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 專欄」想要加薪?你需要知道公司薪酬結構背後的秘密!

2020-12-17 1m建築裝飾沙龍學會

1m學會溫馨提醒:

我們需要一雙慧眼,

穿過加薪路上的「迷霧」,

看清薪酬設計的底層邏輯!

1

薪資是靠談

出來的嗎?

這個認知,可能是很多人的共識。尤其是對應屆畢業生來說,效果似乎很明顯。

舉個例子。

大學畢業生新新和貨貨,應聘同一家公司的相同職位。

最終,貨貨薪資4000,新新薪資5000。

看完上面這個例子,你可能會扼腕嘆息:我以為應屆畢業生沒什麼工作經驗,就沒談薪資的資本。如果你只是看到了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透過談薪資的表象,我們更應該關注的點是:為什麼敢加薪,為什麼能加薪

在上述例子中,我們看到第二位職員新新對自己的能力及崗位的待遇,有著較明確的認知。她知道崗位的所需技能,自己目前的技能水平;也調查對比了同等行業崗位的薪資情況。這就是她敢要更高薪資的底氣。

為什麼這個薪資要求能被滿足呢?對於HR來說,每個職位的待遇都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一個範圍區間;對應求職者的學歷、經驗和能力,有一定的浮動空間。求職者的薪資要求在公司預算範圍內,且符合相應的能力要求,便是可以考慮的。

通過以上例子的說明,希望大家能明白一個道理:

薪水不是老闆決定的,是由自己的價值決定的。

2

工作量增加的時候,

是不是就要提加薪了?

這種心態,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

這個想法在老闆那裡行得通嗎?

NO! 加薪和工作量沒有必然的關係,而是和員工的市場價值密切相關!所以,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企業是如何評估員工價值的的?

首先,員工的價值和企業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產品研發階段,研發人員的價值相對突出;產品宣傳階段,營銷人員的價值更重要;產品成熟期,研發人員和營銷人員的價值,均有所降低。

其次,員工的價值和職級直接相關。每個公司都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以職位或等級區分的薪酬等級的數量。比如:專員級別的工資不會高於經理級別的工資,經理級別的工資不會高於總監的工資。

再次,同一薪酬等級內部有一定薪酬變動範圍。前面說過,這個範圍和職者的學歷、經驗和能力是對應的,我們也可以用三個帶來說明:學習帶、能力帶、成熟帶。

學習帶

薪酬範圍中較低的部分,員工剛晉升或調整到新崗位,尚未能發揮崗位的全部價值,需要更多的學習才能完全勝任;

能力帶

薪酬範圍中間的部分,需要精通所有必要的職能,具備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創造額外價值,產生比較好的績效;

成熟帶

薪酬範圍較高的部分,具有競爭性優勢及可增加貢獻的額外知識,工作表現超過預期,具有領導和指導他人的能力。

通過上面的說明,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工作量的增加不等於價值的增加,當工作量的增加轉化為價值的增加,加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

是什麼左右著你的加薪幅度?

工作了一段時間,貨貨的表現受到了上級的肯定,給予了加薪的獎勵。可此時的貨貨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的開心……

不少朋友都有過類似的困惑:加薪的時候,我們總想著多多益善。可是,也不是漫天加價。試想,一個小杯子怎麼可能裝下一整塊蛋糕?

關於公司的盈利基數影響,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公司A是創業建築團隊,盈利基本沒有,目前預算緊巴巴。針對基本無盈利的創業公司而言,薪水一般不高,加薪幅度=行業平均薪資-現在薪資。如果加薪已經到了最高瓶頸,建議你換一家公司而不是選擇漲薪;

公司B是快速成長的公司,而且馬上就要上市。相對而言,此時的公司內部競爭較激烈,如果你有較強的能力,那麼薪水的漲幅會和公司的盈利漲幅成正比,而你的當務之急就是保持快速學習的能力。

行業平均薪資,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這個道理。此處,我們為大家普及一個重要的概念:市場對標。

市場對標:是指企業在進行公司薪酬結構設計時,對市場薪酬水平進行調查,作為一個標杆參考基準,從而更合理地設計本企業的薪酬體系。

一個重要的問題:市場對標的調研渠道有哪些呢?

通常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公開的渠道。如招聘網站上同級別公司同等崗位的薪酬範圍;

2)專業公司組織的調研。指一些調研機構免費發出的調研報告等,如怡安翰威特、美世、太和、中智、51job等等;

3)特製調研。自己指定要對標的公司、崗位,交給專業公司去定向進行調研;

4)招聘或從獵頭公司獲取數據。

關於績效基數。常見的是「優、良、中、差」等四個等級,不同的績效等級,對加薪幅度也有著直接影響。道理容易理解,此處就不做詳細解釋了。

以上是本次為大家分享的文章。

如果您有疑問或者建議,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互動。

專欄精選

【1m 專欄】現金為王!築造企業避免倒閉的秘笈

【1m 講堂】估價做不好,企業馬上倒!

【1m 推薦】行業痛點首號戰犯「收款難」,如何解決?

