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娃抓周,舅舅放了這東西,不料全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

2020-12-15 全能辣媽plus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抓周,這種活動在魏晉時期就已經興起了,意思是指孩子在周歲的時候,在他的四周擺滿各種東西,讓孩子隨便抓一個,以測未來。經過歷史的變遷,這項活動始終保留,有很多人都質疑他存在的科學性和必要性,但無論如何,他也確實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保留下來了。

在抓周的過程當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也鬧出過不少笑話,其實在這裡父母們也不必太過於當真。畢竟,它承載的只是家人們對孩子的美好寄託,並沒有特別的科學意義,只可玩笑,不可當真。

就在前段時間,王先生的小兒子周歲了,在抓周的活動當中,可謂是鬧出了一點小不愉快。一家人圍繞著這個孩子,隆重的舉行著這場「儀式」,包括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到場了,就看孩子會抓身邊的哪一個東西。

望眼過去,孩子周圍的東西也是滿目玲琅,有書,梳子,橙子,毛筆,還有存錢罐,各種各樣能想到的東西全都搬到了床上。眼看著小寶寶一點一點的爬到床邊,看著這些東西,一會摸摸這個,一會摸摸那個,搞得一家人的氣氛也緊張起來了,不知道孩子到底要抓什麼。

這時候孩子的老舅衝了上來,在口袋裡直接拿出來了一副麻將牌,順手放到了床邊。可是沒有想到,孩子看到這副牌,可謂是滿眼放光,直接爬過去就把牌攥到了手裡不撒手。看到這一幕,孩子爸想把牌搶過來,可是孩子卻怎麼都不給,甚至到最後還急得哇哇大哭。

沒有辦法,抓周儀式就這麼不太愉悅的收場了,孩子的爸媽不太高興,孩子的老舅也是滿臉尷尬。任誰也沒有想到,隨手放在床邊上的一副牌,就這麼被自己的孩子給相中了。

但其實不必要因為這個搞得氣氛緊張,也不必要因為這個搞得關係尷尬。抓周,圖的就是一個樂子,並不是說孩子抓什麼,就真的決定了孩子的未來,這裡面還真的沒有科學意義。雖然一直都沒有取締,可是家長們也不要太過於當真。

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說,抓周的時候,主要有哪些注意事項。為了避免讓一場歡樂的儀式,到最後搞得不愉快收場,所以我們儘量的還是記住這幾點:

1.多放一些「有意義」的物品

首先,在抓周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給孩子旁邊多放一些「有意義」的物品。比如書本,筆,橙(成)子等各種各樣寓意好的東西。

儘量的避免放一些「不三不四」的物品,有很多家長總是給孩子放很多「胭脂,麻將,煙」等物品,這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家長不要太過於在意結果

關於抓周的結果,其實家長們也不要太過於在乎。就像上述案例中所言,哪怕孩子真抓了他老舅的撲克牌,又能代表什麼嗎?難道孩子之後真的會好賭嗎?

其實孩子長大之後發展怎麼樣,關鍵還是看家庭的教育,與抓周並沒有直接關係。

3.不需要刻意的引導孩子

有很多家長總是把抓周的氛圍搞得很緊張,就比如上述孩子抓了一副撲克牌,孩子的爸直接過去搶,不想讓孩子抓這個,惹得孩子哇哇大哭。

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父母不必去刻意地引導孩子,抓周圖的是一個樂子,千萬不要因此鬧得一家人不愉快。

以上三點,希望每個家長能夠在給孩子抓周的時候,多加注意一下。為了避免到時候各種不必要問題的發生,儘量還是提前做好準備,最後祝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每個家庭也能夠幸福和諧。

