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邁入「2.0」時代,王品集團開啟新賽道

2020-12-22 中華網科技

城鎮化率快速提升、人們生活工作節奏的提速,讓夜間消費越來越成為國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成為開拓居民消費增長新動能的重要路徑。

夜經濟消費,總體來說離不開餐飲和娛樂休閒兩大類,其中以吃喝為代表的餐飲消費可以說是夜經濟的重頭戲。從2017年以來,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斷加大對夜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將消費動力放在了夜晚,餐飲夜經濟的消費也隨之不斷擴容和升級。

如何抓住餐飲夜經濟消費多樣化和升級的市場機會,成為大量餐飲企業重點備戰的課題。

【餐飲夜經濟唱主角 政策紅利不斷】

2017年以來,國家對於夜經濟越來越重視,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首先激發了夜經濟的靈活性,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來刺激深夜經濟的發展,今年國內新冠疫情穩定後夜經濟活力也在逐步恢復。

2019年上半年,上海商務委等九部門也聯合出臺《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打造「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夜生活集聚區的目標,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同年7月份北京市政府下達了《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推出13項舉措,諸如優化夜間公交、推出深夜食堂、鼓勵商場延長營業時間等措施,點亮「夜京城」,包括推出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培育16區特色精品夜市,對符合條件的24小時便利店予以資金支持等。

2019年8月27日,國務院再次將目光聚焦在「夜經濟」,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表示,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意見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該意見的發布,再次推高了各地開發夜經濟的熱情。

以服務消費為主要內容的「夜經濟」 的規模越來越龐大,在城市GDP中所佔比重也不斷加大,隨之而來的是天津、杭州、青島、武漢等更多的城市積極跟進,紛紛將夜經濟列入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並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和支持其發展。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也顯示,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晚上18~22時消費額佔比超過全天的一半。

據不完全統計,夜經濟在一、二線城市的經濟中佔比越來越重,如深圳夜間服務業體量已佔到行業一半以上,成都2/3的餐飲產值來源於夜經濟,可以說夜經濟正在成為衡量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對照英國的夜經濟發展情況,2017年夜間經濟佔全英國GDP的6%,已成為英國的第五大產業,提供了倫敦1/8的工作崗位,夜經濟收入預計到2030年將達300億英鎊。結合中國夜經濟的市場規模和增長潛力來看,隨著深夜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帶動萬億級別的市場消費規模大有可能。

從消費構成來看,購物、餐飲、旅遊、娛樂、休閒等都是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餐飲消費佔據了大頭,且與其他類別都可產生聯動,是夜經濟最不可或缺也是最活躍的一部分,抓住這一機會的餐飲企業或將同時獲得政策紅利和夜經濟新藍海的市場拓展機會。

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營運長趙廣豐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夜經濟是近兩年提出的新概念,但夜間消費行為早已普遍存在,且跟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飲食習慣、水土氣候等因素息息相關,夜間消費行為伴隨著現代商業社會的發展應運而生,當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新動能的刺激,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也是因勢利導。

「倡導夜經濟消費與很多人看重的大健康養生需求並不矛盾,吃吃喝喝和娛樂休閒,是人們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環境下,釋放壓力和情緒的一個出口,餐飲企業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服務不同人群多樣化的需求。」趙廣豐說道。

【餐飲夜消費需求分化 升級空間大】

餐飲夜經濟,很多時候被簡單理解為宵夜。在市場需求的倒逼下,越來越多的頭部餐飲品牌,正在加入「宵夜大戰」。肯德基、西貝、星巴克等餐飲品牌,均推陳出新試水了宵夜市場,更多餐飲品牌和餐飲個體戶也在摩拳擦掌。

據高德地圖此前發布的《中國城市夜宵消費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20歲~29歲的年輕消費者佔比 50%以上,是宵夜檔的主力軍,由此也可以看出「夜經濟」對餐飲企業的線下線上推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對產品和餐廳的需求不再單一化,有好酒好菜好朋友的同時還要搭配多樣化的娛樂形式、獨具創意的參與方式,否則即便此前優勢明顯的餐飲企業也容易翻車。

日常上班「996制」的王慶(化名)告訴記者,白天工作沒時間,周末也不想應酬,下班後的晚上就成為了朋友、同事、公務聚會的首選,但大家並不想每次都去街邊大排檔、燒烤吧之類的,有時候放鬆和談事情,更希望能去吃得好、環境也好的地方。

