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和亞馬遜經營會員的秘密,這篇文章講透了

2021-02-18 管理智慧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 陳文中小站 (ID:chenwz20),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場。如果您認為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商務合作:請加李老師微信 tracylty

精彩推薦:在公眾號菜單回復關鍵詞「案例、課程、歷史、職場、演講、經典、書單」,即可獲得相應文章和推薦。

作者介紹:陳文中,新零售、電商產品經理、諮詢顧問。個人原創公眾號:陳文中小站(chenwz20)

文 | 陳文中

編輯 | 王倩

眾所周知,Costco和亞馬遜這兩家企業,在付費會員方面做的非常成功。而許多企業也在偷偷學習它們,但這不是學著收取會員費就可以了,而是要明白背後的邏輯。其實,它們本質上就是在經營會員,而不是經營商品。

 

 

在線下百貨風頭正盛的年代,拿著一張VIP銀卡或金卡去百貨商城去消費似乎倍兒有面子,那時候女神的錢包裡,塞滿了各家商場、服裝店、鞋店、美容店等各式各樣的會員卡,似乎要遠遠多過銀行卡。

但隨後幾年在網際網路免費模式降維攻擊下,線下哀鴻遍野,消費者直接把門店當試衣間,更別提多少人有興趣辦會員卡了。網際網路重新教育了消費者,別玩虛的,省錢省時,才是硬道理。所以各家都拼命融資、燒錢、補貼,雖然簡單粗暴、但確實效果好,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但這兩年,網際網路公司風口一轉——開始玩付費會員模式了。這應該受亞馬遜Prime付費會員的成功所啟發,畢竟亞馬遜作為世界電商領域創新的典範,他的一舉一動備受國內關注和跟進。根據其2017年財報,會員費收入為97.21億美元,全年訂單量超過50億件,Prime會員的平均消費額為2486美元是普通會員的4.5倍,成績斐然。

有了成功的先例,國內的電商紛紛跟進,一時付費會員大爆發,京東推出了PLUS付費會員,蘇寧推出了SUPER付費會員,網易考拉推出了考拉黑卡,新零售下的新生物種們:超級物種、每日生鮮、都推出了自己不同價位、服務政策的付費會員服務。

回到付費會員本身,美國叫訂閱模式(subscription model)。其實這個概念一點也不新鮮,我們很早就習慣了按期訂閱報紙,雜誌,有線電視、移動話費等這些流媒體服務。某種程度上這些媒介信息流,無法擁有,或者說是無擁有價值,按時訂閱是最適宜的模式。

後來零售業把這個模式引入進來,特別是在高頻的個人消費品類應用較多,例如:紅酒、咖啡、甚至雪茄。相比較傳統銷售模式,訂閱模式對於培養顧客忠誠度,獲得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是個更好的選擇。

下圖為美國的SightGlass 視鏡咖啡的訂閱模式,可在線選擇咖啡豆種類,選擇消費頻次,付款,並定期配送。

 

上述的零售訂閱模式,本質上還是沒有逃脫賣貨的範疇,真正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是,Costco好市多和亞馬遜,目前Costco付費會員和亞馬遜的Prime會員是全球最為成功的兩大付費會員體系,並且對行業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和推動作用。亞馬遜推出AWS雲計算服務、電子書閱讀器Kindle、Amazon Go無人商店、智能音響Echo,激發了國內一波又一波的創業和投資浪潮。

付費會員作為一個商業模式創新,屬於典型的藍海戰略。

阿里巴巴首席戰略官曾鳴,對此有一個非常經典有趣的解釋,商業模式的創新本質來說是針對用戶價值鏈做加減乘除,砍掉對用戶無用或成本很高的價值,放大用戶最在意的價值,從而從競爭市場脫穎而出。

我們先看下Costco,它的銷售額在全球零商中是Top5,目前分析Costco的文章已經很多了,但兼顧到不同的讀者群體,我還是簡要描述下:Costco類似於我們在國內能見到的山姆會員店,只有花錢辦一張60美元的會員卡(最低級)才能入場消費。根據其2017年財報,商品收入大概是1260億美元,營運利潤41.1億美元,交稅13.3億美元,會員費收入28.5億美元,企業最後總利潤26.8億美元。

企業稅後利潤等同於會員費,也就是說Costco只掙了會員費,沒從零售中掙到錢。所以Costco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在經營會員,而不是在經營商品。

