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福州小輝哥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劉禹錫政治上主張革新,一生仕途坎坷,幾度遭貶,卻生性樂觀,寫下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等積極樂觀的名句。

詩意簡析

詩的前兩句是烏衣巷黃昏時分的全景。「朱雀橋」和「烏衣巷」都是歷史遺蹟。前者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上的浮橋,為東晉時所建。後者位於秦淮河南,東吳時設兵營於此,軍士皆著黑衣,故名。東晉時,朱雀橋和烏衣巷都是王導、謝安等貴族的居住之地。

王導是東晉時期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謝安也是東晉著名的大政治家,曾指揮東晉軍隊,以八萬大勝前秦苻堅八十萬大軍,贏得淝水之戰的勝利。王、謝兩個家族底蘊深厚,在東晉朝堂多年不衰,是著名的世家貴族。

是以當劉禹錫來到朱雀橋和烏衣巷,僅僅這兩個地名,已足以喚起他無數對昔日繁華的回憶。可是,當年車水馬龍、冠蓋雲集之地,等到黃昏降臨,卻呈現出一派別有意味的景色:「野草花」意味著荒涼,「夕陽斜」代表著沒落。剛剛被喚起的昔日繁華的記憶,轉眼成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兩句詩是黃昏時分燕子歸巢景象的特寫。舊時的王謝豪宅,今日的尋常人家,其實處於同一個地方。作者看到的是當下的民宅,想到的卻是古代的豪門,從一個尋常的燕子歸巢的場景,聯想到老屋易主。而無數朝代更替和人事變換,就蘊含在其中,一種無盡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這種滄桑感慨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個是關於人的方面,比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如皇權弱而世家強導致皇朝覆亡等等;另一個是自然規律,比如任何新的事物都將變成舊的,一切存在都會走向消亡等等。當劉禹錫面對烏衣巷時,他一方面會反思東晉滅亡的社會原因,而產生借古鑑今之意;另一方面,他也會對自然規律的不可抗拒,感到無可奈何。

古句今意

今天,人們更多的是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來表示換了人間的意思。比如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汽車、電腦、手機等產品一降再降,漸漸走入普通老百姓家庭,就可以用這兩句詩來形容。

