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貴州大學交換學習的感悟

2020-12-12 天眼新聞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

選派了10名本科生於2019年9月

到貴州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

交流學習即將接近尾聲

懷揣著夢想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想

對這段正在經歷也即將過去的旅程說幾句

惟願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銅院

一起來看↓↓↓

在貴大交流學習的一年裡,我感觸頗深,收益良多。在我進入貴大的第一天,貴大的同學很熱情地來到校門口迎接我們,為我們提東西和介紹貴大情況,在之後的生活中老師同學們也對我照顧有加,讓我有了他鄉似故鄉之感。貴大的校園很大,包容萬象,無論是思想還是新鮮事物,因為我的專業在西校區(新校區)所以相關配套設施都很齊全。全校一共有五個食堂,菜品也很豐富;而各種體育類相關的場所更是滿足了我的運動愛好。在貴大上課,老師講課很有感染力,形象生動,對學生一視同仁,關心關愛學生,我的同學們知識面很廣泛、全面和系統。我在他們的感染下平時學習也很認真,沒事就看書,平常走路談論的話題基本上與學習有關,他們的基礎很好,一個班的同學基本上都要考研並且目標是211以上,這促使我也在不斷敦促自己向他們看齊。來貴大交流學習了一年,我收穫了很多,認識了很多貴大的同學,了解到他們的學習狀況,知道越優秀的人越努力,同時清楚地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點和努力的方向。這一年的感觸我甚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想這便是青春的美好。

@陸秀貴(2017級思想政治教育)

剛上大學就聽老師們說我們這個專業會有去其他院校交換的機會,從那時起就一直特別想了解其他學校,這個好奇心驅使我在得知有這個機會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報了名,一年交換生活即將結束,特別感謝當時自己的好奇心,讓我能夠在貴州大學交換學習一年,這是我做的最不後悔的事,在這兒學到了特別多,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專業知識,讓我有了很大改變。來到貴大第一天我交換所在班級的很多同學都來接我,當時瞬間衝散了我來到一個城市的恐懼感和陌生感,感覺到特別的溫暖,班長在開學那麼忙的情況下特意擠出時間帶我們逛校園,讓我們儘快能適應這兒的生活,為我們介紹貴陽有那些值得去的地方和值得吃的美食,還帶我們辦入學需要的相關手續,等等。 來到貴州大學做交換生,是我大學生涯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我要感謝我的母校銅仁學院為我提供的這次機會,同時也感謝貴州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對我的關懷與幫助。

@劉開闢(2017級旅遊管理)

前幾天一個同學聊天時突然說了一句「你要回去了!」一時才意識到現在已然五月,開學或許也將代表著離別。貴大和貴陽,有不少留戀,銅院與銅仁,更是想念!同樣的專業,感受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與四十多個新同學一起學習、做調查、趕作業倒也是「夠辛苦」,結交了不少朋友,去過不少地方也是夠幸運。挺捨不得老朝陽街的小吃、十塊錢三斤的水果,也挺捨不得可以通宵不關燈的23棟寢室和總在餐桌上開會的食堂吧!不過來日方長,未來可期,且繼續前行就好!

@陳罡(2017級園林)

作為貴州大學交換生的一員,我有幸在這兒給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這還得感謝我的母校銅仁學院給我提供了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或許將來的你們也會面臨選擇要不要申請到其他學校交流學習的問題,在這兒我給一些不知道怎麼選擇的同學一個建議:如果將來有這樣的機會,一定要抓住機會去申請。在其它學校你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學術素養,還可以和其他同學交流學習,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 無論在什麼地方學習,自己一定要多努力,多閱讀其他專業的書籍,多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或許有的人還在糾結於「讀書有何用」這一問題,這裡大家不妨這樣想,你曾經吃過的糧食在日積月累中長成了你的血和肉,同樣你曾經讀過的書籍慢慢升華為你的精神和靈魂。所以自己的幸福永遠是自己創造的,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才是你現在最大的幸福。

@王啟遠(2017級物理學)