趙廣豐認為,傳統的餐飲夜經濟包括燒烤、酒吧、大排檔等組成,群眾基礎比較深,但也要面對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消費群體,對服務不斷升級和調整。比如對95後等年輕人來說,夜間餐飲更看重歡聚、開心;白領等上班族則視夜間餐飲為工作疲累下的撫慰,更看重放鬆心情、疏解壓力。

「無論是哪一類消費者,對好酒、好菜、好朋友的需求是一致的。」他表示,王品集團重點發力的是面向95後等年輕人和白領上班族的升級版夜間餐飲消費市場。

記者了解到,該集團旗下的20多個餐飲品牌,已經有多個品牌在實施轉型或開發適合夜間消費的子品牌。如西餐品牌「西堤牛排」正在計劃開設1~2個新的子品牌,定位為西式餐酒館,傾向於開發墨西哥、西班牙等風味濃鬱的菜式,搭配年輕人愛喝且不容易醉的中、西式調酒。日料品牌「海狸家」則將轉型升級為日式炙燒海鮮酒場,提供比一般日式居酒屋更好的食材、環境和舒適度,滿足升級版夜間餐飲消費需求,目前該品牌在上海已有一家海狸家炙燒海鮮酒場店投入營業。

一位餐飲行業觀察者對第一財經表示,夜間餐飲消費早已不局限於高端會所、酒吧和大眾的燒烤、排擋這些形式,多樣化、升級的需求必定分化出更多元化的夜間餐飲形態,這一塊可嘗試的空間還很大。

【成本與管理雙重考驗 轉型需謹慎】

「夜經濟」對餐飲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視,但實際操作中,並不是所有餐飲門店都適合增加或轉向夜場經營。

在趙廣豐看來,能做夜間運營的餐飲門店,必須有聯動幾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要確認餐廳選對地址,創造吸引夜間消費者的屬性;其次是要吸引到消費者,或創造條件讓消費者容易找到門店;再者,在菜品開發和配置上要符合夜間消費的調性並掌握好平衡,相關產品在原本的產品結構中的佔比要控制好,否則會帶動整體運營成本大幅上升;最後,才是人員配置、水電煤等明顯增加的投入。

據美團點評數據,18:00~24:00 是夜間餐飲消費最為集中的時段,這 6 小時消費額佔夜間餐飲消費總額的 90.82%,如何在這 6 小時內讓消費者快速找到,對餐飲企業尤為重要。從獲取信息的渠道來看,有超過 75%的消費者通過大眾點評、朋友圈等線上渠道獲取信息並作出決策,線上營銷、增強社交屬性對餐飲企業來說也是必修課。

由此看來,餐飲夜經濟的錢並沒有那麼好賺。

「不是所有的餐飲門店都適合轉向夜場運營,也不是延長營業時間就能抓住夜經濟的機會,對餐飲企業來說最終目的是盈利,不僅僅是增加人員配置和延長營業時間這些人力、技術層面的問題,還要找到合適定位和目標客群,綜合平衡各項成本投入等。」趙廣豐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

對於想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餐飲企業、門店來說,在提升品牌口碑、創新菜品口味和顏值、增強社交話題營銷和互動、建立高品質的外賣服務體系等方面,則要下更多的功夫。《中國餐飲報告2019》曾總結,新時代的消費者相比較上一代消費者更樂意消費,需求更加多樣化,要求也更高。

上述餐飲行業觀察者表示,夜間外賣業務近幾年呈現出了佔比大、增長快、進社區的三大特點,在外賣服務快速增長帶動下,讓一些位置原本處在非夜間消費中心地帶的餐飲,有希望實現彎道超車。但整體來說,商家對食品飲品的質量安全把控、門店的精益化管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才是從事餐飲夜經濟的商家和企業能做大的根本。夜經濟的風口來臨,餐飲人應該提早做出相應準備,獲得高質量的成長。(完)

