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九大報告·一日一課]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為更好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準確理解和把握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和新舉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從11月6日起,推出特別策劃《一日一課》,重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的重要論述,並邀請中央候補委員、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謝春濤解讀報告內容。

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習近平: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謝春濤解讀:「主要矛盾是什麼直接決定著你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改革開放之初,一直到十九大之前,我們對主要矛盾的判斷是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判斷是準確的。比如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很多人的溫飽問題還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幾十年來,我們因為這樣的判斷,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包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還寫入了我們黨的基本路線。但這次十九大為什麼要改變這個判斷?確確實實是因為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經濟實力已經位居世界第二,我們有220多項工業產品的產量、產能已是世界第一,甚至我們有些產品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我們去產能就是去掉了鋼鐵、煤炭、電解鋁、水泥等一些產能。所以,不是簡單不足的問題了。另外,僅僅是物質的需求,我們很多老百姓滿足的狀況已經很不錯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當中就講到了,人民有什麼需求呢?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謝春濤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當中講到了這一個方面的『變』,還講到了另外兩個方面的『沒有變』。什麼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個狀況也沒有變。過去我們是講三個都沒有變,包括主要矛盾也沒有變。現在一個變了,另外兩個沒有變。有的人感覺這是不是矛盾?看似矛盾,實際上一致。比如我們經濟總量很大了,但是人均呢?我們在世界上的位次就比較靠後。初級階段當年我們講至少上百年,我們要通過上百年努力解決我們這個落後的問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我們要努力地來提高我們的發展水平。」

謝春濤分析:「主要矛盾的變化,雖然表述變了,但著眼點還是強調發展,滿足老百姓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緊接著關於主要矛盾的判斷,特別強調要堅持我們黨的基本路線。這個基本路線簡稱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堅持改革開放,一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總書記認為,這是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這個基本路線的重申,跟主要矛盾的判斷、跟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判斷、跟我們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判斷,那是完全一致的。」

相關焦點

  • [學習十九大報告·一日一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
  •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現實依據,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意義,是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鍵所在,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基石。
  • 十九大報告學習心得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的重要意義心得體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特徵,是對我國發展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我們要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同時立足專員辦工作實際,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譜寫新時代財政監管工作新篇章。
  •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立足新時代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就是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重大判斷,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基本國情的新特點新內涵新變化,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
  •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依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基本依據。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經常出現,那我們就必須清楚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依據,接下來就對其一探究竟。
  • 中國人民大學教師收看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體會
    我們要從講政治高度深入學習報告精神,以報告提出的新的時代觀為指導,踐行「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不渝地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回顧和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個階段」發展戰略,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斷,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以及我們各項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
  • 專家解讀十九大報告十大關鍵詞
    原標題:專家解讀十九大報告十大關鍵詞 1.新時代 十九大報告摘要: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力同心
  • 公安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六篇】
    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普通民眾的心中,未來30年,我們生活「美」成啥樣? 【更炫酷】更多「中國創造」將衝在世界科技最前沿。越來越多的網民在興致勃勃地猜測,高鐵、行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新四大發明」之後,下一組「新四大發明」是什麼?
  • 常萬全、何立峰、苗圩等部長談學習十九大報告體會
    報告科學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準確指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鮮明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14條基本方略。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 全局性影響及其意義
    提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關係全局的重大判斷。深刻把握這一變化的全局性影響及其意義,對於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新時代基本特徵、主要任務、發展要求,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 【十九大回聲|專家談】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係全局的重大科學判斷
    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筆者認為,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矛盾」,精準地把握住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質,這一關係全局的重大科學判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為新時代謀劃和推進新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 青馬協會組織學生黨員骨幹及主要學生幹部學習十九大精神
    青馬協會 供圖本網訊 10月26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協會主辦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會在主樓433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桂華受邀出席會議並作主題報告,青馬協會會長彭興偉主持會議李桂華從十九大基本情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農大學子與黨的十九大三方面對十九大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新成就,進入了中國特色主義新時代,同時出現了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對黨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
  • 教師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七篇)
    教師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第一篇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教師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第四篇黨的十九大是在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大會。作為一名教師,非常有幸在**省委黨校學習期間適逢大會召開,收看了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實況直播,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委員會作的大會報告,倍受鼓舞,倍感自豪。
  • 喜慶十九大 | 學工戰線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我校學工戰線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反響熱烈,一致認為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氣勢恢宏、催人奮進,是我們黨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紛紛表示要勤於學習、紮實工作,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學校「雙一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學習十九大】縣委辦齊桂君、李棟、黃書偉學習十九大精神心得體會
    根據縣委統一安排,縣委辦公室先後組織全體幹部,採取集體研學、個人自學、專家輔導學形勢,為我們學習十九大、把握十九大、領悟十九大、宣傳十九大、貫徹十九大,開好了局、起好了步,現就個人學習體會匯報如下。一、準確把握「五新」,深刻領會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大氣磅礴、內涵豐富,3萬多字的報告縱觀歷史、展望未來,濃縮了5年來中國共產黨治國執政的經驗和啟示。學習十九大,我認為要準確把握「五新」。1、準確把握新的歷史方位。
  • 十九大報告,為什麼其中有「43變」?
    毫無疑問,世界正處於「三大」——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內外環境變了,我們黨也必須審時度勢作出改變。在十九大報告中,這個「變」字,先後出現了43次。在十七大報告中,「變」出現了34次。在十八大報告中,「變」出現了40次。此外,與「變」相關聯的「改革」,則出現了69次。一個字的高頻出現,有些屬於偶然,有些不過是固定用法。
  • 【學習十九大精神】學生社團聯合學習十九大,暢談青年勇擔當
    天津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定》和《共青團中央關於全團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11月9日,天津大學學生公共治理研究會、學生黨校、含英班、太雷班
  • 十九大報告,學!學!學!
    學習十九大精神掀起熱潮前天下午,日報編委會舉行專題會議,學習交流十九大報告精神。總編輯趙靖雲主持會議,副總編輯邵鎮軍、伍義林、虞曉剛、湯一原,編委李學梅、劉立志、溫子健、王濤參加學習。大家對照十九大報告精神,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暢談了學習後的心得體會、思想收穫。
  • 高中教師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六篇)
    高中教師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第一篇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全文3萬多字,講話時長3個多小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建成小康社會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 【十九大報告隨身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原汁原味聽報告,一起讀懂十九大。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十九大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