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有屬於我們的兒歌嗎?

2020-12-16 人民網

  兒歌是童心最好的保鮮劑,是弘揚真善美的載體。然而,當前我們的兒歌創作卻面臨著尷尬。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僅要發問,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兒歌,到底去哪兒了?

  幾天前,「世界兒歌日」在一片寂寥中過去。幾則反映兒歌現狀的報導,也並未驚起多少波瀾。對於這麼一個「舶來」且陌生的節日,人們不加注意或者忘卻本不奇怪,但是反思當下我們的兒歌創作,卻真的到了不能再漠視的時候。

  兒歌是童心最好的保鮮劑,是弘揚真善美的載體。然而,當前我們的兒歌創作卻面臨著尷尬。據《中國文化報》日前報導,「現在的孩子,大多還是唱著父輩甚至是祖輩傳下來的兒歌,有時為了提高英語水平也會學些英文兒歌,真正讓孩子們喜歡又流傳很廣的新兒歌並不多見。與此同時,流行歌曲卻『乘虛而入』,《嘻唰唰》、《老鼠愛大米》在小學校園中的傳唱率相當高,很多小學生歌舞活動的音樂採用流行音樂……」

  這的確是當前我國兒童歌曲的現狀。幼兒園裡多半是老兒歌和外國兒歌,小學中學唱的基本上就全是流行歌曲了。而成人世界的某些「神曲」,中小學生趨之若鶩的程度,有時讓大人們也為之咋舌。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僅要發問,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屬於我們自己本民族的兒歌,到底去哪兒了?

  我們中國傳統的雅文化裡,專門為小孩創作的兒歌或者詩歌等作品本來就很少。民間文化中原本豐富的童謠、故事和歌謠,又因為鄉土中國的變遷而近乎絕跡。近百年來,新一代的知識分子吸收國外經驗和旋律,結合本民族語言特色,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兒歌。而如今卻在大眾文化的衝擊下,面臨後續無力的困境。

  反觀國外的兒歌,活潑有趣,種類繁多,且歷史悠久,又能新品不斷。像數年前風靡全球的《鱷魚寶貝》,講述一條小鱷魚的簡單故事,將童真、童聲、童趣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兒童中間流行,也徵服並感動了成人世界。

  為什麼我們不能創作出這樣的歌曲?其實如今我們的音樂人也創作了為數不少的兒歌,但不是像流行歌曲一樣,快餐化傾向嚴重,就是如同某些革命歌曲一樣,說教味太重,很難得到廣泛接受。要創作出高水平、傳唱廣的兒歌,不僅需要高水平的音樂素養,還要有對兒童認知和兒童心理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這需要音樂人靜下心來,長時間接觸和感悟兒童,真心為兒童創造和歌唱;也需要學前教育加強音樂教育方面的力量;還需要家庭、社會各界以及政府都一起關注兒歌和兒歌創作,建立有效的兒歌創作激勵機制。