陳慧/文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底氣在哪裡?
    鵲玥是王品集團旗下27個存續品牌的新成員,也是王品多品牌戰略中餐板塊的又一個分支。放眼中國餐飲市場,能如王品集團在兩岸同時運營20多個跨不同類型的餐飲集團且保證絕大多數品牌能生存、有盈利的,只此一家。王品的多品牌運作能力,成為許多餐飲企業夢想,同時也一直飽受爭議。
  •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 底氣在哪裡
    鵲玥是王品集團旗下27個存續品牌的新成員,也是王品多品牌戰略中餐板塊的又一個分支。放眼中國餐飲市場,能如王品集團在兩岸同時運營20多個跨不同類型的餐飲集團且保證絕大多數品牌能生存、有盈利的,只此一家。王品的多品牌運作能力,成為許多餐飲企業夢想,同時也一直飽受爭議。
  • 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齊翔騰達邁入精細化工黃金賽道
    (原標題: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齊翔騰達邁入精細化工黃金賽道)堅持創新產業升級,堅持綠色發展,積極推進新項目建設,齊翔騰達不斷提高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推動產業升級、區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投資時報》記者 蘇慧化工材料製造一直是近幾十年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隨著電子信息、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等高端製造業的發展
  •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 王品臺塑牛排飄香大連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臺塑牛排大連店近日開業,店面設在繁華的人民路新世界酒店,這是亞洲著名的王品餐飲集團首次進駐大連。  王品集團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七十二種中西香料醃浸兩天兩夜後,是唯一能在250℃ 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這一發現與獨創,使王品牛排風靡亞洲。
  • 「活」起來的夜晚:被339高塔和錦江點亮的成都夜經濟
    如今,為順應居民生活品質和消費需求的提升,成都的夜間經濟也從以夜啤酒、路邊攤為主的1.0時代,邁向更加關注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的2.0時代。當錦江夜遊、高塔夜秀、美食夜市、酒吧夜娛、民居夜宿等飽含城市溫度與生活美學的全新體驗,日漸開啟成都城市經濟發展的「夜間模式」,這些新興的夜間消費場景也受到越來越多商業資本和市民遊客的青睞,有力推動著城市社會經濟與消費活力的蓬勃發展。
  • 王品集團關停兩品牌七門店,多品牌戰略是否真行得通?
    據其官網顯示,截止2018年2月,王品集團門店數達420家,臺灣直營267家,大陸直營151家店,海外2家。「舒果新米蘭疏食」創立於2010年,是一家以蔬菜水果為食材,採用意式烹飪手法呈現素食料理的餐廳,目前在臺有4家門店,其中臺北復興北店去年嘗試從純蔬食品牌調整轉攻歐陸輕食,以「Su/food歐陸輕食」全新型態轉型。
  • 王品集團:做中國人愛吃的牛排
    提及王品集團,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知,王品臺塑牛排也成為很多臺灣人愛吃的美食。近年來,王品集團開始深耕大陸市場,目前在大陸已經有法式牛排、日式料理、法式鐵板燒這三個品類,包括王品臺塑牛排、西堤牛排、花隱懷石料理、LAMU慕新香榭鐵板燒這四個品牌,每一個品牌所到之處都能吸引很多的客流量。
  • 王品集團董事會主席陳正輝:王品大陸發展策略
    王品集團的野心:拿下中國一半市場  鳳凰網:目前王品在全球有400多家店,王品稱要在「2020年開千家店」,以及在大陸要將店面進駐35個城市。王品這樣的市場戰略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考慮?  陳正輝:因為我們的主營產品是西餐,西餐在比較時尚、高收入的城市更受歡迎,通常情況下,大家的飲食習慣是從本地的菜品先吃,到一定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後,才會選擇一些異國料理。
  • 臺灣王品集團砍掉了兩個品牌,稱沒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王品集團旗下在臺灣的ita(義塔)和舒果餐飲品牌將停業,其中ita的全部4家門店將全部關閉,而舒果將關閉全部4家中的3家,留下的臺北復興北路店轉型為「Su/food」歐陸輕食。王品集團發言人朱文敏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這兩個品牌在臺灣的7家店,將在未來兩個月內陸續結業。首當其衝的是位於臺中的舒果餐廳,將在12月結業。王品集團成立於1993年,旗下共有19個品牌。除最出名的王品牛排外,還有西提牛排、石二鍋等多種品牌和菜系。業務分布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美國、新加坡等市場。
