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形義和音意就容易掌握這些詞義:覬覦、齟齬、耄耋、饕餮

2020-12-12 嚴師說字

覬覦:見之則希望得到,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為非分企圖。

覬(冀)是由凱的初文「豈」和見會意而成的字。凱(豈)是由豈簡化而來。要想理解覬必先理解豈和見的意義。

豈(開或起)是由豈簡化而來。豈是由山和鼓的省形「豆」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多之意,這裡表示多;鼓「豆」表示鑼鼓的鼓。豈的字形會意為鑼鼓喧天、人山人海迎接自己的隊伍勝利歸來。或者理解堆積如山的豆子表現的一種豐收喜悅的心情。借「開」聲表示開心喜悅;借「起」聲表示將豆子去堆起如山,所以後來就將「豆」簡化為起的省形「己」。

凱(開)是由凱簡化而來。由山、記的省形「己」(繁體是鼓的省形「豆」)和幾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處,這裡指示多,人山人海;記「己」表示記功(也可理解迎接自己的隊伍);幾表示擺放酒肉飯菜的几案。凱的字形會意表示聚集在高處,敲鼓打鑼,迎接勝利歸來的自己部隊,擺放好盛有酒肉飯菜的几案,記功行賞。凱借「開」聲表示繼往開來,再接再厲,爭取更大勝利。

見(顯xiàn、間jiàn)是由繁體「見」的簡化字。見是由目和兒會意而來。目是指眼睛,用於觀察的人體器官;兒是指會爬行的幼童。見的字形會意為幼兒初次睜開眼睛。簡化後用「冂」來代替「目」,表示眼睛開著,沒有閉合;「丿」表示向內、向下,這裡指示外部的光線進入眼內。借「顯」聲表示外部事物顯示在眼內;借「間」聲表示物象攝入眼內類似光線從門縫攝入屋內。見的本義為:讀「顯」表示眼睛睜開物象顯示在眼內;讀「間」聲表示眼睛睜開光線攝入眼內。

覬的形義為看見豐收或勝利的結果。借「冀」表示希望。覬的本義為希望看到勝利或豐收的結果。

俞(浴或育、術或疏)是由合的省形「亼」、月和刀的變形「刂」會意而成的字。合「亼」表示縫合在一起;月表示肉,這裡表示瘡傷的腐爛的壞肉;俞的字形會意為有手術刀割去腐爛的壞肉,將傷口縫合在一起到慢慢長合(癒合)。借「浴」聲表示縫合前要用藥水清洗傷口;借「育」聲表示傷口處慢慢長出新肉。借「術」聲表示俞為清除瘡傷的手術過程;借「疏」聲表示先將瘡中的膿疏通流出。俞的本義為割瘡到癒合(傷口新肉生長合在一起)的手術過程。

覦(欲)是由俞和見會意而成的字。俞即標音又會意,表示割瘡去毒膿到傷口癒合的手術過程,由於傷口的癒合是個緩慢的過程,傷口癒合是從內向外,好肉從內慢慢長出來;見表示看見,顯現。覦表示急於想看見傷口癒合的過程,可由於癒合從內向外,癒合緩慢,看不見癒合微妙變化。借「欲」聲表示欲望。所以,覦的本義為:想看到癒合的微妙變化是不切實際的企圖和欲望。

齟齬:牙齒上下對不上。寓意意見不相合。

齟(且jū)是由齒和且會意而成的字。齒指牙齒;且(舉)即標音有會意,表示男根,取其向外挺舉作參照,隱喻齒不正向外斜,即齙牙。

齬(語)是由齒和語的省形「吾」會意而成的字。齒還指牙齒(門牙);語「吾」即標音又會意,指語言,這裡指發音說話;門牙不正,講話關不住風。

耄耋:人老毛髮多長白,皮膚疊皺的樣子。指八九十歲的年紀,如耄耋之年。

耄(毛)是由老和毛會意而成的字。老指年長,年齡大;毛即標音又會意,指毛髮,這裡指人老毛髮長白。

耋(疊)是由老和至會意而成的字。老指年長,年齡大;至表示極至、到頭之意,耋的字形會意為人老到極至。借「疊」聲表示人老皮膚皺紋多,皮膚疊皺。

饕餮:傳說中的一種貪食兇惡的怪獸。

饕(叨)是由食和號(號)會意而成的字。食表示貪食;號表示餓虎吼叫。借「叨」聲表示老虎的利齒如刀,可咬斷骨頭。

餮(鐵)是由食和殄會意而成的字。食表示貪食;殄是由殘的省形「歹」和會意而成的字。殘「歹」表示殘骨;表示人毛。餮表示將殘骨和毛髮都吃掉,隱喻貪婪殘暴至極。借「鐵」聲表示此獸鐵牙銅齒。

