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的饕餮史:羊蠍子之父蘇東坡

2020-12-20 騰訊網

[摘要]蘇軾發現杏仁茶和羊肉同煮,滋補身體,口感更佳。羊肉和胡桃合煮,能消除羊肉的羶腥之味。蘇軾在給弟弟蘇轍的信裡還記載了和羊肉相關的趣事。

中國人吃羊肉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先民就馴化了羊,羊成為日常六畜之一。漢代以前羊肉主要用煮,或者用泥裹著烤著吃,加工相對粗糙,調料也很少。漢朝的時候,熱愛美食的人民,想盡辦法烹飪美食,他們有時醃製羊肉,有時熬湯,還能夠晾乾做肉乾,也能切成細條烹飪,甚至用煙燻烘烤等等,羊肉的製作方法日益精湛。

羊肉的「文吃」與「武吃」

唐朝時羊肉作為美食進入的新紀元。一次韋巨源升官作了尚書,請皇帝吃飯。其中有幾種羊肉的美食,今天看來仍然令人驚嘆。比如:通花軟牛腸,這種香腸是用羊骨髓與牛肉攪拌在一起做成。羊皮花絲,即細切的羊肚絲;逡巡醬,即為魚肉羊肉製作的醬,魚羊為鮮;五生盤,即羊、豬、牛、熊、鹿 5 種肉的拼盤;格食,即用羊肉、羊腸拌豆粉煎制而成等等,最誇張的是「昇平炙」,一道菜用三百條羊舌、鹿舌烤熟後拌在一起,即寓意能言善辯,又體現君臣一心。

到了宋朝,羊肉價格變得十分昂貴。由於宋朝疆域較小,大量過去適宜養羊的地區被其他鼎立少數民族政權佔據。羊是軍用物資,羊皮可以製造軍隊的營帳和官兵的衣服。《遼史》中就明確記載,宋遼兩國的邊境貿易中,為了削弱宋軍的軍事力量,遼國嚴格控制羊的出境。西夏政權倒是允許羊賣到宋境,可價格貴的令人乍舌,幾斤茶葉才能換一隻羊。因此,在宋朝一般人是吃不起羊肉的。平江府的羊肉每斤賣到900錢,而冬天的黃河鯉魚每斤不到100錢,一頓普通有酒菜的飯10錢也夠了。因為羊肉太貴,連俸祿低的小官也吃不起。

羊肉在宋朝皇家的地位特別。宋朝皇族的家規定:「飲食不要太多山珍海味,御膳房只用羊肉就夠了。」因此,宋朝的御膳房主要做羊肉,每年要消耗十萬多斤羊肉。宋朝皇帝也愛吃羊肉,宋仁宗半夜做夢,都想吃烤羊。宰相呂大防止曾經對宋哲宗說:「宋朝能夠維持一百多年的國泰民安,就是因為皇家只吃羊肉。」 這或許與唐朝以來盛行的中醫 「以形補體」,「吃啥補啥的」的理論相似,羊是溫順,安靜的動物,與宋朝皇帝形成寬厚仁慈的性格也有影響。即便皇帝只吃羊肉,天才的廚師們也能做出巧奪天工的人間美味。《武林舊事》記載:紹興二十一年,宋高宗親臨清河郡王張俊府第,並在張府接受了張俊的宴請,這是極其難得的聖眷恩寵。張俊準備了大量山珍海味,作為皇家最重要的羊肉,自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羊頭菜羹、燒羊頭、羊舌託胎羹、鋪羊粉飯、燒羊、斬羊、羊舌籤等,其中羊舌籤是把羊舌頭切成極小塊,熬成肉粥,用雞蛋做卷,包裹碎肉,味道香甜可口,寓意能言善辯。羊舌託胎羹則用羊舌二枚,羊皮二塊,羊腎四枚,蘑菇、糟姜做羹,食用肉湯,有補中益氣的效用。