對Costco來說,它的目標人群是美國中產階層——橄欖社會階層的腰部人群,他們通常有良好的收入,願意為品質買單,但負有較高的稅負和養娃養房的壓力,有省錢的需求,有限的時間,更希望用來享受生活和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無意義的消耗。

Costco相比較於他的競爭對手如沃爾瑪,聚焦在中產人群的痛點,砍掉了大量無用的SKU,精選爆品商品,降低時間選擇成本,在顧客最在意的價格和服務上,主動將銷售商品的純利潤壓縮至幾乎為0,僅維持運營成本,售後服務上做到了退換貨不設期限,無後顧之憂。

所以,Costco實際經營的是服務,它突破了我們傳統的零售靠賣商品賺錢的認知,商品變成了經營的媒介,Costco通過商品和建立顧客關係。

現在我們來看下亞馬遜,眾所周知,亞馬遜作為一家全球最大的電商公司,理論上全球只要有網絡觸及的地方,它都可以銷售商品。

但對電商來說,物流是用戶體驗致命的硬傷,在美國,由於高昂的人工費用,亞馬遜超過25美元以上免運費,並且要一周才能送達,但亞馬遜自己的物流2天就可以送達。

亞馬遜通過對Prime會員收取99美元會員費,對他的用戶群體重新做了一個分割。即對那些在意時間成本,而願意付費的高價值用戶,提供全年無限制金額的2天送達配送服務。並持續不斷的打磨和優化這項服務,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包含音樂、電子書、雲存儲、視頻等大量數字內容的超級服務。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兩幅圖來做一個說明。

常態的零售業競爭環境下,可以用一個叢林法則來簡單描述:

Costco、Amazon參與的零售業競爭環境下的叢林法則:

Costco、Amazon參與的零售業競爭環境,在商品經營層上架構了一層會員服務層,將企業的經營業態提升到一個更高緯的環境下,聚焦於會員服務,從而避開了激烈的藍海競爭。

 

通過對Costco和亞馬遜的付費會員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原則。

 

這是該模式的基石,非常重要,通常以創始人的非凡遠景作為驅動力,才能持續走下去。

我們借用賈伯斯的一段講話,其深刻的導出了其中的奧妙。

「然而你內心深處的真正動機是產品,不是利潤。蘋果公司以前的CEO斯考利就把優先次序完全搞顛倒了,他把賺錢變成蘋果公司的唯一目的。看起來二者似乎只有微妙的差別,然而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所有事情都將變得完全不同:你僱傭什麼樣人,誰將獲得提拔,開會時討論什麼,等等,都變得完全不同。」

Costco的CEO西格爾,也曾親口對貝佐斯說:「我的策略經常體現在,每做一件事情都應該傳遞公司的核心價值。人們之所以選擇我們這個古怪的地方消費,就是因為我們可以給客戶帶來價值。我們一直在向客戶傳遞這種價值。」

就付費會員模式而言,其經營的本質是服務用戶,當一個公司從上到下所有的體系,在這個指導下運轉時,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這需要相當的商業洞察和克制。

Costco的經典熱狗套餐,克制住了賺錢的衝動,25年以來從未漲價,一直保持在1.5美金,使得人們對他的信任一如起初。

亞馬遜在剛推出Prime會員時,經過一算帳,高昂的物流成本,將會虧得一踏糊塗,但貝佐斯還是力排眾議,一意孤行,在經歷過連續幾年的虧損後,才取得今天的成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底撈經營的也不是火鍋,它本身是一家服務公司,以這個為經營核心,將權限下放給服務員,讓他們有權給顧客免單,送菜,或給客戶贈品,而不是首先考慮成本或掙錢,從而使得「海底撈,你學不會」。

 

只有做到了10倍於會員費的價值體驗,用戶才可能毫不遲疑的為會員資格買單。

對於Costco的顧客來說,花60美元辦一張會員卡,帶來的是如下收益。

· 超低價:任何商品的毛利潤率最高不得超過14%,超過14%的商品要報董事會批准,事實上Costco的實際毛利率只有7%。

· 超省時:這個時代,時間成為了最寶貴的資產。Costco的活躍SKU只有4000左右,只是是沃爾瑪的1/10。這樣降低了顧客的選擇成本,也降低了Costco的經營成本。

· 超省心:彪悍的售後服務,退貨沒有時間限制。人們一度在刷屏社交網絡刷屏,有人空酒瓶拿回來退貨因為「這酒喝了我頭疼」,還有人把用了10多年的 Sony 錄音機拿回來退了!

