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抓周」,爸爸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笑容逐漸消失

2021-01-13 林竹媽咪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每個新生命降臨的時候,家庭當中都會充滿著歡聲笑語,滿滿都是對新生兒美好的祝願。而當孩子在滿周歲的時候,家庭都會舉辦個家庭聚會。

一個是為了讓家庭成員歡聚一堂來慶祝新生兒的獎勵,二是要舉辦抓周的民俗習慣,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是對孩子未來的許願。

01寶寶「抓周」,爸爸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

但有這麼一個家庭,他們為孩子所舉辦的抓周活動,卻讓現場氣氛冷到極點。這個新生兒叫洋洋(化名)已經滿周歲啦,這是家這個家族中第一個孫子輩。

於是家庭召開了一個較為隆重的周歲宴會。先是家庭成員聚在一起吃了頓晚飯,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洋洋的抓周儀式。

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可選擇性,家庭成員們放了很多的物品。 像是紙張、毛筆、中藥材、錢幣、還有計算機,車鑰匙等等。

本來物品是都已經準備完畢,家庭氣氛也是熱鬧不已。但只見孩子的爸爸隨手放下一個物品,等大家看見這個物品是什麼之後,臉色都變了,笑容也逐漸消失。

原來孩子的爸爸正在和他人娛樂打麻將,於是順手放下一個麻將牌。這大好的日子,放下這種寓意不算好的物品,自然是十分掃興。在中國人的眼中,孩子的抓周儀式有著重要的含義。

02「抓周」有什麼含義?

1、生日的慶祝方式

抓周的習俗來源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每個孩子滿一周歲時都要舉行的儀式。在古代,家長們會準備很多物品,在不幹擾孩子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抓取物品。以此來判斷孩子將來所能從事什麼業務。

2、對孩子美好的期望

家庭中所備好的物品樣數一般是6的倍數,帶有六六大順的含義。而抓周的產品也是圍繞著書本筆墨印章等物品,這些都是包含對孩子美好的期望。

雖然這些物品不能完全預測到孩子未來所從事的職業,但這項活動極具趣味性,測試一下也無不可。

03關於職業規劃,家長該如何引導?

1、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最喜歡的事情都是不務正業,其實這是家長的誤區。家長們很多時候都只關注到事情的表象,沒有深入去了解到深層。

2、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對於孩子擅長的事情,家長們可以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讓孩子把這件事情做得出色優秀,或許這些事情就是可以成為孩子未來的職業選項。人要會多樣事情,才能擁有更多的選項。

3、正確價值觀的建立

現在的年代十分浮躁,能賺錢的方式方法也很多。在孩子三觀未建立完整的時候,家長需要承擔引導的責任,負責給孩子過濾掉不良的信息。讓孩子自身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這樣在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更有幫助。

