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員隊伍有了年輕人,養老服務本科也箭在弦上!

2020-12-24 騰訊網

截止去年12月31號,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了518萬,也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而這些年來,護理人才的緊缺始終為社會所關注。不過據說,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投身於這個行業了,他們看中的是什麼呢?

33歲的張金羽

現在是南園養老院的副院長

鮑奶奶到現在還記得她剛來時候的樣子

「這個就是她,她第一次來就是一個小姑娘,她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鮑奶奶說。

11年前,張金羽從長沙民政職業學院畢業,趕上了好時機。當時上海的一些養老機構,已經與長沙民政職業學院建立了合作關係,定向培養專業護理人才。張金羽就在當時來到了南園養老院實習,而養老機構也為這些年輕人提供了充分的成長空間。

上海瑞福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李傳福介紹說:「為他們提供宿舍,為他們就餐方面提供方便,同時也在培養方面讓他們學習,深造讀本科。」

張金羽對此也很感恩:「我很感謝院長她給予我這樣一個舞臺,我很多的想法她都給予肯定並放手讓我去做。」

年輕血液的加入

為養老院帶來了滿滿的活力

「年輕活潑,文化高,現在他們來了有生氣了哈哈,這樣做活動我們也年輕。」老人們說。

2017年,張金羽出嫁,養老院全員出動,都是她的"娘家人"。

通過固定人才輸送協議,每年,全國各地專業院校的畢業生源源不斷的進入上海的各種養老機構,使得原本的護理員斷層情況有了緩解。

羅秀英就是2003年這個項目首批引進的學員,在基層護理員崗位做了整整10年,服務技能過硬,如今她也已走上了管理崗位,成為了張江日間照護中心主任,她說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再回過頭結合學校的知識,發揮了她的特長。

上海瑞福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李傳福說:「也是通過這些年輕的大學生,把我們養老服務的,管理包括服務質量提升上去,尤其是在老年人康復,心理方面更是展現了他們的知識。」

除了不斷引進專業對口畢業生外,上海也一直歡迎有志人才通過培訓後加入老年服務行業。

上海開放大學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大專班已經三年,招收學生超過1000名,其中很多都是看好養老行業的各行各業在職人士,為轉行做準備。「涉及心理學、營養學、護理學、康復學,涉及蠻廣的,有個系統的學習。」首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學員、紅日靈山養老院院長嵇芳說。

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蘆琦也表示:「養老方面我們準備2021春開設社會工作養老服務方面的本科,因為現在這個需求很大。」

多管齊下之下

目前,全市養老護理員數量

已經從5年前的4.4萬名

增加到了目前的7萬餘名

持證上崗率達到96%

從業規模不斷擴大

專業技能水平也不斷提升

上海還在不斷研究

如何能更好的留住專業護理人才

為老人們帶來更貼心的服務

上海市養老服務發展中心主任趙莉娟說:「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的薪酬等級制度,今後想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使我們養老護理員能夠更加安心從事這份工作這個職業。」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上海一直在為老服務方面不斷加碼,希望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能夠享受到更高的生活質量,讓大家的晚年生活能更加幸福,這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努力。