  • 臺灣王品集團布局全球 最快後年掛牌
    臺灣最大餐飲連鎖集團王品集團昨(10)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戴勝益宣布,王品預計明年底送件申請股票上市,最快2012年第二季掛牌;他強調,王品上市是為集團全球化布局作準備。  戴勝益指出,目前包括菲律賓、泰國、印尼及新加坡等四個國家,都有當地排名前三大的上市餐飲業者,正與王品洽談品牌授權合作,王品為使合作順利進行,將透過股票上市讓財務更公開透明化。
  • 王品集團:消費者體驗促成多品牌戰略
    餐飲業企業大多憑藉一個品牌縱橫江湖,然而,來自臺灣的知名餐飲企業王品集團卻打造了15個自創品牌,這些品牌的主軸都是異國餐飲。眾多品牌的推出既是行業發展趨勢驅使,也是王品集團多年努力打造的內部創新生態系統的推動。一言以蔽之,從消費者體驗出發,王品集團建立了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的生態系統,為多品牌戰略的實施打下基礎。
  • 多品牌戰略大轉移:王品集團在臺第14個餐飲品牌開業
    知名餐飲企業王品集團在臺灣的第14個餐飲品牌開業了。 這家名叫Cook BEEF(酷必)的牛排飯門店,2月5日在臺北信義區開門迎客,而在大陸,王品去年11月才在上海剛剛推出了新的川菜品牌「GUN8辣椒」。
  • 臺灣王品集團原燒牛肉被曝光驗出瘦肉精
    前天,微博熱傳「臺灣王品集團原燒牛肉驗出瘦肉精」的消息,讓曾經吃過王品牛排這款高端、高價產品的廈門消費者感到很「受傷」。 廈門沒有「原燒」品牌  王品集團大陸事業處的公關經理劉洋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事實上,王品集團在臺灣一共有12個品牌,而目前進入廈門的只有兩個,分別是王品臺塑牛排和西堤牛排,在廈門並沒有「原燒」這個品牌。
  • 王品集團的多品牌戰略錯了嗎?
    王品集團成立於1990年,旗下共有23個品牌。除最出名的王品牛排外,還有西提牛排、石二鍋等多種品牌和菜系。業務分布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美國、新加坡等市場。在品牌結構上,王品的「多品牌戰略」毫無疑問是對的,因為王品二字已經在消費者心智中代表了「高檔牛排」,如果用王品的名字,去做低端牛排,或者其他品類,勢必會影響王品二字本身所意味著的價值感。
  • 解讀王品集團內地生意經:五大品牌齊發 主動內部調整
    2012年,王品集團開啟了「1000家店,100億人民幣銷售額」的擴張計劃。在李森斌眼中,所謂蹲得更低,是王品在大陸摸索、本地化的過程。  事實上,王品的商業模式與很多外資品牌一樣,在消費者成熟之前,搶先佔領某個領域,主攻高端市場,獲取高溢價。「當時我們每客是398元,今天是350元。當時願意花398元吃頓飯的都是真正的高端客戶。」
  • 陳正輝:王品集團的野心
    王品在大陸發展策略:深耕每個品牌  鳳凰網:在臺灣王品有11個品牌,請問在大陸王品有多少個品牌呢?  陳正輝:我們現在發展有4個品牌,加上一個合資品牌,一共有5個品牌。實際上中國市場非常大,為什麼品牌不需要那麼多?
  • 麗嬰房、王品集團等臺資連鎖加快大陸開店
    引新品牌 麗嬰房兩岸業績衝73億   眼見國際服飾品牌Uniqlo及ZARA都推童裝搶市,麗嬰房也在10月新增代理美國平價童裝Carter’s,並因應近期萬聖節將至,推出相關應景產品,法人估,今年麗嬰房兩岸總營收上看73億元,可2位數成長。
  • 專訪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市場中心副總經理趙廣豐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 多品牌發展模式"王品集團目前是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現擁有13個不同的餐飲品牌。王品最早是以王品臺塑牛排起家,建立了臺灣人對牛排的新的觀念。之後又建立了多品牌經營模式。2003年進入大陸後,專為大陸市場量身打造了"花隱懷石料理"和"Lamu慕 新香榭鐵板燒"兩個餐飲品牌。"
  • 王品集團原燒牛肉驗出瘦肉精 203公斤牛肉下架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王品集團旗下原燒,被桃園縣衛生局驗出肉品含有瘦肉精齊帕特羅(Zilpaterol)(標準:不得檢出),王品集團回應表示,18日接獲通知時,已將問題肉品下架。經追查肉品來源為營業登記在臺北市的美福國際有限公司,臺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長邱秀儀表示,目前由臺北市衛生局負責調查。
  • 王品集團主席陳正輝:「多品牌策略」深耕大陸市場
    臺灣餐飲界的旗艦王品集團計劃在2020年開1000家店,規模大約是現在的2.5倍。而中國內地是整個計劃的重心。  王品集團董事主席陳正輝直言奉行「多品牌策略」是因為臺灣市場比較小,無法以一個品牌大規模的開店。但是,自從10年前王品集團進入內地後,巨大的內地市場,讓陳正輝看到了大規模開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