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單純吃母乳已經不足以填飽肚子,由於媽媽的奶量有限,而寶寶的食量卻在增加,免不了要採取混合餵養的政策。意思就是說既給寶寶吃母乳,又要適當添加奶粉或牛奶的攝入,這樣才能保證寶寶每天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幫助其發育。這種餵養方式相對比較繁瑣,在過程中爸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此混合非彼「混合」
大多數女性都存在奶水不夠的情況,所以會採用該類餵養方式,但是混合餵養並不是每一頓都混著吃,寶寶的每一餐只能攝入一種食物,如果需要更換食物,要放到下一頓才行。這時寶媽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寶媽奶水比較少,寶寶容易吃不飽,這時候不要額外給寶寶增加奶粉或牛奶的攝入,將下一餐的時間提前,緩解寶寶的飢餓感即可。
若寶媽奶水充足一餐吃不完,下一頓依然可以給寶寶吃母乳。給寶寶餵奶粉或牛奶時,寶媽可以將母乳適當吸出存放在冰箱裡,畢竟漲奶時很難受的,只要確保當天給寶寶喝完就可以了。
2、保證每日母乳的攝入
許多家長在進行混合餵養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將奶粉喝牛奶完全代替母乳的情況,這對寶寶來說是個損失。母乳中含有許多特殊的成分是奶粉及牛奶都不可比擬的,其中的免疫抗體可以大大降低嬰幼兒被感染的概率,母乳時間持續的越久,對寶寶的健康及身體發育就越有利。
不僅如此,有醫學調查稱,母乳行為需要將寶寶攬入懷中,這個動作具有一定的安撫作用,可以維護寶寶的心理健康,如果用奶粉完全代替母乳,受影響的就不單單是寶寶的健康了。
3、奶水不足的準確標準
有一些寶媽對奶水不足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這個標準其實需要結合寶寶的生長情況,以及食量來定。嬰幼兒出生後體重是在不斷增長的,如果寶寶一周內體重增加不到4兩(200g)那就說明是寶媽奶水不足所致,寶媽可以通過飲食增加自己的母乳分泌量,或者每天給寶寶增加一頓奶粉。這裡寶媽需要注意,如果需要增加奶粉的攝入,最好將奶粉餵養的時間也固定下來,以免寶寶飲食失去規律,影響健康。
總體來講,母乳餵養還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增加奶粉的攝入也要按照寶寶需求才行,剛開始接觸混合餵養的寶寶難免會出現負面情緒,這就需要爸媽多一點耐心去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