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工作安排
選派了10名本科生於2019年9月
到貴州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
交流學習即將接近尾聲
懷揣著夢想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想
對這段正在經歷也即將過去的旅程說幾句
惟願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銅院
一起來看↓↓↓
在貴大交流學習的一年裡,我感觸頗深,收益良多。在我進入貴大的第一天,貴大的同學很熱情地來到校門口迎接我們,為我們提東西和介紹貴大情況,在之後的生活中老師同學們也對我照顧有加,讓我有了他鄉似故鄉之感。貴大的校園很大,包容萬象,無論是思想還是新鮮事物,因為我的專業在西校區(新校區)所以相關配套設施都很齊全。全校一共有五個食堂,菜品也很豐富;而各種體育類相關的場所更是滿足了我的運動愛好。在貴大上課,老師講課很有感染力,形象生動,對學生一視同仁,關心關愛學生,我的同學們知識面很廣泛、全面和系統。我在他們的感染下平時學習也很認真,沒事就看書,平常走路談論的話題基本上與學習有關,他們的基礎很好,一個班的同學基本上都要考研並且目標是211以上,這促使我也在不斷敦促自己向他們看齊。來貴大交流學習了一年,我收穫了很多,認識了很多貴大的同學,了解到他們的學習狀況,知道越優秀的人越努力,同時清楚地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點和努力的方向。這一年的感觸我甚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想這便是青春的美好。
@陸秀貴(2017級思想政治教育)
剛上大學就聽老師們說我們這個專業會有去其他院校交換的機會,從那時起就一直特別想了解其他學校,這個好奇心驅使我在得知有這個機會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報了名,一年交換生活即將結束,特別感謝當時自己的好奇心,讓我能夠在貴州大學交換學習一年,這是我做的最不後悔的事,在這兒學到了特別多,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專業知識,讓我有了很大改變。來到貴大第一天我交換所在班級的很多同學都來接我,當時瞬間衝散了我來到一個城市的恐懼感和陌生感,感覺到特別的溫暖,班長在開學那麼忙的情況下特意擠出時間帶我們逛校園,讓我們儘快能適應這兒的生活,為我們介紹貴陽有那些值得去的地方和值得吃的美食,還帶我們辦入學需要的相關手續,等等。 來到貴州大學做交換生,是我大學生涯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我要感謝我的母校銅仁學院為我提供的這次機會,同時也感謝貴州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對我的關懷與幫助。
@劉開闢(2017級旅遊管理)
前幾天一個同學聊天時突然說了一句「你要回去了!」一時才意識到現在已然五月,開學或許也將代表著離別。貴大和貴陽,有不少留戀,銅院與銅仁,更是想念!同樣的專業,感受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與四十多個新同學一起學習、做調查、趕作業倒也是「夠辛苦」,結交了不少朋友,去過不少地方也是夠幸運。挺捨不得老朝陽街的小吃、十塊錢三斤的水果,也挺捨不得可以通宵不關燈的23棟寢室和總在餐桌上開會的食堂吧!不過來日方長,未來可期,且繼續前行就好!
@陳罡(2017級園林)
作為貴州大學交換生的一員,我有幸在這兒給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這還得感謝我的母校銅仁學院給我提供了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或許將來的你們也會面臨選擇要不要申請到其他學校交流學習的問題,在這兒我給一些不知道怎麼選擇的同學一個建議:如果將來有這樣的機會,一定要抓住機會去申請。在其它學校你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學術素養,還可以和其他同學交流學習,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 無論在什麼地方學習,自己一定要多努力,多閱讀其他專業的書籍,多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或許有的人還在糾結於「讀書有何用」這一問題,這裡大家不妨這樣想,你曾經吃過的糧食在日積月累中長成了你的血和肉,同樣你曾經讀過的書籍慢慢升華為你的精神和靈魂。所以自己的幸福永遠是自己創造的,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才是你現在最大的幸福。
@王啟遠(2017級物理學)
貴大的交換生涯中,最寶貴的收穫並非能力的提升,亦不是豐富的經歷,而是心態的蛻變:從隨大流到意識到自己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由此學會了「不負我心」的活法。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句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赴貴大交流學習是一次機會,錯過你可能會後悔,去了你可能會糾結,我也曾糾結過,我糾結在銅仁學院那些好朋友,負責任的老師是否會變,我糾結我的學分是否夠、課程是否能相同以及畢業論文開題答辯能否完成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是這些糾結的問題不是你去不去交流而導致的,而是你的心態、你的努力能改變的。赴貴大交流我收穫最多的不是知識增加了多少,而是學會了理性分析問題、學習的自主性和與他人如何相處,我雖然才去一年(實際在校半學期),由於個人愛好,參與了本院的校級和院級籃球賽,讓我意外收穫了一幫好朋友。林學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一個專業,在實踐中,我不僅學會了一些實踐技巧,也認識了學習優秀的同學。因此我認為此次作為交換生是榮幸的、幸福的和有價值的。