羊肉的皇家榮耀,上行下效,宋朝的官員也格外看重羊肉。羊肉的吃法雖多,歸納起來是兩大類,一種是「文吃」。這點很符合讀書人的品味,不但要求羊肉要做的好吃,還要有搭配美酒。吃肉的環境雅致,有美好的音樂舞蹈助興;另外一種叫做「武吃」。這種吃飯是對專注與羊肉單純的熱愛,只吃肉,別的都不用。宋朝大臣蒲宗孟一家是武吃的代表。一家人一天要吃十幾隻羊,一年共需四千多隻。

酷愛羊蠍子的蘇東坡

宋朝的大名士蘇軾和羊肉緣分頗深。蘇軾性格耿直,仕途坎坷。宋神宗時,他反對王安石變法被新黨貶斥。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去世,舊黨上臺。蘇軾卻反對徹底廢除王安石的新法,仕途再遇障礙。最倒黴的是宋哲宗親政後,新黨再次上臺,蘇軾被貶斥到惠州,從此再無翻身的機會。今天的惠州市地處珠三角地區,經濟繁榮,人口密集。在北宋時,這裡可是偏僻荒涼,民生凋敝。對於這個沒有前途的罪官,蘇軾身邊的姬妾們紛紛離他而去,只有那位給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靈感的紅粉知己王朝雲,一直陪在身旁。不幸的是由於水土不服,王朝雲常年患病,最終逝於惠州。面對事業和感情的雙重打擊,蘇軾依然倔強的生活著,並不斷發現生活中的樂趣。他喜歡吃荔枝,學習古法釀酒,甚至憑藉自己多年對美食的造詣,不斷發明改進羊肉的新吃法。

蘇軾發現杏仁茶和羊肉同煮,滋補身體,口感更佳。羊肉和胡桃合煮,能消除羊肉的羶腥之味。蘇軾在給弟弟蘇轍的信裡記載了和羊肉相關的趣事:惠州市場寥落,商品匱乏,然而每日殺一隻羊。因為蘇軾是被貶斥的罪官,所以不敢與當地權貴爭搶好的羊肉。於是蘇軾私下囑咐殺羊的人,給他留下一般沒人要的羊脊骨,在這些骨頭之間也有一點羊肉。取回家後,蘇軾先將羊脊骨徹底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點鹽少許,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蘇軾終日在羊脊骨間摘剔碎肉,自稱就像吃海鮮蝦蟹的感覺和味道。蘇軾大約三、五日吃一次羊脊骨,並在信中調侃蘇轍,你生活優渥,多年公款吃喝,飽食好羊肉,把牙齒都陷進去了,也碰不到羊骨頭,怎麼能明白這種美味呢?在信末,蘇軾還幽默了一把說,這種吃法是不錯,只是每次自己把骨頭上的肉挑剔光了,圍繞在身邊的幾隻狗都很不開心。

蘇軾愛吃羊肉還影響了身邊的人。蘇軾的朋友韓宗儒也酷愛吃羊肉,可惜家裡窮,買不起。當時蘇軾的字在北宋已經聞名。韓宗儒就把蘇軾寫給他的信,送給殿帥姚麟,一次就換了十幾斤羊肉。自從發現了這個好辦法,韓宗儒不斷給蘇軾寫信,讓蘇軾回信。次數多了,終於有人告訴了蘇軾:「東晉的時候王羲之用字和道士換鵝。現在你的字被人拿去換羊肉了。」蘇軾聽完大笑。之後不久,韓宗儒又讓僕人給蘇軾送信,並要求把回信快點拿回來。僕人見到蘇軾,一再催促蘇軾回信。蘇軾笑著說:「你回去說,今天屠戶休息,沒肉吃了。」南宋時,蘇軾的詩文更加著名。著名詩人陸遊曾說:建炎朝以來,學者一致推崇蘇軾的詩文,尤其是四川文人最為推崇。當時流行一句話:通熟蘇軾文章的人,能吃羊肉;不懂蘇軾文章的人,只能喝菜湯了。看來蘇軾在後世和羊肉的緣分越來越深了。

