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2020-12-17 雅馨嘮史

2020年1月15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一則王蒙文集發布會的文章,86歲高齡的王蒙先生創作旺盛,他說將「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寫作下去」。這真是文化人說的話。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何謂耄耋?何謂饕餮?由此又有什麼引申?我想以一篇小文普及一點粗淺的文化認知。

作家王蒙

何謂耄耋(mào dié)?

來一段360百科: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

王蒙先生86歲,恰在耄耋之年。這就稱男人20歲為弱冠之年,30歲為而立之年,40歲為不惑之年,80歲為杖朝之年,90歲為鮐背之年,100歲期頤之年,80~90歲之間稱耄耋之年。

這比什麼老先生、老爺爺、百歲老人等叫起來有文化多了。好多地方的人當面稱老年人 「老爺子」,這是比較尊重的叫法,一般被稱呼的都是上了歲數的人,但具體在什麼年齡卻沒有明晰的界限。

還會用「老頭子」、「死老頭子」這樣的稱呼,有點像「老太婆」、「死老太婆」,若用在老伴間的互稱,大多數情況那是一種親暱,這得看說話時的語調、表情。這樣的稱呼等同「老伴兒」。如果是不孝兒媳背後說自己公公「死老頭子」,可以想像她那副醜陋、粗鄙、無知的臉孔。

耄耋老人

總之,文化人出口即是學問,出口就是典故。

耄耋老人就該是風燭殘年嗎?不一定!他可以鶴髮童顏、精神矍鑠,還可以出現一堆常用成語或形容詞,都顯得一般,王蒙先生用耄耋之年加饕餮精神來形容自己,這又是文化人俯拾皆是的學問。

若一般的民間老漢說,「別看我八、九十歲的年紀,卻有顆十八、九歲的心」,這話說出來是個啥韻味?容易讓人想到他心思太活泛了,一點也不老成持重。

何謂饕餮(tāo tiè)?

不照搬網絡百科了,因為讀者會自己查閱。其實對饕餮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引申。

我總有種將饕餮和暴殄天物關聯起來的想法,都有貪吃、貪多無厭、揮霍浪費、令人髮指的感覺,其實二者不同,暴殄天物是個標準的貶義詞,若理解得好一點頂多形容自己時有些自謙之意。而饕餮則在貶義和褒義之間相差十萬八千裡。

饕餮紋

1、饕餮的褒義,因為蘇東坡,「老饕」成了美食家的代稱

我們看看饕餮好的方面,有人說享受了一場「饕餮盛宴」,這可能是真的好好大吃了一頓,用蘭州話說「那叫一個滿福」!

「饕餮盛宴」又比「大快朵頤」文雅一些,因為它更引申在形容藝術盛宴上,有人形容張藝謀的電影是視覺的「饕餮盛宴」,這絕對是百分百的誇讚。

那能不能用「饕餮」來形容美食家呢?不能,如果你這樣說別人那不是暴露自己沒修養,就是暴露自己沒文化。

形容愛吃、會吃的美食家專門有個名詞叫「老饕」,這來源於大「吃貨」蘇東坡,他先自嘲自己是「老饕」,就是說自己好吃、貪吃,我喜歡蘇東坡,當然是才華與不羈,但最喜歡的就是他貪吃,貶損流放的苦旅,若發生在別的文人身上,不知產生多少愁苦憂憤之作,那就是怨天尤人的老「憤青」,蘇東坡會幹啥?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啊!

「老饕」蘇東坡

這個人可愛得不一般,想起蘇東坡,我總是想起張飛的虎虎生風模樣,但張飛就是賣過豬肉,在成都到處可見「張飛牛肉」,他也與美食有關。張飛與李逵不同,一個粗得可愛,一個傻得氣人。蘇東坡將文人的儒雅與張飛這樣的可愛豪放、不拘小節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樣的人怎能不心胸豁達?別看蘇東坡極力誇讚「三國周郎赤壁」,周瑜可沒有蘇東坡好玩、可愛。

蘇東坡給自己起過好多別號,「老饕」就是其中之一,他對自己的好吃、貪吃毫不諱言,一點也沒有偶像包袱,為此他寫過《老饕賦》: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老饕賦》

