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橋邊,烏衣巷口,王謝人家,劉禹錫為什麼寫金陵用這三個地方

2020-12-22 初衣勝雪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劉禹錫《烏衣巷》

詩文漫讀:朱雀橋邊,搖曳著野草閒花,

烏衣巷口,夕陽慵懶下墜。

晉朝時,王謝豪門的景象早已不見。

那曾經在高堂華宅安家的燕子,飛入了尋常百姓的人家。

初衣解詩:這是一首著名的懷古詩,將景色和歷史非常巧妙,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痕跡。

唐朝的劉禹錫,遊覽金陵南京的時候,其實正是中唐時期,唐朝結束了歷史之前長達幾百年的割據局面,此時雖然也有一些內部矛盾,但總體而言,人民安定,國家富庶。

而金陵,在唐朝已經不佔據有更重要的政治中心的地位,它依然是南方的經濟中心。少了政治雄氣的金陵,六朝如夢鳥空啼,如同倦怠的英雄,平靜地躺在南方的山水間。

而作為曾是要都的金陵,金陵王氣黯然收,成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樂土,卻留下了前朝處處的古蹟。

「朱雀橋邊野草花」,曾經是金陵重要樞紐之一朱雀浮橋,不再有前朝,車馬絡繹,萬方輻輳的景象,人煙茂盛之時,城市裡哪有野草閒花的地方。但現在很顯然,搖曳的花草,掩蓋了前人的足跡。

「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此時沐浴在斜陽裡。如果不知道歷史,誰曾想過如此安寧的地方,曾經是如何的鐵血凜冽與高華?

那麼烏衣巷的來由是怎樣的呢?曾經烏衣巷是三國吳國著名的軍事要地,其軍士都穿青衣,肅穆莊嚴,神秘莫測而聞名,後來王謝豪族子弟都住在此處,享受著政治上的榮耀,其子弟皆稱烏衣郎。一時莊嚴顯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金陵曾是帝都,六朝望族,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都曾經是金陵的名門望族,權傾朝野,功勳卓著。但現在,歷史的潮流滾滾而去,再也沒有他們的蹤跡,只剩下曾經似曾相識的燕子,在百姓家的簷頭安家落戶。

金陵如此的平靜,如果不是深知道,這裡曾經是歷史的重要的麋集地,野草閒花,燕子炊煙,仿佛幾千年來從未發生過什麼。

但詩人和官僚劉禹錫卻是知道的。這裡有六朝跌宕的歷史,這裡曾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的歷史風雲,這裡有血與火的悲歌,也曾經有華麗與無以倫比的榮耀。而現在都漸漸的淹沒在夕陽裡。

這是一種深沉的感慨,卻有節製得恰到好處。金陵繁華的消歇衰落,是歷史的必然。站在這種角度,誰又不是歷史裹挾下的人生呢?又或者北方最繁榮的帝都,也許終有一天會成為歷史的遺蹟,或湮滅,或平靜。

劉禹錫在33歲曾做過朝廷的高官,短短幾個月的奮力改革,餘下的是23年的流放巴蜀外地的貶官生涯。對於人生的起落,歷史的沉浮,比他人更多一份深切的感悟與平忍。我說的是平忍而不是消沉。

所以在這首看是平淡清麗的懷古詩裡,我們人就是可以觸摸到詩人隱隱的壯懷的。朱雀橋邊,烏衣巷口,王謝人家,劉禹錫為什麼寫金陵用這三個地方?那朱雀橋烏衣巷,王謝人家,無不是在歷史上有過瑰麗政治痕跡的歷史意象,暗示著詩人未展的懷抱,以及被埋沒的遺憾。

所以這首詩讀來清麗之餘,特別有歷史的沉感。

劉禹錫的好處在於,他不輕易的發表議論。只是將幾個重要的歷史關聯和現實的景色並列。

就看別人讀到的哪些。

就是這種平忍和無聲的壯懷激烈,劉禹錫在56歲之後,迎來了他人生的第2個高峰。劉禹錫,累官至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追贈戶部尚書。

