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在大陸發展策略:深耕每個品牌
鳳凰網:在臺灣王品有11個品牌,請問在大陸王品有多少個品牌呢?
陳正輝:我們現在發展有4個品牌,加上一個合資品牌,一共有5個品牌。實際上中國市場非常大,為什麼品牌不需要那麼多?我舉個例子,在臺灣,一個王品臺塑牛排品牌,只能開14家店,但是在大陸呢,我們開了近50家了,還在開。我預估,王品這個品牌可以開100-150家店,所以,大陸市場規模是臺灣市場規模的十倍。我們如果把這4個品牌好好經營,基本上,它的規模就不會太小。
我們的發展規模有兩個策略的考量,一個是縱向,一個是橫向。橫向是指,我們做350元以上這樣的價位,發展不同的品牌,譬如說,我們可以做王品,可以做花隱,日本料理,也可以做慕法式鐵板燒,這三個品牌的價位都是一樣的。但是,它的品類是不一樣的,產品是不一樣的,但是同一群消費者,因為我們對這一群消費者非常熟悉,包括飲食習慣、消費目的、消費習性等。另一個發展策略就是縱向,同一品類可以分不同價位來推出不同品牌,譬如說西餐,我們370多塊錢的價位有王品臺塑牛排,我們中間價位,150元的有西堤厚牛排,因為都是西餐,牛排這一領域,我們就會對使用西餐的消費者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所以我們既可以做高端市場,也可以做中端市場,未來也有可能進入低端市場。
不管在橫向的品牌開發,還是在縱向的品牌開發,我們相信都可以通過經驗的累積,對這一客層的了解會更加深入。
所以,我們的品牌數,目前在大陸還不需要開發到臺灣那麼多,其實臺灣目前已經有13個品牌了。為什麼臺灣會發展那麼品牌?有一個原因是市場規模受限。臺灣只有2300萬人口,每個品牌開到十幾家就滿了,只能開下一個品牌了。在大陸,這個現象並不存在,每一個品牌可以開到100家,200家店,所以,在大陸發展,需要精耕、深耕,最大的問題不是品牌數目,而是管理性的問題。
西堤厚牛排:做150塊價位牛排的領導品牌
鳳凰網:集團旗下西堤牛排更名為西堤厚牛排,這樣的變化是基於一個什麼樣的考慮?
陳正輝:我們是對消費者的認知上做了這一改變。因為消費者對牛排的印象,尤其是中價位或者低價位的牛排,都是扁扁的,薄薄的,乾乾的,甚至有一些生熟度,帶著血水,吃著口味不習慣。我們做西餐這麼久,知道牛排要好吃,得有厚度,這樣才會有多汁的感覺,切下去,才有肉汁的感覺,才能吃到肉的味道。但是一般來講,比較厚的牛排,通常會在比較高檔的餐廳才能吃到,150塊錢這個價位,牛排通常都是薄薄的,乾乾的。我們就為了讓消費者在中平價位也能享受到高檔的牛排,所以,就推出一個厚牛排。
根據數據統計,我們的主客群集中在85後,或者90後這一群年輕人,他們比較喜歡外脆裡嫩,又多汁的牛排,所以也符合我們這一厚牛排的定位。把西堤牛排變為西堤厚牛排,最大一個目的是,設立一個業界的標準,我們希望西堤厚牛排成為150塊錢價位的一個領導品牌,牛排到底怎麼叫好吃,厚,才能多汁,才好吃,我們希望牛排要吃厚的成為業界的一個標準。
王品套餐策略:菜品宜精不宜多
鳳凰網:王品臺塑牛排的菜單打開只有一頁紙。選擇不多,但很精緻,王品為什麼只賣這一套自搭配套餐?
陳正輝:我們是從消費心理來看這件事的。我們發覺,到餐廳去吃飯,即使有100多道菜,一般人習慣吃的還是二三十道,還是建立在你對這個餐廳非常喜歡的情況下。我們反過來講,為什麼我們不把這二三十道菜做得非常精緻、非常好吃、非常美味呢?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從這裡來的。所以,我們不需要推這麼多菜,每位消費者進來也不用點那麼多菜,他知道從裡面隨便點幾道菜,都是非常美味,這是第一點。第二,因為我們的主力產品是西餐,它對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來說,都不是那麼熟悉,你如果給他們特別多的選擇,消費者也不見得會點,這點跟中餐不一樣。中餐看到菜單,就知道是什麼食材,什麼樣子了,比如麻婆豆腐。所以,我們在菜單設計上,採用套餐的形式,或者四選一,或者五選一,甚至三選一,這樣顧客就非常容易點菜。你可以看到一件事,尤其是我們顧客很多是情侶,菜單一打開,你不會點,是不是會很糗。套餐的形式,也就避免了尷尬,不自在的感覺。第三,顧客點菜的時間也可以縮短,快速點完菜,就可以去享受舒服的用餐環境了。最後一點,西餐本身是一個傳統基因,不像速食店、快餐店,它講究的是火候和工藝的技能,如果菜品太多,就很難控制每一個產品的品質和水平了。我們未來要開很多店,如果菜品特別多,你很難控制菜品的產品保證,所以,我們菜品沒那麼多,也是在為以後開店布局做一個保證。
王品集團的野心:拿下中國一半市場
鳳凰網:目前王品在全球有400多家店,王品稱要在「2020年開千家店」,以及在大陸要將店面進駐35個城市。王品這樣的市場戰略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考慮?
陳正輝:因為我們的主營產品是西餐,西餐在比較時尚、高收入的城市更受歡迎,通常情況下,大家的飲食習慣是從本地的菜品先吃,到一定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後,才會選擇一些異國料理。在選擇異國料理時,牛排又是首選,所以我們會選擇收入水平比較高,文化程度和教育程度都比較高的城市。在中國,除了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外,我們找了35家這樣的城市。而把這35個城市的GDP加起來,佔到全國的52%,等於說,這35個城市我們都進入的話,就拿下了中國一半的市場。
進入一個新的城市,我們都先從王品開始,搶下一個灘頭堡後,第二個品牌,第三個品牌等再相繼進入。為什麼要王品先進入呢?因為王品的品牌和產品都是比較強,它進入一個新城市,成功率會比較大。新城市一旦進入之後,我們就會有人員對地區熟悉,進行未來的資源整合,把行銷做得更順手,以後每個品牌進入的話,成功率也會很高。這就是王品集團發展的一個戰略思維。這個戰略思維比較困難的一點是,它必須要很有系統性,這樣,整個行銷團隊就會知道如何去打這場仗,怎麼去做市場方面的布局。大家的思維和邏輯統統一樣的話,這個系統化的戰略也才能鋪出去。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