蘇軾吃羊脊骨基本算「武吃」的範疇。蘇軾可能沒想到,他喜歡的羊脊骨,千百年後竟然逐漸興旺發達起來,且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羊蠍子」。據說,清朝康熙年間,一次蒙古奈曼部的王爺打獵回府,突然被一陣奇異的香味所吸引,派人打聽,原來是府裡新來的廚子正在煮羊脊骨。王爺趕緊讓人呈上享用,讚不絕口。因為整條羊脊骨的形狀像是一隻張牙舞爪的蠍子,於是被命名為「羊蠍子」。清代蒙古王公與清朝皇室之間交往頻繁,羊蠍子也傳入宮廷,獲得了康熙帝的讚許,從此羊蠍子被列入皇家御宴。不久,其他達官顯貴也跟風而進,將羊蠍子添加各種新佐料,改進位作方法,使肉嫩湯鮮更進一步。再往後,羊蠍子逐漸流傳入民間,成為北京城老百姓喜歡的美食。

筆者對這個傳說表示懷疑,因為吃過羊蠍子的人都知道,如果想吃羊蠍子,必定兩手是羊油,且羊脊骨極難啃,吃相很不雅觀。作為普通百姓無所謂,但皇家是最講禮儀的地方,讓皇家人為代表的貴族,當眾不顧儀態的大啃羊骨頭,估計不太靠譜。筆者也查閱過部分清朝宮廷正式宴會的菜單,並未見到羊脊骨這類菜餚的名目。其實,羊蠍子真正的流行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那時物質生活逐漸豐富的中國人,逐漸從吃飽發展到尋求健康,羊蠍子湯含鈣的高優點被發現,於是從北京慢慢興起吃羊蠍子火鍋的熱潮,大街小巷不時能見到各種經營羊蠍子的飯館。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這股風潮流傳到中國的大江南北,甚至某些專營羊蠍子火鍋的飯店已經成為全國巨型的連鎖企業。如果蘇軾泉下有知,不知是不是也深感欣慰呢?只是今天羊脊骨的製作方法與古法不同,或許可以用蘇軾的烹飪之法,另開一家「東坡羊蠍子」,告慰先賢。

羊肉的饕餮之法

羊肉在清朝被進一步發揚光大,除了 「羊蠍子」,還有眾多羊肉美食。清末官員陳恆慶在《諫書稀庵筆記》中記載了眾多老北京的羊肉美食。在北京的冬天,人們喜歡吃烤羊肉、炮羊肉(就是爆炒羊肉),都是美味。烹製炮羊肉小販用特製的鐵片代替吆喝,鐵片欓噹噹當一響,周圍的人便一哄而上,爭相購買。戶部秘方五香醬羊肉,以盒盛裝,竟然可以運送千裡不腐。夏天的時候,北京有燒羊肉,其湯濃腴,以乾隆年間就存在的「白魁老號」最為有名。大部分人吃綿陽,不吃山羊。老北京,用白水煮的叫做羊膏,也有羊雜碎,以深溝胡同所賣者最為美味。在櫻桃斜街妓寮,有個叫富琴的妓女,善作羊肉包子,中間插蔥一段,快要上宴席則拔去,不見蔥而蔥香仍在,人們稱呼這個妓女為「蔥姑娘」。有位葉員外喜歡她,納富琴為妾。陳恆慶曾經去葉家飲酒,飽啖一次聲名在外的包子,並即興撰寫一副對聯助興,以葉與蔥作對:「才子一身輕似葉,佳人十指細於蔥。」

老北京的各種羊肉吃法中,涮羊肉估計是最有名的。關於涮羊肉的緣起,眾說紛紜。最流行傳說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次戰鬥前,軍情急迫,沒有時間徹底把羊肉煮熟,廚師將羊肉切薄,用沸水稍煮即熟,味道鮮美。忽必烈龍顏大悅,從此流傳下來。還有兩種類似的傳說,只是主角變成了拔都和努爾哈赤。歷史傳說真偽難辨,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涮羊肉在清朝廣為傳播。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帝最後一次千叟宴,共用了1950個火鍋,從此涮羊肉為眾多人知曉,開始進入民間。《舊都百話》載:「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於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在眾多北京的涮羊肉館中,名店開始產生。

