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元的藥換家藥店只賣3元 業內稱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2020-12-18 華商網

記者在不同藥店買的同款「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價格從左到右依次為16元、3元、8元、12元 本報記者 袁琛 攝

  市民崔先生近期買了兩盒6支裝的「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花的錢卻相差甚遠,第一盒16元,隔了一天換了家藥店,竟變成3元。「這藥品價格市場也太混亂了吧,是16塊買得冤,還是3塊買的是假藥?」華商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疑惑

  同樣的藥在不同店價格相差4倍多

  因兒子生病了,6月3日,崔先生在西工大路路西的「保健醫藥店」,買了一盒6支裝的「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花了16元。6月5日,藥吃完了,他就近在郭杜翰林北路的「泰生醫藥」泰安店又買了一盒,這一盒卻只花了3元。「兩盒藥一模一樣,從外包裝也分辨不出任何差別。價格怎麼差了4倍多?這藥到底該賣多錢?」崔先生非常疑惑。

  記者來到崔先生所說的這兩家藥店,果然分別花16元和3元,買到了同樣的藥。而在郭杜南街的另外兩家藥店也出售同樣的藥,售價分別為12元、8元。

  為啥同樣的藥在不同藥店售價竟相差4倍多?「保健醫藥店」店員說自己並不清楚。

  只賣3元的會不會是假藥?「泰生醫藥」泰安店負責人稱,這種藥他們一直賣3元,屬於成本價銷售,主要是拉攏一些回頭客。

  「藥品肯定沒問題,都是從正規醫藥公司批發來的。賣假藥處罰非常重,本身就是便宜藥,沒必要賣假的。」該負責人說。

  定價

  單支最高2.1元 零售不能高於定價

  昨日,記者從省物價局了解到,5月21日,省物價局專門下發了《關於慶大黴素等458種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的通知》,並從5月25日開始執行。

  這458種藥裡就包括「健兒清解液」,其中10毫升規格的單支最高零售價格為2.1元。省物價局工作人員介紹,部分藥品除了按照瓶、盒等單位定價外,有的定價是按單支計算,假如消費者購買的整盒,則按單支乘以整個包裝內數量來計算整盒定價即可。無論哪個廠家,只要生產這種藥的同一規格,都執行這個定價。藥店的零售價格可以低於定價,但不能高於定價。

  如此算來,一盒每支10毫升、每盒6支裝的「健兒清解液」最高零售價應為12.6元,「保健醫藥店」賣16元已違反規定。昨日,記者還走訪了10家銷售其他品牌「健兒清解液」的藥店。其中大學南路「天仁大藥房」,每支10毫升、每盒8支裝的南昌牌「健兒清解液」賣18元,而最高零售價應為16.8元,超了1.2元;含光南路惠好醫藥超市10支裝的售價22元,超出最高零售價1元。

  廠家

  有價差很常見 但假藥可能性不大

  為此,記者聯繫了「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的生產廠家江西遠東藥業有限公司,負責陝西區域銷售的李先生介紹,有時因為進貨渠道不同,藥店之間零售價有差異也是比較常見的,因涉及商業秘密,出廠價不便透露,但廠家建議零售價在9.5元至10元之間。

  「便宜點賣七八元也是正常的,但3元太低了,低於出廠價格,可能是藥店為了促銷,虧本吸引顧客。不過賣16元,的確有些高了。」李先生說。

  李先生告訴記者,如果要鑑定真偽,必須取樣送到江西經廠家鑑定才能確認。但市場監管一向比較嚴格,廠家也從未在市場上發現過假藥,假藥的可能性非常小。

  業內

  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零售價格差異大

  談起藥品零售價格,醫藥銷售業內人士段女士認為:「還是比較混亂的,但這種混亂是源於不同渠道、批發價格不等,其中貓膩很多。」一般情況下藥品是這樣流通的,廠家的藥是先進入大的醫藥公司、醫藥公司再批發給藥店,藥店賣給消費者。但因為「佔地盤」,同一廠家負責不同區域的銷售人員也會競相壓價,甚至有時虧本賣藥,造成價格差異增大。

