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自殺?曖昧描寫?兒童讀物如何避免變成兒童「毒物」?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編輯部過過 七分媽媽

自孩子出生,小編就開始陪他閱讀超過4年,不知不覺,孩子認識的漢字已經足夠閱讀常規的純文本故事書。在給孩子買書的過程中,也逐漸由繪本向圖文並茂的圖書轉變,購書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選經典、選名家。

然而,上周給孩子讀曹文軒的作品《青銅葵花》,卻讓小編尷尬的中途放棄。兒童讀物何時變得如此大尺度了?發到媽媽群裡,迅速引起熱議,適齡兒童的媽媽們七嘴八舌討論,兒童讀物要不要分級?兒童讀物到底應該怎麼選?

圖片來源:網絡

兒童讀物要不要分級?

除了上文看到的曹文軒《青銅葵花》,還有沈石溪的作品《狼王夢》,這兩部作品都是暢銷書,初版至今超過10年。

在微博上,卻出現了不同聲音的討論。一面,網友所指的《青銅葵花》父女情的一段描寫,被認為有低俗戀童之嫌,《狼王夢》中關於動物交配的內容,被認為露骨和少兒不宜。網友吐槽稱「幸虧沒給孩子買」「簡直不忍直視」「一定要避雷」。

但另一方面,也有網友發聲,表示小時候在閱讀時並未有聯想到所謂的黃色,希望不要脫離上下文對文學作品進行曲解,甚至有網友直言「髒的不是書,而是有些人的心」。

在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童書中,出現自殺橋段的詳細描寫,小朋友說:「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就想自殺了……」,也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

對於《淘氣包馬小跳》裡涉及自殺的內容,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王鋼認為並不合適。他說:「我們當然不能說,每一個孩子都會因為看到了童書中的那些不合適的描寫而變得晦暗。但我們應當讓陽光灑在孩子的肩頭吧。」

所有的爭議內容需要進行甄別,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以上的兒童讀物,本是經出版部門審核後,正常發行的讀物,但在家長、群眾、專家及教育者眼中,卻有各不相同的看法。

這時候,誰是最終的裁判者呢?

人們此時理所當然會想到出版物的管理者。但即便是正規出版部門放行的出版物,讀物使用者也需要自己作出選擇。

好的兒童文學有著怎樣的標準?

不管什麼文學,都應以鼓勵讀者追求真、善、美為旨歸。哪怕是揭示社會和人性黑暗的作品,也應該有這樣的創作指向。兒童文學尤其應該如此,應該引領孩子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學會樂觀、自信、理性地對待人生中的諸多問題。

那麼,兒童文學作品中該不該出現與性、自殺等家長眼中的「負面」相關的內容?

歸根到底,這要家長與學校共同判斷,書中對於與性有關的描寫,要看其寫作的目的指向,是誨淫誨盜把孩子往邪路上引,還是讓孩子體驗到生命的客觀自然屬性與人性的美好。

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省兒童讀寫指導中心主任袁勇曾在採訪中表示,「性不應該成為禁區,對待性,應該引導孩子科學、健康、坦然、自然地去了解、正視,而不應把性話題完全作為一種禁忌。」

而有關自殺和苦難的內容,更要看其指向是鼓動讀者自殺和向苦難屈服,還是走出心理陰影、珍愛生命、戰勝苦難。

小編陪孩子讀過一本經典童書《馬克的完美計劃》。這本書裡,主人公馬克12歲,但與癌症搏鬥了7年,在最後一次複查中,得知又復發了,生存機率渺茫,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中,他決定走向自己一直嚮往的雷尼爾山,結束自己的生命,和最愛的人們告別。

同是「放棄自己生命」的話題,這本書卻沒有被罵,反而能成為經典。

一本好的兒童文學,不會低估孩子對於「生活複雜性「的理解力,它不會虛擬一個光彩照人、平滑如鏡的迷幻世界,而會呈現真實生活的樣貌給孩子們看。它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具備思考力的個體,不會認為孩子的心智無法穿透霧氣、全盤接收成人的迷惘,深陷苦難囹圄。

家長應該做孩子童書閱讀的第一陪伴人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裡講過這樣一段經歷,她給安安講《水滸傳》故事的時候,有過這樣的場景:

宋江來掀被子,婆惜死不讓,搶來搶去,拽出一把刀子來,宋江就搶在手裡,婆惜見刀就大叫「黑三郎殺人啦!」叫第二聲時,宋江——

媽媽住了嘴,眼睛盯著書本——「左手早接住那婆娘,右手卻揮刀下去;那婆娘頸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那婦人兀自吼哩。宋江怕她不死,再復一刀……」

「怎麼樣了媽媽?」

哦——嗯——宋江一生氣就把婆惜給殺了。媽媽說,匆匆掩起書,然後,官府要抓宋江,所以宋江就逃到梁山泊去了。晚安!

