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十多歲了,又沒有腳,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登珠峰了

2020-12-17 造就

夏伯渝

登山家

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叫夏伯渝,年輕時是個足球運動員。

因為一次免費檢查身體的機會,我陰差陽錯地參加了中國登山隊的選拔,結果沒想到一下就被選中了。就這樣,我加入了登山隊。

01 第一次,失去雙腳

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瑪峰,我被分到了突擊隊

那時候登山的條件比較艱苦,不管是登山設備還是天氣預報,和現在都有很大差距。就天氣預報來說,當時有四個地方給我們提供天氣情報:中央氣象臺、拉薩氣象臺、成都氣象臺、登山隊自己的氣象小組。但這四個地方往往會給出四種不同的天氣預報,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有依靠一些老運動員的經驗來決定什麼時候突擊頂峰。

最後一次突擊,我們在8600米碰見了強大的高空風,結果在那兒待了兩天三夜,所有的食物、燃料等補給都消耗殆盡,只好往下撤。

就在下撤到7600米的那天晚上,我把自己的睡袋讓給了一位體力透支的隊友。那時候我年輕不怕冷,在登山隊有「火神爺」的外號,根本沒有多想,就把睡袋讓給了隊友,結果我自己凍掉了雙腳。大家可以看看,現在我的雙腳是這樣的。

才二十幾歲就失去雙腳,一想到後半生都要在輪椅上度過,我就覺得特別的悲傷,對今後的生活都失去了信心。我不知道,以後該做些什麼。

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外國假肢專家,他看了我的情況之後跟我說:「你安上假肢以後,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還可以再登山。」

就這樣,再登珠峰,成了我的夢想,成了我的奮鬥目標。

40多年來,我一直都在為這個目標奮鬥、努力。哪怕我先是在1996年得了癌症,2016年又得了血栓,都沒有放棄。那時候大夫跟我說:「你要再登山的話,血栓很容易復發,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但是大夫的話,咱們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我想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為我的理想,去奮鬥一天,去拼搏一天!

02 第二次,躲過一劫

2011年,在我為登珠峰做準備的時候,義大利舉行世界首屆殘疾人攀巖錦標賽。

攀巖是年輕人從事的一項高難度運動,那時候我都62歲了。當時領導跟我說:「你看,你這麼多年都在為了夢想拼搏奮鬥,所以力量和體型都保持得不錯。你這次就去試試,為中國今後的殘疾人運動奠定點基礎,拿點資料回來。」

沒想到,我一去就把我這個級別組的難度和速度兩塊金牌都拿回來了

所以我就想,任何事情你都要去參與、嘗試,這樣你才能找到自身的價值。

2014年去攀登珠峰,主要就是想找感覺。

第一個:我要找到穿假肢登山的感覺,尤其是攀登珠峰的感覺

大家可能不知道假肢攀登珠峰有多困難。腳踩的地方地面平不平,還有落腳的巖石是不是鬆動的,我都不知道的。等我用腰部感受到的時候,身體晃動的幅度已經很大了,光用腳肯定是不能保持平衡。

所以我的眼睛就只有一直盯著腳下,看腳要往哪邊歪,就用兩根登山杖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而且這個假肢的腳腕還調整不了角度,怎麼辦呢?上山的時候,我只能用腳尖往上爬,下山的時候,就用腳跟,它和山體的接觸面積只有一條線,非常容易打滑。

要是走到雪和冰結合的地方,特別是亮冰,如果冰爪扎不進冰裡,人就會滑下去——下面就是萬丈深淵,根本連屍體都找不到。這一點不像普通登山者,他有七八個冰爪可以扎到冰裡,可我不行。我每走一步,都要使勁地踢,讓冰爪可以多插進冰裡面一點。

第二個:我已經有幾十年沒登過高山,我要測試一下,身體還適不適合。

在登珠峰之前,我在尼泊爾測試了一下,登了一個六千多公尺的羅布切山。當我到珠峰大本營的時候,遭遇雪崩,在我前面開路的16個夏爾巴人,都葬身在這次雪崩中。

這是尼泊爾登山史上最大的一次山難,結果尼泊爾政府取消了2014年攀登珠峰的活動,這一次我就沒有登成。

03 第三次,死裡逃生

2015年,我第三次挑戰珠峰。這次我也是先攀了一個六千多米的島峰。

這個島峰就在珠峰旁邊,難度和氣候環境都和珠峰差不多。一般要登珠峰的人,都會選擇去羅布切山或者島峰去做一次拉練。拉練的過程,嚮導就會告訴你,你適不適合登珠峰,能登多高,要是不適合的話,嚮導就會勸阻你。