  更可怕的是,一些小的醫藥公司聯合醫保參保戶,套取藥品再銷售。「比如一盒20元的藥,出廠價可能15元左右,而參保者通過假住院後報銷,可能只花六七元就能得到藥品,即便10元賣出去也能賺到錢。因為價格低,違規渠道的藥品反而更暢銷。但最大的弊端就是流通過程中藥品質量安全難保障。因為許多藥物貯藏溫度都有要求,亂存放可能導致藥物失效等。」段女士認為目前之所以藥品零售市場價格混亂,與流通環節監管不足也有關。

  提醒

  買藥花了冤枉錢?可上網查看

  如何辨別買的藥是不是多掏了冤枉錢?省物價局工作人員介紹,可登錄「陝西省醫藥價格信息網」(http://www.sx111.com/)查詢,在首頁左側「政府定價藥品價格查詢」欄目裡輸入藥品名稱或簡稱,點擊「搜索」即可。

  凡是列入我省政府定價目錄內的OTC(非處方藥)品種都能在上述網站中查到,包括167種西藥和291種中成藥。

  省物價局工作人員提醒市民,若發現藥店、醫院等醫療機構銷售的藥品違規售高價藥,可撥打12358舉報,各地物價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

  對於自己花費了16元錢,卻買到了超過最高零售價格的「健兒清解液」,崔先生說:「我會考慮向物價部門舉報。」

  本報記者郭曉蓉

相關焦點

  • 西安藥價市場調查 同一種藥一家賣16元一家賣3元
    兩盒藥一模一樣 一家賣16元另一家賣3元  提起藥價,很多市民不由得搖頭,不是覺得藥價太貴,就是感覺藥價亂得沒譜。  最讓人不明白的是,明明距離只有幾十米甚至門對門,兩家藥店同一藥品的藥價就能差很多。  高陵的張先生最近就因為藥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 西安藥價市場調查 同一種藥不同藥店價格差百元
    兩盒藥一模一樣 一家賣16元另一家賣3元    提起藥價,很多市民不由得搖頭,不是覺得藥價太貴,就是感覺藥價亂得沒譜。    最讓人不明白的是,明明距離只有幾十米甚至門對門,兩家藥店同一藥品的藥價就能差很多。    高陵的張先生最近就因為藥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 市民藥店買到過期藥 負責人:只賣藥不負責質檢
    藿香正氣滴丸有效期至2016年8月市民藥店買到「過期藥」藥店負責人:只負責賣藥,不負責質檢□晚報記者 劉永奇 實習生 張亞瓊8月1日上午,市民李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市樂山大道與春曉街交叉口附近的恆升大藥房買藥時,竟然買到了一盒過期的藥品,藥店負責人在解釋時稱,其只負責賣藥,不負責質檢。李女士說,7月30日晚上10時許,她在藥店負責人付女士的帶領下,花12元錢購買了一盒藿香正氣滴丸(9袋裝)。買藥後,李女士在藥房內接了一杯開水,吃了一小袋。
  • 市民投訴同樣藥醫院比藥店貴兩倍 院方稱未違規
    日前,新快報記者接到市民楊伯報料稱,他在廣醫三院買的別嘌醇片要22.08元,而同一種藥在藥店只賣6.9元。院方表示,醫院是按省藥品陽光採購招標價來定價的,並未違規。  市民投訴  同樣規格同種藥價格懸殊  家住荔灣區的楊伯投訴稱,近日他在廣醫三院體檢發現尿酸高,因此醫院給他開了一瓶廣東×迪藥業公司生產的別嘌醇片。「當時醫院開的藥是22.08元,我用醫保卡支付了11元,自付了其他部分。」
  • 訂貨單曝藥品驚人差價:出廠價1.2元零售18元
    記者由此調查發現,出廠價僅為1塊多的藥品,在不同的藥店能以7元至十多元不等的價格出售。業內人士稱,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果真如此嗎?同款藥的零售價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去年公布的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對它是否適用?一種普藥(指在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規藥品)的身價究竟如何在出廠後翻了數番,擺上了藥店的貨架?