再後來,6歲的安安和對門5歲的弗瑞弟竟然就模仿了好漢,去搶劫了行道的兩邊經過的老人,

「《水滸傳》我們不讀了,換換換!換書!」龍應臺如是說。

所以,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在不恰當的時間閱讀到不恰當的內容,而父母作為「第一圖書審查員」,關注老師和家長的把關責任。

一些老師推薦書目可能自己也沒讀過,對內容是否「失格」沒有判斷,同樣家長在引導孩子閱讀時,不能只是人云亦云,從市場上挑選暢銷讀物,在內容引導上缺位,應該做孩子真正的第一童書閱讀陪伴人。

魯迅先生在談論讀書時說,「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所以,兒童讀物好壞不論,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學會辨別思考的能力,拿出行動力,吸收書中的精髓,拋棄渣滓。而父母應該在陪讀的路上,不盲從,不逐流,做好把關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兒童讀物應剔除有害身心的「毒物」
    近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有「美化自殺」橋段 ,對此,該出版社編輯回應稱,目前該書已經全面下架。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家長也反映不少兒童讀物中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這其中就包括《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米小圈》《狼王夢》等。
  • 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對於兒童來說,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形成,對其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伴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應用加快普及,人們閱讀的需求不斷增長、方式逐漸多元,圖書市場日益擴大,童書市場也不例外。據開卷信息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童書網店市場碼洋同比表現為接近20%的增長。
  • 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對於兒童來說,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形成,對其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伴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應用加快普及,人們閱讀的需求不斷增長、方式逐漸多元,圖書市場日益擴大,童書市場也不例外。據開卷信息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童書網店市場碼洋同比表現為接近20%的增長。
  • 兒童「讀物」or兒童「毒物」
    既然要表現區別於人類社會的文明、秩序,聚焦野性、原始,就避免不了血腥、殘暴的描寫,其中一些「異性相吸」的片段甚至引起了小學生家長的控訴,他們認為這樣的內容不適合小學生觀看。楊紅櫻作品中「自殺」的片段被部分家長認為有美化的嫌疑,並且對孩子的安全問題構成了威脅。
  • 兒童讀物被舉報描寫跳樓討論自殺,上海長寧排查核實下架處理
    知名兒童讀物中出現「兒童不宜」內容,上海檢察機關為此展開線上線下一系列行動。6月2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近日,該院社會服務中心「雲」平臺接到舉報稱,《藏在口袋裡的爸爸》一書中有疑似小朋友跳樓的場景描寫。
  • 洋蔥快評|嚴把質量關,別讓兒童讀物成「毒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日前,廣州黃埔區香雪小學的家長向媒體反映,自家孩子從學校領回的刊物中,竟有不少不堪入目的內容,涉及到情色、出軌、暴力、自殺等,讓家長們尷尬之餘也非常氣憤。近年來,「兒童不宜」書刊進入校園、家庭的新聞不斷,爭議也不斷。之前就有家長吐槽暢銷動物小說《狼王夢》,滿篇充斥著色情、暴力和血腥情節。比如,母狼會跟她的情人設計「美人計」,誘殺狼王,並且有很多露骨的「擬人化色情」描寫;暢銷書《淘氣包馬小跳》裡討論「自殺方式」、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賄選班幹部、爆粗口、金錢崇拜等情節,也被家長詬病。
  • 兒童讀物教人自殺?快去查看孩子書櫃
    「拴根繩子在脖子上,再找棵樹吊死」、「從樓頂上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在買給孩子的兒童讀物裡看到這些內容,湖南長沙的王先生感到擔憂。兒童讀物裡的相關自殺內容。兒童讀物出現描寫自殺方式的內容今年5月,湖南長沙的王先生通過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網店,給孩子購買了一套《淘氣包馬小跳漫畫升級版》的圖書,包括寵物集中營、同桌冤家、貪玩老爸、天真媽媽等十冊。
  • 兒童讀物重口味:醜小鴨成盤中餐 生殖器描寫露骨
    醜小鴨沒能成為白天鵝,反而變成盤中餐;有關生殖器的描寫,也在紙面上露骨出現……暑期裡,一些漸趨「重口味」的兒童讀物引發爭議,是把關選材失當,還是讓孩子直面現實的用心良苦?」  而對於《我飛了》中的露骨描寫,有網友視作「失當」和「出格」,並稱其為「兒童不宜」,甚至有網友用「兒童毒物」批評這部小說。  更多網友則把矛頭直指出版界,認為出版社的工作人員把關存在嚴重的問題,讓這樣的讀物給孩子看,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表現。
  • 著名兒童書籍出現不良讀物,美化自殺,引網友爭議
    兒童讀物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是專門給少年兒童提供的閱讀書籍,裡面的內容也應當是為少年兒童而設置的,近日有網友爆料,有的兒童讀物,內容涉及到了自殺,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今日有網友曝出,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有美化自殺的橋段,據了解,涉及美化自殺片段在書籍145頁,其用四段詳細描寫了小孩的自殺心理,和自殺過程。