登完這個島峰後,嚮導跟我說:「只要天氣好,我們保證把你送上頂峰,而且把你平安地送回來。」 我覺自己鍛鍊這麼多年,還是有成果的。

可是到了大本營,準備突擊頂峰的時候,又遭遇了尼泊爾百年不遇的8.1級大地震。

當時我正在準備吃飯,突然感覺地震,還聽見打雷聲,嗡嗡嗡嗡的。雪崩、冰崩就是這樣,先是像打雷一樣,那個雪譁譁譁譁就下來。

我跑出帳篷一看,只見正前方有一團像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滾滾地向我們這兒碾過來。

當時我還挺興奮的,心想著,哎呦,我在電影上看過這個鏡頭,還從來見過真的。我還手裡拿著手機,還想趕緊把它照下來,這手還沒拿起來呢,衝擊波已經到跟前了。

我嚇得一頭鑽進帳篷裡,彎腰抓緊帳篷杆。我想,完了,今年肯定是過不去了,雪崩過來把我們埋裡頭,我們就完了。我趴那兒不動,腦子裡什麼東西都不想,就想著等死。過了一分鐘,沒動靜了。我拉開帳篷出來一看,營地四周白茫茫一片,什麼都看不見,前面的帳篷都被吹倒了。那一次營地死了28個人,我們的帳篷剛好在衝擊波的尾聲,我倖免於難。

我想只要我還活著,就一定要為我的理想去奮鬥,我還要再來!

04 第四次,一步之遙

2016年我又第四次去攀登珠峰。這次還不錯,到了8750米,離頂峰就差94米,從這個高度到頂峰只要一個多小時。我的心裡非常高興,想著我幾十年來的夢想和努力,就要實現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颳起了強勁的高空風,暴風雪就一下子就過來了。

在這個高度,不單是我了,所有的人都會不顧一切地衝上頂峰。因為他們花費了一生的積蓄,花費了很多時間,就是為了最後登頂的這一刻。

我當然更加渴望,我都六十多歲了,又沒有腳。當時尼泊爾政府出臺了不準殘疾人登珠峰的禁令,我想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登珠峰,必須不顧一切登上頂峰!

可是,我看著周圍的夏爾巴,他們也都看著我。他們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的職業就是幫助像我這樣夢想登上珠峰的人實現夢想。

但是,在這個高度的暴風雪是致命的,無論是凍傷機率還是攀登危險性,都會成倍增加。我不能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枉顧他人性命。

一個好的登山者,他不但會上,也要懂得放棄,這才是優秀的運動員。

所以我做出了這一生最難的抉擇:下撤。

下撤,對我是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往上爬的時候,有頂峰的召喚在鼓勵著我,體力很充沛。下撤後,我就覺得大旗倒了,仿佛是洩了氣的皮球,渾身都沒有了力量。

最後快到營地的時候,看見營地的燈光在閃爍,但是怎麼走也走不到。

我已經走了24個小時……24個小時,體力完全透支,每走一步,只要底下不平,我就要摔倒。一摔倒,我就不想起來。其實靠我自己,真的就是起不來了。可我要是不起來,那幾個夏爾巴都只能等著,都看著我。

怎麼辦?我就得起來!他們一看我要起來,趕緊過來扶我,然後就繼續走。

回到營地,看見跟隨我的五個夏爾巴都還健在,總算讓我感覺有一點安慰。後來才知道,同一時間,有六個人死於這個高度。在遭遇暴風雪之後,有的人確實登頂了,但是沒有再下來,還有人途中就消失了……所以我覺得下撤的決定,是正確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還是覺得有一點遺憾,就差這麼一點沒上去。現在回想起來,這點遺憾並不是壞事,它就是我接下來繼續奮鬥的動力!

