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號】,更多關於薪酬、績效、股權、合伙人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視頻」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第1個秘密:利益是解放能量的密匙
一個員工在企業有沒有能量,願不願意貢獻自己?靠什麼,首先要靠利益驅動!毫無疑問,別的驅動也有對應的價值,不能說沒有。包括文化、願景、使命、責任,這些都有價值。
但是首先要解決的是第一個驅動,就是利益的驅動,並且一定要到位。從很多的案例和實踐當中發現利益的驅動沒有做好的情況之下,那麼員工會有很多的疑問來問你:「憑什麼我要努力為你幹?憑什麼我要拼命的為你幹?憑什麼我要加班加點地幹?」
我們都知道,員工拼命地幹、加班加點地幹,受益者一定是老闆,那老闆受益了,如果員工沒有得到好處,員工就會在背後「埋怨、抱怨」,找各種理由、藉口,最後我們就無法去獲得員工最大價值的釋放。
第2個秘密:員工安逸了,老闆就懸了
我們說企業要給員工一定的安全感和穩定的角色定位,但是絕對不能去到安逸,因為一旦去到了安逸,就走到了另外一個維度。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如果員工安逸了,他就沒有創造力,他的很多價值潛能就被自己隱藏,如果員工沒有很好地釋放出來能量時,老闆就是花了錢,卻沒有買到員工的價值,員工缺乏主動、自律的一種工作狀態,那老闆當然變得會很累。
因為老闆每天要在員工的屁股後面去抽鞭子、去督促,就像一個水杯一樣,你不推它,它就不動,如果你的員工大多數是這樣的一種狀態,都在安逸的工作、安逸的生活,在安逸的狀態之下,拼搏力就沒有了,結果就是:最後只有老闆一個人辛苦。
第3個秘密:企業不缺人才,缺的是機制
很多老闆都說:「我們企業沒有人才。」其實在很多企業,只要這個員工他有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工作的精神,還能提供工作的價值的時候,也許他就是符合你企業的基本人才條件,只是不是你想要的高價值人才。只是,我們不要忘了,高價值的背後需要你有高績效和高驅動去把他充分的釋放出來。
一個員工在企業不努力幹,在老闆的眼裡他就不是人才,人才並不是有能力、有經驗,而是他能夠解決企業的問題。
我們看到很多員工,其實他是有潛能的、有經驗的、有學歷的,什麼都有,但是為什麼他不願意幹,他不努力的去幹呢?
在很大程度上,他不願意幹,因為他沒有幹的那種原動力,所以我們如果把機製做好了,就能把人才的方方面面都能夠激發起來。
第4個秘密,員工定薪酬,老闆定機制
很多人會說薪酬是老闆定的、領導給的,這是我們傳統的思維。如果你的薪酬不能滿足員工的需要,你的薪酬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和達到員工需求的時候,人才是進不來、留不住的。
因為員工對薪酬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認知,薪酬要儘可能的滿足員工的心理的期望。但問題來了,如果員工要2萬,我怎麼給?
如果是獅子大開口的這種人要不得。大部分情況下、大部分的員工,他對薪酬的需求,它是有標準和依據的,他會根據自己過去、行業的情況、過去同事們的一些狀況來定位自己的薪酬需求。
既然是員工定的薪酬,那老闆定的是什麼?答案是定「機制」,也就說讓員工的價值和價格實現等價交換。
第5個秘密:價值=價格,薪酬就等於合理
很多老闆抱怨說,員工的工資越來越高。那麼一個員工的價格到底給多少是合理的,從理論上來講是跟價值有關。
我們舉個例子說,一個年薪50萬的業務員和一個年薪5萬的業務員,老闆更喜歡留下哪一個?
拿5萬年薪的業務員,他的收入並不算高,可是他的業務量一定很小。拿50萬的業務員,他們是企業的脊梁、是企業的未來、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的人,老闆肯定更願意留住年薪高的業務員。
如果一個員工拿著高薪酬、貢獻高價值、高績效的時候,他的薪酬是合理的,一個員工即使拿著不高的工資,但是卻沒有貢獻出對應的價值的時候,他依然是比較貴的。
第6個秘密:加薪=增值,人效大於成本
(1)加薪等於增值
一個員工要加工資,如果不增加價值,那他就會不斷地推高企業的人力成本。比如說:今年這個員工每月拿5000元,他要求明年漲到6000元,但是明年幹的活、明年幹的結果跟今年是一模一樣的,這個員工是多得了1000元,但是對企業就多增加了1000元的人力成本。
如果這個員工拿到了6000元的時候,他多做了很多事情,並且這些事情不是他自己認為的,而是公司鎖定的一些有價值的事,那麼公司多付了1000元,是買到了他更多的價值,這是物有所值的,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並沒有吃虧,企業付出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好。
(2)人效大於成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企業老闆天天抱怨說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實際是他企業的人效沒有得到提高。
比如你的企業現在人效是2萬,平均工資是5000元,工資費用率25%,如果員工的工資漲到7000元,人效變成5萬,我們的工資費用是多少?才14%!
從25%的工資費用率到14%的工資費用率,人力成本是降低了,員工加了工資,但是並沒有增加人力成本,所以衡量人力成本的核心的指標並不是工資,而是工資費用率和人創績效。
我是績動人薪,獲取詳細的語音或視頻講解,可留言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