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6月,徐向前來到了大別山,擔任紅31師的副師長。但是由於吳光浩師長的犧牲,只能是由其來披掛上陣,而徐向前上任後便趕上了「辛羅會剿」。而當時的八百多名敵軍企圖包圍紅31師。而徐向前則是採取了「避強擊弱」的戰術,專挑弱的方向進攻,接連五次戰鬥把敵人打的措手不及,使得這次的圍剿失敗了。
這次會剿的失敗,便引發了徐向前跟他「老師」的失敗,剛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劉峙親自帶著湖北、河南兩個省的部隊發起了「鄂豫會剿」。劉峙曾經是徐向前的老師,曾經在黃埔軍校擔任少校戰術教官。他不但是教過徐向前他們戰術,還曾經帶著徐向前等人打過仗。而且他還是蔣介石的親信,在國民黨擔任過團長、師長、軍長可以說是特別有名的將軍。
但是這位黃埔軍校的老教官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到自己當年的學生,而且還成為了自己的對手。而劉峙指揮著把紅31師包圍。第一步想要消滅其部,第二步則是分區「清鄉」。
雖然計劃得很好,現實卻是殘酷的。徐向前看到他老師的部署則是採取了「與敵周旋,避強擊弱」的方法,率領著部隊在包圍圈裡面轉,而後抓住敵人薄弱的地方,一舉拿下,衝出了包圍圈。而這時紅32師則是前來支援,更加使得敵人找不到北了,只能是跟著紅軍打轉。
就這樣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劉峙被搞得身心疲憊,只能是收兵。而這次所謂的」會剿「也就此失敗告終。被自己的學生打敗了,劉峙的心裡特別的不甘。所以到了10月初又來了一次「會剿」這次還是由劉峙指揮,這次更是不但被徐向前逃出了包圍圈還被其消滅了四個民團,並且還有一個正規連投降了。所謂的「會剿」又是以失敗而告終。
徐向前又一次的把自己的老師給打敗了,因為其連續三次粉碎敵人的「會剿」,所以使得紅31師由原來的三百人擴大到了七百多人。而後在11月的黨代會上徐向前被選為鄂豫邊特委委員;而後到了12月實行了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徐向前又擔任了鄂豫邊革命委員會軍委主席。
紅軍的一個副師長,能夠當選革委會的軍委主席這是特別少見的。後來大革命失敗後,徐向前隱姓埋名改名為「餘立仁」。到了1929年才恢復其姓氏,並將其名象謙,改為了向前。而後,徐向前這三個字使敵人聽了都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