第一家涮羊肉的名店叫做「正陽樓」。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前門外肉市路東,山東掖縣人孫振清盤下了一座二層小樓,借用前面正陽門之名,期望生意能像中午的太陽一樣火爆。光緒初年,孫振清逝世,長子孫學仁繼續家業。正陽樓逐漸由酒館改為飯館,涮羊肉成為該店一絕。「正陽樓」所用的羊肉是從張家口買來的小羊,在自家羊圈中養肥之後,進行屠宰。羊肉必須用冰塊壓住,既能保鮮,又去除肉中的血水和腥羶。「正陽樓」山西廚師刀法精湛,二兩羊肉能切出20片,肉片細薄如紙,長短一致,無一不完整,且肥瘦紅白相間,可以在盤子上看見肉的自然花紋。「正陽樓」羊腰子的橫切法,來自於清廷御膳房的刀工。切出的腰子,薄大美觀,入水即熟。為了滿足不同口味,「正陽樓」豐富了涮羊肉的種類。愛吃肥的顧客,可以選擇「三大岔」,肉色一邊白一邊紅;愛吃瘦的,有「黃瓜條」,純紅肉;至於喜歡半肥半瘦的,則有「小三岔」,兩頭紅中間白。在清末民初紛亂的時局中,「正陽樓」也與眾多歷史人物一起進入了歷史,袁世凱、段祺瑞等大人物都曾在正陽樓宴客。一些政壇人物重要的家宴,也會邀請「正陽樓」的廚師去主勺。袁世凱愛吃火鍋,也常在家用火鍋宴請過當時的各界名人。袁世凱的吃相不太好,他的女兒袁靜雪回憶,袁世凱吃火鍋時,經常鼻涕口水也流進火鍋裡,還喜歡用袖子擦嘴。不知道是不是羊肉太好吃的緣故。

「正陽樓」的烤羊肉也非常出名,具體做法是,將烤羊肉的爐子放到屋子中間,把燒紅的炭放在爐盆裡,爐子上加上鐵柵。生羊肉片切的極薄,漬以各種調料,放在碟子裡。一個爐子可以圍坐十幾個人,每人拿著碟子坐在爐子旁。吃到盡興之處,食客脫下外衣,邊烤邊喊,喝著溫熱的燒酒,旁邊則是成片的空碟,路過的人都能聞到香美的味道,受到歡樂氣氛的感染。《舊京竹枝詞》曾寫道:「烤涮羊肉正陽樓,沽飲三杯好澆愁。幾代興亡此樓在,誰為盜蹠誰尼丘。」亂世中,「正陽樓」沒能倖免,起初是孫學仁與他的堂弟孫學士產生了矛盾,造成了家業的分散,之後在競爭對手的打壓下,1942年最終倒閉。如今北京的「正陽樓」是1984年12月,在新址重新開業,時間卻已過去了近半個世紀。

後來居上的「東來順」

今天聲名大噪的「東來順」涮羊肉是後來者居上。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京王府井大街金魚胡同的一塊空地上,一個僅有一條板凳,一輛手推車的回民,經營羊肉小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這個人就是「東來順」的創始人丁德山。東來順的意思是「我來自北京的東面,一切都將順利。」隨著生意日漸興隆,1914年,丁德山正式將自己的飯館更名為「東來順羊肉館」。