  「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擁有三億數量的中國兒童,他們唱著什麼樣的歌曲長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未來社會的面貌。正如香港電影《麥兜噹噹伴我心》中的那位教音樂的校長所言,「小孩子的歌聲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朵朵初開的花朵」。我們要享受花開的美妙,就要好好關注它、呵護它。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是什麼曾經伴我們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打溼過我們閃亮的童心?是什麼讓我們拉起彼此的小手?是兒歌。3月21日不僅是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還是世界兒歌日。還記得兒時唱的歌謠嗎:我們窩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伴著搖籃曲入睡;我們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我們吹起小螺號,懷著種太陽的夢想一天天長大……今天,我們一起來回憶那些年曾經帶我們向童年飛奔而去的兒歌。
  • 怎樣讓今天的孩子擁有自己的兒歌
    這場音樂會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沒想到現在還有這麼好聽的兒歌。」一位帶孩子來觀看演出的家長,在音樂會後說。  這場別致的音樂會,也引發了我們對當代兒歌現狀的思考。年過八旬的谷建芬創作的「新學堂歌」,脫胎於「學堂樂歌」。學堂樂歌指的是20世紀初在我國新式學堂中傳唱的一些歌曲,曲調來自日本、歐洲以及美國,由中國人以中文重新填詞。李叔同的《送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那些兒時的歌謠你還記得嗎?
    世界兒歌日今天是世界兒歌日。關於兒歌,你的記憶是什麼呢?今天,我們找到了年齡跨越50年的一些朋友,希望通過他們講述的關於兒歌的故事,可以陪你回到童年,再做一次未做完的夢~雪梨 80後 女唐唐 70後 女 我們那個時候的兒歌,其實更像童謠。「一姐嫁,紅木箱。二姐嫁,黑木箱。三姐嫁,零大光。」其實反應的也是我們那個時代的環境吧。
  • 那些年我們追的兒歌
    那些年我們追的兒歌 2020-03-21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兒歌……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兒歌歡唱的影子,那是屬於那個時代的旋律和記憶。經典的兒歌就像一泓清水,淨化著我們的心靈和精神空間。你知道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都唱過哪些經典歌曲嗎?一起來看看吧!這句話在今天依然非常值得每個人學習!60後出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孩子,他們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歌曲,深受革命傳統和奉獻精神的薰陶。
  • 世界兒歌日 ▏驚嘆!兒歌對寶寶竟有這麼大的影響!
    早在三十一年前的今天,為了倡導「關愛兒童、締造和平、消滅戰爭、建設家園」的主題,「世界兒歌日」就在比利時誕生了!世界兒歌日,屬於全世界擁有童心的人的節日,屬於歡快兒歌的節日。幼時經常在嘴邊響起的兒歌,已經當爸媽的你們。
  • 怎樣讓今天的孩子擁有自己的兒歌 第B02版:文化廣場 20170627期...
    這場音樂會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沒想到現在還有這麼好聽的兒歌。」一位帶孩子來觀看演出的家長,在音樂會後說。  這場別致的音樂會,也引發了我們對當代兒歌現狀的思考。年過八旬的谷建芬創作的「新學堂歌」,脫胎於「學堂樂歌」。學堂樂歌指的是20世紀初在我國新式學堂中傳唱的一些歌曲,曲調來自日本、歐洲以及美國,由中國人以中文重新填詞。李叔同的《送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經典兒歌斷檔十多年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喜歡嗎?
    經典兒歌斷檔十多年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喜歡嗎? 2013年03月20日 14:38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那些年我們哼過的兒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潺潺的小溪流,去找尋記憶中的那首兒歌。  30~40年代經典  代表曲目:《賣報歌》《踏雪尋梅》《西北的話》《馬兒真正好》《紅纓槍》《只怕不抵抗》《誰說我們年紀小》《小朋友》  特點:上個世紀30年代之後,由於處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政治大背景中,此時的兒童歌曲被賦予了鮮明的思想性和歷史使命感。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今年的這一天,「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著幾十年前的兒歌?
  • 兒歌兒歌 你的春天在哪裡
    今天是第38個世界兒歌日,昨天記者採訪了在市北區第六教工幼兒園、皮卡丘幼兒園、海倫路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和在德縣路小學、李滄路小學、平安路第二小學上學的40多名孩子,記者發現孩子們唱的兒歌大多數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歌」。家長普遍認為,近年來新兒歌良莠不齊。
  • 我們研究了100首兒歌,全程高能,原來有這麼多牛人!
    當然儘管傳唱度驚人,卻少有人把兒歌當作正兒八經的藝術作品去對待。這大概是多數人的一個盲區:兒歌,孩子聽的玩意兒,能有什麼藝術價值可言?真的是這樣嗎?簡單易學又悅耳動聽的旋律,傳達樸素正能量的歌詞,在中國有數億人張口就能來,這本身就是無可比擬的藝術價值。
  • 英文兒歌你真的選對了嗎
    而且,在最開始導入英文的階段,放英文兒歌給TA聽,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如今,網上的英文兒歌資源幾乎到了泛濫的程度,但是,好像,找到適合自家娃的也沒那麼容易。我的喜馬拉雅訂閱裡至少有五個英文兒歌專輯,就是屬於聽聽不是很滿意-再去聽別的-這個好像還不錯-那就訂閱吧之類,但好像總是不是最適合的。於是,老母親總是在尋尋覓覓,希望能滿足小娃娃的耳朵。
  • 睡前英文兒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我們在一起越多
    小朋友們晚上好呀~今天帶來的兒歌是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我們在一起越多》兒歌時間到,快來聽兒歌吧!Together,together在一起,在一起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我們在一起越多The happier we'll be.
  • (世界兒歌日)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貼近兒童算成功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 曾經唱著兒歌長大的「70後」「80後」,卻很少能聽到自己的孩子哼唱新的兒歌。偶爾聽到的,或許是街頭流行的成人歌曲,或者是給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傳統兒歌。21日是世界兒歌日,請允許我們憂思一下:如今的孩子在唱什麼兒歌?我們該給孩子們傳唱什麼樣的兒歌,給他們提供怎樣的精神食糧?
  • 寶寶兒歌你選對了嗎?
    父母們可以經常給孩子放一些兒歌,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而且兒歌的內容也有助於啟迪寶寶心智,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可是你們會給寶寶挑兒歌嗎?1.經典的兒歌可以給孩子聽一些經典的兒歌,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小燕子,春天在哪裡等,雖然有些老土了但是經典的魅力不可阻擋哦!相信孩子長大了,也會清晰的記得裡面的每一句歌詞,留下美好的回憶的。
  • 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2019年3月21日,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唱兒歌,歡度「世界兒歌日」。視覺中國 圖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今年的這一天,「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著幾十年前的兒歌?
  • 孩子愛唱《小蘋果》 我們的兒歌去哪了?
    還有兩成人認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愛新鮮,希望兒歌也能與時俱進,創作一些帶有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曲。       回憶:不同年代記憶中的兒歌       在成人化歌曲日益充斥兒童世界時,那些曾經記憶中的兒歌你還記得嗎?來聽聽不同年代的人們的訴說,能否喚起你的回憶?
  • [世界兒歌日]武漢百年間的兒歌記憶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  「小螺號,嘀嘀地吹,海鷗聽了展翅飛……」  ……  荊楚網消息(記者安立、袁筱 實習生黃翌)還記著這些童年的歌謠嗎?
  • 兒歌、童謠、兒童詩
    簡介:兒歌、童謠、兒童詩    年齡段的不同造就審美趣味的不同    主持人:剛才金波老師您也給我們學校和家長提了一個建議,一方面是要給孩子們創造這樣一個氛圍,包括利用課餘的時間來給他們一些讀詩的機會,再有是您也給小讀者們提出了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