貴大的交換生涯中,最寶貴的收穫並非能力的提升,亦不是豐富的經歷,而是心態的蛻變:從隨大流到意識到自己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由此學會了「不負我心」的活法。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句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赴貴大交流學習是一次機會,錯過你可能會後悔,去了你可能會糾結,我也曾糾結過,我糾結在銅仁學院那些好朋友,負責任的老師是否會變,我糾結我的學分是否夠、課程是否能相同以及畢業論文開題答辯能否完成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是這些糾結的問題不是你去不去交流而導致的,而是你的心態、你的努力能改變的。赴貴大交流我收穫最多的不是知識增加了多少,而是學會了理性分析問題、學習的自主性和與他人如何相處,我雖然才去一年(實際在校半學期),由於個人愛好,參與了本院的校級和院級籃球賽,讓我意外收穫了一幫好朋友。林學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一個專業,在實踐中,我不僅學會了一些實踐技巧,也認識了學習優秀的同學。因此我認為此次作為交換生是榮幸的、幸福的和有價值的。

@朱令(2017級林學)

我的貴大交流學習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吧。貴大的學習感受和環境與學校的不太一樣。學校裡老師抓得比較緊,貴大的老師對作業的要求比較高,學習方面主要靠自己。圖書館經常是滿座,不論是平時還是考試周。學校中各類活動也挺多的,唯一不太方便的點可能是宿舍一般11.30pm會熄燈斷電斷網,對於某些需要爆肝的學科來說熬夜畫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朱佳薇(2017級園林)

大三一學年,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時段。大學二年級期末,我成功申請到了貴州大學的交換生項目,而後前往貴州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學年的交換。在貴陽度過的這段時間裡,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友一師讓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樣,這為期幾個月的交換生活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改變,離開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們,開始新的生活和新奇的體驗。老朝的美食,被爬山虎包圍的北區圖書館,熱鬧的美食節和社團嘉年華,漸漸地已成為我熟悉的日常,這裡的一切給我的大學生活中留下了烙印。感恩能有這樣的機會感受不同的校園文化,感恩遇到一群體貼暖心的同學們,感恩遇到認真負責的老師們,感恩這一切。

@王玉(2017級師範英語)

九月,我又來到了貴陽,來過貴陽好多次,不過這次的區別是身份不一樣了。我作為一個學生來到了貴州大學,說實話來之前我做過很多的預設,很多的心理準備,但當有一天有個朋友發消息給我說沒我不習慣的時候,我發現我也撐不住了,我也好想他們啊!其實不得不說我們能夠從普通的二本院校來到貴州大學這所211學校學習真的很幸運。這對於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硬著頭皮在這裡慢慢適應著這一切,我遇到的老師同學都很善良,他們一路一直幫助著我,讓我打心底感激他們,他們帶著我慢慢度過了我對於陌生環境的焦慮,這一些的痛苦並快樂著的經歷成為了我寶貴的記憶,值得我一直珍藏下去。

@滕姣(2017級網絡與新媒體)

九月的風,將我們吹到了貴州大學。首先要感謝母校讓我通過「高校聯盟」交換計劃去到貴大交換,因為這個計劃已經實施很多年了,所以各方面對接都還是相當成熟的,我被兩邊學校安排的明明白白(除了對象沒有被安排emmm...),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的恐懼感。這次的交換學習使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還遇見了很多新的朋友,但是最大的收穫還是在文學詩詞方面。在古代文學的課上,老師娓娓道來將最樸素的語言組合起來,讓我感受到了秦漢的風韻、魏晉的風骨、唐宋的風流、明清的風趣,讓我感受到了「天涯若比鄰」不是單單在課本上古人間的友誼,也可以是我們和古人的思接千年,讓我感受到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那不為名次而讀書的輕鬆享受,讓我體會到了「木末芙蓉花」的那種獨自美麗和獨自堅守。更是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不足,原來我們一直在錯過一些美好,我們這個年紀在生活中倒映的美好。如果你有認真生活,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成長,但是在一定的平臺上,收穫一定會更大一些。所以,有機會還是要抓住哦!

@丁雨欣(2017級漢語言文學)

在大三這關鍵的一年,我奔赴了一場交流的盛宴,讓我有了不一樣的經歷和收穫。短暫的一年,我覺得我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給我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貴州大學有很多優秀的老師,他們在很多領域都有很突出的表現,這無論是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在課後交流的過程中都可以體現出來的。在這裡我學到了很多在本校學習不到的知識、技能,也讓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專業。當然,初到一個環境,肯定有很多的不適應,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老師講的東西聽不懂等,但是這些都會有熱心的同學和關心我們的老師幫助我們去克服。院裡面的老師知道我們的狀況,特意組織研究生單獨給我們進行輔導,也會隔一段時間就問候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如果要我說,這一年你交換到了什麼。那應該是:「獨特的經歷和獨立的生活能力」。

@張延(2017級化學工程與工藝)

這是平凡的一年

這是特殊的一年

平凡的我們所經歷的特殊

見證著我們青春的激蕩

看完了學長學姐的分享

還在等什麼?

