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兒歌斷檔十多年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喜歡嗎?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經典兒歌斷檔十多年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喜歡嗎?

2013年03月20日 14:38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明天不僅是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還是世界兒歌日。

  當社會各界紛紛以各種形式提醒周邊親友重視睡眠質量、倡導節能減排、珍惜森林資源的同時,卻極少有人會關注乃至提及世界兒歌日。

  與這一情況相對應的,是經典兒歌的斷檔,小學音樂教材的「十年如一日」,以及校園裡成人流行歌曲的盛行。

  現在的娃都唱流行歌曲了

  「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遊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這首流行歌曲出現在一次小學校園活動中,而且是一、二年級的孩子自發集體合唱的曲目。你驚訝嗎?可老師們卻不以為然。

  昨天中午放學,幾個被要求每人唱三首兒歌的三年級學生犯難了。「我能唱《套馬杆的漢子》嗎?還有《最炫民族風》!」小欣說,「現在我們都唱這些,什麼《丟手絹》和《小燕子》,那些都太老套了。」

  站在旁邊的另一個孩子捂著嘴巴偷笑:「其實我們都還會唱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炸藥包……』」唱完以後,幾個孩子樂得前俯後仰。

  來接小欣的家長陳女士說:「自從上三年級以後,老師教的歌孩子就基本不唱了。他們現在一張口就是這些和他們年齡不符的流行歌,也不知道從哪學來的。」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不喜歡

  已有20年從教經驗的外附小音樂組組長林老師說,近十年來,小學低段的音樂教材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教材裡的歌曲孩子們都不喜歡。一批經典兒歌也都「年華老去」,現在的孩子沒有新兒歌可以唱了,所以他們不得不唱成人的流行歌曲;再有就是被改編得不成樣子的惡搞童謠,或者是動畫片裡的主題曲。

  「現在孩子們唱得最多的,還是那些不符合他們年齡的流行歌曲。其實,這些流行歌曲也並非孩子的喜好,只是他們聽的次數多了,也就朗朗上口了。」

  學校裡教的歌孩子們不喜歡,那音像店裡總會賣一些兒歌專輯吧?

  昨天,導報記者走訪了蓮坂外圖書城兒歌專櫃,竟未能找到一張像樣的兒歌專輯。僅有的一張童謠個人專輯裡,除了一首原創童謠外,其他都是《隱形的翅膀》、《好運來》、《日不落》等與兒歌沾不上邊的曲子,要麼就都是一些英文兒童歌曲。

  兒歌的創作環節出了問題

  為什麼新兒歌會變得如此稀缺?林老師分析,因為創編兒歌不賺錢!

  林老師表示,在她執教這二十年來,廈門只推廣過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的唐詩兒歌,即為唐詩譜曲,令其更加朗朗上口。但那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這幾年來,兒歌遭到了全社會的冷落。

