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來臺灣已經兩個月了,漸漸地適應了在臺灣
的生活,而這邊的學習氛圍也讓我感受頗深,學校裡,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埋頭學習的人,圖書館裡、閱覽室裡、地下閱覽室裡、咖啡館裡、室外的木桌子上,都有安靜地在自習的人。而我在來臺灣前,對東吳大學會計學系也是早有聞名的,為什麼大多數從東吳大學畢業的會計專業的學生根本不愁工作也是跟學校的教學方式有關的。
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東吳大學的一些課程特色,在東吳大學如果有幸能修到高等會計,成本會計,審計學等類似課程的話,這個學期的課業便會比較忙了,這些課程大多是每個禮拜上兩次課,一次是任課老師課堂授課,另外一次,則是由助教來上課,而往往這次課就是進行本星期授課內容的小考,也就是每個星期一小考,每學期兩次大考,而每次小考成績也會計入期末總成績裡,小考的試卷一般都是由助教出卷和批改的,因此,小考的內容和難度也就因助教而異了。
像我們這學期修的成本會計,就是如此,並且成本會計的期中考試通常選在周末,考試時間為四個小時,也就是一個上午的時間,題量比較大,許多臺灣本地學生也認為四個小時不一定能做完所有題目。在我這兩個月的接觸過程中發現,東吳大學會計系的學生從大一起學習強度就比較大,尤其是學中級會計的時候,會計專業的老師學生們都說中級會計是東吳會計裡最難的,因此對於我們接觸到的那些大三同學,他們對於會計專業課的基礎都非常紮實,因為自大學以來,他們幾乎每個星期都在準備考試。
上面這張圖片就是我們這個學期關於期中期末考試時間的通知。在這邊,老師和助教都會把課程訊息第一時間貼在公布欄,包括課堂內容、小考範圍、考試時間或者停課通知,因此我們每天都會去系辦的公告欄看一下有沒有新的通知。
期中考試剛過,東吳會計學系的主任便邀請我們所有會計系的交換生一起座談,談談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生活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邀請了在東吳讀研,來自大陸、香港、澳門等地方的師兄師姐們給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歷,整個座談的氛圍都很輕鬆愉悅,老師們還給大家準備了點心水果,怕我們剛下課餓了,說是座談,反而我覺得更像是一個會計大家庭坐在一起聊聊天,大家都暢所欲言,會計學系的老師們真的很親切。
除了校區裡有閱覽自習室外,我們住的宿舍樓下也給我們提供了自習的閱覽室、電腦室和一些小班教學的課室,自習室和電腦室我們24小時都可以用,而課時一般是提供給一些外語課程使用的,下面兩張分別是自習室和小課室的照片。
分享完了學習生活,接下來分享一下這段時間在東吳的生活,在東吳大學交換學習的這兩個月裡,也不是完全就只沉浸在整個專業課的學習裡,學校給我們這些交換生也準備了許多與本校學生互動的機會。
學校免費給我們提供了鋼琴和敲擊樂演奏會的門票。
在十月份,由學校的志工帶著我們還跟本校的學生一起參與了飢餓遊戲,大家一起闖關拿食材,然後進行烹飪,最後由小組評審打分,選出最高分的小組和最低分的小組,我們組幸運的拿到最高分。
在這兩個月裡,我們與學校給我們安排的志工們相遇相識相知,並成為了好朋友,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都給予了我們許多幫助,偶爾我們會在他們的邀約下一起聚餐,有時候他們也會邀請老師一起來,這些志工學姐學長裡,也有準備去清華大學交換學習的,也有是去上海參加競賽的,他們身上充滿了正能量。
離交換學習結束還有一個多月,希望在這裡一起交換學習的同學們都能一切順利,也很感謝母校給我們這次珍貴的機會!
聖誕將至,學校裡已經瀰漫了滿滿的聖誕氣息(東吳城中校區校門)。
前幾天在雙溪校區偶然遇見會計學系53年級畢業五十周年回到東吳大學中正圖書館前拍照留念的前輩們,心裡很感慨。
2014年秋季北理赴臺灣交換學習的同學們和周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