@朱令(2017級林學)
我的貴大交流學習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吧。貴大的學習感受和環境與學校的不太一樣。學校裡老師抓得比較緊,貴大的老師對作業的要求比較高,學習方面主要靠自己。圖書館經常是滿座,不論是平時還是考試周。學校中各類活動也挺多的,唯一不太方便的點可能是宿舍一般11.30pm會熄燈斷電斷網,對於某些需要爆肝的學科來說熬夜畫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朱佳薇(2017級園林)
大三一學年,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時段。大學二年級期末,我成功申請到了貴州大學的交換生項目,而後前往貴州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學年的交換。在貴陽度過的這段時間裡,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友一師讓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樣,這為期幾個月的交換生活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改變,離開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們,開始新的生活和新奇的體驗。老朝的美食,被爬山虎包圍的北區圖書館,熱鬧的美食節和社團嘉年華,漸漸地已成為我熟悉的日常,這裡的一切給我的大學生活中留下了烙印。感恩能有這樣的機會感受不同的校園文化,感恩遇到一群體貼暖心的同學們,感恩遇到認真負責的老師們,感恩這一切。
@王玉(2017級師範英語)
九月,我又來到了貴陽,來過貴陽好多次,不過這次的區別是身份不一樣了。我作為一個學生來到了貴州大學,說實話來之前我做過很多的預設,很多的心理準備,但當有一天有個朋友發消息給我說沒我不習慣的時候,我發現我也撐不住了,我也好想他們啊!其實不得不說我們能夠從普通的二本院校來到貴州大學這所211學校學習真的很幸運。這對於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硬著頭皮在這裡慢慢適應著這一切,我遇到的老師同學都很善良,他們一路一直幫助著我,讓我打心底感激他們,他們帶著我慢慢度過了我對於陌生環境的焦慮,這一些的痛苦並快樂著的經歷成為了我寶貴的記憶,值得我一直珍藏下去。
@滕姣(2017級網絡與新媒體)
九月的風,將我們吹到了貴州大學。首先要感謝母校讓我通過「高校聯盟」交換計劃去到貴大交換,因為這個計劃已經實施很多年了,所以各方面對接都還是相當成熟的,我被兩邊學校安排的明明白白(除了對象沒有被安排emmm...),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的恐懼感。這次的交換學習使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還遇見了很多新的朋友,但是最大的收穫還是在文學詩詞方面。在古代文學的課上,老師娓娓道來將最樸素的語言組合起來,讓我感受到了秦漢的風韻、魏晉的風骨、唐宋的風流、明清的風趣,讓我感受到了「天涯若比鄰」不是單單在課本上古人間的友誼,也可以是我們和古人的思接千年,讓我感受到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那不為名次而讀書的輕鬆享受,讓我體會到了「木末芙蓉花」的那種獨自美麗和獨自堅守。更是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不足,原來我們一直在錯過一些美好,我們這個年紀在生活中倒映的美好。如果你有認真生活,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成長,但是在一定的平臺上,收穫一定會更大一些。所以,有機會還是要抓住哦!
@丁雨欣(2017級漢語言文學)
在大三這關鍵的一年,我奔赴了一場交流的盛宴,讓我有了不一樣的經歷和收穫。短暫的一年,我覺得我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給我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貴州大學有很多優秀的老師,他們在很多領域都有很突出的表現,這無論是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在課後交流的過程中都可以體現出來的。在這裡我學到了很多在本校學習不到的知識、技能,也讓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專業。當然,初到一個環境,肯定有很多的不適應,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老師講的東西聽不懂等,但是這些都會有熱心的同學和關心我們的老師幫助我們去克服。院裡面的老師知道我們的狀況,特意組織研究生單獨給我們進行輔導,也會隔一段時間就問候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如果要我說,這一年你交換到了什麼。那應該是:「獨特的經歷和獨立的生活能力」。
@張延(2017級化學工程與工藝)
這是平凡的一年
這是特殊的一年
平凡的我們所經歷的特殊
見證著我們青春的激蕩
看完了學長學姐的分享
還在等什麼?
趕快放下手機開始學習吧
整理:丁雨欣(2019年度貴大交流生團)
編輯:張朝飛
審核:葉丹
整理:明德網絡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