「老饕」一詞此後便成為追逐飲食而又不失風雅的美食家的代稱。

「老餮」蘇東坡

2、饕餮的貶義

饕餮更多的是貶義,不僅是貪吃,更引申為貪婪、兇狠。《淮南子·兵略訓》中有

「貪昧饕餮之人殘賊天下,萬人騷動。」 《淮南子·兵略訓》

《左傳》把饕餮分成兩部分,饕指貪財,餮指貪吃。

「貪財為饕,貪食為餮。」 《左傳》

哈哈,蘇東坡沒有好好研究這一條,否則他改稱自己「老餮」,而不是「老饕」。「老餮(tiè)」,莫名有種「老鐵」的感覺。

如果被人稱為「饕餮之徒」,那可是非常嚴重的定性了。

饕餮

3、饕餮紋的文化象徵

由饕餮產生的「饕餮紋」,常出現在九五之尊的帝王及王公貴族們使用的器具上,更多的是禮器,有一種神秘、權威的震懾力,象徵權利或神力。

「饕餮紋」最早出現在良渚人的玉器上,而在進入青銅時代後得到更廣泛使用。為何將「饕餮紋」裝飾在象徵王權、神權的器具上?這樣的器具常用於古代王室貴族的祭祀、盟誓活動中,具有較強的宗教巫術色彩。

這種紋飾是一種動物頭部正面形象,以鼻梁為中軸線,左、右對稱,鼻梁凸出,雙目巨大,炯炯有神,大嘴咧開,露出獠牙或鋸齒形牙,額上有獸角。

那麼饕餮是一種什麼動物?可是像麒麟、龍一樣,是人們設想合成出來的神獸?

是的,這些都是神話中的動物,它們的出現與原始部落的圖騰崇拜、鬼神崇拜、先祖崇拜等有關。

青銅器饕餮紋

在《山海經》、《神異經》中,饕餮是一種半人半獸的組合怪物:

「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神異經·西荒經》

有的資料中說饕餮是人面羊身,所以頭部的獸角是羊角,總的說來,饕餮的形象是人的面孔,牛或羊的身子,是一種吃人的、貪婪兇狠的怪獸。

4、饕餮或許是沉冤千古的忠良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舜帝繼位後「舉十六相」、「除四兇」,就是說他上臺後進行了徹底的官員大換血,新提拔任命了16個親信,除掉了4個前任堯帝用過的重要人物,他們分別是「混沌、窮奇、杌、饕餮」,後世把他們都演化成了兇獸。司馬遷距離堯舜時代太遠,書寫這部分當然是基於傳說。

但想想歷史上那麼多人臣弒君,我們不一定接受人云亦云的「禪讓」,可能的確是氏族社會裡很多人推舉舜為堯的接班人,但舜一上臺就來一場大換血,並大造輿論,徹底把打擊對象醜化,永世不得翻身,這就是話語權。

舜帝

但歷史總會留下不同的聲音,《竹書紀年》說:

「昔堯彼衰,為舜所囚也。」

《韓非子》說:

「舜逼堯,禹逼舜,湯放傑,武王伐紂。」

這裡出現了「囚」、「逼」,作何理解?站在勝利者的角度,是以賢能者代替殘暴昏庸者。而站在另一方面,這是犯上作亂、忤逆弒君,就看誰掌握了話語權。

歷史不敢讓人細細思量,如此一想,有一種汗毛倒豎的感覺。

5、饕餮真的曾經是一個人或一類人嗎?