04總結

抓周是對新生兒美好祝願,但家長們也不要過分迷信這個儀式。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對孩子多些關心,去發現孩子喜歡擅長的事物是什麼,從而好好發展,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優秀。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林竹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
    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他們也對孩子的夢想十分好奇,在孩子小的時候。長輩們就會組織一場抓周活動。就是在孩子面前,擺上一些職業的象徵性物品,讓孩子隨著第一感覺去拿到那個物品,抓到的第一個物品有著美好的寓意:孩子長大會成為這個物品所象徵的身份。
  • 一歲寶寶抓周,爺爺無意放下一個「東西」,全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
    陳女士的寶寶剛滿月一周,一家人買了很多東西,有毛筆有算盤還有水果……滿滿的擺了一地,大家都在看著寶寶,不知道寶寶究竟會抓到什麼。就在寶寶剛剛出發的時候,一旁的爺爺突然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大家當時都沒有注意,可是沒想到寶寶恰恰就抓到他。一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陳女士更是氣憤不已,因為寶寶抓到的是一個酒瓶,這當然不是什麼太好的寓意,在很多人看來代表著寶寶以後是一個好酒的人,也就是酒徒。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位寶寶周歲時,父母在地方擺放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其中包括車子、錢包、計算器、手機等,讓孩子抓周選取。爺爺出於好奇的心理,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放下了一個小東西,沒想到孩子避開眼前的所有東西,徑直朝著爺爺擺放的麻將方向爬去
  • 寶寶抓周,叔叔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卻讓全家的笑容都凝固了
    並且在隨著孩子的成長,許多家庭還會圍繞著孩子做一些活動,比如抓周就是非常常見的一個活動。雖然說根據孩子抓到的東西來斷定孩子的未來有些不靠譜,但是,很多時候,抓周不過是父母表達自己對孩子期望的一種體現。案例然然(化名)的兒子滿一周歲了,因為這個孩子是家中的長孫,所以家裡的長輩都是非常的在意孩子即將要進行的抓周儀式,在好幾天前就開始了準備,然然身為媽媽自然也非常的關注。於是,在孩子周歲生日的那天,一大家子人歡聚一堂給孩子辦周歲酒,順便也給孩子進行抓周儀式。大家也給孩子準備了不少東西,紙、筆、書、錢、零食等等,這些東西也寄託著長輩們的期望。
  • 寶寶滿歲抓周,奶奶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漸漸凝固
    說到抓周大家一定不陌生,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孩子來選擇,通過抓周的方式,來判斷孩子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有沒有發展,是不是天生富貴命。抓周可以決定孩子未來嗎寶寶的抓周宴上,奶奶隨手放下的一個"小東西",父母看到後瞬間臉色大變。
  • 寶寶一歲抓周,一把抓到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逐漸凝固了
    文|文兒前幾天,朋友家寶寶滿一歲,一大家子人都很高興,寶寶的爺爺奶奶還專門拿出一大堆東西,讓寶寶抓周,預測一下寶寶的「未來」。奶奶放了糖果、筆、書、錢、計算器之後,覺得5個東西不吉利,就又隨手拿了桌子上一個象棋子。
  • 寶寶抓周,逕自抓住舅舅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我國自古便有抓周習俗,一般在抓周禮上,家長們會隨意給孩子放些有寓意的小物件。比如金元寶或代表著「財」、印章代表著「官」、筆代表著「學問」,還有福袋、算盤、勺子、玩具寶劍或小汽車等等,孩子隨手抓到的東西就被看作是日後的職業方向。
  • 寶寶抓周,被爺爺隨手放的「東西」吸引,全家人笑容逐漸消失
    ,好巧不巧,小濤第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麻將,第一個抓起來的就是這個小東西。這件事情發生後,家裡人臉上的笑容都消失了。在我們潛意識中認為,麻將雖然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的比較多,但是我們能夠聯想到更多的就是麻將也是一種賭博活動,而沾惹上賭博活動的可都不是什麼好事情。所以家裡人的反應才會那麼大,畢竟現在抓周的活動承載著父母對孩子的希望,而孩子抓上來個麻將,這難道預示著以後小濤以後會變成一個愛賭博的人嗎?
  • 寶寶「抓周」,只因爺爺隨手放的一個小物件,全家人的笑容都消失
    抓周是我國的一種民間風俗,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專門為小孩子預測前途的習俗,古時候,人們會將筆墨紙硯算盤和錢幣等物品放在滿周歲的孩子面前,讓他們挑選,選到的東西則是孩子將來所擅長之物。
  • 寶寶抓周的時候,爸爸隨意放的一件東西,讓全家人的笑容突然消失
