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應剔除有害身心的「毒物」

2020-12-16 中國江蘇網

近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有「美化自殺」橋段 ,對此,該出版社編輯回應稱,目前該書已經全面下架。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家長也反映不少兒童讀物中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這其中就包括《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米小圈》《狼王夢》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兒童讀物中被曝有兒童不宜的內容 12日,微博網友「鋼筆樣子」在網上爆料稱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中出現自殺橋段的描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家長也反映不少兒童讀物中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這其中就包括《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米小圈》《狼王夢》等。 在《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一書中,其用四段詳細描寫了小孩的自殺心理和自殺過程,並在最後寫道:我並沒有摔到地上,卻墜入了一個絢麗無比的隧道裡。該博主稱,他讀三年級的女兒問他死後會進入什麼隧道。 也有家長稱「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中也涉及到自殺話題,具體內容出現在漫畫版的舊版中,馬小跳與同學的對話中,的確涉及到「自殺」這個話題。 據了解,《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系列圖書是兒童文學作家楊鵬創作的系列童話作品。該系列暢銷十餘年,成為當代兒童文學領域中最受讀者歡迎的經典圖書之一。目前共出版52部作品,總發行量超過700萬冊。在北京教育出版社版本中,書封面列有「新課標指定小學生必讀書目」的字樣。「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則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創作的兒童文學系列。 家長紛紛質疑,這究竟是讀物還是毒物 在這篇被質疑《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的文章的評論區,記者看到,很多家長紛紛表示這樣的兒童讀物內容太恐怖,「我一直覺得是知名作家寫的,又是指定的必讀書目,以為沒問題呢,之前買了幾本,沒想到居然有自殺情節」「還是多看看經典書籍吧,這些書我已經不太相信了」,「這究竟是讀物還是毒物呢?之前還糾結要不要給孩子買,現在想想很慶幸沒買」。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中有跳樓情節並不是個例,「《淘氣包馬小跳:天真媽媽》裡有自殺情節,《裝在口袋裡的爸爸》裡也有跳樓自殺,這就說明不是個例」,一位王女士告訴記者,「我不敢相信,兒童讀物裡竟然會有這些不健康的故事情節。」張女士說自己的女兒才上二年級,這樣的書就是給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看的,而且作者都還是知名作家,對此她表示完全無法理解。出版社回應稱書已下架 對於網絡上的質疑,北京教育出版社的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已將《裝在口袋裡的爸爸》全面下架,此後會加強內容把關,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記者在北京教育出版社自營商店搜索,確已無此童書售賣。但市面上還有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多版本仍在售賣。 而對於「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裡涉及到的自殺話題,原著作者楊紅櫻解釋說,「早在一年前就做了刪改,現在的版本已經沒有了。」記者在翻閱今年新版的《天真媽媽》文字版的原著時,也的確沒有看到關於自殺的相關字眼。楊紅櫻表示希望讀者認真讀《天真媽媽》文字版的原著,讀完整的故事,「斷章取義是最壞的讀書方法。」 專家建議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閱讀這類兒童讀物,是完全不適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孩子都會有好奇心,會有獵奇心理,他們在看到書中描寫的自殺、跳樓等情節,就很有可能去模仿,最可怕的是還有可能群體模仿」,袁勇貴主任說,他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小朋友推倒了一位孕婦,只是因為在書中看到推孕婦會流產,於是就想去推一下看看怎麼流產。袁勇貴主任認為並不是說兒童讀物要對死亡、性教育這些內容避而不談,而是要以合適、健康的方式來講述這些內容,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 袁勇貴主任建議,家長在購買這些兒童讀物前,可以自己先讀一遍,看看是否適合孩子閱讀,另外,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閱讀,這樣就可以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對書中內容進行正確的思考。