05 第五次,圓夢

我去年一直在為了第五次登珠峰積蓄力量。用三天時間,穿越了騰格里沙漠,然後又去登玉珠峰等等,都是為了今年再登珠峰做準備。

我每天早晨4點鐘就起床,開始力量訓練:負重10公斤的沙袋,練下蹲,150個一組,練10組;引體向上,10個一組,10組;伏地挺身,60個一組,練6到8組;仰臥起坐,60個一組,也是6到8組。

練完這些力量以後,我就騎車到香山。我們家離香山二十多公裡,騎車去,爬完香山再騎回來。

我愛人看見我練得這麼勤,就感覺不對勁。她問我是不是又要去登山?我說我想。她說不行,大夫說了你不能登山,要先問問大夫。

結果經過一番檢查,大夫竟然有條件地同意了。我愛人一聽,連大夫都同意了,她也沒什麼話說……這次出發前,她給我買了一個銀色的葫蘆,裡頭寫著:平安歸來。

大家都知道登珠峰特別危險,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可以隨時奪走你的生命。每次出發前,我都會跟愛人交代好,什麼時候該交水電費,買過什麼保險,密碼是什麼……都跟她交代清楚。

而且我向她保證,說這是最後一次,我一定平安回來……反正每次都是最後一次,可能每次都不是最後一次。

她也知道,我這一生就這麼一個愛好,所以她也不願意我留有遺憾。儘管她很支持吧,但我覺得她並不是支持我去登珠峰,而是支持我為了登珠峰所做的這一切訓練和過程。

正要出發時,突然接到消息,尼泊爾政府從今年開始要嚴格執行禁止殘疾人攀登珠峰的規定。我感覺當頭一棒似的。後來我們就和尼泊爾政府打官司,幸虧打贏了。

今年3月31號,我就從北京出發去登珠峰。我把珠峰所有的地段、難度和困難都了解清楚,然後針對這些困難,我進行了一系列訓練。雖然也碰見很多意外的情況,還是比較順利。

終於,

四十多年了,

珠峰終於接納了我,

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沒有想到的是,在我下山途中突然遇到了暴風雪,我的臉上和手上至今還有凍傷的痕跡。

還有一個最危險的,就是下山時我的腿腫了,假肢就像一個汽車活塞一樣,根本穿不實。這對我是致命的!在7900米的高度,如果這個假肢掉了,沒有人能把我救下來。

我當時心裡特別著急,就把裡頭那層保暖褲翻上來,形成一個護膝似的結構,讓它套牢假肢。然後又把底下的褲腿給使勁紮緊,不讓它掉下去。

下撤的時候,路上有一些小的冰裂縫被暴風雪蓋上了,護目鏡又因為結冰,看不清楚,不知道哪有裂縫。有好幾次,我整條腿都陷進去,嚇得魂都要飛了,心裡想完了完了

但幸好假肢還在,立刻招呼嚮導過來,把那個冰裂縫稍微挖大一點,伸手進去抓住假肢,把它拉出來。就這樣一路磕磕絆絆,我還是平安的回來了。

我在山底下的時候,其實想像了很多登頂的情形,比如要向世界吶喊,做一些造型,留下紀念什麼的,想得特別好。到了頂峰後,這些根本就沒有了,沒有那麼激動。我想啊,這就是我40多年來夢寐以求要站上的地方,今天終於上來了。

可是等到給愛人錄了幾句話,當時就哭了。我這一生就為了自己的夢想,對家庭的照顧很少。所以我就想回去之後,要和愛人好好生活,彌補我對家庭的虧欠。

我想帶著愛人自駕遊,到處去轉轉,可是自駕遊對我來說,也有一定困難。因為殘疾人開車,剎車和油門都是用手操縱,可我騎慣了自行車,操作方式正好跟汽車相反,有一次我還撞到一輛計程車。

