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廉價藥重返400家藥房 魚石脂軟膏每盒3.6元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上海產的便宜老藥開塞露在華氏、國大等藥房買不到———日前本報就這一讀者困惑連續報導了上海廉價經典藥數度「難產」的消息和隱藏在其背後的經濟帳後,社會各界反響非常強烈。記者獲悉,全市200餘家華氏大藥房門店、200餘家國大藥房將從今日起全面保證滬產廉價老藥的供應。

  一位住在浦東昌裡的老人,跑遍了附近的華氏、國大藥房,卻買不到他用了幾十年的開塞露。他的苦惱經本報報導後,華氏大藥房公司負責人深受震動。

  最近,公司老總一家家門店地跑,一家家查看產品庫存記錄,找出了開塞露的銷售空白點有近50家,主要集中在虹口、楊浦等市民集中居住區。昨天上午,華氏相關負責人打電話給上海運佳黃浦製藥公司,向這家上海牌廉價老藥的主要生產企業要貨,「除了開塞露,我們還要足光粉、紫藥水」。今天上午,華氏200餘家門店開門迎客後,市民將可看到便宜又熟悉的這些老藥又登上了醒目的貨櫃。

  此次全面恢復供應的還包括其他23種廉價老藥,其中包括治療女孩子青春痘效果非常好的滬產魚石脂軟膏,每盒3.6元;治療老年褥瘡和寶寶紅屁股效果不錯的氧化鋅軟膏,每盒7元。

  除了華氏外,國大藥房下屬200多家門店也同時採取措施保障廉價藥在門店出樣銷售。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分銷事業部副總經理王賢成昨天表示,對上海的傳統廉價藥品一定要大力支持,已布置各下屬公司將產品供應到各大醫院,使病人能及時買到。上海國大藥房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沈耀鋼說,藥品生產廠家、藥品連鎖公司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應當是相互依存,相互服務、相互促進的關係,生產廠家可以擁有更多銷售決策參與,消費者應該有更多產品選擇權,而作為藥店連鎖公司,應該做好兩者平衡和協調。