  而在採訪中,導報記者發現,知道「世界兒歌日」的人確實寥寥無幾,甚至連在校的音樂老師,有些也未曾聽說。

  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廈門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十方也認為,近年來,正是由於符合時代潮流的經典兒歌的明顯缺位,才使得孩子們「另闢蹊徑」。其實,對於天真活潑的孩子來說,我們身邊的一切美好、單純的事物都是創作兒歌的源泉,以可愛的寵物、郊外的花朵、天上的繁星為起點,就能串聯起生動的童謠。許十方呼籲社會加以關注和扶持,以讓新童謠「回歸主位」。(東南網-海峽導報 記者 梁靜/文 張向陽/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小燕子長啥樣,手絹有啥用……兒歌斷檔園長呼籲多創優秀童謠
    有家長認為,這些兒歌固然經典,但唱了幾十年,難道就不應該有新的、更適合現在的小朋友傳唱的兒歌嗎?可愛的燕子貫穿了從事幼教多年的丹丹老師的整個童年的記憶。自從住進城後,燕子也漸漸淡出了丹丹的生活。她說,近幾年除了在湖濱路散步時偶爾能看見一閃而過的燕子外,如今在眉山城裡已經很難尋覓到燕子的身影了。小燕子都很難看到了,《小燕子》這首兒歌卻還在傳唱。湯樣覺得,《小燕子》這首兒歌固然經典,但唱了幾十年,難道就不應該有新的、更適合現在的小朋友傳唱的兒歌嗎?
  • 兒歌兒歌 你的春天在哪裡
    新兒歌良莠不齊    「我孫女每天從幼兒園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向我和老伴展示她在幼兒園裡學的兒歌,有刷牙歌、洗手歌、做操歌,孩子特別喜歡唱,唱完之後還特別自豪,但我覺得這些兒歌比我們當年的兒歌差遠了。」記者在採訪時看到,大部分孩子家長對這種兒歌集並不感興趣,相反《動動手指學童謠》等一些英文兒歌或者經典外國兒童歌曲更受到家長青睞,一方面是這種兒歌比較新鮮,另一方面家長也希望藉助外語兒歌,從小就增強孩子對外語的興趣。優秀原創兒歌期待「春天」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島曾經有一個創作兒歌的輝煌時期,在全國兒童文學園地裡盛開一朵奇葩。當時專門從事兒歌創作的作家有四五十人。」
  • 你想要的經典英文兒歌都在這裡,我整理了一百首英文兒歌
    44.Did you ever see a tail 你看到我的尾巴了嗎?這首歌小朋友一定會喜歡,小豬找尾巴,扭著小屁股真是活靈活現小朋友對可愛有趣的小豬是無法抗拒的,那隻小豬實在是太可愛了。十、聖誕節兒歌68.Rudolph the red nosed reindeer紅鼻子魯道夫為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魯道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長著大紅鼻子的馴鹿,小朋友一定會喜歡聖誕老人的那隻鹿。
  • 昨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經典童謠,你還記得嗎?
    因為自己比較喜歡小時候學過的兒歌,像《魯冰花》《世上只有媽媽好》《雪絨花》等,因而她有時候也會教兩個孩子一起唱。但讓她意外的是,兩個孩子除了對《世上只有媽媽好》感興趣,對其他歌曲都不感興趣。而相比較而言,她的孩子更喜歡唱一些網絡歌曲,像《小蘋果》《學貓叫》等,只要音樂一響,孩子們便不自覺地扭動起來。   「我們小時候唱的很多經典兒歌,現在的孩子們都不太會唱了。」
  • 連雲港幼兒園很少教經典兒歌 孩子們更愛流行歌曲
    市民李琳說,她今年56歲,在她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同學們都很喜歡唱經典的兒歌,學校也會經常組織唱兒歌比賽,那時候誰唱歌比較好,在學校裡是很受歡迎的。如果在學習這些兒歌時表現較差,甚至會遭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笑話。
  • 兒歌飄在春風裡
    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兒歌童曲點綴著每個人的童年。嬰兒在搖籃裡,媽媽就唱起了兒歌,10歲以前兒童們都喜歡傳唱兒歌。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近日,「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怎樣讓今天的孩子擁有自己的兒歌
    一代兒童應有一代之兒歌,隨著社會發展,近年來反映時代特點的優質兒童歌曲資源卻相對匱乏  怎樣讓今天的孩子擁有自己的兒歌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飛的白鷺,浮水的鵝,唐詩裡有畫,唐詩裡有歌,唐詩像清泉,流進我心窩……」這是谷建芬「新學堂歌」系列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讀唐詩》。日前,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藝術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承辦的谷建芬「新學堂歌」音樂會在北京舉辦。
  • 中國社會急需「新經典兒歌」
    在音樂市場愈發繁榮、音樂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兒歌似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網絡音樂、成人歌曲則在日益擠佔原本屬於兒歌的空間。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新經典兒歌的新鮮血液灌溉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作曲家鮑元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兩隻老虎》源自17世紀的法國歌曲《雅克兄弟》,19世紀,奧地利作曲家馬勒在他的第一交響樂裡用到了這首歌。「這首歌不僅是你們小時候,也是我們小時候,甚至是我爸爸小時候的歌」,鮑元愷打趣道,「這首歌從馬勒算起到現在也150多年了,現在還在流傳。」
  • 兒歌撿"一分錢"變"一元錢" 作者家屬:經典就是經典
    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成了「一元錢」;也有人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要知道,作曲家就曾在南京創作並生活多年,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原作者的家人。一分錢變一元錢消解經典文化,可取嗎?對於熟悉的兒歌《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不少網友議論紛紛。
