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5日,對臺灣最大的餐飲連鎖品牌王品餐飲集團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這一天,王品第四度登上玉山峰頂,董事長戴勝益在標高3,592公尺的臺灣第一高峰上,宣布王品集團2007年營收將挑戰新臺幣39億5,200萬元目標。
戴勝益並向4,200名員工宣示,2008年王品旗下各品牌分店數將突破100家大關;到2010年,王品總計要成立20個品牌,並像星巴克(Starbucks)一樣授權品牌,讓國外業者代理經營,向全球開枝散葉。
多數企業談長尾,焦點大都擺在「產品」,但王品在長尾的領域卻創造了另一片天空,它的長尾是「品牌」。隨著順勢推動的多品牌策略,王品的客戶層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廣,各品牌的長尾也愈拉愈長。
戴勝益強調,王品集團的多品牌不是為了多角化,而是為了擴大顧客層面,借著服務不同客層,不斷淬鍊企業的經營能力,進一步維持企業的活力。
醒獅團 搖醒旗下所有事業
王品的第一個品牌「王品臺塑牛排」,1993年11月16日在臺中市文心路開出第一家店。透過口碑相傳,客人愈來愈多,第一家店成立不到一年就回本,接著陸續在各地成立分店。
但隨景氣下滑,中部產業興起外移風潮,走高價路線的王品臺塑牛排,2001年時業績一下子掉了26%,戴勝益開始思考多品牌策略,並以「醒獅團計劃」,做為內部人才培育、推動新創品牌的主要架構。
醒獅團計劃的靈感,來自於有一回過年期間,戴勝益看到大街小巷舞獅的熱鬧氣氛。他有感而發,認為企業經營者與高階主管也如同獅子一般,必須經常舞動,如果經營者或高階主管,一直待在同樣位子,久了就會沈溺於安逸,像睡獅一樣,失去奮鬥創新的意志,潛力也無法發揮。
戴勝益因此決定,不定期把集團旗下所屬事業的總經理「搖醒」,讓他們隨時處於亢奮的狀態,鼓勵他們離開現有的位子,創立另一新的品牌,並藉此為集團帶動更多新血輪,開拓更寬廣的事業版圖。
醒獅團計劃最先從旗下的「西堤」牛排開始,副董事長陳正輝2002年創立「西堤」之後,來年就由總經理王國雄創立「陶板屋」,接下來由另一名總經理李森斌到美國創立「Porter House」牛排館。陳正輝2004年轉進大陸為「王品牛排」布局,李森斌隨後返臺接掌「西堤」。
多品牌 撒下品味的天羅地網
2006年,王品集團旗下已擁有七個餐飲品牌、59家分店。「王品臺塑牛排」的主力產品是中國口味的精緻牛排餐;「西堤」牛排標榜新都會時尚西式精緻套餐;美國「Porter House」為牛排西餐;「陶板屋」訴求和風創作料理;「原燒」為現代日式風格燒肉店;「聚」為北海道昆布鍋套餐;「Ikki」賣的是懷石創作料理;「夏慕尼」則為新香榭鐵板燒套餐。
王品在大陸市場也積極拓點,現有「王品」牛排、「西堤」牛排及「豐滑」小火鍋等三個品牌進駐,合計21家分店,2006年營業額約5億3,100萬元。總計王品集團2006年營業額約35億1,600萬元,較2005年(26億8,000萬元)成長逾31% 。王品集團推出的餐點相當多元,以牛排餐來說,到「王品臺塑牛排」點牛排餐的比例高達69%,「陶板屋」客人點牛排的約佔59%,「西堤」也有53%。就產品而言,牛排的佔比很高,如果王品只做一個品牌,將只局限在一小部分的客人,無法開創集團的長尾經濟。
「客人才是王品的長尾策略所在,」戴勝益認為,多品牌策略,對王品集團來說,就是集團的長尾,每個品牌都有其定位與價格帶,更非鎖定市場原有的客人。
像「夏慕尼」的客人就定位為「新鐵客」,希望藉此吸引跟過去不同的客人。戴勝益說,目前一般鐵板燒的價位都在150元上下,「夏慕尼」硬是提高到980元,把過去不吃鐵板燒的饕客都拉進來。「原燒」拉的是重質感、重氣氛的「新燒客」,提升到580元。
人人都是VIP 拉長客層長尾
王品長尾上的各個品牌定位、區隔清楚,各品牌在各自領域,拚命拉長尾巴。戴勝益不諱言,王品如果只有一個主題,尾巴將很有限;用多品牌將尾巴向右延伸,王品集團的品牌尾巴自然比別人長。
其實,對服務業而言,長尾的真正涵意與對策,應該是想辦法把客層拉大、拉多、拉長。戴勝益強調,王品的長尾是客人,他要求所有員工,把每一位到王品消費的客人,都當成是VIP。
在一次集團幹部會議上,曾有多名店長建議戴勝益,對客人的貴賓卡要分成四等,就連贈禮也要分成四個等級,並給予不同折扣。這項建議,當場被打回。
戴勝益認為,硬把客人分等級,這對王品反而是一種傷害,畢竟不同消費者拿的折扣、禮物一旦有高低之分,彼此就會比較。顧此失彼,反而容易得罪客人,因小失大。王品目前擁有200多萬筆顧客數據,這些顧客平均每人每年到王品消費2.7次,整個集團平均每月有超過35萬人次上門消費。
以最早成立的「王品臺塑牛排」為例,到2006年底累計的消費客數已達9,600多萬人次,三年內可望突破1億人次大關。戴勝益說,小餐廳大都靠老闆套交情,客人才上門;王品如果對客人有等級之分,恐怕最後只有被視為上賓的那1萬人上門,其它34萬人都不來了。
全員分大餅 管理也有長尾
王品的內部管理也有長尾策略,首先是人才的長尾培養。戴勝益要求,公司內部不得刻意栽培明星,4,200多名員工,每個人都一視同仁,「工讀生如果沒好好做事,同樣有可能搞倒一家企業,」所以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其實,就某個層面來看,工讀生甚至比老闆還重要。因為,客人不見得知道這家公司的老闆是誰,但他絕對知道提供服務的工讀生或基層員工是誰。為了鼓舞第一線員工,王品每月固定提撥利潤的21%給所有員工,其中包含工讀生在內,這也是長尾的公平。
至於主廚、店長以上的幹部,則可以參與認股,分紅基數更大。一個主廚的年薪通常有100多萬元,年薪300萬元以上的店長更不在少數,總經理階層年薪則高達上千萬元,難怪大家都想開店當「獅王」。
戴勝益喜歡用「餅」來作比喻,他說如果畫一張大餅,這個餅百分之百都是他所擁有,那麼餅就只能維持原來的面積;但如果讓員工進來分餅,或許他只能分到四分之一,可是這塊餅會因為分的人多而變大,他所分到的面積相對會增加。
(經濟日報 宋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