相關焦點

  • 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對於兒童來說,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形成,對其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伴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應用加快普及,人們閱讀的需求不斷增長、方式逐漸多元,圖書市場日益擴大,童書市場也不例外。據開卷信息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童書網店市場碼洋同比表現為接近20%的增長。
  • 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對於兒童來說,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形成,對其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伴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應用加快普及,人們閱讀的需求不斷增長、方式逐漸多元,圖書市場日益擴大,童書市場也不例外。據開卷信息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童書網店市場碼洋同比表現為接近20%的增長。
  • 童書豈能從讀物變「毒物」
    《人民日報》報導,近日有部分兒童讀物相繼陷入爭議漩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眼下正值暑期,兒童閱讀需求上升,此時童書領域「爆雷」,迅速在家長間引發擔心。家長的擔心並非多餘。在一本叫做《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的書中,主人公因為不想練鋼琴而想到了自殺,還與同學討論「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甚至對自殺進行了美化。
  • 兒童「讀物」or兒童「毒物」
    在八月份展開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各大平臺都組織力量整治非法少兒讀物。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大批耳熟能詳的作品都被督促要下架。例如,《米小圈上學記》被列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給出的普遍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
  • 兒童讀物如何避免變成兒童「毒物」?
    兒童讀物何時變得如此大尺度了?發到媽媽群裡,迅速引起熱議,適齡兒童的媽媽們七嘴八舌討論,兒童讀物要不要分級?兒童讀物到底應該怎麼選?圖片來源:網絡兒童讀物要不要分級?除了上文看到的曹文軒《青銅葵花》,還有沈石溪的作品《狼王夢》,這兩部作品都是暢銷書,初版至今超過10年。
  • 讓孩子掌握正確閱讀方法,別讓「兒童讀物」淪為「兒童毒物」
    首先是「讀什麼」的問題連日來,「兒童毒物」的話題一直在我們周圍瀰漫,這讓所有的推薦都必須變得謹慎。而語文老師勢必要被問道——小孩看什麼書才好?我的推薦就從三個方面,來給大家提出建議。這三個方面就叫:真、善、美。
  • 涉黃、涉暴,部分兒童讀物變「毒物」,家長能做什麼?
    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兒童讀物變兒童「毒」物,怎麼辦?現狀兒童讀物質量參差不齊陳苗苗認為,童書和一般成人讀物最大的區別在於服務對象是少年兒童,少年兒童正處在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有些劣質童書打著接地氣的招牌,卻傷害了兒童健全人格的養成,實際上不良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所以,童書的本質是「以善為美」,通過和兒童產生共鳴、讓兒童發生內心的淨化、領悟進而激發兒童把吸收到的人格智慧應用到生活中。
  •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家長怒了:讀物還是毒物?
    原來,一些繪本表面上寫著是兒童讀物,有利於開發兒童的智力,並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但是&34;的背後卻是不正確的價值觀。爸爸媽媽只知道將當下的繪本交給孩子,卻絲毫沒有了解過自己送給孩子的是良藥還是毒物。但是恰恰是看起來最安全、最幼稚的兒童讀物卻成為了錯誤價值觀傳遞的漏洞,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 洋蔥快評|嚴把質量關,別讓兒童讀物成「毒物」
    近年來,「兒童不宜」書刊進入校園、家庭的新聞不斷,爭議也不斷。之前就有家長吐槽暢銷動物小說《狼王夢》,滿篇充斥著色情、暴力和血腥情節。比如,母狼會跟她的情人設計「美人計」,誘殺狼王,並且有很多露骨的「擬人化色情」描寫;暢銷書《淘氣包馬小跳》裡討論「自殺方式」、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賄選班幹部、爆粗口、金錢崇拜等情節,也被家長詬病。
  • 因為「教唆嫉妒」,這本兒童讀物被掛黑了
    又有兒童讀物被「掛黑」了。近期,全國各地紛紛以「護苗2020」專項行動為平臺,組織力量開展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行動。多地列出「黑名單童書」,陸續對其進行下架處理。這份「黑名單」中,包括了《米小圈上學記》等知名兒童文學IP。
  • 兒童讀物「教唆」孩子跳樓輕生?送給家長一份「排雷」清單
    ,這是讀物還是毒物?無獨有偶,有家長在微博上爆料稱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中也存有「美化自殺」的橋段 :兒童讀物的質量固然重要,但無論多貴的繪本,多精緻的童話故事,多經典的百科全書都不能承擔教育的全部責任。
  • 《弟子規》: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
    如今《弟子規》在市場上的版本數以百計,很多幼兒園、中小學將其列為指定讀物,還被改編成了歌曲、舞蹈、動畫片等。實際上,這只是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遲至清朝後期,本書才開始廣泛流傳,成為私塾中常用的兒童教材——「蒙學讀物」。在「總敘」中,作者開宗明義,指出「弟子規,聖人訓」。縱觀《弟子規》一書,內容確實大都改編自《論語》《禮記》,及朱熹編纂的《童蒙須知》。
  • 天等縣著力抓好少年兒童讀物監管工作
    天等訊 今年以來,天等縣著力在少年兒童讀物上下功夫,通過進校園開展專刊檢查、整治「遊商」「地攤」銷售盜版音像製品等多項行動,進一步推動少年兒童讀物監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為了抓好少年兒童讀物監管工作,該縣積極組織相關單位人員在學校上課時,通過電話了解、聽取匯報、到各小學查看學生用書等方式檢查學校教材教輔資料情況,及時掌握學校在進校書刊工作中有無違紀違規行為,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整改。此外,該縣還對進校書刊的印刷、複製、發行、質量、價格、市場等環節開展專項檢查。
  • 企盼早日實現兒童讀物「分級閱讀」
    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針對家長「選書難」的問題,專家倡導「分級閱讀」。(8月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當今的兒童讀物浩如煙海,質量良莠不齊,稍有疏忽,就會讓那些帶有「毒素」的圖書進入兒童的視野,給兒童帶來負面影響。
  • 特稿 | 因為「教唆嫉妒」,這本兒童讀物被掛黑了
    又有兒童讀物被「掛黑」了。近期,全國各地紛紛以「護苗2020」專項行動為平臺,組織力量開展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行動。多地列出「黑名單童書」,陸續對其進行下架處理。這份「黑名單」中,包括了《米小圈上學記》等知名兒童文學IP。
  • 剔除腋毛、腳毛等會有害嗎?
    如果去掉對人體又會不會有害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人體的毛髮有什麼作用? 總的來說,毛髮存在的意義是對人體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比如說頭部之所以有頭髮,是因為頭髮可以保護頭皮,減輕紫外線對頭皮的傷害。人體的毛髮也仍然保留著最原始的禦寒功能,比如說歐美白人大多手毛腳毛較為濃密,男性還會有胸毛。
  • 2019年中國兒童讀物行業發展現狀及國際化路徑分析
    一、兒童讀物作用兒童讀物是指少年兒童閱讀的文學作品、知識讀物、連環畫、遊戲樣式讀物等的總稱。兒童發展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在時間上的變化過程。一般指從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過程,也有一些學者從胎兒期開始進行研究。兒童生理方面的發展表現為身長、體重、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的結構和機能的變化。
  • 如何掘金兒童有聲讀物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有聲市場發展迅速,兒童作為有聲讀物市場的重要用戶群體,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面對這一巨大的潛力市場,兒童有聲讀物提供商努力生產多元的有聲內容,探索有聲內容的版權運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過,在掘金過程中,兒童有聲讀物提供商需要注意兒童有聲讀物的版權問題,及時防範版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