我們做一個簡化的公式,以顧客最為感知的價格作為主要參數,由於好市多全場低價,不存在限制,所以可以理解為無限次交易數:

用戶價值=(無限次交易數×交易價×交易價差)−持卡成本

亞馬遜推出的Prime會員,對於哪些經常在亞馬遜購物消費的人群來說,79美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沒有人想要付運費,沒有人眼巴巴等一個禮拜才收收到包裹,而亞馬遜給出的是無−限−次−的−兩−日−內−送−達

亞馬遜Prime會員用戶價值可以簡化為以下:用戶價值=(無限次交易數×運費)−持卡成本

最重要的是,公式裡面的無限次交易數,越趨向於它,價值越大,持卡成本也就越趨向於零了。所以從這個我們也可以解釋,付費模式下用戶為什麼存在報復性購買行為。

 

在心理認知上有一個常態效應,即不正常的事情,經常發生你就認為他是正常的了。低價,很快顧客會習以為常,會變成常態的東西。

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我家旁邊有一個潮州牛丸餐廳,爽口彈牙的的牛肉丸,份量十足的鮮切牛肉,多份的新鮮蔬菜,一大壺酸梅汁,而這一切,兩人餐只要98元,在深圳這樣一個城市,是一個非常驚喜的價格。即便如此,開了兩年後,從當初的客人滿座,到最終落魄倒閉。因為從驚喜變為常態,人們慢慢都失去新鮮感了。

而要打破常態效應,讓會員續訂服務,亞馬遜和Coscto各自有絕招。

亞馬遜則是利用自己技術和內容的優勢,不斷的推出各種免費的數字服務,如:

· 免費的Video視頻服務,視頻隨便看。

· 免費的電子書服務,電子書隨便看。

· 免費的Prime Music ,上百萬的歌曲免費聽。

· 免費的Prime Photos,無限量的照片隨便存儲...

並且這些服務還在不斷的迭代和優化。

而Costco最關鍵的是叫做珍寶商品的行動,不定期的售賣奢侈品:

· 包括10萬克拉的鑽石。

· 折扣奢飾品:LV,Burberry,Prada等的名牌包。

· 並且價格相當划算,例如一個新秀麗的大行李箱,國內要賣大概9000人民幣,而Costco只要150美元,合人民幣900元。

憑著珍寶商品的持續推出,不斷給會員製造驚喜,Costco的會員的續訂率達到了90%

下面可以用一幅圖來說明用戶體驗價值的迭代升級過程

在邁過初級階段的體驗閥值後,需要在訂閱周期內,不斷的迭代升級用戶的體驗價值,才能提高會員的留存率。

 

在《教父》中,當老教父維託·柯裡昂自信滿滿的說到「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時,鑑於他手裡握有的終極籌碼,我們就知道這個事情100%要成功。

在遵從付費會員模式成功三原則的前提下,必須做到有效的實施手段,才能保證100%的成功,我把它們歸結為以下3點。

 

 

以亞馬遜中國來說,其Prime會員1年288元,其目標用戶顯然是喜歡海外掃貨的海淘族,大把的海淘族去日亞,美亞去淘貨,但海淘的運費及關稅非常讓人肉疼。

鑑於很多人對海購族的認知為零,我稍微做下鋪墊。以一個價值¥ 92.25元,美亞的一個Green Toys潛水艇為例。配送費用: 54.29;進口關稅:  17.44;訂單總計: 163.98。可以看下,配送費+關稅幾乎趕上商品的價格了。

那麼亞馬遜中國Prime會員的是如何營銷的,海-淘-全-年-無-限-次-免-郵,顯然給到了海淘族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我們可以用心理認知學上的確定性效應,來解釋它——人們普遍在生活中需要確定性,即使付出很高的成本。堅定的拒絕不確定性,哪怕它有再高的概率。

亞馬遜中國Prime會員的全年無限次免郵,給了會員一個非常明確的心理暗示——只要你買,亞馬遜100%給你免郵。

我們再看一下京東的PLUS會員,針對不同等級,會員費109—149元。

首先,京東一下子給了用戶7個付費的理由,但看起來沒有一個讓用戶無法拒絕的。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第一個理由:10倍京東豆,不好意思,什麼是京東豆?做為一個在京東購物將近10年的老用戶,我只知道,找到我要的東西,下單付錢,等貨上門,但從來沒有留意過什麼是京東豆。 為了避免孤例的盲區,我諮詢了幾個身邊的朋友,但大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京東豆」。