  • 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好作品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空速動漫創作總監王雷告訴我,《小豬佩奇》用了15年才走到中國觀眾眼前,而國內更多的優質兒童內容,正在路上。其實,中國的傳統兒歌作品曾打動了一代人,同樣的,下一代人也需要自己的「新兒歌」。
  • (世界兒歌日)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貼近兒童算成功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 曾經唱著兒歌長大的「70後」「80後」,卻很少能聽到自己的孩子哼唱新的兒歌。偶爾聽到的,或許是街頭流行的成人歌曲,或者是給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傳統兒歌。21日是世界兒歌日,請允許我們憂思一下:如今的孩子在唱什麼兒歌?我們該給孩子們傳唱什麼樣的兒歌,給他們提供怎樣的精神食糧?
  • 經典英文兒歌推薦
    也依稀記得以前的大學課堂,老師還教過我們兒歌。孩子的出生,和一些朋友的請求,我就決定把一些經典的英文兒歌整理下來。        01、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閃一閃亮晶晶        這首家喻戶曉的英文兒歌,起源於200多年前的英國,因其優美的旋律,郎朗上口的歌詞風靡全世界。
  • 十首英文兒歌分享,讓孩子喜歡上英語
    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也是無處不在,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一般兒歌都是有很強的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唱起來朗朗上口,英語兒歌是很好的英語啟蒙素材。我以前也很喜歡唱歌,但是不會唱英文歌,唱起來就會舌頭打結,自從有娃後,我竟然能唱很多首英文兒歌,跟娃一起唱歌慢慢就會了。
  • 寶寶兒歌你選對了嗎?
    父母們可以經常給孩子放一些兒歌,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而且兒歌的內容也有助於啟迪寶寶心智,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可是你們會給寶寶挑兒歌嗎?1.經典的兒歌可以給孩子聽一些經典的兒歌,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小燕子,春天在哪裡等,雖然有些老土了但是經典的魅力不可阻擋哦!相信孩子長大了,也會清晰的記得裡面的每一句歌詞,留下美好的回憶的。
  • 世界兒歌日:民族文化傳承從草原童謠入手
    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經典兒歌作品斷檔、灰色兒歌流行、兒歌創作者沒「錢」途……近年來,兒歌市場面臨的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關注。3月20日,多年從事幼教工作的楊新華對記者說。同時,對目前兒歌狀況她表示了憂慮。楊新華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在教孩子讀唱兒歌和引導、指導孩子讀唱兒歌這方面,她相信自己要比一般的家長下的功夫多:「但我總覺得如今的孩子沒有我們這代人對兒歌的那種感情,我想這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高效率生活狀態和當前的教育誤區、家長和學校的急功近利有關。」
  • 孩子愛流行歌曲不愛兒歌?
    原標題:孩子愛流行歌曲不愛兒歌?  新華網南昌3月21日電(記者袁慧晶)關於「兒童不愛兒歌愛流行歌」的報導近年來多見於報端,兒童真的不愛聽兒歌嗎?專家對此表示,社會公認的兒童年齡段是0-12歲,跨度較大,因此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兒歌表現出來的喜好也不同,可儘量根據他們的興趣點來選擇適合的兒童歌曲。
  • 讓孩子唱響有時代感的兒歌
    十來歲的孩子不唱兒歌,卻模仿著成人唱起了愛情歌曲《探清水河》,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孩子大唱情歌可能只是個別現象,但是如今的孩子缺少屬於他們自己的兒歌可唱,確實是毋庸置辯的事實。  說孩子沒有兒歌可唱,表面上看可能有些牽強,畢竟「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啊啊啊,黑貓警長」「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這些兒歌一直都在廣為傳唱。但是,這些經典兒歌產生的年代久遠,最「年輕」的兒歌也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現在的孩子缺少緊跟時代步伐的新兒歌相伴,這多少有些令人遺憾。
  • 喜歡兒歌,是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淺析兒歌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我家的孩子是先會唱歌,後會表達的典型,可以說,是兒歌幫助我和孩子找到了開啟語言世界的鑰匙。本以為,已經具備自我表達能力的孩子會漸漸厭倦兒歌,卻發現,喜歡兒歌這件事情,至今都在不經意中給自己帶來驚喜,它切實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惡搞兒歌毀經典
    近日,一張截圖在朋友圈流傳,那首著名的兒童歌曲《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與時俱進」成了「一塊錢」,也有人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
  • 蕩起兒歌創作的雙槳
    新中國成立後,一大批優秀兒童歌曲湧現出來,經過一代代人的口耳相傳,流唱至今,成為經典。然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老經典越陳越香,新經典卻難覓蹤跡。今天,我們的兒歌創作不可謂不多,為何傳唱得開的卻少得可憐?是創作出了問題,還是傳播有了障礙?日前,我們採訪了幾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藝術家以及網絡領域專家,請他們為兒童歌曲的創作和傳播問問診、把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