「東來順」只選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35斤到42斤的小尾巴羊,且只選取羊的前後腿,及腹部和臀部下邊的廋肉,一隻綿羊只能選出13斤左右的肉。為了保證口味純正,芝麻醬、辣椒油、蝦油、醬油、醬豆腐乳、紹酒、韭菜花等佐料,都是自家特製。如醬油是自家醬園所制,使用頭等露油加冰糖、甘草熬成;辣椒油是用香油炸鮮紅辣椒做成。另外,「東來順」銅鐵用具,也是由自家的「長興鐵鋪」設計打造而成,比如「東來順」火鍋的煙囪與眾不同,比別家高一截,爐火更旺,羊肉熟的更快。「東來順」對夥計要求更高,客人上門,夥計熱情歡迎;中間用餐,小心詢問;客人離開,順風相送。總之,要給客人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些營銷理念和今天一些著名的火鍋連鎖店有很多相似。二十世紀初,「東來順」涮羊肉已經名滿京城。為了戰勝涮羊肉界的大佬「正陽樓」,「東來順」經過認真分析認為,涮羊肉重要的核心技術是羊肉要切的好,丁德山想盡辦法將「正陽樓」技術最好的兩位切羊肉老師傅挖過來, 「東來順」羊肉的刀工迅速提高,迅速超過了「正陽樓」。相應「正陽樓」則遭受重大打擊,最終倒閉歇業。從此,「東來順」成為北京城涮羊肉界的翹楚。1950年,丁德山逝世。1955年11月,丁德山的兒子丁福亭申請「東來順」公私合營,成為北京市一家高級飯莊,一直延續到今天。

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羊肉也進入了普通人的生活。當下的天氣,春寒料峭。在感受羊肉的同時,人們也可以品味歷史上那些和羊肉相關的奇妙往事。(文/李治國)

