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洪湖市處罰0.6元購進1元賣口罩的藥店?非常態措施

2020-12-20 月影說職場

1

疫情關鍵時期哄抬口罩價格,罰!

2月5日,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洪湖市華康大藥房涉嫌哄抬口罩價格行為立案調查。經查,洪湖市華康大藥房銷售一次性口罩38000個,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其購銷差價額高過規定的15%標準,涉嫌哄抬價格。目前,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該案調查終結,沒收違法所得14210元,罰款人民幣42630元。

有網友表示:成本0.6元,賣1元1個的口罩,在一「罩」難求的時下,其地點還在湖北......摸摸自己的良心,這個價格不夠良心嗎?

既然是犯法,那就應該一個字「罰」,必須「罰」,賺國難財的行為就是不對!

前幾天家裡沒有口罩了,我去村裡兩個藥店看了,一個藥店沒有,一個藥店有25快一個如下圖。我狠心買了4個,花了100元。我認為25的這個真應該罰,溢價太高。

於是又有網友說了,只針對價格,賣1塊錢的口罩商家要罰,那為什麼賣10元、25元 30元一個的商家行為,又怎麼不罰了呢?

原因在這裡,1塊錢的行為擾亂高價市場 所以嚴懲。只是這25元、30元的口罩其能存在銷售的行為,背後所引藏的問題,大家也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口罩市場的現狀,就是一罩難求,現在根本買不到口罩,所以有人就說了:別說1塊錢 2塊錢我也買 而且我也不舉報。

這就是市場供不應求所引發的結果。現在是疫情關鍵時期,希望所有的商家都能提高一下思想覺悟,從大義出發,保護別人,就是保護自己。

疫情傳播的渠道裡有呼吸渠道,多一個口罩使用,就能少一個人傳染,人人外出戴口罩就能從根源上隔斷新型冠狀肺炎的傳播。

2、

形勢所迫,送

某藥店老闆為尋找口罩貨源,連夜到一醫療耗材生產基地,結果廠家不僅提了進價,還不給開票,心裡暗罵廠家不仁義。這情形真是驗證了30年河東30年河西,醫療供應方現在的地位就是:平時對我待答不理,瞬間叫你高攀不起。

口罩市場上由於進價抬高,賣方沒有貨源,價格當然也各有不同,售價不好定奪。進價6毛賣1元的都被處罰,又瞬間起到了殺雞駭猴的作用。

於是,在這關鍵時期,很多有口罩的人,也就選擇不賣了,送,送家人、送朋友。

我一親戚家,前幾天進了一批口罩,最後全都送人了,沒法賣。

本身進價就高出平日很多,哪怕不賺錢按照進價賣也有被處罰的可能,實體店一舉報一個準,所以最後留下自家夠用的,全部送人了,有貨也不進貨了,賠不起這個錢。

就跟這個店一樣,一個口罩賺幾毛錢不多,你給人家罰了,執法者偉光正的形象立了起來,群眾怎麼辦?去買高價口罩,或者一部分人買不到被感染?

3、

了解口罩的價格

很多朋友不知道1元的口罩意味著什麼。

因為我們最近捐贈物資時了解了大量貨源,告訴大家:

如果是醫用口罩(其實就是和一般一次性口罩差不多),價格4元以上,這個價格還在變化。醫用外科口罩價格更高一些。

普通的一次性口罩,我們前幾天買到過的最便宜的是1.2元的,這是在幾萬個口罩這個量級的價格上,質量比較差,後來退貨了。

(這些價格隨時在變,如果你看到的不一樣,不要奇怪)

這都是被各種炒口罩的人把價格抬起來的。

結果好不容易有個賣一塊錢口罩的,還把人查了罰款。那就讓大家都去朋友圈買買那些高價口罩,讓那些真正炒口罩的人賺錢去吧。。。

4、

形勢決定現狀

疫情蔓延,傳染人數增加,武漢封城、各地區陸續限行、封路,封閉社區,建立疫情指揮部,高速也開始勸返異地遊客……

各種做醫療器械的、跑臨床的、做藥材流通的、開藥店的……,清一色口罩斷貨、消毒液斷貨、洗手液斷貨。

緊接著防護鏡(包括遊泳眼鏡,別問我為啥知道)、消毒液、酒精、一次性手套紛紛告急。

這種種告急,刷屏不斷,何其壯觀……

有膽大的,本著不信邪的精神聯繫有當地有一定實力的供應商,結果因為鄉村封村,緊張氣氛上來了,各種真的、假的消息充滿了網絡上豹速增長,其當然表示沒貨,什麼?

