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飯桌上湯出現的次數也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南方地區。
但就是這外表看起來極其美好的湯,竟把孩子喝出事兒了。
廣東惠州一3歲女童患上痛風,就是因為喝湯,而爺爺奶奶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補營養。
結果沒想到,每天精心給孩子補的營養,竟然導致孩子患上了痛風。
而這並不是低齡痛風的個例。
3歲的小敏,喝了一碗豆腐花後,腳痛的走不了路,就診後發現患了痛風。
小敏本身就是高危人群,因為小敏的爸爸就是痛風患者,但家人都忽視了孩子的飲食,經常給孩子喝老火湯補營養,結果......
可能大家也很疑惑,「痛風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嗎?」
以往確實是老年患者居多,但近幾年兒童的發病率也在急劇上升。
據《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統計:痛風目前是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且開始出現低齡化的趨勢。
痛風有多痛?
痛風最大的「危害」,莫過於每日夜半時分突襲的疼痛,很多人都形容它是「天下第一痛」。
想想孩子要是患上這樣的疾病,得承受什麼樣的煎熬。
痛風急性發作時的典型症狀是:關節紅、腫、熱、痛。
而不止於此,痛風如果反覆性發作,躲藏在關節裡的尿酸晶體還會引起關節附近的組織纖維增生,逐漸融合,最後形成痛風石。
痛風石不僅會引起疼痛,還會導致關節僵硬、畸形等。
除此之外,痛風還有很多嚴重的併發症,比如間質性腎炎、尿酸性尿路結石、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都是因為「吃」。
好好的孩子
怎麼就痛風了?
痛風是人體內尿酸代謝紊亂導致關節沉積尿酸結晶的一種關節病。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尿酸,它通常溶解在我們的血液中,並通過腎臟進入尿液。
但如果我們體內產生了過多的尿酸(包括飲食攝入),或者身體出現了排洩障礙時。
它就會逐漸堆積在關節與周圍組織中,繼而形成尖銳的尿酸結晶,從而引起疼痛、發炎和腫脹。
而目前,「吃」是我國痛風患者患病最主要的誘因。
代表食物就是:高嘌呤類食物,比如湯!因為人體在分解嘌呤時會產生尿酸。
除此之外,很多含有果糖的飲品也會使尿酸水平增高。
而這些食物,恰恰又是孩子們喜歡的。
這些高嘌呤食物
孩子愛吃也別買!
■ 含有「果糖」的飲品
果糖是一種單糖,廣泛存在於水果和蜂蜜中,它強大的地方在於它的甜度。
我們可以把甜度進行一個評分,如果蔗糖算100分,那麼葡萄糖為74分,乳糖為10分,而果糖則為173分!
真真是痛風的隱形助手啊!
而日常生活中,果糖含量較高的飲品主要集中在:
①果汁!
對對對,就是果汁,尤其是鮮榨果汁。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建議水果正常吃,不要給娃喝果汁。
②可樂、雪碧、汽水、功能性飲料,都不建議給娃喝,這可都是糖的重災區啊。
③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蜂蜜!
蜂蜜果糖含量超過70%,簡直就是個果糖礦,建議給娃少吃。
■ 高嘌呤食物
代表食物就是:湯!
很多人都想著變著花樣給娃燉湯補身體,實際上湯還不如肉渣渣!
更重要的是湯裡面的嘌呤含量非常高。
所以,喝湯真不如給孩子吃肉。
除此之外,有痛風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的孩子,下面這些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也建議少吃哦!
不屬於高危人群的孩子,正常食用是可以的。
但是也要注意不可以大量食用(尤其是喜歡某款食物,就頓頓吃,這樣的飲食習慣不可取哦)~
當然,並不是說吃一頓就會有風險,而是指長期攝入。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可以更偏向於優質蛋白的攝入,如豆類、淡水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