(最終我仔細查閱並了解京東豆這個虛擬幣的概念,但付出的成本是要去調動我的認知系統去學習一個新概念,和其複雜的生成及消費算法)

第二個理由:100元/月全品類券,點進去再一看,組合券,最高50元的消費1200才可以用,最低5塊的券,也要105的消費才能使用。

....…

顯然,京東給了7個模糊、不確定的理由,顯然沒有亞馬遜的一句話痛快,說服力不夠。

 

 

打動用戶之後,下一步關鍵是讓用戶付費,但付費轉化還是存在一定阻力的。

畢竟很多用戶一想到給孩子買奶粉,交房租,給車加油還是有些小猶豫的。

亞馬遜設計了2個策略來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第一是免費體驗,自動轉換,第二個是化整為零,按月付費。

我們看下免費體驗,自動轉換是怎麼做的。

(1)申請免費30天試用。

(2)綁定一張銀行卡。

(3)確定免費試用。

這裡的聲明條款是關鍵,估計大多數人不會認真閱讀的。

(4)試用到期後自動從卡裡扣取年費。

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策略,即在試用前要綁定一張銀行卡,如果用戶在試用到期前忘記取消免費試用,就會自動扣款,轉為付費會員。

這個策略,京東PLUS幾乎原樣照搬過來了,但存在的一個風險是,很多用戶沒有留意到這個試用條款,直到發現被扣了費,才驚呼這是霸王條款。

化整為零,按月付費:美亞年費是99美元,改為月付只需要10.99美元,其實按一年整體算下來,月份成本是高於年付成本的。但對於購買頻次不高的人群,還是多了一個選擇項。

 

Costco的手段是會員在購物時,可以額外帶一個人,這樣就有機會吸引到新用戶到店去購物,一旦體驗到好市多的好處,新用戶很可能就直接轉化為好市多的會員了。

亞馬遜的手段是共享帳戶,也就是你的Prime會員可以給你的朋友、家人共享。通過添加被邀請人亞馬遜帳號,可以讓被邀請人享有同樣的Prime權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付費會員模式是完全不同於常規零售的經營思維,一方面需要深刻理解付費會員模式三原則,並付出決心和信心,另一方面需要常態化的創新和服務精神,顯然要取得成功,門檻並不低。

亞馬遜在自有物流為價值切入點,貝佐斯在不知道要虧損多久的情況下,大膽的決策了以無條件無限次的次日送達服務,後面成功的圈了無數的擁躉。

好市多一開始就對非會員築起了門檻,它相信它的會員一旦邁進好市多的門口,就再也邁不出去了。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設計,就是會員費,起到一個重要的調節作用,門檻太低,用戶就會輕易退出,門檻太高,很難吸引到用戶。

事實上亞馬遜當初定了39美元,49美元兩種定價,最後定下來的是79美元,就是考慮到這個因素。

目前國內京東Plus和蘇寧Super是109-149元,考拉黑卡279元,每日優鮮半半年優享30元,甚至線下的銀泰百貨也推出了365元的365卡。

但經過試用和觀察,針對會員價值主張,條件限制和模糊性太多,能真正做到「經營會員」精神的少之又少。

我們以最近高調宣傳「線下第一家付費會員卡」的銀泰百貨為例,簡單分析下:

看到這個頁面我總覺得怪怪的,仔細一分析,違背了我們在前面第四部分講的策略。正常的付費轉換策略是這樣的:為用戶指出利益主張——引導付費成交——化解成交壓力。

看銀泰的這個文案,明顯是本末倒置了。「1天1塊錢」,先於用戶利益主張來化解成交阻力。"折上再9折",帶有濃濃的官方宣傳的味道,感覺是不是又回到了文章開頭10年前百貨商場VIP卡的時代?而這次不同的是,借新零售名義開始向用戶徵智商稅了。

未來30年,企業不是要學會如何去賣

而是要學會如何服務用戶!

企業如何擺脫過去經營方式邏輯的慣性?

如何建設響應新時代的組織職能和能力?

如何重構以用戶為中心的經營體系?


千禾會·《新用戶思維》企業內訓課程

幫你揭示企業突破市場的真相!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加入千禾會!

