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不禁想起27年前自己的高考來。
高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尤其對於30年前的農村孩子,高考就是鯉魚跳龍門的捷徑。最近關於苟晶這樣的話題之所以如此引發廣泛的熱議,就是因為高考是目前選拔人才最公平的手段,如果公平正義沒有了,社會就真的喪失前進的動力。
一、志願
我們那時候還是提前報志願。大概四五月份就報志願。志願很複雜,分為:普文、普理、師文、師理和普外。
我的興趣是歷史,一直想考人大的歷史。因為堂兄早我一年上了南大的文史哲,寫信給我堅決不能學文史哲,怕找不到工作。就決定學最熱的經濟。
校長對我很關心,想讓我考復旦,實現學校零的突破(學校之前有清華北大,但北方人不喜歡去南方讀書,花錢多)。我說不敢,因為下一級是會考,我們沒有會考成績,老師說這一級學生可能沒法複習(後來也有高四),所以要求壓低志願,確保考上。我們班的班長就第一志願報了北師大,結果沒考上,第二志願也沒有取到,不得不去了聊城師範學院。
我們這位校長鼎鼎大名,他曾經在80年代創造小縣城一個班60多個學生只有一個沒考上大學的神話。他的名言是:考上大學,可以吃上國庫糧,找一個吃國庫糧媳婦(那時候孩子戶口隨母親),少蓋一套房(過去農村也得有房子才能娶上媳婦)。於是,一幫農村孩子就滿懷夢想,鬥志昂揚,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奮鬥。
權衡的結果,是提前批報了國際關係學院(山東招2人),第一志願是一所部屬院校的會計學。那時候還沒有一本和二本的概念,只有一類二類的概念。放棄了山大,是因為山大那時候還沒有管理系,只有經濟系。報考我們學校大多數人第一志願都是財政和稅收,我是少有的第一志願報會計的高分考生,並不是我有多懂,拿到通知書會計學專業的時候,我還嚇了一跳,以為畢業要去教會計。當時我表哥在省城工作,說會計這個專業太好分配了,找不到工作的都去了建行(真實案例)。
二、備考
離高考還有100天,進入衝刺階段。這時候,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壓力。我雖然一直是優等生,也不例外。過去到宿舍倒頭就睡,也開始睡不著,恰好同宿舍有個打呼嚕比山響的哥們,過去聽不到,這下麻煩大了。無奈,跑到縣城舅舅家和表弟一床擠了三個月。
我舅舅是個老三屆。66年高中畢業,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被選為三個推薦上山大的學生之一,最終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上成。等到他再次有機會參加高考,已經是12年後的事情了,他也已經成了四個孩子的父親,並且只考上了師專。
我舅舅是學政治的,表姐也是女承父業,同校同專業,也是專科,和我堂兄一樣,也是高考數學滿分。和兩個學政治的在一起,沒事交流點時事政治,看看《半月談》。我們那年政治奇難無比,據說考上的平均分才50分,而我政治考了71分,一枝獨秀。我這也算住在舅舅家的額外收穫。
三、考試
高考前一天,班主任給我們做考前動員,寫下了:磨劍十年,今日出鞘。鋒芒小試,削鐵如泥。班主任是另一位名人,他的故事詳見前期拙作《憶恩師:老班雜記》。
考試真正來的時候還是緊張,晚上沒休息好。第一天中午,為了怕我下午打瞌睡,表姐給我泡了雀巢咖啡(海員姐夫帶來的)。第二天拉肚子,第一次服用PPA。
為了給大家補充,家長們真是各顯其能。其中一位同學父母給燉了一隻雞,結果補過了,發燒。打著吊瓶上考場。幸運的是這位同學還是考上了本科。
我媽也是,第一天送了一隻殺好的肉食兔到我舅家。第二天送的野生鯉魚。高中三年住校,這是父母頭一次給我送吃的。
四、放榜
等待成績的日子總是難熬。出成績的那一天,我在我舅家等從省招辦那邊傳來的消息。只見舅舅回來的時候,用力的揮舞了拳頭,高興的說,逮著了!我是我姥姥家這邊第一個本科生。
這年本科分數線是468,我的成績485,過了17分。頭一年分數線500,我堂兄508進了南大。我最後一次模擬成績是517,按上年分數線估算也是過了17分。班裡第一名是502分,據說進入了全省前50,順利考入當時的狀元搖籃——對外經貿大學。而我,提前錄取志願沒有被取到,第一志願還是高分錄取了。
等到成績放榜的時候,我去看了兩遍,一遍遍尋找自己的名字。當年全縣文科只考了25個本科,我們班獨霸10個。
錄取的時候,家裡沒有電話,表哥打聽到了消息,拍電報給家裡,只有短短的三個字,已錄取。
五、考試習慣
擅長考試的人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習慣。我也不例外:
一是:小考不檢查,大考認真查。平時考試從來不檢查,一次性過關,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和準確度。雖然很多時候可能成績並不理想,但有助於發現自己知識點上的漏項和出錯點,匯總出來就是自己最大的短板。等到期中和期末考試的時候,重點檢查過去的短板,考試中認真檢查,自然成績就能上去了。所以,自己越大型考試發揮越好,高三比高二好,別人不解,秘訣在此。
二是:考試自我調節情緒很重要。考試前要多做一些自我暗示,比如理髮啊,調動自己的情緒。考試過程中難免緊張,也學會了進行自我調節,比如舌頂上顎,雙手合攏,眼觀鼻,鼻觀心,默數10個數。兩分鐘就可以及時調節調度好自己的情緒。高考時有一門課發揮不好,就抓緊去操場打了一次籃球,還被班主任批了一頓,他不了解這是我自己獨特的調節方式。
人生的路很長,高考只是其中的一步。但時隔接近三十年,仍然無比懷念那段拼搏的日子,無比感激當年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