如果舜除的「四兇」是四個人,那麼饕餮就是一個人,他就是一個部族的首領,舜除的不僅是他這個人,還有他整個部族。他的部落可能叫「饕餮」部落,部落圖騰可能就是饕餮的形象。

這一原始社會的部落制特點在西夏李元昊時期還有明顯的保留,李元昊要除異己,那是整個家族都要誅滅,比如舅舅衛慕山喜密謀叛亂,他將衛慕整個家族的人都溺河而死,他的母親衛慕太后也被他用毒酒毒死,妻子衛慕王妃生下孩子後把母子都除掉,聽起來讓人血都凝固了。

李元昊

而更遠古的堯舜禹時代,正是部落聯盟階段,應該也存在這樣的血腥爭鬥。

而孔安國為《史記·五帝本紀》注云:

「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

《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

「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

也就是說,饕餮是黃帝時代一個官員縉雲氏的兒子。

唐代孔穎達為《尚書》註疏:

「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

這裡饕餮不僅是縉雲氏的後人,還指西南的三苗氏族部落。

三苗與華夏地圖

6、饕餮是一種祥瑞的象徵

民間素有「龍生九子」的說法,但九子究竟叫什麼則說法不同,明代的楊慎將饕餮列為龍的九子之一,在《升庵集》中這樣記載:

「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

所以饕餮紋大量出現在食器、酒器上。饕餮兇狠嗎?其實在某些時候,它不是兇狠而是祥瑞,衛聚賢在《中國考古學史》上認為:

饕餮紋正面為羊頭,羊面兩面的為側面雞形,「饕餮」原為「雞羊」之象,諧音吉祥。

饕餮盛宴

這遠遠超乎我的認知,但這只是一種說法。饕餮紋又大量出現在禮器和兵器上,就算看起來兇猛,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護佑人們、震懾鬼神和敵人的保護神,這當然是「祥瑞」的象徵了。

回到最初的話題,王蒙先生為何說自己「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寫作下去」?這無疑是讚揚饕餮的勇猛精神與開拓進取,也是形容自己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

綜上所述,王蒙先生的一句話,啟發我刨根問底的求知慾,大半夜披衣起身,寫下這段粗淺的文字,只為拋磚引玉,不當之處,各位方家一笑了之,若能在評論區斧正留言,撥亂反正,更是功德無量。

