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便有抓周習俗,一般在抓周禮上,家長們會隨意給孩子放些有寓意的小物件。
比如金元寶或代表著「財」、印章代表著「官」、筆代表著「學問」,還有福袋、算盤、勺子、玩具寶劍或小汽車等等,孩子隨手抓到的東西就被看作是日後的職業方向。
那麼,用抓周來判斷孩子的未來職業有參考價值嗎?家長們都需要在孩子抓周前做哪些準備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然然滿一周歲了,按照家裡老人的說法,要有個抓周儀式。爺爺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了一塊大紅布,上面擺滿了「好東西」,這不,連家裡的「如意」都擺上了。
一切準備就緒,媽媽就抱來瞭然然,然然在上面爬了一圈,先拿了個小玩具,看了看就放下了,然後就奔向一塊算盤,可又走開了。
這時舅舅想逗逗然然,順手從旁邊麻將桌拿了個「么雞」,可能擲地有聲,舅舅隨手放的「小東西」立馬就被抓住了,不管寶爸寶媽怎麼說都不撒手,這時全家人的笑容頓時凝固了,難不成孩子日後會特別喜歡打麻將?
好在然然爸解圍,說上面的圖案是小動物,喜歡小動物好啊,有愛心,這才勉強化解了尷尬。可至此,家人們再也不提抓周的事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抓周只不過是家長們,特別是老人們的美好臆想。
如此隨機的事,與孩子未來的從業方向怎麼會有關聯?如果真靠孩子抓周就能判斷未來,那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有什麼用?
不過既然是一個寓意美好的習俗,為了讓抓周更有儀式感,家長們也可從以下三方面做好準備。
1) 提前準備好寓意吉祥的東西
一般來說,抓周的小物件都是吉祥美好的。
家長們可分門別類的去準備,也可備小物件的模型或玩具,為了避免尷尬,像煙、酒、麻將之類的東西,或是家長們覺得不太適合的,就儘量不要準備了。
2) 將心態放平
抓周圖個吉利和開心,寶寶選擇時,可能會受顏色、形狀、距離等因素影響,隨機性比較大。
但無論抓到的是什麼,家長都不用急著給孩子的未來下定論,況且即使抓到了理想的物件,也要有家長後天的培養及孩子的天賦,才能夠向著成功的目標邁進。
所以家長的心態一定要平和,免得太過失望或期望過大。
3)避免幹擾寶寶進行選擇
有些家長在寶寶抓周的過程中,為了讓寶寶抓到更好的物件,通過聲響吸引寶寶,或是讓寶寶反覆抓。
其實大可不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自主選擇,尊重寶寶的每次選擇,理性看待寶寶抓周,這才是寶寶的最大福氣。
溫暖寄語:一次隨機的選擇,不能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孩子能否有一個好的發展,取決於自身的先天條件、家庭的培養,以及後天的個人努力,有時還需要一點點小運氣。
所以,家長們不用太在意抓周本身,而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孩子的成才培養上。相信你們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穫的。
每日一問:你家寶寶經歷過抓周儀式嗎?你都精心準備了哪些有特殊寓意的抓周物品?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