  • 廉價常用藥缺口明顯引關注 1元藥被500元藥代替
    >  8毛錢一支的青黴素、5毛錢的三黃片、3毛錢的牛黃解毒丸、3毛錢的諾氟沙星膠囊、3毛錢的紅黴素軟膏、1.89元的乾酵母片……  這些廉價常用藥,曾陪伴我們幾十年,現在卻正在慢慢消失。  患者  吃了30年的酵母片,現在這麼難買  近日,家住漢口新華下路65歲的楊婆婆有點消化不良,吃不下飯,就到附近的藥店想買點酵母片嚼嚼,誰知跑了三四家藥店都沒買到。有的說賣完了,有的說不進貨了。  老人很納悶:這麼常見的藥怎麼就買不到了呢?
  • 高的賣18元低的8元 同款「乳酸菌素片」價格懸殊
    溫州網訊 同一廠家、同一劑量、同一款藥,一盒江中牌「乳酸菌素片」有的藥店只賣8元錢,有的賣10元錢,而有些藥店則賣18元,價格懸殊,令消費者不解。  -讀者反映 同一盒藥品藥價相差10元  「藥品價格相差真是太大了,兩家店,同一種藥,竟差了10元。」
  • 夜光小飛機進貨3元賣15元,整理了48個擺地攤進貨渠道,要了拿走
    hello大家好我是琪軒,我是一名80後創業者,最近有網友私信我要擺地攤貨源渠道,有人想賣飾品,有人想賣童裝,我熬夜給大家整理了一下,統一回復一下 我整理的48個擺地攤貨源渠道,要了私信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朋友是怎麼擺地攤的,他擺地攤只賣1-2爆款小玩具,比如小飛機夜晚會發光並且還能飛,他進貨的成本是3元,可以賣到15元,那他是怎麼賣的呢?我給大家聊一下,他都是每天背著一個背包,裡面裝20-30個,找個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廣場、商場門口,一天基本上能賣20-30個,能賺個200多不成問題。
  • 揭皮膚病醫院暴利:一盒藥醫院賣68元藥店18元
    揭皮膚病醫院暴利:一盒藥醫院賣68元藥店18元 元藥店18元  近日,患者程先生到濟南一家皮膚病醫院就診,醫生給他開出每盒68元的止癢藥。懷疑醫院藥價虛高,程先生拿著處方到另一家大型藥店買藥,發現這種止癢藥每盒只售18元。「同一家藥廠生產的同一種藥,醫院咋比藥店貴出50元?」程先生質疑。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患者質疑:醫院賣藥比藥店貴50元  26日,程先生突然發現腿部生出了一些令人刺癢不堪的紅色小疙瘩,他急忙趕到一家皮膚病醫院治療。
  • 「之前1.5元現賣10.5元」 藥店常用藥為何頻漲價
    「之前1.5元現賣10.5元」 藥店常用藥為何頻漲價 原標題:   本報記者 趙鵬  近期,事關頭疼腦熱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藥價格上漲引發關注。
  • 如何看待洪湖市處罰0.6元購進1元賣口罩的藥店?非常態措施
    經查,洪湖市華康大藥房銷售一次性口罩38000個,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其購銷差價額高過規定的15%標準,涉嫌哄抬價格。目前,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該案調查終結,沒收違法所得14210元,罰款人民幣42630元。
  • 南京一家藥店推出400多種「一元藥」引搶購(圖)