趕快放下手機開始學習吧

整理:丁雨欣(2019年度貴大交流生團)

編輯:張朝飛

審核:葉丹

整理:明德網絡文化工作室

相關焦點

  • 一學期交換學習與生活——臺灣科技大學
    回想起半年的學習時光,一時間,記憶裡無數畫面湧上心頭。關於臺灣,真的有太多的回憶。回想起當初選擇赴臺交換,是因為碰巧在朋友圈看到兩位學姐學長作為交換生來臺灣學習,當時就對臺灣充滿了好奇與嚮往。因為自己熱愛旅行,喜歡去探索發現未知的世界,在和他們的一番諮詢過後,他們都表示鼓勵我參加交換生項目,這更加堅定了我想要赴臺交換的決心。
  • 故事 | 楊凱:東吳大學交換學習感受
    在東吳大學學習,最先感受到的差異大概就是選課。因為交換生的身份,我沒有進入教務系統參與網絡選課的權限,只能手動填寫選課申請表,由開課學系籤章確認後,再由相關老師代為選課。但同樣是因為這一身份,我擁有跨年級、跨專業選課的權利,甚至可以選研究生課程,這使得我能夠最大限度地修習中財的培養方案所要求的課程,不用擔心因為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同而出現學分嚴重不足的問題。
  • 廈大學生可與臺灣中興大學學生交換學習
    廈大學生可與臺灣中興大學學生交換學習 2010年08月02日 11: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國立交通大學 交換心得
    而即將選擇踏上這篇土地開啟這段交換生涯的你,必將收穫更加精彩的故事。每個人選擇到臺灣國立交通大學交換,想必都會有自己的初衷。這一場交換生涯,很可能是你這輩子深入了解臺灣的唯一機會。你將踏踏實實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百餘天;你將深入臺灣的學習生活,去上課去圖書館去食堂去社團去聽講座;你將每天與若干的臺灣老師同學市民寒暄聊天;你將在FB上加上若干臺灣同學,看到臺灣學生們都在關心什麼,都在說些什麼想些什麼;你將在電視報紙的新聞報導中逐漸感受到臺灣的思維;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努力,你將有機會真真正正沉入臺灣社會,想臺灣人民之所想,做臺灣人民之所做……而這一切,靠膚淺的兩周自由行
  • 專科生和本科生交換上大學,學習成績會怎麼樣,結果令人擔憂
    如果專科生和本科生交換大學就讀,那麼他們的學習成績會怎麼樣呢?在本科大學裡面經常會出現「交換生」,那麼交換生代表著什麼意思呢?交換生一般指的是在大學期間,將本校的大學生送到其他的學校學習,將其他學校的大學生送到自己的學校裡面學習,這樣將學生進行交換學習,就可以叫做交換生。
  • [遊學分享]赴中興大學交換學習體會
    不知不覺,在臺灣已經生活學習了快四個月了,從初來時的有些不知所措,到現在和臺灣以及其他大學的好朋友一起天南海北。
  • 貴州財經大學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佔貴州省半數
    「貴州財經大學目前共有國際合作辦學學生3000餘人,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佔貴州省12個中外辦學項目的半數。」第九屆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期間,貴州財經大學校長蔡紹洪在國際產能合作與人才建設論壇上表示。 據介紹,貴州財經大學自2010年開始舉辦國際合作辦學的專科項目,2012年開始舉辦本科項目。
  • 明理學習 | 本科生海外交換手冊·第二彈
    我參加的是校級交換中的加州大學交換項目。由於校級交換項目屬於本科生交換,故不能選擇對方研究生院的課程(如法學院)。伯克利有一個給本科生開放的Legal Studies專業,和法律相關,但更偏理論,基本上屬於一個典型的pre-law專業,我就是在該專業交換。      Legal Studies專業應該提供了多種多樣的交換項目。
  • 關於赴臺灣萬能科技大學交換學習的報名通知
    各院系:茲定於11月11日下午3:30在F棟四樓國際交流中心舉行臺灣萬能科技大學交換項目宣講會,請通知有意報名的同學前來參加,歡迎家長旁聽
  • 冰島大學2021春季學期交換學習報名啦!
    我校擬派遣學生赴冰島大學進行交流學習,現在全校範圍內選拔交換學生,具體通知如下↴一、交換學校:冰島大學(University of Iceland)官網:http://english.hi.is/交換生信息:http://english.hi.is/university/prospective_exchange_students
  • 北大光華交換經歷:在Queen’s University的交換學習