(本文原載於「凱風智見」,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原標題為《美食前傳之「了不起」的羊蠍子》,現標題和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京城冬天的美食羊蠍子火鍋為什麼那麼火爆?
    冬天的京城,羊蠍子火鍋尤其的火爆,三朋四友聚餐怎麼能少得了羊蠍子? 羊蠍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它其實就是羊的脊椎骨,因為它的形狀看起來特別的像蠍子,所以大家就把它叫做羊蠍子了。 話說羊蠍子之父還是我們偉大的文豪蘇東坡。
  • 羊蠍子到底是什麼?羊?蠍子?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01羊蠍子到底是什麼? / 羊?蠍子?傻傻分不清楚 /羊蠍子和蠍子其實沒啥大關係,人家是個正兒八經的羊肉菜。羊蠍子是指帶羊裡脊肉和脊髓的羊脊椎骨,因為長得像蠍子,所以俗稱羊蠍子。羊蠍子橫切,豎起來就像蠍子啦|圖蟲創意最早愛上羊蠍子的是大吃貨大詩人,蘇東坡。相傳在他被貶惠州的時候,當地雖然物資匱乏,但每天都會宰一隻羊來吃,蘇軾不敢和地方官搶羊肉,只能從沒人要的羊脊骨上下手。
  • 四川人的羊肉私房菜③|正宗羊蠍子火鍋,巴適得很!
    因此川觀妹兒今日推薦↓↓↓正宗羊蠍子火鍋私家秘方分享來啦!不想試試自己的手藝嗎?今日主廚:@拉拉藍今日菜品:羊蠍子火鍋用料與做法如下:一、用料:羊蠍子4斤適量生薑、辣椒、香料、生抽、老抽、料酒二、方法步驟:第一步羊蠍子選用骨縫窄帶肉的為最好,回家清水浸泡2-4小時,將血水去除後能夠很好地起到去腥作用。
  • 羊蠍子到底是羊的哪部分,怎樣用羊蠍子做出好吃的火鍋?值得收藏
    說起北京的美食,我覺著最有代表性的,一是老銅鍋涮羊肉,一是滷煮,再一個就是火鍋羊蠍子了,而火鍋羊蠍子,尤以「清湯」羊蠍子最為地道。「羊蠍子是羊的哪個部分」,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羊的脊骨,就是從頭到尾剔去肉的羊脊柱骨(留一小部分肉)。
  • 詳細菜譜丨羊蠍子火鍋
    冬天的火鍋必吃榜top1我必須安利羊蠍子火鍋了!有一些南方的小夥伴可能不知道羊蠍子是什麼,其實羊蠍子就是羊的脊骨,因為它的切面有一個分叉形的骨頭,看起來很像蠍子,所以就叫「羊蠍子」了。如果你覺得不像的話,那你看看這張圖(前方高能預警~~~)
  • 羊蠍子:原本是王府中下人吃的食物
    「羊蠍子」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狀酷似蠍子,故而稱「羊蠍子」。「羊蠍子」常可用來做清湯火鍋,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易於吸收,是老北京人冬季進補的一道美食。不知不覺又是年末,北方大地沉浸在寒冷的冬季。如今我們這個社會,已經不再是春種秋收、夏忙冬閒的時代了。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而饕餮則在貶義和褒義之間相差十萬八千裡。饕餮紋1、饕餮的褒義,因為蘇東坡,「老饕」成了美食家的代稱我們看看饕餮好的方面,有人說享受了一場「饕餮盛宴」,這可能是真的好好大吃了一頓,用蘭州話說「那叫一個滿福」!
  • 清湯羊蠍子、羊棒骨、羊肉串、奶茶……鮮香美味,帶你走進內蒙古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佛山吃喝玩樂蒲,ID:pu075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食肉獸的天堂濃香的清湯羊蠍子、醇香的羊棒骨...蒙小新炭燒店(汾江南路店)坐標:佛山禪城區01新鮮美味匠心熬製的清湯羊蠍子
  • 寧波今冬「羊蠍子」火鍋風行 牛羊肉銷量大增
    龍蝦館打起了「羊蠍子」主意  自從冷空氣來襲後,俞女士每周都要和朋友們吃上一兩次火鍋。  「每年火鍋的流行元素都不同,像以前流行過重慶麻辣火鍋、廣東海鮮火鍋、內蒙古小肥羊火鍋等,但今年這些都比不上羊蠍子火鍋的風頭足,你看大街上很多新開的火鍋店,打出的都是羊蠍子招牌。」俞女士稱。
  • 羊蠍子的19種做法,不可多得的開胃菜!
    (當火鍋底湯,做羊肉片湯都不錯哦)紅燒羊蠍子用料 羊蠍子500克;八角2個;香葉2-3片;花椒10粒;小米椒4個;蔥姜蒜少許;鹽1小勺;白糖1小勺;生抽2小勺;老抽1小勺;豆瓣醬1大勺 做法蔥、姜、蒜等配料洗淨,切好備用;羊蠍子焯水(一定要涼水下鍋