相關焦點

  • 學霸請進:默寫覬覦、耄耋、饕餮、蹀躞 | 光明夜讀
    其中有一道題是「漢字簡體字中,筆畫最少的字和筆畫最多的字是哪個?」且不說外國人,估計很多中國人這道題也只能得一半的分。網絡考題固然是調侃。但像「煢煢孑立 沆瀣一氣 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咄嗟 蹀躞 耄耋 饕餮 囹圄 蘡薁 覬覦 齟齬」這些生僻字,生活中並不少見,而仍有很多人覺得「只有漢語十級才能讀下來」,若是再要求寫出來,估計有不少人選擇交白卷了。不可否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普及以及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人們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筆忘字」。
  • 學霸請進:默寫覬覦、耄耋、饕餮、蹀躞
    其中有一道題是「漢字簡體字中,筆畫最少的字和筆畫最多的字是哪個?」且不說外國人,估計很多中國人做這道題也只能得一半的分。  網絡考題固然是調侃,但像覬覦、耄耋、饕餮這樣的生僻字,生活中並不少見,而仍有很多人覺得「只有漢語十級才能讀下來」,若是再要求寫出來,估計有不少人要選擇交白卷了。  隨著時代改變,書寫工具和書寫文化也在改變。
  • 「咄嗟、覬覦、齟齬……」90後創作《生僻字》走紅網絡
    「咄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覬覦、齟齬……」這並非老師的聽寫,而是90後陳柯宇創作的歌詞。這首《生僻字》包括了至少22個含生僻字的成語和8個生僻詞,近日在網絡爆紅。12月11日,陳柯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大家能因為喜歡這首歌,記住這些生僻字。陳柯宇演唱《生僻字》。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2020年1月15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一則王蒙文集發布會的文章,86歲高齡的王蒙先生創作旺盛,他說將「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寫作下去」。這真是文化人說的話。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何謂耄耋?何謂饕餮?由此又有什麼引申?我想以一篇小文普及一點粗淺的文化認知。作家王蒙何謂耄耋(mào dié)?
  • 理解形義和音意就容易掌握這些詞義:齷齪、囹圄、吝嗇、紈絝
    齷齪:局部空間狹小、拘於小節、吝嗇和骯髒。比喻人的品質惡劣。齷(窩)是由齒和屋會意而成的字。齒表示門牙,這裡指牙齒中的蟲牙;屋表示可以居住的房間,這裡隱喻蟲牙上的洞孔。齪(戳)是由齒和足會意而成的字。齒表示門牙,這裡指牙齒中的蟲牙;足接觸地面,隱喻足下有髒東西。古人衛生習慣不好,常洗腳的少,腳臭、腳丫中有髒汙。齪表示牙齒縫中塞的食物,不剔除易發臭。借「戳」聲表示用尖東西(牙籤)戳牙縫中的汙垢。囹圄:古代監獄,如身陷囹圄。
  • 覬覦、氤氳、齟齬、彳亍:80個生僻詞語,你能正確讀出來嗎?
    今天,請跟小齊一起來朗讀下列詞語:覬覦、耄耋、齟齬、呷茶氤氳、躑躅、蹀躞、彳亍你是不是也讀不下去了呢?今天,小齊分享80個認識卻不會讀的詞語,一起來漲知識吧!覬覦【讀音】jì yú【釋義】渴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鱖魚【讀音】guì yú【釋義】一種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魚類,又名菊花魚、鱖花魚、桂花魚、桂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等。
  • 復旦網紅老師陳果把「耄耋」讀作máo zhì……
    另一方面,我們也得承認,在知識和信息如同汪洋大海的今天,由於個人時間和精力的局限,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存在這樣那樣的認知盲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家最好就事論事,而不必因為一個這樣那樣的錯誤就徹底否定一個人。 話說回來,我們還是應該儘量以「有涯之生」探索「無涯之知」, 爭取不犯或少犯常識錯誤、低級錯誤。
  • 「咄嗟、覬覦、蘡薁……」 這首歌歌詞認識一半算你贏
    「咄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覬覦、齟齬……」這些字你認識幾個?  這並非老師的聽寫,而是90後陳柯宇創作的歌詞。這首《生僻字》包括了至少22個含生僻字的成語和8個生僻詞,近日在網絡爆紅。    《生僻字》的創作者陳柯宇出生於1990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是一名獨立音樂人。
  • 王蒙:我還要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繼續寫作下去
    在新書發布會上,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潘凱雄表示,王蒙是一位現象級作家,從時間上來說,他的文學創作基本和新中國同步。「在中國當代文學歷史上,像王蒙這樣一個長度和寬度的創作是鳳毛麟角的。我們還不知道他還要幹什麼,他以後的創作是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文藝報》總編輯,著名評論家梁鴻鷹認為:「王蒙的作品當中蘊含著時間場合否定之否定的歷史辯證法,更是對現實人生劇烈運動當中人的自我塑造和成就的描述。
  • 《王蒙文集(新版)》推出 耄耋之年欲寫饕餮之作
    文學評論家潘凱雄認為,從空間上來說,王蒙的寫作幾乎覆蓋了全文體,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微型,詩歌、散文、隨筆、文藝評論,還有傳統文化的研究及翻譯,在中國當代文學歷史上,像王蒙這樣長度和寬度的創作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