相關焦點

  • 擁有8000萬會員的亞馬遜和「最牛逼」零售costco究竟啥區別?
    > 最近一則亞馬遜prime會員達到8000萬,與costco相比較的消息在各個朋友圈都溜達了一遍。震驚點有兩條:一、亞馬遜prime會員居然達到了8000萬。去年同期prime的報表顯示的會員人數還只是5800萬,一年的時間漲了37.9%,要知道如此飆升的增長率業內實屬罕見。
  • 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
    那我們今天來講一講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Costco概況。Costco是一家超高效率的收費會員制連鎖倉儲超市。它從來不在媒體上做廣告,也沒有專門的媒體公關團隊,卻成為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第一是沃爾瑪。而且你要知道,Costco比沃爾瑪晚出生20年。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Costco名列第16位。
  • 一家叫Costco的美國公司為何倍受雷軍推崇?
    而Lore希望用這個比Quidsi有著數倍潛力的商業模式,去挑戰亞馬遜現有的電商模式。好市多 (Costco) 是家怎麼樣的企業?知道好市多這家公司,是源於雪球上面看到個笑話。這麼穩的走勢,與14年之前的亞馬遜如出一轍,更驚嘆的是,即使遇到08年全球金融危機,股價回撤的幅度也不太大,說明商業環境非常好啊。於是抱著看美女的心態,研究了一下這家企業。
  • 這篇文章講透了
    商務合作:請加李老師微信 tracylty精彩推薦:在公眾號菜單回復關鍵詞「案例、課程、歷史、職場、演講、經典、書單」,即可獲得相應文章和推薦。這堪比30年前零售商開放POS數據,和上遊供應商共享一樣,將帶來整個供應鏈的重構。我相信在新零售環境下,品牌商和零售商共享會員數據,會帶來更深層次的商業變革。 除了iPromoter,我們還將專櫃導購數位化武裝起來,成為新一代iBA。他們不僅是完成銷售的機器,更多時候變成了服務用戶、品牌宣傳和品牌種草的最好終端。
  • Costco究竟還能火爆多長時間
    這也是優衣庫、麥當勞、宜家等外資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的原因之一,這樣的巨大市場誰肯放棄?在亞馬遜、淘寶等電商平臺層層逼近下,沃爾瑪、家樂福這類零售巨頭都在慢慢撤店,為什麼costco還選擇開設新店,並且這麼火爆呢?與此同時,我觀察到,包括貝索斯、巴菲特、黃崢等在內的商業人物也都非常追捧Costco的這種商業模式,這顯示出costco的確跟傳統的零售巨頭大不一樣。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曾經的火爆場面一去不復返?
    這就不難理解其經營邏輯,努力為會員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不是為了自己賺錢,而是幫助會員賺錢,成本降得越多,會員賺得越多,這是Costco經營的核心驅動力。為此,制定了所謂的「魔鬼14」法則,即所有商品加價率不超過14%(在美國平均加價率約10%)。為什麼是14%呢?
  • COSTCO將引發付費會員狂潮,旅遊與傳銷跟進
    存在付費會員制設計的藥店,付費會員對於用戶的唯一用途,就是積分打折。此外,再也沒有任何增值服務。就算是打折,也是弄個9點8折,9點5折,除非需常年購藥的家庭,購買藥店會員的,很少。3這家全美第二,全球第七的零售商costco(開市客),在進入中國之前,還有諸如山姆會員店等系列外海引進的付費會員制零售店。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退貨?這是怎麼了?
    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這是怎麼回事呢?據部分顧客反映,原本大家寧可大排長隊也要來Costco購物是因為裡面的東西性價比高。
  • 為什麼說Prime會員是亞馬遜中國的秘密武器?
    無論是目前市場規模較大的平臺型跨境電商天貓國際和自營型跨境電商網易考拉,短期間都難以全面兼顧,而亞馬遜卻在此時發力,轟轟烈烈推出可以確保產品品質的、自美國亞馬遜直郵的跨境訂單全年無限次免費配送服務。 那麼問題來了,亞馬遜憑什麼能為Prime會員提供這一服務呢?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而低SKU帶來的是低庫存周期與資金效率的提升與經營成本的下降。Costco模式的核心在於,在廣告和促銷上花錢少,但在挑選商品、陳列商品等環節下大力氣,讓用戶體驗環節與服務環節增值。在盈利模式上, Costco更大的利潤來源是會員年費(55美元~110美元)。每個進入Costco進行購物的消費者,需要持有會員卡,或者同伴持有會員卡。會員分為執行會員和非執行會員,執行會員有資格在一年內享受消費總額2%,最高750美元的返現以及一部分保險優惠。其會員續費率達到了驚人的90%。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是怎麼回事?上海costco排隊退會員具體情況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是怎麼回事?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這是怎麼回事呢?