  •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家長怒了:讀物還是毒物?
    原來,一些繪本表面上寫著是兒童讀物,有利於開發兒童的智力,並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但是&34;的背後卻是不正確的價值觀。在點名批評中,我們發現某本繪本有疑似公開宣揚關於自殺的言論,誘導少年兒童尋求刺激,並傷害自己。
  • 兒童繪本公然教唆自殺!這些「毒繪本」白送都不要給寶寶看!
    兒童繪本竟會公然討論自殺方法,甚至有的書籍配圖血腥、少兒不宜…… 這哪是讀物啊,簡直就是「毒物」! 一、多名家長反映,著名兒童讀物出現自殺橋段 6月12日,一名家長發現,兒童書籍中公然描述自殺情節!!! 「我決定結束自己的一生,我縱身從教學樓跳了下去……我像一片樹葉一般飄向大地。
  • 兒童讀物「教唆」孩子跳樓輕生?送給家長一份「排雷」清單
    ,而隨之一些帶有「自殺」情節的兒童文學讀物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是讀物還是毒物?△該書詳細描寫了小孩的自殺心理和自殺過程。背負兒童教育最大責任的,不是教育部,不是學校,不是老師,也不是幾本兒童文學,而是每一位家長。-今日互動-你是如何看待兒童文學讀物出現「自殺」情節這一件事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下您的觀點~編輯:番茄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 童書豈能從讀物變「毒物」
    《人民日報》報導,近日有部分兒童讀物相繼陷入爭議漩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眼下正值暑期,兒童閱讀需求上升,此時童書領域「爆雷」,迅速在家長間引發擔心。家長的擔心並非多餘。在一本叫做《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的書中,主人公因為不想練鋼琴而想到了自殺,還與同學討論「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甚至對自殺進行了美化。
  • 警惕:人教版教材被曝出現低級錯誤,新課標推薦讀物也問題重重!
    難道不該擔心我們的孩子,在娘化、幼稚化、心靈雞湯化的浸染下變成毫無責任心、毫無鬥志與上進心的「佛系」青年嗎?當有些年輕人說出,白毛女應該高高興興地嫁給富豪黃世仁時,難道不該反思我們的教材出了問題嗎?伴隨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
  • 「少兒不宜」的兒童讀物,孩子看過全然不知,網友:不敢細想
    許多家長也因為工作忙碌,很少有時間在購買兒童讀物時,先翻閱瀏覽篩選適合孩子的內容。大部分家長在購買時,直接選購兒童讀物標識的書籍給孩子觀看。在兒童類暢銷書漫畫部分,兩個孩子在商量選用哪一種自殺方式好,一個說的上樹吊死,另一個說從樓上跳下來。雖然是用較詼諧的語言風格進行描述,但涉及自殺等不良場景描寫的&34;的兒童讀物,孩子看過全然不知,網友紛紛喊話,不敢細想!
  • 兒童讀物竟有「哪種自殺方式好」?
    所以在這裡懇求大家點一下公眾號的頭像,多看看丸子媽的幾篇歷史文章,這樣丸子媽可能就會多多出現在你的時間線上了,拜託拜託啦~好,接下來就是今天的正文啦↓↓↓↓↓↓近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有「美化自殺」橋段 。
  • 兒童讀物驚見「哪種自殺方式好」!家長嚇壞,專家:要防孩子模仿
    近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有「美化自殺」橋段 。隨後,該出版社編輯回應稱,目前該書已經全面下架,此後也會加強內容把關,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有多家媒體報導稱:一些家長買到這些暢銷的兒童讀物後,確實被其中的內容嚇了一大跳!最近,有不少家長反映不少兒童讀物中都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
  • 知名兒童讀物現自殺橋段引爭議,作家、出版社相繼回應……
    近日,有讀者反映稱《淘氣包馬小跳漫畫升級版》之《天真媽媽》、《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知名兒童讀物中出現自殺橋段的詳細描寫,相關作品因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引發持續關注。受爭議內容 據澎湃新聞援引投訴人王先生6月13日的表述稱,《天真媽媽》中存在對自殺方式的詳細描寫。主人公馬小跳因不想練鋼琴而與朋友討論「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接著兩人的對話內容中出現了「從樓頂上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等語句。
  • 兒童讀物中竟然會有美化自殺橋段!快檢查下孩子的課外書吧!
    兒童讀物中竟有美化自殺橋段?家長們,快檢查下孩子的課外書吧!近日,有網友發文指出,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一書中,竟然包含美化自殺的橋段?相關片段出在書本的第145頁,詳細描寫了孩子的自殺心理和過程,並在最後寫:我並沒有摔到地上,卻墜入了一個絢麗無比的隧道裡。
  • 兒童讀物裡竟討論「哪種自殺方式好」?
    最近,網友爆料:知名兒童讀物《淘氣包馬小跳》漫畫升級版《天真媽媽》一書中,有詳細描寫小朋友上吊、跳樓自殺等內容,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這兩天,記者也接到了市民類似的投訴。上海有家長稱,自己在買到一些暢銷的兒童讀物後,卻被其中的內容嚇了一大跳。這本《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叫楊鵬。書中第145頁,描述了一段疑似跳樓的場景。還有家長指出,《淘氣包馬小跳》的「天真媽媽」分冊也有自殺的橋段描寫。此外,書中還有打架、罵人、給老師起外號、大隊委員賄選等不宜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