相關焦點

  • 同一廠家的同一款藥品在上海不同藥房價格相差2倍,這背後是否藏有...
    近日,劉女士在購買一款名為「魚石脂軟膏」的藥品時發現,得一大藥房此藥的售價為51.8元,而其他連鎖藥店的售價僅為15元至16元之間,這不禁讓劉女士感嘆道:「這差價也太誇張了吧?」 同樣的藥,為何價格卻相差了2倍以上?得一大藥房關於這款魚石脂軟膏的定價是否合規呢?
  • 夏日炎炎「痱子煩」 市場難覓廉價老藥「痱子水」
    不少市民反映,像痱子水等滬產傳統經典廉價老藥如今越來越難覓蹤影。記者調查發現,有的祛痱水已「改頭換面」以昂貴的身價出售,有的因為價格低廉、利潤過低,令藥房紛紛「敬而遠之」。此外,一些幾元錢的爐甘石洗劑、硫軟膏之類用於夏季多發溼疹、癤子等的皮膚病外用藥也很難買到。市民呼喚,希望傳統的經典廉價老藥能早日重返更多的藥店。
  • 魚石脂 用法(外用藥)
    魚石脂軟膏為皮膚科用藥類非處方藥藥品,主要成分是每克含魚石脂0.1克,輔料為凡士林。消毒防腐藥,具有溫和刺激性和消炎、防腐及消腫作用。保質期:2年類別:消毒防腐藥。功能與主治:治療各種皮膚炎症及軟組織炎症、膿腫、瘡癤等。製劑:魚石脂軟膏。
  • 寧波數十種常用藥價格漲了兩三倍 這些藥為何漲價那麼兇
    「跑了3家藥店,才買到爐甘石洗劑,而且價格從原來的3元多漲到9元了,這也太誇張了吧?」近日,市民朱女士來向記者吐槽。  朱女士的寶寶患有溼疹,爐甘石洗劑是家中常備藥。  藥店  數十種常用藥價格漲了兩三倍,有的還斷貨  紅黴素眼膏每支從4.5元漲到5.8元,複合維生素B每瓶從2.3元漲到7.8元,谷維素片每盒從2.3元漲到10元,魚石脂軟膏每盒從6元漲到12元,美寶溼潤燒傷膏每盒從22元漲到了70元,複方酮康唑軟膏每盒從3元漲到了6.5元,雙氧水每瓶從3元漲到了6元,避孕藥媽富隆每盒也從30元左右漲到了70多元……
  • 皮膚外用藥大全〔軟膏〕
    [用法]患手患足先用溫水洗淨裂口處,每日外搽2—3次。患處暫不接觸鹼粉、洗衣粉、洗潔精、洗面奶等。  【酒渣軟膏】  [配方]硫磺10g 魚石脂5g 水楊酸2g 氧化鋅10g 澱粉10g 羊毛脂20g 硫酸鋅2g 95%酒精10ml 凡士林加至100g   [製法]各藥先研極細末, 混勻,加入酒精調糊後加羊毛脂及凡士林,充分拌勻,備用。
  • 牛黃解毒丸、紅黴素軟膏……這些廉價藥都去哪了?
    原標題:3元一盒的牛黃解毒丸、1元一盒的紅黴素軟膏……這些廉價藥都去哪了?對於家住天津的劉希恭來說,今年春天「很難過」。已近80高齡的他,為尋找給兒子治病的一種短缺「救命藥」——青黴胺,心急如焚地跑遍天津各大醫院,然而卻被告知已停產。
  • 7 元一瓶氧化鋅軟膏找得好辛苦 便宜的好藥為何買不到?
    沈先生因患病想買到一種叫氧化鋅軟膏的老藥,但其家人跑了幾十家醫院、藥房都沒有買到,最後是一家製藥公司從庫房裡找出並送給他,沈用了不久就藥到病除了。而製藥公司卻說:「我們有藥,就是上不了櫃檯。」這不禁讓沈先生很疑惑:價錢便宜但較有效的老藥怎麼就離老百姓「遠去」了呢?
  • 西安藥價市場調查 同一種藥一家賣16元一家賣3元
    兩盒藥一模一樣 一家賣16元另一家賣3元  提起藥價,很多市民不由得搖頭,不是覺得藥價太貴,就是感覺藥價亂得沒譜。  最讓人不明白的是,明明距離只有幾十米甚至門對門,兩家藥店同一藥品的藥價就能差很多。  高陵的張先生最近就因為藥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 魚石脂
    魚石脂 來源:SFDA 2006-09-23 23:58 【別名】 依克度,依比,魚石硫酸銨 ,魚石脂【外文名】Ichthammol , Ichthyol【
  • 廉價常用藥缺口明顯引關注 1元藥被500元藥代替
    圖為:廉價藥在藥店越來越難找到 記者葉茂林攝   廉價常用藥缺口達六成 1元藥被500元的藥代替>  8毛錢一支的青黴素、5毛錢的三黃片、3毛錢的牛黃解毒丸、3毛錢的諾氟沙星膠囊、3毛錢的紅黴素軟膏、1.89元的乾酵母片……  這些廉價常用藥,曾陪伴我們幾十年,現在卻正在慢慢消失。
  • 每盒6.6元 慢病常用藥阿託伐他汀鈣片降幅超八成
    來源:三秦都市報/新華網/藥店經理人▍編輯:夕語首家民營醫院開出「4+7」藥品處方,慢病常用藥阿託伐他汀鈣片(「阿樂」)價格大降85.5%,每盒只需6.6元。「4+7」中選藥品,藥店也要降價了。
  • 香港藥房亂像 11家藥房10家售山寨藥
    洛叔給這些常用港藥的定價只比香港買的稍貴5至10元,他說自己並沒有刻意去「打貨」,且每款也就儲備20份,但每周幾乎都會清倉,「藥和零食不同,如果不是口碑好一般人不敢買的。」  談到為何港藥受歡迎,洛叔認為品質是關鍵,「在我們這裡買港藥價格幾乎和在廣州買的差不多了,但是生產地不一樣啊,買的人感覺也會更放心。」
  • 家庭常用的廉價藥普遍漲價 部分藥品價格竟然翻倍上漲 其中就有你...