    都說看病難藥價貴,一下子冒出這麼多「一元藥」,著實讓人吃了一驚。快報記者調查後發現,雖然南京的其他藥店幾乎都有「一元藥」出售,但品種並不是很多。生產廠家甚至表示:「一元藥越生產越虧本。」隨後,記者調查了南京四家大型三級醫院,發現「一元藥」的數量大約在20~50種左右。相對於大醫院動輒上千種藥品而言,「一元藥」的比例著實有些低。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12元口罩賣128元,罰款300萬元!10隻3M口罩賣850元,罰款300萬元!進貨單價17元/包,實際銷售價格32元/包,加價15元/包,加價率88%;銷售江蘇映山紅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醫用隔離面罩,進貨單價9元/只,實際銷售價格22元/只,加價13元/只,加價率144%。截至被查獲時,當事人共銷售一次性口罩18000包、醫用隔離面罩2000隻,銷售額計為620000元。
  • 今年1月就過期的藥 藥店還在賣 消費者獲10倍賠償
    前日,胡先生的丈母娘在通盈街的「宏仁堂大藥房」,就買到了這樣一瓶過期藥。胡先生及妻子到藥店理論,對方不以為然,反而認為他們「小題大做」。懷疑藥店賣過期藥給老年人,胡先生撥打了成都商報的熱線電話,投訴這家藥店。對於銷售過期藥,藥店老闆表示是管理上出了疏漏,向胡先生道歉,並以原藥品10倍金額(共計270元)進行賠償。
  • 寧夏中衛一藥店被查封:12隻PM2.5口罩賣696元
    寧夏中衛一藥店被查封:12隻PM2.5口罩賣696元 微信公號「中衛新聞網 」 2020-01-27 20:44
  • 為什麼便宜的藥,藥店難買到?甚至救命藥一遭降價就被藥店拒賣?
    藥店陳列櫃近日以來,多家媒體曝出,不可或缺的廉價"救命藥",比如乳腺癌症的"救命藥"赫賽汀,自從納入醫保之後,便在全國多地出現缺貨狀態,而且,許多包括已納入醫保的首選低價救命藥短缺或消失比如,一般心臟手術的用藥"魚精蛋白",正常的價格是10元一支,然而,在一藥難求的情況下,卻已經被黃牛販子炒到了上萬一支。
  • 路邊攤中賣幾十元的一件衣服,進貨渠道是哪裡,這裡的答案最全
    每到晚上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出門逛街,當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除過看到一些路邊的美食之外還有一些賣飾品的,賣衣服的,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路邊攤的衣服賣的如此的昂貴,進貨的渠道是哪裡?哪裡的進貨渠道這麼的便宜,賣價才二十三十的,而且看衣服的款式還不錯,不是很落伍的。
  • 揭秘口罩斷供謎局:廠商花五倍工資招人 藥店不敢進貨
    為了省口罩和防護服,我們一待六七個小時不吃不喝,因為換了就沒有了。」一位協和醫院護士對鳳凰網財經表示。張弘是一個老北京,做了幾十年的藥店生意。他的藥店在大年三十那天就沒有口罩庫存了,至今也沒拿到貨。「我此前庫存一兩百包(每包20個薄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但兩天就賣空了,在疫情之前,每天只能賣8包左右。」
  • 進貨渠道混亂加價幅度驚人 成人用品市場很亂
    批發價1.5元一盒的安全套零售能賣到8元錢、批發價5元錢的男士外用藥物噴劑零售能賣到40元錢、批發價10多元的成人用品器具零售能賣到五六十元錢……昨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成人用品批發市場發現,成人用品不僅進貨渠道混亂而且加價幅度驚人。  零售價與批發價相差懸殊  「您好,您需要買點什麼?
  • 藥店高價出售三無酒精,執法人員上門,店員卻稱:從未賣過
    抗疫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各地醫療物資出現不同程度緊缺,從目前防疫指導來看,日常中較為有效的是口罩和酒精。目前,這兩類醫療物品在市面上極為短缺,藥店直接掛牌提示口罩、酒精已售完,這時候能供應口罩或酒精的藥店,無疑是附近居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