因為既使知道哪兒有貨也不敢進啊!廠家不給你開票。

其間爆出藥店因價格問題被查處,很多藥房開始閉店謝客,被查處只是風險,員工萬一被傳染呢?後果嚴重!

地方坐擁幾百家藥房的龍頭企業,捐獻的是消毒液。

緊接著,各個口的幹部需要上崗執勤,負責後勤保障的同志八仙過海,甚至從國外往國內發貨……

身處這個行業,知道賣與送的區別,任何事情一旦開了頭,就剎不住車了。所有那些找不到生產商?拿不到相關批文?開不出票?這種種理由你信嗎?

到目前為止,大量企業甚至包括行政單位,在無法從正規渠道得到相應物資的情況下,不免有違規操作。

5、

幾毛錢怎麼變成幾十元呢?

一個循環圈產生了,想要違規必然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從生產環節開始,一直累加到你最終幾十元買到的口罩上。是不是覺著劣幣逐良?但人家可以拍著胸脯告訴你,三十元一隻的口罩人家利潤不到五毛,遠未達到「哄抬」物價的標準。

幾毛錢怎麼變成幾十元?

因為短期缺貨是存在的,現下緊缺的防護口罩是作為「勞保用品」出現的,有定向的客戶群體,例如醫院、廠礦等。

消費口罩:那種明星戴的黑色時裝口罩。防護與消費其區別類似於工作站跟消費級電腦,一個是生產工具,一個是生活增值品。

生產工具因為相對消費群體狹窄,在網絡如此發達今天,企業一般按訂單生產,消費方按需採購。因數有保質期,誰也不會大規模儲備。

所以,可預期的市場容量導致了有限的生產規模、有限的倉庫積存、有限的材料儲備。

關鍵時刻,國家果斷出手,優先保證防疫一線,那些擁有正規資質的廠家處於一種管控狀態。源頭受管控,自然的經濟流通必然受到幹擾,也就出現了目前正規渠道斷貨的現象。

6

從經商行為看價格,

我小姨是開文具店的,進價6毛的商品一般賣8毛,對比周圍一大片便利店文具店,都是屬於相當良心的價格,因為他們百分之90的都會賣到1塊,這就是一隻籤字筆芯的價格,我相信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吧,一隻筆芯一塊錢的價格

再說說這個口罩的價格,最近我小姨也有進口罩的貨,最便宜的進貨價也要2.5,還有口貨還沒運到一般被zf徵用了,所以基本處於一個很難進貨且無貨的狀態,能進到口罩的店家大多也在加價賣,現在這個時間點,在我們這裡6毛進價賣1塊的店家絕對會被老百姓送錦旗然後搶購之,更別說什麼發國難財了……

對於這個道理我相信當地機構也懂,至於為什麼還會這麼做那就有待商酌了,是為了業績還是掙表現還是爭口罩還是

7

處罰背後引起的職場問題

據消息稱,這洪湖華康醫院最近所捐的一筆善款,都是這家被罰款藥店老闆吳以清和洪湖華康醫院現任負責人毛華學,而這兩人恰好也都是洪湖華康醫院有限公司的股東。(不過公司已經註銷)

這是不是也引發了在職公務人員不能從事第二職業的規定。身為領導所起到的帶頭作用呢?也許領導也想成為時下有名的斜槓中年吧!

在這對抗疫情的關鍵時刻,這個問題還是先保留吧!

