覬覦:見之則希望得到,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為非分企圖。
覬(冀)是由凱的初文「豈」和見會意而成的字。凱(豈)是由豈簡化而來。要想理解覬必先理解豈和見的意義。
豈(開或起)是由豈簡化而來。豈是由山和鼓的省形「豆」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多之意,這裡表示多;鼓「豆」表示鑼鼓的鼓。豈的字形會意為鑼鼓喧天、人山人海迎接自己的隊伍勝利歸來。或者理解堆積如山的豆子表現的一種豐收喜悅的心情。借「開」聲表示開心喜悅;借「起」聲表示將豆子去堆起如山,所以後來就將「豆」簡化為起的省形「己」。
凱(開)是由凱簡化而來。由山、記的省形「己」(繁體是鼓的省形「豆」)和幾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處,這裡指示多,人山人海;記「己」表示記功(也可理解迎接自己的隊伍);幾表示擺放酒肉飯菜的几案。凱的字形會意表示聚集在高處,敲鼓打鑼,迎接勝利歸來的自己部隊,擺放好盛有酒肉飯菜的几案,記功行賞。凱借「開」聲表示繼往開來,再接再厲,爭取更大勝利。
見(顯xiàn、間jiàn)是由繁體「見」的簡化字。見是由目和兒會意而來。目是指眼睛,用於觀察的人體器官;兒是指會爬行的幼童。見的字形會意為幼兒初次睜開眼睛。簡化後用「冂」來代替「目」,表示眼睛開著,沒有閉合;「丿」表示向內、向下,這裡指示外部的光線進入眼內。借「顯」聲表示外部事物顯示在眼內;借「間」聲表示物象攝入眼內類似光線從門縫攝入屋內。見的本義為:讀「顯」表示眼睛睜開物象顯示在眼內;讀「間」聲表示眼睛睜開光線攝入眼內。
覬的形義為看見豐收或勝利的結果。借「冀」表示希望。覬的本義為希望看到勝利或豐收的結果。
俞(浴或育、術或疏)是由合的省形「亼」、月和刀的變形「刂」會意而成的字。合「亼」表示縫合在一起;月表示肉,這裡表示瘡傷的腐爛的壞肉;俞的字形會意為有手術刀割去腐爛的壞肉,將傷口縫合在一起到慢慢長合(癒合)。借「浴」聲表示縫合前要用藥水清洗傷口;借「育」聲表示傷口處慢慢長出新肉。借「術」聲表示俞為清除瘡傷的手術過程;借「疏」聲表示先將瘡中的膿疏通流出。俞的本義為割瘡到癒合(傷口新肉生長合在一起)的手術過程。
覦(欲)是由俞和見會意而成的字。俞即標音又會意,表示割瘡去毒膿到傷口癒合的手術過程,由於傷口的癒合是個緩慢的過程,傷口癒合是從內向外,好肉從內慢慢長出來;見表示看見,顯現。覦表示急於想看見傷口癒合的過程,可由於癒合從內向外,癒合緩慢,看不見癒合微妙變化。借「欲」聲表示欲望。所以,覦的本義為:想看到癒合的微妙變化是不切實際的企圖和欲望。
齟齬:牙齒上下對不上。寓意意見不相合。
齟(且jū)是由齒和且會意而成的字。齒指牙齒;且(舉)即標音有會意,表示男根,取其向外挺舉作參照,隱喻齒不正向外斜,即齙牙。
齬(語)是由齒和語的省形「吾」會意而成的字。齒還指牙齒(門牙);語「吾」即標音又會意,指語言,這裡指發音說話;門牙不正,講話關不住風。
耄耋:人老毛髮多長白,皮膚疊皺的樣子。指八九十歲的年紀,如耄耋之年。
耄(毛)是由老和毛會意而成的字。老指年長,年齡大;毛即標音又會意,指毛髮,這裡指人老毛髮長白。
耋(疊)是由老和至會意而成的字。老指年長,年齡大;至表示極至、到頭之意,耋的字形會意為人老到極至。借「疊」聲表示人老皮膚皺紋多,皮膚疊皺。
饕餮:傳說中的一種貪食兇惡的怪獸。
饕(叨)是由食和號(號)會意而成的字。食表示貪食;號表示餓虎吼叫。借「叨」聲表示老虎的利齒如刀,可咬斷骨頭。
餮(鐵)是由食和殄會意而成的字。食表示貪食;殄是由殘的省形「歹」和會意而成的字。殘「歹」表示殘骨;表示人毛。餮表示將殘骨和毛髮都吃掉,隱喻貪婪殘暴至極。借「鐵」聲表示此獸鐵牙銅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