    【MBA中國網訊】作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2017級MPAcc的一員,很幸運有機會能到加拿大皇后大學去交換學習。很感謝項目以及國合老師給予我的這次機會,我來分享一下交換的學習經歷,希望能給想要交換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借鑑。
  • 注意啦~臺灣中原大學交換學習喊你去~
    中原大學設立於1955年,現有60多年歷史,現有學生16,629人,畢業生超過110,000人,散居世界各地。中原大學有7個學院:理、工、電機與資訊、商、法、設計、人文與教育,共29個學系。尤以工、電、商三個學院享有國際聲譽,專業排名靠前。
  • 在更遠處看自己――赴香港大學交換學習心得
    沒有去過的同學不免要問:他們參與了哪些交流實習活動,學習生活期間有哪些成長與收穫?對這些交流項目的意義又有著怎樣的理解?本期《遊學筆記》專版就來解答大家的疑問。我們特別精選了一些同學的文章,這些都是他們近期參加遊學活動的心得體會。希望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形象描述,為廣大學子打開一扇了解遊學生活、拓展視野的窗口。
  • 貴州教育工作者及大學師生齊聚一堂熱議「脫貧攻堅」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賈過之)12月26日,貴州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朱新武同志主持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給貴州大學「博士村長」團隊的回信精神。貴州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貴州各大高校負責人及學生代表齊聚一堂,圍繞「脫貧攻堅」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 學習期間是否應該抓住海外交換的學習經歷?
    目前,各大學都在不斷的為學生提供各種學術交換的經歷,面對眾多的機會,很多在讀大學生有些迷茫,是否該參與這種出國交換的經歷?參與出國交換經歷是否對未來美國讀研有幫助?對於學生和家長的迷茫,從出國留學的角度談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對學生和家長的決定有一些幫助: 對於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目前正在讀大一、大二或者大三的學生,我還是比較鼓勵學生參與這種交換經歷的,優勢在於: 第一:能夠更早的了解和適應海外的教學模式和教授的教學風格,同時通過在海外的交換經歷,一個純英文的環境,學生的英語能力會得到很大的一個提高
  • 赴臺灣東吳大學交換學習心得——2012級國際商務會計楊佳欣
    在我這兩個月的接觸過程中發現,東吳大學會計系的學生從大一起學習強度就比較大,尤其是學中級會計的時候,會計專業的老師學生們都說中級會計是東吳會計裡最難的,因此對於我們接觸到的那些大三同學,他們對於會計專業課的基礎都非常紮實,因為自大學以來,他們幾乎每個星期都在準備考試。
  • 貴州大學校領導為2020級研究生講授「書記第一課」
    9月17日下午,貴州大學校黨委書記李建軍在東校區體育館為2020級研究生作《薪火相傳 堅毅篤行——愛黨愛國愛校 爭做民族脊梁》主題報告,報告圍繞歷史貴大、人文貴大、今日貴大三個方面對貴州大學的文脈傳承、現狀未來進行了全方位詮釋。報告會由研工部部長羅勇主持,2020級全體研究生參加報告會。
  • ...時代」——貴州大學學生分享《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學習心得
    本報訊(劉豔春 宋洪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雅娟)12月3日,貴州大學舉行《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學習座談會。貴州大學黨委書記李建軍,貴州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出席座談會,該校各職能部門、各學院負責人以及校學生會、校研究生會、青馬工程培訓班優秀學員等100餘人參加。
  • 臺灣私立大學與大陸院校交換學生 盼放寬赴臺學習
    臺灣私立大學與大陸院校交換學生 盼放寬赴臺學習 2008年09月09日 16:1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印象大學‖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創建於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併。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