  • 這篇文章,講透「復盤」
    這也就是我在許多文章中,反覆多次強調「復盤」的原因所在。 不過,也經常有讀者問:老是說要復盤,但究竟怎麼該怎樣去復盤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把「復盤」這個問題講清楚,給你一些啟發。
  • 這篇文章把數據講透了(四):數據挖掘
    一、前言 上一期文章中,我們已經了解到「數據」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如下圖所示);並用了「洗菜、擇菜」的例子,為大家講解數據清洗的含義;而今天筆者主要給大家講解當淨菜備好後
  • 剖析102家公司會員模式(1):亞馬遜的prime會員有何奧秘?
    一、前言作為剖析系列文章的起點,為什麼要從亞馬遜開始,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而零售業務的複雜性遠超其他行業,搞清楚其會員模式對其他行業有廣泛的借鑑意義眾所周知,亞馬遜Prime會員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會員體系,其啟發和影響了國內眾多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會員體系
  • ​Costco為什麼又火了?獨家揭秘Costco的6條網際網路思維
    其實,在美國資本市場它最為人樂道的就是,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早在2000年就開始買入Costco,芒格更是Costco的董事會成員,宣稱這是他終身不賣的股票。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也稱Costco是「最值得學習的零售商」。貝斯波克投資集團創建了「亞馬遜死亡指數」,其中包含眾多易受電商巨頭衝擊的零售企業。
  • 亞馬遜+好市多:成功的會員項目是什麼樣的?
    聯商網專欄:亞馬遜和好市多(Costco)可謂是如今的兩大零售巨頭,他們不僅年銷售超過1000億美元,而且發展速度都遠遠把競爭者甩到了身後:他們在金融市場的表現更遠遠超過整體大盤表現。  他們的成功秘密早已經不是秘密了:在顧客服務方面,他們都排在最前列,整個營銷體系都圍繞者會員體系展開,這也吸引著其顧客的反覆消費。
  • 開業就火爆到關門,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而低SKU帶來的是低庫存周期與資金效率的提升與經營成本的下降。Costco模式的核心在於,在廣告和促銷上花錢少,但在挑選商品、陳列商品等環節下大力氣,讓用戶體驗環節與服務環節增值。另外,Costco真正實踐了物美價廉的原則,即Costco規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平均7%,低於一般超市的毛利率(15%-25%)。
  • 亞馬遜賣家想用facebook刷評?得先看看這篇文章
    廈門觀眾的熱情超出我的想像,在演講結束的三天後,還有人在不斷加我,因為在現場答應了會把內容做好了分享給大家,現在這篇文章算是兌現承諾吧。下面的內容,有很多逆耳的真相。我也知道大家現在的閱讀習慣是看大段的文字會頭暈,沒有圖片插入會難受。(本篇內容2972字,閱讀大概需要消耗10分鐘時間)如果你們沒耐心,可以直接從「Facebook付費廣告刷評時代:解決規模和效率兩大問題「這個標題往下讀。
  • costco開市客超市會員怎麼退卡 會員費退費須知
    但是現在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想要退會員,該怎麼辦呢?看看下文。  costco開市客會員卡可以退嗎  在會員卡有效期限內,您若有任何不滿意,可隨時取消會員卡,開市客將全額退還您當年度會員費。  會員費退費須知:  為避免發生某些潛在會員濫用開市客雙重保障(即會員保障和商品保障)政策,以及保護其他付費會員的合法權益,辦理會員費退費的消費者,6個月後方可再次申請成為會員,辦理會員費退費積累達到兩次的消費者,開市客有權不再接受其會員申請。
  • 牆面裝飾:乳膠漆和藝術漆哪個好?這篇文章終於講透了
    在日常的裝修中,人們常說牆面裝飾是一個家庭的門面,也是房子主人性格和品味的體現。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牆面裝飾材料大致有乳膠漆和藝術漆,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藝術漆和乳膠漆哪個好?這是很多人都很困惑的事情,接下來一篇文章講透藝術漆和乳膠漆這點事,為大家揭開兩者之間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