編輯 |薯條

*本微信公眾平臺音、視頻為獨家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天津養老護理員「非常緊缺」 專業培訓吸引年輕人
    天津頻道 這些年來,養老護理員年齡偏大,缺乏專業護理知識和技能,都是天津市養老護理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天津市大部分養老護理員的服務,僅停留在飲食照料、清潔衛生、簡單生活護理等傳統照料方式上,缺少醫療康復、心理疏導和精神慰藉等專業化服務。
  • 養老護理員巨大缺口如何補
    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保利安平和熹會老年公寓,記者發現公寓裡的護理員也呈現老年化趨勢,大部分都是50至60歲的女性。公寓負責人王琦介紹,年輕護理人員很難招,現在招聘年輕人的渠道主要是學校,但很多學生實習體驗後就轉行了。養老服務業人員短缺不僅在民營機構存在,一些公辦機構或醫養結合的體制內服務場所也有類似問題。
  • 日本養老觀察丨中日養老護理員培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兩個文件都指向了我國的養老護理員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00萬,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持證人員不足2萬人。養老服務護理人員缺口極大。
  • 2020養老護理員招生方案_養老護理員培訓班
    養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將伴隨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呈現需求大於供給的總趨勢,目前一些有遠見的部門及機構非常重視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工作。01《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五」計劃綱要》到 2020 年,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 高學歷養老服務人才缺失,大部分為初中以下學歷,本科畢業補六萬
    這兩項計劃的提出,必定會增加更多的養老服務崗位,根據《2018中國民政統計年鑑》顯示,我國鑑定合格的養老護理員只有44102人。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17年中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情況報告》顯示,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63萬,若按照國際上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我國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和20萬專業護理類從業人員。
  • 泉州民政:以賽促學,提升養老護理員隊伍專業水平
    日前,泉州市民政局聯合泉州市總工會、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市婦女聯合會舉辦泉州市首屆民政行業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加快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養老護理員職業隊伍,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一線護理人員鑽研崗位技能,全面提升護理水平。
  • 廣州專業養老護理員有多短缺?三個人照顧46位老人
    不少一線養老護理員在談及薪資、晉升等問題時,都提到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他們是專業的,而非「保姆」。  近日,《廣州市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印發。行動方案要求對符合相關條件的一線護理員實施最低薪酬制度,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薪酬(不含加班費)宜不低於當年度廣州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
  • 「要聞」節能減排、養老護理員隊伍……今天的市政府常務會議關注...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今天(8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強調提出要在市委領導下,部署2020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研究加強本市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提高養老護理水平;研究向浦東新區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 如何扭轉觀念,破局70後養老難題,讓養老護理員成為香餑餑
    近年來,關於養老服務人才,有兩類新聞分外搶鏡。一是緊缺,缺口巨大,人才難留,專業、年輕從業者尤為不足;二是緊俏,月入過萬元,學生還沒畢業養老機構就來「搶人」,院校卻還面臨招生難……一方面「吃香」,另一方面卻不受一些年輕人待見,行業的尷尬由來於此。
  • 順義區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助推護理員能力提升
    大賽秉承「以賽促訓、賽訓結合」的理念,主要考察養老護理人員實際操作能力。活動現場,51名護理員逐個進入賽場展示臥具更換、失能老人位置移動、反身扣背等技能。他們沉著冷靜、技術嫻熟,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專業的職業素養。比賽場外,來自不同養老機構的護理員們互相交流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學習優勢、彌補不足。
  • 養老護理員工資高嗎?養老護理員就業前景怎麼樣?-七考網
    養老院當護士好嗎,附養老護理員工資。護士去養老院有發展嗎?養老護理員大部分是臨時工,低待遇、低薪水已是不爭的事實。就全國而言,養老護理員月平均工資低的僅有1000至2000元。公辦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工資僅在2000~3500元之間;民辦養老機構視經營情況而定,工資也在2500~5000元之間。
  • 養老護理員證怎麼考?養老護理員報考條件有哪些?
    養老護理員也叫做養老護理師,近年來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現有從業人員僅僅40萬左右!面對2.49億老年人和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護需求,40萬養老護理員真的遠不能滿足需求!正因為巨大的市場需求,人社部、民政部聯合頒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2019版)》,降低了從業人員的學歷要求,從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這也預示著國家對養老行業的重視!報考條件養老護理員證書現在分為五級,分別是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
  • 泰興持證養老護理員獲入職補貼
    經泰興市、鎮兩級民政部門審核,本月中旬該市77名持證養老護理員獲得6.85萬元入職補貼。為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率,泰興市民政局率先施行持證養老護理員一次性補貼制度,凡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初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並且在該市民政局備案登記的養老機構護理崗位上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憑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申請人與用人單位籤訂的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工資發放清單、用人單位證明、公示照片及申請人身份證等有效資料
  • 《幸福老人報》2020年12月23日第九版:新時期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的好教材——《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材》出版發
    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路在何方?各地在實踐與探索,國務院和政府主管部門也在頂層設計。2019年,是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有幾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在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一是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
  • 北京:養老護理員每月最高可享1500元津貼,與職業技能等級掛鈎
    應屆生從事養老服務可享入職獎勵設立應屆畢業生入職獎勵,是《實施辦法》的另一大亮點。李紅兵介紹,全市養老機構一線護理員有9000多人,營養師、社工、輔具適配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不到1000人,養老護理人才隊伍穩定性低、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各類院校培養的養老服務人才不足,進入養老服務行業就業意願不強。
  • 年底前瀋陽市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要達到50%
    同時,專業的養老護理人才實習實訓期間最多可補貼6個月。日前,瀋陽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透露了今後瀋陽養老新政策。  截至目前,瀋陽市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8580個,其中服務類3643個,有2600餘個為老人志願者服務隊伍,成立了瀋陽市助老志願服務總隊,提供醫療、理髮、送貨等日常服務。
  • 丹東市培訓養老護理員、機構負責人 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層次
    為提高養老護理和機構負責人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由丹東市民政局主辦、丹東市中醫藥學校承辦的《2020年全市養老護理員、機構負責人培訓》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培訓因受疫情影響,在培訓方式上取消以往集中統一培訓方式,而改為分期、分片方式進行培訓。
  • 宿遷市十大「最美養老護理員」新鮮出爐
    7月3日,記者從宿遷市民政局了解到,十位「養老護理員」均來自養老機構,平均年齡44歲,最年輕的27歲,平均崗位工作年限為7年,最短的有3年,最長的高達18年。嫁到宿遷後,養老護理員就是她的第一個職業,一幹就是18年,先後服務了1000多名老人,「我的孩子都是在護理院長大的,和老人們的朝夕相處中,我覺得自己已經離不開他們了。」紀宏林是此次馳援武漢的九如城養老護理員之一。
  • 養老護理員證書有什麼作用,目前養老護理員現狀是什麼樣子的?-七考網
    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已經成為養老服務一項基本要求,培訓率要達到100%,持證上崗率要達到95%以上,並且作為對養老服務達標創建、各種獎勵或等級評定的重要衡量指標。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將伴隨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呈現需求大於供給的總趨勢。但不可忽視的現狀是從業人員素質低、收入低,導致整體水平低。因此,一些有遠見的部門及機構非常重視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 90後養老護理員的故事,委屈、刺激、恐懼、動搖,信任,被依賴...
    養老院護理員的工作是什麼樣的?做養老護理需要怎樣的耐心與堅守?「90後」年輕人為何願放棄新潮、自我的生活方式,接納這項工作?記者對他們進行了探訪。一些自媒體平臺也紛紛轉載張文靜的帖子,瀋陽當地的微信公號「瀋陽同城會」的運營負責人史雪峰說,她的故事提醒我們多關心長輩,同時也鼓勵年輕人參與到關愛老人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