相關焦點

  • 口罩0.6元進價賣1元,湖北一藥房被罰4萬,網友稱沒利潤誰賣
    這家因大幅提高口罩售價,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最終被處以 300 萬元的行政處罰,也是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監管部門開出的首張重磅罰單。但是,近日湖北洪湖市的一斤藥房因為0.6元進價的口罩,市場價賣到了1元錢一副,照樣受到了當地市場監管局的罰單被罰款4萬元。但是,這樣的消息一出來之後,網上很多地方的網友就炸鍋了,紛紛表示:如果沒有利潤,誰還會賣口罩的質疑聲。
  • 湖北一藥房6毛的口罩賣1元被罰4萬多,有人說不貴,有人喊罰得好
    據報導,2月5日,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洪湖市一藥房涉嫌哄抬口罩價格行為立案調查。經查,洪湖市一藥房銷售一次性口罩38000個,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其購銷差價額高過《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文件規定的15%標準,涉嫌哄抬價格。
  • 湖北一藥房將0.6元進價口罩賣1元、因涉嫌哄抬價格被罰
    【湖北一藥房被罰:將0.6元進價口罩賣1元 涉嫌哄抬價格。鄧學平:處罰不當,應儘快撤銷!】對於洪湖市監管局的官方回應,鄧學平律師認為,上述說法不成立。理由是,漲價應當參照該商戶的原銷售價進行判斷,而非進價。沒有原價,何來漲價?利潤也並非銷售價減去進價,還要考慮中間成本。
  • 天價處罰!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賣20元一包,被罰150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口罩,在這個特殊時期激發起廣大市民的「特別需要」。高價賣口罩一直被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河南愛心大藥房被「天價處罰」,一般賣3~4元一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該藥房賣到20元一包(10隻/包),結果被罰150萬元。大河報記者梳理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發現,河南愛心大藥房在榜單中的罰金高居首位,且兩次被罰。
  • 「有人買一個就賣一個?」賣口罩不明碼標價 藥店被罰5000元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安徽公共頻道轉載請註明來源近日,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烏沙市場監管所接到群眾舉報,烏沙鎮有一家藥店存在沒有標明價格銷售口罩的行為據烏沙某藥房負責人桂女士介紹,藥店並沒有明碼標價,也沒有放在櫃檯上面,顧客買一個就賣一個。經查,這家藥店以每隻8.8元的價格購進了50袋「安美」牌摺疊式口罩,以10.5元每隻的價格對外銷售,銷售期間並未明碼標價。口罩在一天內就銷售完畢。
  • 口罩5分購進賣4元,差價73倍!這些藥店提價超10倍受重罰,最高300萬
    經查,當事人以12元/只購進KN95口罩並抬高至128元/只銷售;以進價15.2元/盒購進片仔癀防霧霾口罩(成人1隻裝)並抬高至58—78元/盒銷售。津南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
  • 賣3隻口罩賺20元,罰5000元!多地不明碼標價商家被頂格處罰
    ,該藥店銷售的4種商品不明碼標價,違反了《價格法》第十三條規定,市場監管部門於2月1日予以立案。04違規商家:浙江杭州蕭山仁心藥店違規事實:口罩未明碼標價且價格不合理處罰金額:5000元2月3日,杭州市場監管部門收到消費者舉報,稱其於2020年1月27日在當事人杭州蕭山仁心藥店處購買3隻N95口罩
  • 藥店老闆:口罩進價3.3塊,自己賣3.9元一個過分嗎?
    藥店老闆:口罩進價3.3塊,自己賣3.9元一個過分嗎?前段時間各地就出現了一些藥店被處罰的情況,有一些藥店賣一塊多一個,都被人為舉報,最後被罰款好幾萬塊,這讓不少藥店老闆都不敢再賣了。好在現在或許是看到一直處罰也不是一回事,這樣藥店老闆不敢賣,全部都讓朋友去網上賣了,價格更加高。
  • 一卷廁紙70元,一瓶消毒液賣560!盤點各國如何嚴打哄抬物價
    比如有購物商場將每公斤進價3元的大白菜以55元高價售出,進銷差價率1733%。在山西運城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的一起案件中,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將85元購進的額溫槍以800元賣出,進貨價45元的測溫儀賣590元,進銷差價率分別達到841%和1211%。
