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夜經濟「火了」夜間打車
夜幕降臨,鄭州的燈火競相點亮,越發顯得城市繁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鄭州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多項措施培育夜間經濟,成效明顯。有數據顯示,夜間經濟在成為拉動城市消費新增長點的同時,也帶火了乘車需求。
晚上8點的二七萬達金街,早已行人如織,烤肉在鐵板上滋滋作響,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街邊的店鋪不時傳來掃碼到帳的聲音。
「基本上每天晚上7點到11點都是打車高峰,尤其是周末,訂單不帶停的,最多的時候一晚上的營業額能達到五六百元。」做了3年專職滴滴司機的劉師傅說,疫情穩定之後,鄭州的夜市越來越熱鬧,夜經濟在拉動城市消費的同時,也激發了市民的乘車需求,不少時候夜間收入已經超越白天。
滴滴出行數據顯示,2020年7月夜間出行訂單無論是從整體規模還是全天訂單佔比的情況,都較去年同期有提升,總體訂單量提升了33.6%,夜間訂單量提升48.3%,夜間出行平均距離為8.02公裡。
晚上11點多,街上的行人逐漸散去,不少公共運輸停擺,人們的夜間乘車需求被放大。
採訪中,記者發現,夜間乘車安全成為很多人打車首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女士重點考慮的問題。李女士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妙招」,打開滴滴軟體綁定緊急聯繫人,每次打車,緊急聯繫人就會收到她的行程信息,包括乘車時間、車牌號、目的地等,這樣家人就可以實時掌握她的情況。
針對大多數女士擔心的乘車安全問題,滴滴禮橙專車劉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平臺對於司機背景和網約車的審查流程特別嚴,不僅要求司機無任何不良記錄,還要求網約車的使用年限不能超過3年。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的車裡都裝了兩套監控系統,一套連接滴滴公司,一套直接連接公安系統,會對車內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一鍵報警,所以,夜間打車大可放心。(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李莉見習記者王琳/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