    在寶寶抓周的時候,爸爸放的一件東西讓全家人的笑容消失有一個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孩子抓周的過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孩子剛剛一歲的時候,全家人就給孩子舉辦了一個抓周儀式,家人在地上擺了一些錢、還有車鑰匙、圖畫等一些小東西。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八條」,孫子直奔而去,全家人黑臉
    現在的長輩們,總是會為孩子舉辦「抓周儀式」,在長輩眼裡,孩子的「抓周儀式」,第一個抓到的是什麼,就象徵著將來會從事哪方面工作,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寶寶抓周儀式,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八條」,全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剛滿周歲的軒軒,寄託著全家人的希望,在家中舉辦抓周儀式,在他的面前擺放著許多物品,計算機、車鑰匙、美食等等。
  • 寶寶抓周,小叔隨手放下一個「小麻將」,讓全家的笑容都僵化了
    許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安排一場「抓周」,來試探小孩的愛好。看看小孩對什麼東西比較有興趣,讓家長有大致的方向對孩子進行培養,也蘊含著家族對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長大前程似錦。而在抓周這件事兒上,還有的家庭因為粗心,鬧出了讓人哭笑不得的趣事兒。
  • 寶寶抓周,竟抓住叔叔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臉都僵住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老祖宗給留下了很多傳統,比如寶寶出生後滿一周歲,要進行抓周,放上幾樣物件,看寶寶抓了哪個雖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不再相信,但傳統儀式不能少,寶寶抓周現場,也經常「意外」不斷,讓人哭笑不得,最近一位叔叔,發了他侄子抓周時出現的「意外」,自己隨手放的小東西,竟然是侄子的「最愛」。
  • 爺爺中途放下「小玩意」,毀了寶寶整個抓周禮,家人表示笑不出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在中國,寶寶在出生後一歲左右,家人就會給孩子安排個「抓周禮」。通常是在孩子面前擺滿各式各樣的小物品,每樣物品都有其各自的含義,孩子抓到哪個,說明孩子未來會與這樣物品有關。比如孩子抓到算盤,家人會說孩子以後會管帳,可能會是個會計,抓到大勺,孩子可能會是個廚師。
  •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小娃的舉動一家人都看愣了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不料全家人都愣住了 在孩子周歲這一天,小宇和妻子將所有的親戚請到家裡為孩子慶周歲,並且還提前準備了不少物品打算給孩子抓周用。像是文房四寶、汽車鑰匙、平板電腦、百元大鈔等。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的一個東西被寶寶抓到,全家人全都笑不出來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育兒小知識,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文|護芽苗圃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就是在寶寶周歲的時候,讓寶寶進行抓周,寶寶抓到什麼東西就代表寶寶長大之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多家長對於寶寶的抓周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因為寶寶對於這些東西都沒有相對的概念,有時候拿的東西就會讓家長哭笑不得的。
  • 一歲寶寶抓周,爺爺無意放下一個「小東西」,寶媽氣得直瞪眼
    一歲寶寶抓周,爺爺無意放下一個「小東西」 其實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還是蠻信抓周的結果,馬女士(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抓周日上發生的一個小插曲讓馬女士徹底與公公翻臉,原來是自家一歲寶寶在抓周的時候,爺爺無意放下一個「小東西」是一瓶白酒,沒想到竟然被寶寶抓到了。
  • 外甥調皮隨手放下的東西,被寶寶抓周抓到,看到後全家人不寒而慄
    在特定的一天,一家人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將生活中代表各種職業的物品:如毛筆,刀具、鍋鏟等等東西放在地上,然後看著寶寶拿起哪個東西,就意味著孩子將來會從事哪種職業。雖然這是一種習俗,不具有真正的現實的含義,也不一定真的就決定了孩子將來的職業,但也包含了長輩對小寶寶滿滿的祝福和對孩子未來的期望。不過,孩子抓周到底應該怎麼過?
  • 「抓周」爸爸亂放東西,寶寶看到直奔而去,全家人生氣又想笑
    可媽媽一個沒注意,爸爸就將一塊麻將隨手放在了抓周物件裡,而這個寶寶也不負眾望般的爬向了這個「麻將」。 看到寶寶的舉動,全家人是又生氣又好笑,紛紛責怪爸爸亂放東西,但看到寶寶直奔麻將而去的樣子,還是感覺很可愛的。
  • 有一種「執著」叫寶寶抓周,兩次奔向同一物品,爸爸笑容瞬間凝固
    有一種「執著」叫寶寶抓周,兩次奔向同一物品,爸爸笑容瞬間凝固爸爸將寶寶放到起跑線上,讓孩子自己向紅布爬去,殊不知,寶寶早就看好了目標,毫不猶豫地向一個方向直奔而去,第二次抓周的時候,還是直奔肉包子而去,爸爸滿懷激動的心情瞬間冷卻,笑容凝固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