現在已經有自動駕駛了,希望今後的科學進步,能讓殘疾人也感受到汽車的樂趣、駕駛的樂趣。

我昨天聽有個科學家講可以人體器官再造

我就問那個科學家

我能不能在你的「人體器官4S店」

買一雙腳給我安上

他說這個並不困難

他說並不困難

我就希望有一天

就買一雙腳給它戴上

謝謝大家

文字:穎仔

校對:其奇

相關焦點

  • 以夢為腳:雙小腿截肢、曾患淋巴癌的他69歲登頂珠峰
    脫鞋要繃腳面,可夏伯渝的腳完全不聽使喚。大夫連忙將鞋剪開,發現他的腳已經沒有溫度、沒有知覺。夏伯渝不相信「火神爺」也會凍傷,以為休息幾天就會好轉。然而,當眼睜睜看著雙腳從粉紅色變成紫紅色,再慢慢變黑、萎縮,他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現實。夏伯渝被犛牛馱下山,隨後直接送往北京就醫。當他聽到「截肢」二字時,仿佛從珠峰頂端墜入了萬丈深淵。
  • 他三登珠峰最短一次僅用9天 成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現實生活中,攀登珠峰也是很多人的夢想,都想登上珠峰看一下這世界之巔的風景。不過,珠峰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攀登危險係數跟難度有目共睹,能成功登頂一次已經非常幸運,而瀋陽藝術家、登山家孫義全卻成功登頂三次。
  • 如果登珠峰時有人摔倒了,為什麼絕對不能扶?看完我恍然大悟
    如果登珠峰時有人摔倒了,為什麼絕對不能扶?看完我恍然大悟小時候就經常看到有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新聞,還記得當時是一個中國登山隊,在經歷了50多天的時間,最後終於登上了山頂,當時獲得了無數中國人的點讚,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想攀登珠峰的人依舊不在少數,對他們來說,能到達世界第一高的地方,就是一種無法比擬的榮耀!
  • 勇士:60年前,中國人首登珠峰紀實
    1960年中國人首登珠峰登山隊隨隊醫生 翁慶章:在年輕的時候,在上學的時候喜歡體育,也打球也賽跑,所以呢,聽了這種登山呢,我以為是遊山玩水嘛,我也想參加,所以後頭沒想,一參加,後頭改變了我一生的進程,這是當時沒有想到的。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頂峰,同「登珠峰」的...
    而不少網友疑問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為什麼不坐直升機上山,或用遙感衛星測量?據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稱,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等。本次珠峰測量為何凌晨衝頂?
  • 「向上的力量」26歲凍掉雙腳,69歲登頂珠峰,他說:活著一天,就要為...
    在過去40多年間,這位失去雙腿的攀登者,克服無數困難,不斷挑戰極限,終於在2018年成功登頂,讓五星紅旗在珠峰上高高地飄揚!站在「向上的力量·未來十年」演講盛典的舞臺上,71歲的夏伯渝為你動情講述「老人與山」的故事——生命不息,追夢不止!
  • 珠峰「大堵車」親歷者自述:看著他快死了,我卻從他身邊走過
    我兩次登珠峰都是走南坡,2017年是有氧攀登,今年是無氧、無協助攀登。4月11日,我從昆明出發到加德滿都,4月13日開始徒步進入珠峰南坡大本營,用了7天時間,然後在大本營進行一些列適應訓練,一直到5月18日才開始正式衝頂。今年登珠峰的人比往年多一些,在尼泊爾註冊登記的有381人,加上夏爾巴嚮導和一些後勤人員,大本營的人數有一千人以上。
  • 69歲戴假肢登珠峰!他有怎樣的動人故事,讓胡歌成龍聯手演繹?
    他,失去雙腿,卻在69歲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人。這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背後是怎樣動人的故事,讓胡歌和成龍在《攀登者》這部電影裡聯手演繹?《攀登者》上映後,胡歌在片中不到30分鐘的戲份,被某些評論覺得「可有可無」甚至「雞肋」。但是,了解胡歌這個人物原型的故事之後,我覺得:胡歌這段戲不但並非「可有可無」,甚至值得拍成一部長片!
  • 十年為期,攢錢,鍛鍊身體登珠峰,第5天
    總教練開始發話了,每個隊伍遲到一個人,隊伍裡沒有遲到的男的做10個伏地挺身,女的做10個深蹲。而遲到的人卻不用做。之前說了,像這種團建大家都沒當回事,以為教練也就說著玩玩,但是這次教練認真了起來。我們隊遲到了5個人,這意味著我要做50個伏地挺身。
  • 為什麼中國人要登珠峰,這部電影告訴你