  • 進價1元紗布口罩賣5元,曲靖一公司被罰100000元!
    截止目前,共立案查辦涉疫案件7件,已做出處理6件,維護了市場秩序,現公布5件典型案件: 1、某服裝店違法銷售無標示口罩案根據群眾舉報,2020年1月30日,陸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大隊依法對某某服裝店開展調查。
  • 一隻口罩賣128元!這些哄抬口罩價格典型案件被曝光
    經查,當事人以12元/只購進KN95口罩並抬高至128元/只銷售;以進價15.2元/盒購進片仔癀防霧霾口罩(成人1隻裝)並抬高至58-78元/盒銷售。津南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1月27日,津南區市場監管局將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送達當事人,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將當事人哄抬價格涉嫌經濟犯罪有關線索移送公安部門。
  • 劣質口罩進價5角賣5元,湖南查獲120萬隻問題口罩!此前多地不法商販...
    經查,犯罪嫌疑人魯某某等人通過網絡聯繫湖北某民用口罩生產企業,於1月25日至28日,分三批購進總價100萬餘元的普通防護口罩230萬餘只,按照訂單需求數量將分裝好的口罩通過郵政物流發貨。經現場檢查,分裝口罩採用英文、韓文、日文等14種不同名稱的外包裝盒(袋)包裝,且無生產批號、無廠名廠址、無產品合格證明。
  • 北京一超市1隻口罩10元,市民嫌價高並舉報,調查稱:進口的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口罩成了最緊俏的物資之一。2月19日,北京華聯超市新上架的一款口罩引起了公眾關注。價籤顯示,這款50隻裝一盒的一次性口罩售價500元,相當於每片口罩10元。不少市民在網上評論稱:「口罩是消耗品,華聯超市的口罩售價讓人望而卻步!」
  • 38元口罩賣98元!昆明官渡區這家藥店被罰100萬
    >竟提價到每個售價98元進價15元/個盒的隨棄式口罩賣價68元……1月23日,接12358價格舉報平臺舉報,官渡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位於官渡區星澤園小區的昆明嘉禾祥藥業有限公司嘉禾祥健康藥房進行檢查,發現該公司分別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據此,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擬對該藥店處以頂格罰款300萬元。12元口罩賣128元,罰款300萬元!涉案商家:天津市旭潤惠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處罰金額:300萬元違規事實:當事人藉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機,以12元/只購進KN95口罩並抬高至128元/只銷售;以進價15.2元/盒購進片仔癀防霧霾口罩(成人1隻裝)並抬高至
  • 寧夏中衛一藥店被查封:12隻PM2.5口罩賣696元
    寧夏中衛一藥店被查封:12隻PM2.5口罩賣696元 微信公號「中衛新聞網 」 2020-01-27 20:44
  • 進價0.6元的口罩,賣多少錢合適?上市連鎖藥房財務報表告訴你
    一罩難求的今天,我們假設某藥店排除萬難,居然進貨買到了0.6元一個的口罩!喜大普奔!有口罩!我們這裡假設這個口罩質量是OK的,是可以合法售賣的,如果不合規,不在討論範疇內。那麼問題來了,進價0.6元/個,賣多少錢合適?
  • 廣西一心醫藥等24家藥店因哄抬口罩價格被重罰
    查明該店為吳都醫藥有限公司直營藥店,1月3日、1月21日,當事人分別以7.92元/包、7.5元/包購進3000包和2400包一次性醫用口罩,並調撥給當事人的8家直營店,同時要求各藥店以19.8元/包的零售價格對外銷售。1月23日,當事人以11元/個購進KN95防護口罩14400個,並調撥給其8家直營店3200個,8家直營店以30元/個的價格對外銷售。
  • 賣口罩被罰20萬!合肥一藥店起訴省市兩級市場監管局
    庭審現場價格標籤註明「N95」 藥店被罰20萬2020年1月22日,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從安徽某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購進朝美牌口罩100隻。購進後,藥店在其價格標籤上標註,商品名稱為:「朝美N95」口罩,對外銷售。
  • 一隻口罩差價有多大?漲4毛賣1元被罰4萬,一盒500元卻不算抬價
    2月19日起,該批次口罩已在北京7個門店試點銷售口罩,2月20日,已出現排隊購買現象。鑲鑽口罩售價上千不同口罩的「身價」差距有多懸殊?就在不久前,洪湖市華康大藥房銷售一次性口罩38000個,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