參考資料:《史記》《尚書》《左傳》《淮南子》《神異經》《山海經》《竹書紀年》《韓非子》《淺議饕餮及饕餮紋》

相關焦點

  • 王蒙:我還要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繼續寫作下去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創作《青春萬歲》,然後是1956年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幾十年來不斷有作品問世。從空間上來說,王蒙的寫作幾乎覆蓋了全文體——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微型,詩歌、散文、隨筆、文藝評論、傳統文化研究以及翻譯等。「在中國當代文學歷史上,像王蒙這樣一個長度和寬度的創作是鳳毛麟角的。我們還不知道他還要幹什麼,他以後的創作是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
  • 《王蒙文集(新版)》推出 耄耋之年欲寫饕餮之作
    現年85歲的王蒙創作生涯長達七十多年。1953年,王蒙以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引發文壇矚目,自此筆耕不綴。王蒙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古典文學、社會歷史、思想文化。他的文學作品緊扣時代脈搏,主題深刻、風格鮮明,研究著作見解獨到、別具一格,他還有大量的對當代歷史、文化、事件的分析評論作品。
  • 87歲王蒙出新小說 激勵自己用「耄耋加饕餮之力,寫下去!」
    王蒙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高齡少年」耄耋發力,「人民藝術家」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感慨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主人公傅大成上高中時因一首詩《笑的風》,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之後經歷了包辦婚姻、婚外戀、離婚、再婚與離婚,從青澀少年的春情萌動到耄耋之年的自我拷問,作者將他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藉由傅大成的經歷,《笑的風》活現了中國六七十年間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寫了中國人在社會風尚飛速變化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也寫了一代知識分子的婚姻與愛情。
  • 學霸請進:默寫覬覦、耄耋、饕餮、蹀躞
    其中有一道題是「漢字簡體字中,筆畫最少的字和筆畫最多的字是哪個?」且不說外國人,估計很多中國人做這道題也只能得一半的分。  網絡考題固然是調侃,但像覬覦、耄耋、饕餮這樣的生僻字,生活中並不少見,而仍有很多人覺得「只有漢語十級才能讀下來」,若是再要求寫出來,估計有不少人要選擇交白卷了。  隨著時代改變,書寫工具和書寫文化也在改變。
  • 學霸請進:默寫覬覦、耄耋、饕餮、蹀躞 | 光明夜讀
    其中有一道題是「漢字簡體字中,筆畫最少的字和筆畫最多的字是哪個?」且不說外國人,估計很多中國人這道題也只能得一半的分。網絡考題固然是調侃。但像「煢煢孑立 沆瀣一氣 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咄嗟 蹀躞 耄耋 饕餮 囹圄 蘡薁 覬覦 齟齬」這些生僻字,生活中並不少見,而仍有很多人覺得「只有漢語十級才能讀下來」,若是再要求寫出來,估計有不少人選擇交白卷了。不可否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普及以及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人們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筆忘字」。
  • 理解形義和音意就容易掌握這些詞義:覬覦、齟齬、耄耋、饕餮
    覬覦:見之則希望得到,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為非分企圖。覬(冀)是由凱的初文「豈」和見會意而成的字。凱(豈)是由豈簡化而來。要想理解覬必先理解豈和見的意義。由山、記的省形「己」(繁體是鼓的省形「豆」)和幾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處,這裡指示多,人山人海;記「己」表示記功(也可理解迎接自己的隊伍);幾表示擺放酒肉飯菜的几案。凱的字形會意表示聚集在高處,敲鼓打鑼,迎接勝利歸來的自己部隊,擺放好盛有酒肉飯菜的几案,記功行賞。凱借「開」聲表示繼往開來,再接再厲,爭取更大勝利。
  • 復旦網紅老師陳果把「耄耋」讀作máo zhì……
    」說成了「毛至」。 奇葩說辯手邱晨把易烊千璽的烊念成「詳」…… 一方面,我們理解大家之所以會格外關注,是因為他們以大學校長或大學老師的身份所犯的錯與社會對他們的認知和期待確實有距離
  • 作家王蒙,自稱耄耋腹肌男,遭遇秒殺式愛情:就是得嘚瑟的活
    許多人在探究他「高產」的秘訣,他說: 「我有各種不同的經歷和經驗,我是幹部,我是地下黨員,我是受挫折的人,我是所謂成功的人,我對北京很熟悉,我也在新疆待過十六年,我會講維吾爾語,英語也能對付一陣子,我也在境外的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訪問過,我覺得要我寫的東西太多了呀,所以一時半會地,還停不下筆。」
  • 86歲王蒙再出新作:用魂靈肉體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繼續書寫