    在此之前,這座世界最高峰曾被別國登頂數次,而我國卻沒有先例。這支被給予厚望的登山隊不幸在攀登過程中遭遇雪崩,隊員僥倖躲在巖石後才躲過一劫,可是隊員死的死,傷的傷。隊長也在這次意外中也身亡,彌留之際他對隊員的最後的要求就是攀登到頂,「我們自己的山,我們自己登。」
  • 最老之爭暫落幕:80歲三浦老人23日登頂珠峰
    而在珠峰大本營,已經81歲的夏爾佔老人正準備著下周再次衝頂珠峰。雖然前些天消化道有些問題,現在身體已經復原,這個前「珠峰之最」老人說「已準備好再次迎接挑戰」。沒有過多經濟贊助的謝爾佔老人登珠峰的費用一直捉襟見肘,裝備也沒有三浦老人那麼精良,尼泊爾政府曾表示會加以扶持,但至今沒有實際行動。喜馬拉雅的雨季將來,希望這位執著的老人有機會再次衝擊自己的夢想。
  • 我想叫她一聲:珠峰女神!
    一支434人的登山隊誕生了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珠峰登頂隊伍潘多就在這一隊伍中 這一年,她已37歲剛剛生了第三個孩子因為正值哺乳期世界女子登山最高紀錄但在下山途中夜霧濃重一次次險情接踵而至潘多的五位隊友都已犧牲她自己也遭遇雪崩身體多處嚴重受傷眼看就要失去意識時
  • 60年珠峰「測高史」:一次又一次的攀登,究竟意味著什麼
    1960年2月,中國登山隊向著珠峰出發了,有214名隊員。一支登山隊需要這麼多人嗎?實際上200多人裡可能只有幾十個是真正登山的隊員,其他人負責後勤保障和醫療工作。在這支登山隊裡有46名特殊的隊員,就是我們的科學家。1958年到1960年期間,我們的科學家已經在這個地區進行了很多次科學考察。
  • 登峰測極·測繪人⑥|50歲的西北漢子又雙叒登珠峰
    不善言辭的張建華,一個來自國測一大隊的典型的西北漢子,儘管他今年50歲了,但魁梧的身子看上去結實得像頭犛牛。張建華參與了1998年、2005年的珠峰高程複測,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他第三次參戰。「風很大,我站不起來,雪花飄得我只能看到兩三米遠的地方,我喊兩個嚮導等等我,他們應聲,但我看不到人。」
  • 登頂珠峰的新疆人
    2007年5月16日7時50分,44歲的安少華成功登頂珠峰。這一時刻,安少華終生難忘。從玩票到專業,安少華用了5年時間。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三級跳」。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安少華與一位戶外用品店老闆聊天,推開了接觸戶外運動的大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登峰測極|50歲西北漢子又雙叒登珠峰:翻山時吃了速效救心丸
    ,途中沒有歇腳的餘地;而新找的路是1998年複測時到達西絨布冰川點的路線,要攀一座幾乎風化的石山、下數百米高的懸崖、再攀70多度的冰山、穿過讓人迷失其間的冰塔林,路途也是最遠的,「我當時想,我可能要把命搭在這了。」
  • 年近七十 身患淋巴癌 夏伯渝依靠假肢登頂珠峰
    圖為夏伯渝在攀登珠峰途中。圖片來源:人民網 柯慶峰攝  中國西藏網訊 5月14日上午10點10分,69歲的中國無腿登山家夏伯渝經過7天的艱苦攀登,成功登頂珠峰,他也創造了中國首例無腿登頂珠峰的紀錄。直到從一名外國專家那裡得知,裝上假肢之後不僅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行走,甚至還可以登山,夏伯渝的生命透入了一絲光亮,決定重登珠峰,了卻當年未登頂的遺憾。  1996年,夏伯渝不幸被檢查出患有淋巴癌。那次患病,讓他徹底想開了。他說:「死亡只是一步之遙,再登珠峰是我自1975年凍掉雙腿後的一個奮鬥目標和夢想。後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沒有放棄過。」
  • 明月鏡片上珠峰:上演國產品牌的登「頂」之路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成功。
  • 登珠峰時有人突然摔倒,為什麼千萬不要碰?向登山英雄致敬!
    可能是因為離我們日常的生活太遠,很多人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本身沒有一個太大的概念,也不知道完成這件事究竟有多困難。今天,小編就從一句話來展開這個問題,理解了這句話,你可能就能明白,登頂珠峰這件事究竟有多麼困難了。這句話是這麼說的——登珠峰的時候,有人摔倒,一定不能扶。這是為什麼呢?
  • 黑水兄弟登珠峰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了!快來看看吧!
    在十多年的歷練中,我們的隊員歷經三奧雪山、四姑娘山、田海子山、雀兒山、慕士塔格峰、馬納斯魯峰等從5000米到8000米世界級高山山峰攀登的磨礪,最後才鍛造出這支躋身世界頂級登山探險組織者行列的團隊,2019年成功登頂珠峰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