相關焦點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譯文及注釋】  譯文朱雀橋邊長滿叢叢野草,點點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從前在王謝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如今再來飛進平常百姓人家。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⑵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正南朱雀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⑶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巨室。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⑷尋常:平常。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呢?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前言題主的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金陵五題 其二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老街七律《三國歸晉》)永嘉之亂以後西晉滅亡,司馬睿等人衣冠南渡建立東晉 ,當初的司馬一家在江南並沒有什麼根基。因此不得不藉助於琅琊王氏,其中王敦、王導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王敦後來叛亂,王導卻忠心輔佐司馬氏。因此在王敦之亂被平定後,王氏家族在東晉的地位沒有受到影響。兩晉之際,琅邪王氏中的兄弟(非親兄弟)三人都留下了重重一筆。
  • 河北承德的才女蒙曼,竟然理解錯「舊時王謝堂前燕」,錯誤太低級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就是詩人劉禹錫大名鼎鼎的《烏衣巷》,如今已經連續多年被入選到小學語文課本當中了,這首詩是絕大多數學生都耳熟能詳的經典古詩。詩人劉禹錫曾經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是對人生多舛,滄海桑田的一片感慨。
  • 「舊時王謝堂前燕」,王謝兩家到底有何能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所做的《烏衣巷》。這首詩,是詩人感嘆曾經風光無限王謝舊居,早已蕩然無存。不過一直到東晉之前,王謝兩家也僅僅只是當時北方的二流氏族,但他們早早便開始布局了。王謝兩家所任的官職儘管都不高,但卻掌握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職的地點又是國家的膏腴之地,故為其家族的日後興起奠定了基礎。
  • 蒙曼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低級錯誤,她水平被高估了?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舞臺上,蒙曼對劉禹錫經典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解釋令人大跌眼鏡。蒙曼是這樣理解詩意的:王、謝家族衰敗之後,燕子便不願意再回去了,因為「燕子不落愁人家」,它們選擇飛入尋常百姓,是因為如今尋常百姓家才是「和美之家」,體現出了「富貴之氣」。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記國家一級書法師羅善福
    有一次,他為一村莊大祠堂寫春聯,站幾個小時不停歇,整整寫了六十多副,族長堅持要付1000元作為酬勞,他卻婉言謝絕……百姓心中有桿秤,隨著影響越來越大,請他寫字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一幅幅龍飛鳳舞的書法和對聯,像一隻只翩飛的燕子,飛入鄉村農家的門簷、廳堂,讓千家萬戶的農民,不用去買印刷的千篇一律的對聯,而貼上他書寫的新鮮生動、接地氣的對聯,正是「雅俗共賞是春聯,飛入尋常百姓家!」羅善福,字仁樵,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吉安泰和贛江邊一個小村莊。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枚綠松石「講述」家族顯赫故事
    我想想也對,這種無止境的濫採把我們採光後,這裡就什麼都沒了。那天,上遊新聞記者和竹山綠松石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陳衛在我旁邊聊天時,他們說,現在竹山只有四家公司在有計劃地採綠松石。「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們綠松石家族現在就像唐代詩人劉禹錫作的《烏衣巷》這首詩一樣。上遊新聞記者 牛泰
  •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飛入尋常百姓家」——手文化與「手」部首辨析(之十六)
  • 教授孫紹振:對蒙曼解析「舊時王謝堂前燕」,為何提出不同看法?
    原來有教授指出,蒙曼女士在"舊時王謝堂前燕"理解錯了。在對於教授來講,是一個常識性錯誤。蒙曼女士的水平,因此也遭到了網友的質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真的高估了蒙曼女士的知識文化嗎?蒙曼出生在1975年的河北承德。她從小便對我國的歷史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加上父母有意的引導,蒙曼小小年紀就會背很多古詩詞。
  • 朱雀橋邊,烏衣巷口,王謝人家,劉禹錫為什麼寫金陵用這三個地方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劉禹錫《烏衣巷》詩文漫讀:朱雀橋邊,搖曳著野草閒花,烏衣巷口,夕陽慵懶下墜。晉朝時,王謝豪門的景象早已不見。那曾經在高堂華宅安家的燕子,飛入了尋常百姓的人家。初衣解詩:這是一首著名的懷古詩,將景色和歷史非常巧妙,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痕跡。
  • 「堂前燕」飛入海島!臺山這所學校好熱鬧
    為了推動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的蓬勃發展,讓新思想飛入海島尋常百姓家,臺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川島鎮、市教育局,昨天在臺山下川中學開展僑鄉特色的
  •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那麼,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燕知寒門,其實就是說燕子這種動物,它們是可以辨別,到底哪一家是富人,哪一家是窮人的?古詩也有說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說燕子若是選擇在人家裡搭窩,它們會先去最富有的人家。
  • 成語芝蘭玉樹是形容什麼意思 10.23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成語芝蘭玉樹是形容什麼意思 10.23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2020年10月23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中又更新了最新的成語問題
  • 劉禹錫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指的是誰
    因為,王謝堂前燕,尋常百姓家,這代表了兩個迥然不同的社會階層,通過燕子這個靈巧的媒介,巧妙連接在了一起,也讓人感嘆歷史發展的滾滾車輪和王朝興衰交替的悲歡離合。那麼詩歌裡面出現的王謝到底是誰呢?他們就是東晉時代赫赫有名、權傾一時的宰相王家和謝家,王家的輝煌佔據了東晉歷史的前半段,謝家的顯赫佔據了東晉王朝的中後期,王家的代表人物就是王敦和王導,謝家的代表人物就是謝安和謝玄。當然了,上面這四個人都是宰相級的人物,還有很多非宰相級的著名人物也在東晉時代紅極一時。
  • 傳統詩詞文化中的綠蟻、黎元、吳姬、壓酒、王謝、屠蘇是什麼意思
    也難怪杜甫的時運不濟,一心想入仕的杜甫剛剛心願達成,就遇上了「安史之亂」。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天寶十月初,即是公元755年的十月初,他由長安前往奉先縣(今陝西蒲城)探望妻兒,於沿途所見悽涼景象、到家又看到兒子餓死,悲痛欲絕,遂作此詩,因為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爆發,由於沒有電話,消息傳不到杜甫身邊而已。
  • 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學術科普文的改編之路
    基於這一使命考慮,《工商管理學者之家》刊發了一系列從學術論文改編而來的微文。那麼,如何去實現這樣的轉換?對於這一問題,武漢大學衛武教授及其團隊結合他們的實際經驗,與我們加以分享。我們平時碰到的學術論文往往給人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感覺,大多時候的受眾僅限於學術圈。管理學理論通過幾十年的研究積累,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理論形成過程中為了研究需要形成了大量學術語言和專業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