  • 「補鈣之王」羊蠍子:皇家御宴走入尋常百姓家
    據傳,清代蒙古王公與清朝皇室之間交往頻繁,蒙古人愛吃的羊蠍子隨之傳入宮廷,獲得了康熙帝的讚許,從此羊蠍子被列入皇家御宴,並逐漸傳向民間。羊蠍子是羊脊骨部分,看到這想必很多人都特別的納悶,既然是羊的脊椎骨,為什麼要叫羊蠍子呢?
  • 盤點金秋最具創意美食店:羊蠍子火鍋
    【羊蠍子火鍋】簡介:八先生羊蠍子火鍋是一家以經營特色羊大骨為主打產品的火鍋店,規模雖比不上地標性的豪華飯店、咖啡酒樓,但是「山不在高,有龍則靈」,因為其別具風味的特色火鍋,和店主的潛心經營,上乘的口味和優質的服務,也使得八先生羊蠍子火鍋深為食客們所熟記,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家「合肥最具創意風格」的餐廳。
  • 新疆人的冬日暖「羊」:羊肉的七種做法,飄香十裡
    1.烤羊腿:是新疆招待賓客的一道美味佳餚,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羊肉肉質細嫩,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羊的脂肪溶點為47度,因人的體溫為37度,就是吃了也不會被身體吸收,不會發胖。2.清燉羊肉:是新疆各民族喜愛的特色小吃。
  • 安定門這家不起眼的羊蠍子館,據說會吃的老北京都愛來這兒
    冬天來了,還是想吃點兒暖和的食物,所以今天還是在北京繼續和大家講講羊蠍子!這次要說的店吶,是一家安定門附近不起眼的小店,但是很多會吃的北京朋友都說羊蠍子一定要來這兒吃!好吧那就,今兒咱就來這家「亮健容天土鍋羊蠍子」嘗嘗!門店確實不是很顯眼,好在招牌不小,三繞五繞按著地圖終於走過來了。咱也不多說其他的,直接上菜吧!
  • 自笑平生為口忙——吃貨蘇東坡
    蘇軾,蘇東坡蘇東坡的一生,是貶謫,是漂泊,是跌宕起伏。卻也是豁達灑脫的一生。1079年,蘇東坡由徐州調任到湖州任知州,向皇帝作表謝恩,卻被王安石手下的改革派斷章取義,污衊諷刺新政,被貶回汴京(開封),關押御史臺,因為御史臺經常落滿烏鴉,被稱為「烏臺」,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由此得名。而蘇東坡的一生,也於「烏臺詩案」發生重大轉折。
  • 一鍋暖冬的羊蠍子,只需10分鐘,在家一起大口吃肉!
    全家都會愛上這個羊蠍子 而羊蠍子又是羊中精品 ,作為北京老店,他們已經做了16年多羊蠍子。 老店經常門口排長隊叫號,很多顧客為了吃他家羊蠍子,專門跑幾十公裡,還有顧客從外地來京出差,也專挑他家羊蠍子來吃。 老闆被大家稱為駱哥,也是阿品-亮健容天土鍋羊蠍子的秘制配方持有者。
  • 寒冬盤點老北京煙囪火鍋 羊蠍子大唱主角
    想吃北京火鍋的時候就會考慮他家,傳說中的煙囪火鍋涮上熱氣羊肉實在好吃,天再冷的也抵不過如此地道的北京老火鍋。如果再上一大盤鮮辣入味的羊蠍子,那可真算是這個冬天裡最饞人的王牌美食組合了。還未踏進店門,就能聽到夥計招呼客人時的那口純正的京片子。一句「好勒」能直接從樓上喊到樓下,聽得你心裡都暖暖的。
  • 吃遍大連-風寒凜冽,煮一鍋羊蠍子,咂摸咂摸滋味兒,真香!
    全羊湯,湯白濃鬱,羊肉羊肝羊肚、腸什麼的,料十足。羊蠍子烀到軟爛,鍋中繼續咕嘟一會,讓湯汁完全混入脊骨內。吃的時候先吸允湯汁,然後在剔骨吃肉。最後吸出骨髓,完美!店家的羊脊骨,很新鮮,羶味不大,滾湯煮食非常鮮美!羊肉包子,羊肉餡餅,趁熱吃口味都不錯。整體味道都在線,價位合適。
  • 8種特色家庭羊蠍子美味做法,暖身暖胃又暖心!
    具體要根據羊蠍子塊頭大小,多少,酌情增減時間。>羊蠍子大火收汁,等汁水還剩三分之一左右即可出鍋裝盤,表面淋上少許花椒油滋補白湯羊蠍子用料 羊蠍子 大棗 枸杞 花椒 冰糖 小茴香 桂皮 生薑 洋蔥 茶水 鹽 白胡椒粉 香菜 幹紅椒 白蘿蔔
  • 正宗北京羊蠍子火鍋配方及製作工藝
    羊蠍子火鍋是近一兩年新興起的火鍋,風靡全國各地。羊蠍子火鍋配製講究,特色鮮明,完全用純羊骨吊湯,湯醇味濃厚,講究原汁原味,尤其適合在冬季食用。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羊蠍子, 按照北京當地有名的連鎖店的說法:羊蠍子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狀酷似蠍子,故而俗稱羊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