【1m 專欄】退步|領導力養成的公式

【1m 專欄】傑出的團隊關鍵特質有哪些?決定你的組織成敗,只差在一個坐標定位…

相關焦點

  • 「1m 講堂」HR:我們把「薪酬設計」背後的秘密全招了……
    此處,有三個重要的知識點,需要您提前儲備:1. 薪酬結構;2. 職位評估;3. 定薪原則。概念一:薪酬結構薪酬結構是基礎概念,指一系列的薪酬範圍,確定了每個級別薪酬率的最大和最小值。一般來說,公司只要資金流運轉正常,您的績效考核達標的話,通常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公司會對員工進行不同程度的漲薪;如果您工作已經一年以上,而薪水沒有發生任何變動,您可能需要和HR主動溝通,了解下具體的情況了。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每個職級都對應一定的薪酬範圍。
  • 「1m 工藝」工作3年,總算明白硅藻泥是怎麼回事了?
    油漆和塗料,也是設計師們經常接觸的,在設計過程中,有很多飾面效果都是使用塗料來完成的,但由於每種塗料的不同特性, 導致設計師難以判斷如何實現想要的效果。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硅藻泥牆面雖然能起到呼吸調溼的作用,但是效果很微弱,並達不到主流廠家宣傳的可以達到「調節室內溼度」那麼厲害。03吸音降噪硅藻泥自身是分子多孔結構,具有一定的降低噪音功能。
  • 2021來了,關於薪酬,你必須知道的6個秘密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薪酬、績效、股權、合伙人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視頻」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第1個秘密:利益是解放能量的密匙一個員工在企業有沒有能量,願不願意貢獻自己?靠什麼,首先要靠利益驅動!毫無疑問,別的驅動也有對應的價值,不能說沒有。包括文化、願景、使命、責任,這些都有價值。
  • 榜單 | 2018香港薪酬趨勢調查出爐!這個行業加薪5.3%排第一!
    一份工作,除了考慮自己是否感興趣最在意的還是薪資、工作量、職業前景等因素要想在香港找到一份自己感興趣薪資還不錯的工作著實不易前幾天出爐的「2018薪酬趨勢調查」或許能讓你在求職前做個參考!今天港君帶你來看看,這份調查到底寫了什麼!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於2018年8月至9月進行了「2018年薪酬趨勢調查」,了解本港僱主在2018年1月至9月期間對僱員薪酬、花紅髮放及福利的變動情況和趨勢。調查訪問了76家來自14個不同行業的機構,涵蓋全職僱員人數合共138,000人。
  • 2018香港薪酬調查報告出爐!這個行業加薪最高、花紅最多?
    jobsDB於2018年3至4月進行網上薪酬調查旨在了解香港就業市場最新狀況調查共訪問了2,006名本地僱員今天港君便來帶大家來解讀一下這份報告幫助你解答以上的疑問若按工種分類,今年銀行及金融、資訊科」
  • 2018香港薪酬趨勢調查新鮮出爐!這個行業加薪5.3%排第一!
    薪酬趨勢調查」或許能讓你在求職前做個參考!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於2018年8月至9月進行了「2018年薪酬趨勢調查」,了解本港僱主在2018年1月至9月期間對僱員薪酬、花紅髮放及福利的變動情況和趨勢。圖片來源:香港0172家受訪機構當中,94.4%的機構表示於2018年有進行加薪,5.6%的公司錄得凍薪,沒有公司表示減薪。
  • 工作多年兢兢業業,想要加薪遭拒絕?不懂這2點,升職加薪很難
    小曾一畢業就進入了一家創業公司,勤勤懇懇工作了3年,可工資卻沒有漲過。眼看著要結婚買房,小曾只好鼓起勇氣找辦公室找老闆,開門見山地說:「老闆,我今年要買房結婚,而且我也在公司工作3年了,能不能加薪?」可老闆卻敷衍他:「現在經濟不景氣,你也知道我們是創業公司,條件還不夠好,等公司接了大的案子之後就給你加。」小曾在心裡直抱怨老闆不公平,兢兢業業工作,加點錢都不願意,招進來的新員工工資比自己還高。一氣之下,小曾乾脆選擇辭職。老闆不願意給老員工加薪,卻願意花大價錢招新人,確實讓人覺得不公平。但公司畢竟是以利益為重,如果遲遲不願意給我們加薪,背後一定有原因。
  • 薪酬體系怎麼設計?看看這家把薪酬公開的公司怎麼說
    前段時間的「2016中國準獨角獸公司薪酬調研」解讀會最乾貨的部分,引來不少HR朋友的關注;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解讀會的精彩內容——這次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實戰案例,來自 IDG資本被投企業 LeanCloud。
  • 「心學專欄|邵明」正向思考背後的文化問題⊙邵明
    意即人人皆有佛性(內在的智慧),不需要向外再去求索,是否成佛,全在此人當下是否願意活出內在的智慧。由此可見,中華文化是把負向情緒當作「逆增上緣」,意即如果能從負向情緒中看到自性,其實會是轉化境遇的契機。而且,中華文化也不會去鼓吹正向情緒的價值,但凡是情緒,中華文化都會勸導人不要陷溺於其中,保持清明的心境,活出深刻的意義感,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 常用公司的薪酬結構 | 如何設計你公司的薪酬體系?
