著太陽泡澡。但在條件落後的1960年,中國登山隊員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創造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
  • 2020珠峰上的極致精神 為珠峰「測身高」,每一步都要做到極致
    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遠比電影中那些畫面更加觸目驚心,海拔6000米以上、-40℃極寒、10級大風,攀爬在山脊之上,只靠一腔極致的信念。」今年,是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60」這個數字,跨越半個多世紀,如今聽起來更像是一種「登途」的傳達。從1960年到2020年,60年間四次登頂、三次測高,其困難之多數之不盡。
  • 珠峰南坡產業鏈:啥人都能來,「賣人頭」最賺錢
    「3萬美金(約21萬人民幣),你可以想像得到,他能獲得多少保障力量。」麥子直言不諱,門檻降低,成本壓縮,保障力度和專業程度必然受到影響,死亡風險隨之提升。2017年5月登山季,在珠峰南坡一個營帳內,兩名外國登山客與兩名夏爾巴嚮導不幸遇難。調查發現,他們的死因是野炊後,沒有進行正常通風,嚴重違反了露營的基本規則。而遇難的兩名夏爾巴嚮導,受僱於一家新成立的「嚮導」公司。
  • 珠峰「大堵車」親歷者自述:看著他快死了,我卻從他身邊走過
    我兩次登珠峰都是走南坡,2017年是有氧攀登,今年是無氧、無協助攀登。4月11日,我從昆明出發到加德滿都,4月13日開始徒步進入珠峰南坡大本營,用了7天時間,然後在大本營進行一些列適應訓練,一直到5月18日才開始正式衝頂。今年登珠峰的人比往年多一些,在尼泊爾註冊登記的有381人,加上夏爾巴嚮導和一些後勤人員,大本營的人數有一千人以上。
  • 我六十多歲了,又沒有腳,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登珠峰了
    就這樣,再登珠峰,成了我的夢想,成了我的奮鬥目標。40多年來,我一直都在為這個目標奮鬥、努力。哪怕我先是在1996年得了癌症,2016年又得了血栓,都沒有放棄。那時候大夫跟我說:「你要再登山的話,血栓很容易復發,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 52歲的王石都能登頂珠峰 我們年輕人是不是也能做到?
    數據顯示,截止今年2月份,共有4469人成功登頂珠峰7646次,看起來人數不少,但如果將這幾千名登山者放進70多億人口中,你就會明白,這些人都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可以發現,這些成功登頂的人要麼是知名的登山家,要麼是專業的運動員,即使是業餘登山愛好者,也有遠超常人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力。那麼,我們年輕人攀登珠峰要做哪些準備呢?登頂珠峰要做哪些準備?
  • 數億網民共同見證珠峰登頂:飯都吃不飽了,攀登珠峰還有意義嗎?
    「因為山在那裡」,登山者喬治馬洛裡的話語,激勵著千萬攀登者的心聲,通往山上的攀登路線多達20條,成熟被發開的只有兩條:一條位於尼泊爾一側的南坡路線,另一條則位於西藏一側的北坡線路,每條路線都有不同的風險,如北坳冰壁、「大風口」和第二臺階。而南坡則要經過「昆布冰川」。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珠峰的高度上必須要有我們中國的聲音
    珠峰在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線上,珠峰的高度上必須要有我們中國的聲音,所以,我們這次一定要測得珠峰的精確高度。山魂紀念碑和登山精神,在每一次的登山活動中,鼓勵所有的攀登者要靠團隊的力量,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5月27日,是我人生第四次站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