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王品集團旗下在臺灣的ita(義塔)和舒果餐飲品牌將停業,其中ita的全部4家門店將全部關閉,而舒果將關閉全部4家中的3家,留下的臺北復興北路店轉型為「Su/food」歐陸輕食。
王品集團發言人朱文敏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這兩個品牌在臺灣的7家店,將在未來兩個月內陸續結業。首當其衝的是位於臺中的舒果餐廳,將在12月結業。
王品集團成立於1993年,旗下共有19個品牌。除最出名的王品牛排外,還有西提牛排、石二鍋等多種品牌和菜系。業務分布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美國、新加坡等市場。但近4年來,這家公司的營收逐年遞減,從2014年的169.2億元臺幣下降到2017年的158.1億元臺幣,毛利也相對應地從86.4億元臺幣下降到78.4億元臺幣。
即將停業的ita和舒果兩個品牌分別成立於2014年和2010年,目前僅在臺灣市場發展,分別是義大利餐廳和素食為主的輕食餐廳。朱文敏稱,這兩類餐廳在臺灣市場的競爭都很激烈。輕食餐廳方面,除了連鎖品牌,臺灣的大街小巷擁有豐富的「個性小店」。因此,舒果品牌被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家店,在當地商圈進行消費者調研之後,決定在未來改變素食的定位,加入雞肉、魚肉等食材,以滿足更大眾化的需求。其次,即將結業的這7家門店大多數位於購物商場裡,受到淡季和旺季的影響,客流並不穩定。經過內部評估,這兩個品牌「沒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
據《工商時報》報導,舒果轉型、ita結束營運,王品集團預估關店的損失低於2000萬元新臺幣,約佔EPS(每股收益)的0.2元。這兩個品牌在王品營收的佔比極小,雖然短期營收數字下滑,但這樣的調整有助王品改善財務數字。
「關店是為了開更多的店」,朱文敏對界面新聞強調,過去一年王品在臺灣發展了主打烤鴨的享鴨、主打麻辣鍋的青花驕、以越南菜為主的沐越等新品牌。臺北的餐飲業存在選址難、招工難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考量,王品希望把有限的資源重新分配,比如ita在臺北的兩家店都在最熱門的信義區,把這兩個店鋪釋放出來,讓更受歡迎的品牌能加速擴張。與此同時,舒果和ita的144名員工也將在內部調整崗位之後重新就業,目前並沒有人離開公司。
2019年王品集團仍將持續多品牌發展。「今年11月董事長(陳正輝)在年會上公開說,明年會開更多門店,打算新增1-2個品牌。我們在2019年計劃新增1500人。」朱文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