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味精對人體有害?雞精、雞粉更健康嗎?告訴你真相,以後別吃錯了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做菜放味精嗎?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出一大堆味精危害,致癌、殺精、脫髮等等。味精說:這個鍋我不背,雖然我長得像化工原料,可是我真的是很純淨的啊。今天歡喜媽媽就來給味精平平反,看完以後大家就知道味精到底能不能吃了。
記得我們小時候,是沒有這麼多調味品的。沒有蠔油,沒有鮮味醬油,沒有雞精,我家廚房只有醬油、醋、鹽和味精。要想菜餚味道更加鮮美,味精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關於味精的有害論好像給我們洗了腦。大概是從有了雞精以後,感覺雞精是雞肉提煉的,一定更加鮮美,也更健康。反正我家是雞精取代了味精,已經有十幾年沒用過味精了。那麼雞精真的比味精健康嗎,我查閱了很多資料,今天就來揭開真相。
關於味精的真相
味精的化學名稱為穀氨酸鈉,是一種白色的結晶體。不論是從形態,還是名稱上看都像是化工原料,所以對於味精的安全性我們一直存在質疑。其實,味精是非常純淨的,它是用小麥、玉米、甘薯等糧食作物為原料進行微生物發酵後提取出來的。看一下配料表,我們就能看出,味精的成分非常簡單,不含有任何的添加劑。許多的科學家也對味精的安全性做過深入研究,並且找到了味精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證據,對腦神經和肝臟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味精的使用建議
味精的鮮度很高,但是只有與鹽一起使用時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在製作無鹽的菜餚,比如甜味的菜時就不要使用味精了。原料的味道本身就很鮮美的情況下,也可以少放或不放味精。酸度過高或鹼性過高也會改變味精的增鮮效果,糖醋口味的菜餚可以不放味精。高溫烹調不會使味精分解致癌物,可以放心使用。味精雖然無害,但也不是越多越好,適量就可以,使用太多反而鮮味不佳。另外,嬰兒也不宜食用味精。
雞精、雞粉、雞汁更健康嗎
很多人以為雞精比味精更加健康,味道也更鮮美,這絕對是一個誤區。可能是受到廣告和產品包裝的誤導,雞精的包裝上一定會有一隻看起來很好吃的雞,讓大家以為雞精的原料就是這隻雞。真相其實很簡單,配料表上寫得清清楚楚。無論什麼品牌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含量最多的就是一直被雞精擠兌的味精。其次是鹽、白砂糖、澱粉、然後才是雞湯,這雞湯還是雞骨架熬得,好一點的可能用雞肉,但是含量真的是微乎其微啊,接下來就是不同的添加劑了。由此可見,雞精只是一種複合的調味料,它的主要鮮味還是來自味精。如果說它比味精更鮮,那是有可能的,但鮮味是來自其他添加劑,而不是雞。如果說雞精比味精更有營養更健康,那就是自欺欺人了,那點雞湯可以忽略不計了。
除了雞精以外,市面上還有雞粉、雞汁等增鮮劑。當然,這些產品的配比會有所不同,雞肉的成分更多,但是也是離不開味精的,其他的添加劑也不少,價格也是更加昂貴了。
結語:味精其實是一種樸實無華的調味品,雖然已經逐漸被取代,但是還是要替它平平反。相比於添加劑越來越多的調味品,味精才是最健康,最純粹的。
我是歡喜媽媽,熱愛生活的小主婦,痴迷美食的發燒友。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歡喜媽媽廚房」。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的朋友。有任何問題和建議,歡迎評論留言。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創作的動力。圖文均為本人原創,未經授權嚴禁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