    今天我們就從薪酬結構來先談一談,在操作層面上,常用公司的薪酬結構設計中的問題和方法。薪酬設計要進行人工成本測算,將人工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沒有完美的薪酬體系,只有相對完美的薪酬體系,薪酬設計需要有全局思維,薪酬工作人員要能夠通過合理的策略和明確的設計流程,規避常見誤區,實現薪酬,全面支撐公司戰略。因此薪酬工作人員在公司的地位舉足輕重,一個公司的薪酬設計也越來越成為考量公司好壞的一項重要標準。
  • 一年內從專員升為主管,我發現升職加薪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
    那麼,升職加薪背後的邏輯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重點分析。首先我們要了解決定我們的薪酬水平處於何種段位的因素有哪些。首先從公司層面講,公司是否意識到這個問題,能否改變薪酬獎勵制度和制定激勵政策;其次從自身方面上講,如果公司無法為自己提供格外的激勵政策,是否需要通過跳槽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一旦碰到這個問題,往往是比較苦惱的。
  • 「1m 專欄」公司不想讓你知道的休假規則,內有乾坤!
    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性質特殊需要或職責範圍的關係,需要連續上班或難以按時上下班,無法適用標準工作時間或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三種工作時間制在實際勞動關係的管理應用中,存在哪些常見問題呢問題一:標準工時制員工延時加班,企業是否安排員工調休?
  • 你的公司允許員工「用工資換股權」嗎?我這裡有兩點建議
    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很多公司都會通過「工資、獎金、股權激勵」等多種方式搭建薪酬體系。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工資換股權」了。通俗來說,就是公司用一部分股權,替換員工的一部分薪酬。事實上,很多公司在招聘時並沒有溝通好,但在運營過程中,「以股換薪」的情形也經常出現。這時,往往很容易出現股權風險。
  • 「心理專欄」當肯恩威爾伯遇到儒家⊙王嶽
    在1997年1月4日的德國報紙Die Welt中,評論家稱他為「在意識進化領域裡最重要的思想家」。根據Frank Visser的說法,他是「美國最為新潮的學院派作家」,也是第一個在生前就出版文集的哲學心理學家。
  • 薪酬大數據揭曉:2017年,你加薪了嗎? | VISION第81期
    作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你是否真的了解薪酬的結構?通常情況下,薪酬結構由基本工資(底薪)、績效工資、加班費、崗位津貼、獎金、其他補貼等6個部分組成。提出加薪不僅是一種向公司主動索取價值回撥的方式,也是一種對自己重新進行梳理評估的途徑。
  • 原華為全球高端招聘總監:高管薪酬談判怎麼做?
    這幾年新興的科技企業都希望從FLAG、BAT、華為這些成功企業挖人,但經常遇到的情況是,企業預設的薪酬上限比候選人現有薪酬低。該怎麼辦?呂昕蔚老師先跟我們明確了一個基本原則:人才,是不存在物美價廉的。不要有撿漏的僥倖心理,招人一定是「才財對等」,即才能與財富(薪酬)對等。
  • 薪酬設計:微軟公司的薪酬結構
    薪酬設計:微軟公司的薪酬結構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微軟憑藉自身高科技力量的原動力,乘風險投資之風,以資本市場為翼,馳騁千裡,盡顯風流。微軟公司在軟體開發上獲得巨大成功後,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為保持自己的領導者地位,微軟公司必須不斷有所創新,以應付諸多公司的挑戰。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微軟公司的薪酬結構。
  • 網飛公司創始人:不主動給員工加薪的老闆,幹不成大事業
    拿到了高額績效獎金的人,可能並沒有對公司做出多少貢獻。而且,市場風雲變幻,1月份定下來的目標可能到12月份就過時了。任務完成了,機會也錯過了。哈斯廷斯覺得這樣不行,大家只考慮怎麼完成各自KPI裡的績效目標,並不考慮現階段企業做什麼才能活下來並且發展壯大,而恰恰後者才是創業公司最需要的。
  • 【薪酬體系】薪酬結構設計
    過去大家認為發錢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您知道嗎,有時候發錢多反而員工滿意度並不高,即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發錢不能有理有據就可能會喪失員工信任,既起不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也無法真正激勵員工。那如何做到發錢有理有據呢?這背後涉及兩個問題,薪酬模式和薪酬結構。
  • 面試如何開口問『薪資、公司福利』?求職必學英文句型讓你自信開口!
    以下有幾個表達法可以參考:說到面試,許多面試者在衡量要不要加入一間公司時,除了工作內容外,也會考慮到薪資、福利、工時、公司文化等,但你知道該如何開口詢問嗎?詢問薪水面試時,我們經常會等待面試官主動詢問薪水,但如果面試過程中一直沒有提起,該如何開口詢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