讓我們重讀這首非常雋永深沉的詠史名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言置評。

相關焦點

  • 烏衣巷口、朱雀橋邊,劉禹錫筆下的故事還在被續寫
    金陵城內,朱雀橋邊,秦淮河日日夜夜流淌不絕,河兩岸世世代代遊人如織。在那被歷史煙塵覆蓋而無人問津的朱雀橋邊,一株不知名的野花,悄悄地綻放了千年。但是此時它的身邊已經沒有能夠欣賞它的美的人了,只剩自己孤芳自賞。這片草地上有許多許多花,許多許多草。
  • 朱雀橋邊野草花,中國詩詞大會,陳更答題《烏衣巷》
    劉禹錫是唐代的大詩人,在詩壇具有崇高的地位。劉禹錫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唯獨沒有去過金陵,他的朋友寫了幾首關於金陵的詩,讓劉禹錫和詩,於是劉禹錫就寫下了《金陵五首》,其中有一首就是著名的《烏衣巷》,讓烏衣巷成為了熠熠生輝的風景名勝。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劉禹錫遊訪金陵,寫下一首詩,白居易讀後也嘆賞良久
    劉禹錫遊訪金陵,寫下一首詩,白居易讀後也嘆賞良久。讀完這首詩,也許你會更加迷茫,也許你從此變得堅強。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雖詠懷古蹟,卻沒有拘泥於史實,全文沒有一句議論,只是選取典型景物以顯示烏衣巷的今昔變化,寄託詩人深深的感慨,是詩人最為滿意的懷古佳作之一。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從描寫六朝古都金陵南門外的朱雀橋入手,描寫烏衣巷的環境。
  • 劉禹錫驚豔千古的詠懷名篇,白居易讀後嘆賞不已,帶火了一條小巷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條巷子,卻因為一些詩人的作品而廣為人知,成為歷史興亡的縮影。它們和這些詩人的作品一起揚名青史,震爍古今。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一首和一條小巷子有關的唐詩,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
  • 江蘇南京烏衣巷,因「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而聞名
    烏衣巷位於文德橋夫子廟南面,因為駐紮在三國的孫吳官兵都穿著黑色軍裝,所以他們的駐紮地叫烏衣巷,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使烏衣巷聞名於世,烏衣巷是中國最古老、最有名的古巷,那時,這裡是中國家庭居住的地方,三國時期也是吳國守衛石城的軍營所在地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前在王謝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如今再來飛進平常百姓人家。 注釋 ⑴烏衣巷:金陵城內街名,位於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三國時期吳國曾設軍營於此,為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
  • 傳統詩詞文化中的綠蟻、黎元、吳姬、壓酒、王謝、屠蘇是什麼意思
    注釋:布衣——百姓;黎元——平民百姓;朱門——權貴人家;三、吳姬、壓酒《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簡介:這首詩是李白將要離開金陵(南京),前往揚州旅遊時為朋友寫的一首話別詩。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政治上主張革新,一生仕途坎坷,幾度遭貶,卻生性樂觀,寫下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等積極樂觀的名句。詩意簡析詩的前兩句是烏衣巷黃昏時分的全景。「朱雀橋」和「烏衣巷」都是歷史遺蹟。前者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上的浮橋,為東晉時所建。
  • 此詩4個字點破答案
    紅樓夢整本書最擅長使用諧音,其中賈政表述的是其假正經,賈寶玉表示的是其是個假的寶玉,所以我們可不可以假設一下,賈史王薛這四個字也有諧音意思,小編曾經讀到過一首詩,是劉禹錫寫的《烏衣巷》,整個詩句只有四句,分別為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唐詩三百首》中劉禹錫最經典七首古詩,堪稱千古絕唱
    劉禹錫,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西塞山懷古劉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給人大徹大悟之感
    另外他的這首《浪淘沙·其八》,同樣也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詩作,整首詩也是看上去寫得平淡無奇,但是那一份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是呼之欲出,「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從而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呢?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前言題主的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金陵五題 其二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是指東晉的王氏家族與謝氏家族,除了這首詩以外,劉禹錫還有《題報恩寺》也寫到了王謝:雲外支硎寺,名聲敵虎丘。石文留馬跡,峰勢聳牛頭。泉眼潛通海,松門預帶秋。遲回好風景,王謝昔曾遊。雖然都用到了王謝,不過這一首寫的不是金陵而是蘇州。王謝不僅僅指王謝兩家的子弟,更是代指六朝時期的公頃貴族,不過其中最風光的當然是王謝兩家。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非常悽美,讀來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劉禹錫世稱「詩豪」,唐朝著名的詩人,而且他還是名門之後,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劉郎」,他的詩寫得非常的悽美,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儘管他有著名門的這一身份,但是這一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更多的是令他處處受到打擊,所以他一輩子鬱郁不得志,這也使得他的詩作,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劉禹錫經典詩文十六篇
    劉禹錫被貶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簡析: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曆二年),劉禹錫從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這是其中的第二首。《烏衣巷》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感慨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烏衣巷》應當是劉禹錫最具哲理,也最為深情的一首詩,這個時候的詩人,由於經歷了太多,內心有著太多的痛苦,當他來到南京,面對當年王謝兩大家族早已支離破碎,這個時候的詩人內心更我的是感慨,時間對於任何人來說,那都是一樣,無論一個人是有多麼的顯貴,可是當歷經了歲月之後,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 「詩豪」劉禹錫經典詩詞10首 值得收藏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夢得,其先祖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