    這些藥還難買到由於這些藥都是常用藥有些還是患者要長期服用的藥所以漲價、難買,給患者造成很大困擾谷維素:以往0.6元/瓶的谷維素片如今上漲到了8.5元/瓶, 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期缺少谷維素片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多維元素片」立普妥:治療冠心病的立普妥每盒只有7片,如今一盒的價格也上漲到了
  • 廉價孤兒藥斷供危及數十萬人 黑市救命藥從哪來
    影響  10元廉價救命藥被炒到上萬元一支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盒治療罕見的嬰兒痙攣症的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正常零售價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醫院卻難覓蹤影,而「黑市」上的售價竟超過了4000元,即使是這樣的「天價」,由於藥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買到。
  • 印度廉價抗癌藥:性價比誘惑大 印度成世界藥房
    這些藥原來都是由歐美製藥公司所研發,在印度由於被本土公司所仿製,受益於便宜的「印度成本」,相同的療程最高可以便宜原價的十至十五分之一,因此在坊間具有不小的影響力。一般情況下,每人上飛機只允許帶上一條(10盒)。  海外代購者們顯然在進口藥物和印度仿製藥的巨大差價中嗅到了商機,把觸角從服飾、鞋包、數碼、食物等日常用品,延伸到了救病治人的醫藥領域。
  • 第三批廉價藥價格公示 維C銀翹片24片擬售3.5元
    明年上半年,省物價局將全面檢查廉價藥執行情況  昨天(12日),江蘇省物價局公布了新擬定的《江蘇省廉價藥品目錄》第三批廉價藥品價格,其中包括丹參片、維C銀翹片、健胃消食片等共14種常用廉價藥。到目前為止,廉價藥目錄中的50種藥已經公布多半,到底市場執行情況如何?省物價局醫藥價格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年上半年將對執行情況做一次全面的檢查。  今年以來,省物價局分兩批公布了35種廉價藥品的統一售價。昨天,第三批共14種廉價藥價格在擬定後也對外公示,其中包括丹參片、維C銀翹片、健胃消食片、三七傷藥片等。
  • 藥房難尋十元以下感冒咳嗽藥 廠家稱因工藝升級調價
    杏蘇止咳口服液28元/盒漲到48元/盒,沐舒坦38元/支漲到73元/支……廠家稱因原料漲價工藝升級等原因調價■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文/圖「最近家人接連感冒、咳嗽,到藥房買藥時,發現上個月賣28元一盒的咳嗽藥,漲價到了48元,藥價幾乎翻倍……」廣州越秀區市民李先生感慨地對新快報記者說
  • 301醫院:門診藥房信息化讓取藥只需6-7分鐘
    從2014年3月中旬開始,我院多部門開始就門診藥房信息化項目進行方案論證,6月底完成系統詳細設計,7月中旬確定技術接口方案,10月中旬完成系統及接口研發,10月26日順利開診發藥。項目實施後患者實現了坐等取藥,平均取藥時間6-7分鐘;叫號發藥模式降低了發藥窗口藥師的壓力;自動發藥機的應用減少了59.64%的藥品人工調配量,調配藥師工作量降低了48.33%。
  • 16元的藥換家藥店只賣3元 業內稱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隔了一天換了家藥店,竟變成3元。「這藥品價格市場也太混亂了吧,是16塊買得冤,還是3塊買的是假藥?」華商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疑惑  同樣的藥在不同店價格相差4倍多  因兒子生病了,6月3日,崔先生在西工大路路西的「保健醫藥店」,買了一盒6支裝的「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花了16元。
  • 馬應龍去年兩登黑榜 紅黴素軟膏北京抽檢不合格
    2004年3月20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4)40號文批准,於2004年5月1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8年5月16日經2007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將公司名稱「武漢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馬應龍生產的地奧司明片也曾被通告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