    王蒙在回憶裡說到:「我的青年時代有一個光明的底色,我這個底色是亮的,即使底下有一些曲折,有一些坎坷,但是一想起這個光明的底色,對新的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所抱的這種信念、這種期待,這種願景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永遠不會放棄的。」1953年,王蒙開始創作,開始動筆寫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青春萬歲》。
  • 追本溯源,饕餮到底是種啥怪獸?
    郭璞是方士,這是郭璞本人的腦洞,認為饕餮吃人吃不完,就把自己害死了。郭璞的這個說法很可能源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己身,以言報更也。」說周朝鼎上鑄有饕餮,有頭而沒有身子,吃的人還沒有咽下去,自己就不行了,象徵著報應循環的道理。
  • 《山海經》中的狍鴞和饕餮究竟有何關係?是同一種嗎?
    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魏晉時期《神異經》中,找到了這麼一句有關的: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脅下有翼,不能飛,名曰苗民。《書》曰:竄三苗於三危,西裔。為人饕餮淫蕩無禮,故竄於此。並無饕餮是怪獸的記載,僅僅說三苗部落是群貪得無厭,放蕩淫逸的敵人而已。
  • 歷史傳說:「饕餮大餐」裡面的饕餮是不是龍的兒子?
    「饕餮大餐」這個詞經常被大家提起,也有人隱隱約約知道裡面的饕餮是個上古兇獸,據說還是龍的兒子,但是在很多的記載中龍生九子,九個兒子中並沒有饕餮的存在,那麼饕餮到底是不是龍的兒子呢,饕餮和龍到底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 我們一直說身心靈,何謂心?何謂靈?
    身體大家都知道了,那何謂心理?何謂心靈?心,是在七個脈輪的中間位置,在它之下的三個脈輪屬於三維能量屬性,在它之上的三個脈輪,就有高維能量的介入了,如喉輪,眉心輪。心理學是三維與四維空間的關係,它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心靈學是三維與高維的能量關係,它是喚醒智慧的。比如靈感,它是來自高維。另延伸一個話題:財富,財富從哪裡來?財富是掙不來的,它是從心靈而來,從內在而來。
  • 復旦女神陳果跌落神壇,只因將「耄耋」讀成「毛至」,遭媒體炮轟
    「咄嗟、蹀躞、耄耋、饕餮……」 以上這些詞大家認識幾個呢?這是之前大火的《生僻字》這首歌裡的歌詞,歌中將耄耋這個詞列為生僻字了。上海有很多知名大學,復旦大學便是首屈一指的985,基本僅次於清北這類頂尖名校。陳果18歲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大學期間擔任了三年的哲學系學生會會長。其後她又在本校攻讀西方哲學專業的碩士學位,這期間,她擔任了哲學系兩門課程的助教和翻譯。
  • 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礄口鄰裡情傳佳話
    次年,袁婆婆住進小區,和楊婆婆住在同一單元同一層樓,僅相隔一個走廊道,她們成了鄰居。孩子不在身邊,兩家離得又近,於是兩位獨居老人慢慢熟悉,經常在一起拉家常。袁婆婆年過8旬,但身體還算硬朗,楊婆婆年歲高,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身體比較虛弱,平時很少出門,只有在買菜、買藥的時候才會下樓。為了避免老人出現意外,彼此也有個照應,袁婆婆總是約楊婆婆一起出門。
  • 奉城這位耄耋老人又有新作,作品長達八米,這次他又刻了啥?
    奉城這位耄耋老人又有新作,作品長達八米,這次他又刻了啥?奉城的周寶才老人大家一定不陌生最近他又有新作啦一起來看看這次他刻了啥刻紙長卷800cm加載需要一定時間要耐心等待哦!《百子圖》也叫百子迎福圖,百子戲春圖,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特定含義。「百」含有大或者無窮的意思,寓意祝福、恭賀、吉祥、如意。百子圖刻紙,要求技術難度較高,長度8米。
  • 解神者X2饕餮打法思路詳解 饕餮怎麼打
    解神者X2饕餮怎麼打?饕餮用什麼陣容過?主線中的饕餮BOSS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存在,不少玩家就是在這裡卡關了,那麼怎樣才能通關呢?下面分享一下解神者X2饕餮打法思路,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主線中的饕餮BOSS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存在,不少玩家就是在這裡卡關了,那麼怎樣才能通關呢?下面分享一下解神者X2饕餮打法思路,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饕餮咋打? 找一個遠程輸出,比如初玖,莉莉絲,站遠點刮痧,回血不用管,回滿了也只是打得慢點,二階段保持移動就行,刮痧刮著刮著就過了。
  • 《俠隱閣》饕餮披風怎麼獲得 饕餮披風獲取攻略
    導 讀 俠隱閣饕餮披風是遊戲中的一項道具,目前還沒有出,不過有消息稱五月底的食王傳書會給饕餮披風圖紙,那麼俠隱閣饕餮披風具體如何獲取
  • 紫薇星君下凡收服年獸,蚩尤頭顱變饕餮,年獸和饕餮要區分開
    在神話故事中,有兩個很容易讓人混淆的,一個是年獸,一個是饕餮。傳說,有一個野獸,它是非常的兇猛,一出來就會吃人。關於「年」獸的由來,一般認為是兩種,一是在這個野獸來臨的時候,常常發出「年」的聲音,所以當這隻怪獸被稱之為「年獸」;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這隻怪獸一般是365或者366天左右會出現一次,而這樣出現的一次正好是一整年,所以稱之為「年獸」。
  • 王蒙|一碗香油麵條拯救了一位「人民藝術家」
    王蒙近照「謝謝小王的香油麵條」王蒙曾數次發自內心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新疆的熱愛之情,身在新疆的16年中,他也和許多人結下了深切的友誼。1975年8月,王蒙自和田前往喀什,在喀什落腳時,他被朋友夏冠洲邀請到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