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清代蒙古王公與清朝皇室之間交往頻繁,蒙古人愛吃的羊蠍子隨之傳入宮廷,獲得了康熙帝的讚許,從此羊蠍子被列入皇家御宴,並逐漸傳向民間。
羊蠍子是羊脊骨部分,看到這想必很多人都特別的納悶,既然是羊的脊椎骨,為什麼要叫羊蠍子呢?因為羊身上的脊椎骨看起來特別像蠍子,所以就叫做羊蠍子。
秋冬正是吃羊肉的季節,羊肉性溫熱,可以增加身體的熱量,給身體帶來溫暖,所以羊肉對於一些虛寒病症有很大的效益。
最香不過貼骨肉,對於肉類食物,帶骨食用才更有味,羊肉也是一樣,冬季正是吃羊蠍子的時候,吃羊蠍子就講究吃貼骨肉,相較於純粹的肉感,很多人更喜歡帶骨頭的羊蠍子。
羊蠍子低脂肪、高蛋白、鈣質豐富,有「補鈣之王」之稱。
大多數人都吃過羊蠍子,比如北京的老誠一鍋等等,但是大家有沒有在家自己做過呢?
冬天家人一起在家熱熱鬧鬧地吃一頓羊蠍子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既不用冒著寒冷出去排隊,還吃得舒服爽快。
自己烹飪羊蠍子,那首先就需要去選購羊蠍子。
對於我這種不會挑肉的小白,一般直接網購大品牌就好了。
咩小鮮羔羊蠍子
做羊蠍子其實很簡單哦,按照我的方法,保證這道羊蠍子做出來特別的清甜鮮美。
常規做法:
懶人做法:
1將羊蠍子拆開包裝放入冷水中挼搓乾淨
2鍋中倒入適量的冷水,將羊蠍子焯水一遍
3鍋中重新放水,將羊蠍子洗淨然重新放入鍋中,將咩小鮮自帶燉滷料倒入鍋中,開火燉煮1小時,出鍋。
這一道鹹淡適中,香味撲鼻的羊蠍子就做好啦!
還可以自己放一些喜歡的配菜,就更圓滿了,而且羊蠍子本身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特別的低,蛋白質和鈣元素的含量特別的高,而且這些營養也易於被人體吸收,寒冷的冬季吃上一份熱氣騰騰的羊蠍子既滋補又美味,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