你在寶寶周歲的時候舉行過抓周儀式嗎?寶寶抓到的是什麼呢?在抓周的過程中發生過哪些趣事嗎?歡迎評論留言將你的體會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抓周,奶奶放了這東西,寶寶的舉動讓全家人笑容都凝固了
    孩子是家庭聯絡情感的紐帶,家有一萌娃,如有一活寶,有了新生兒寶寶的家庭,也多了不少的歡聲笑語。1歲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有的寶寶開始學會了叫爸爸媽媽,甚至有的寶寶大膽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很多家長借著1歲生日給寶寶抓周,希望通過這種沿襲的習俗以及滿滿的儀式感來試探寶寶未來的喜好、志向,同時增加生日的氛圍。
  • 寶寶抓周,逕自抓住舅舅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1歲小寶寶抓周,逕自抓住了舅舅隨手放的「小東西」不撒手爺爺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了一塊大紅布,上面擺滿了「好東西」,這不,連家裡的「如意」都擺上了。一切準備就緒,媽媽就抱來瞭然然,然然在上面爬了一圈,先拿了個小玩具,看了看就放下了,然後就奔向一塊算盤,可又走開了。
  • 寶寶一歲抓周,一把抓到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逐漸凝固了
    文|文兒前幾天,朋友家寶寶滿一歲,一大家子人都很高興,寶寶的爺爺奶奶還專門拿出一大堆東西,讓寶寶抓周,預測一下寶寶的「未來」。奶奶放了糖果、筆、書、錢、計算器之後,覺得5個東西不吉利,就又隨手拿了桌子上一個象棋子。
  • 寶寶滿歲抓周,奶奶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漸漸凝固
    今日問題:關於抓周抓什麼,是否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代一直都存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說到抓周大家一定不陌生,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孩子來選擇,通過抓周的方式,來判斷孩子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有沒有發展,是不是天生富貴命。抓周可以決定孩子未來嗎寶寶的抓周宴上,奶奶隨手放下的一個"小東西",父母看到後瞬間臉色大變。
  • 孩子1歲抓周,舅舅放下一個「東西」,最終全場笑容凝固
    作為高中同學,我被邀請來做客,其實這也是他們家的二胎,恰巧又是個小男孩,雖然如今社會說男女平等,但是我看他們家還是更喜歡男孩一些,看著小寶貝身上穿著喜氣的大紅棉襖,面前放著超過9樣物品供選擇,其實他們家的意思是九九至尊,取9樣,然而寶寶舅卻提出了,這樣對孩子不好,太過尊貴也不行,那不如加上一個,湊個「十全十美」!
  • 寶寶抓周,竟抓住叔叔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臉都僵住了
    雖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不再相信,但傳統儀式不能少,寶寶抓周現場,也經常「意外」不斷,讓人哭笑不得,最近一位叔叔,發了他侄子抓周時出現的「意外」,自己隨手放的小東西,竟然是侄子的「最愛」。,抓住叔叔隨手放的小東西小雙家的兒子剛滿周歲,這可是家裡孫子輩的第一個孩子,又是男孩,老人十分看重,於是早早就張羅抓周的事情,小雙兩口子也很關注,畢竟,作為父母,沒有誰不希望孩子未來沒有一個好前程。
  • 寶寶抓周的時候,爸爸隨意放的一件東西,讓全家人的笑容突然消失
    有的孩子從小就擁有了自己的夢想,有的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有的想變成老師,但不管孩子想要成為哪種職業,家長都應該給予支持。在寶寶抓周的時候,爸爸放的一件東西讓全家人的笑容消失有一個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孩子抓周的過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了個小東西,娃直奔而去,全家陷入沉默
    抓周雖然起源於北朝時期,但現在很多人還是把這個習俗把傳承了下來,大家都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活動,祝願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前途願景,小芳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所以她很早就在網上給孩子買了很多寓意很好的抓周的東西。
  •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小娃的舉動一家人都看愣了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不料全家人都愣住了 在孩子周歲這一天,小宇和妻子將所有的親戚請到家裡為孩子慶周歲,並且還提前準備了不少物品打算給孩子抓周用。像是文房四寶、汽車鑰匙、平板電腦、百元大鈔等。
  • 寶寶抓周,叔叔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卻讓全家的笑容都凝固了
    案例然然(化名)的兒子滿一周歲了,因為這個孩子是家中的長孫,所以家裡的長輩都是非常的在意孩子即將要進行的抓周儀式,在好幾天前就開始了準備,然然身為媽媽自然也非常的關注。於是,在孩子周歲生日的那天,一大家子人歡聚一堂給孩子辦周歲酒,順便也給孩子進行抓周儀式。大家也給孩子準備了不少東西,紙、筆、書、錢、零食等等,這些東西也寄託著長輩們的期望。
  • 孩子滿歲抓周,隨手抓上了這個「小東西」,全家笑容都凝固了
    看到這裡,一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這麼小的年紀就選擇麻將,長大以後那還得了?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滿歲抓周"究竟有沒有參考價值?黃女士一家的擔憂又是否有必要呢? "滿歲抓周"只能圖一樂 事實上,"滿歲抓周"這種習俗並沒有權威的科學解釋可以證明其的確嚴謹。
  • 小孩滿歲抓周,隨手抓上了這個「小東西」,全家笑容都凝固了
    看到這裡,一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這麼小的年紀就選擇麻將,長大以後那還得了?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滿歲抓周"究竟有沒有參考價值?黃女士一家的擔憂又是否有必要呢?"滿歲抓周"只能圖一樂事實上,"滿歲抓周"這種習俗並沒有權威的科學解釋可以證明其的確嚴謹。
  • 寶寶「抓周」,只因爺爺隨手放的一個小物件,全家人的笑容都消失
    抓周是我國的一種民間風俗,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專門為小孩子預測前途的習俗,古時候,人們會將筆墨紙硯算盤和錢幣等物品放在滿周歲的孩子面前,讓他們挑選,選到的東西則是孩子將來所擅長之物。
  •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一物,小娃的舉動全家人都傻眼了
    不過這個習俗發展到今日,抓周的物品可謂是「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從抓周的物品上,還是能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對孩子未來望子成龍的期待。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全家人都傻眼了在孩子周歲這一天,小宇和妻子將所有的親戚請到家裡為孩子慶周歲,並且還提前準備了不少物品打算給孩子抓周用。
  • 「固執寶寶」抓周,兩次都認準了同一件物品,寶媽看後笑容凝固
    「固執小寶寶」抓周,兩次全都認準了同一件物品霖霖快一歲了,全家人特意為他準備了抓周儀式來慶祝。到了生日這天,霖霖的爸爸在客廳正中間的位置鋪好了一塊大紅布,上面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各種與職業相關的物品,同時還惡趣味的擺了一個饅頭。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一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
    父母給孩子的規劃和孩子本身的興趣不一致,是許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孩子滿歲的時候,會辦滿月酒,其中有一項抓周活動。,一家人看到此現象,原本的笑容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擔心和害怕,當孩子把麻將拿在手裡的時候,一家子的表情都凝固了。
  • 寶寶抓周時,恰好抓到舅舅偷放的「小玩意」,全家人都陷入了尷尬
    一歲寶寶抓周,舉棋不定時抓到舅舅偷放下的酒瓶子這時,一直愛惡作劇的小舅舅,偷偷從地上撿了一個喝光的易拉罐啤酒瓶,偷偷地放在抓周的桌子上。當時大家的目光都在寶寶身上,誰都沒注意這件」小玩意「。寶媽看到這一幕,趕緊把寶寶抱起來,想要從寶寶手裡搶走酒瓶,誰知道寶寶就是抱著酒瓶不撒手了。寶媽瞪了一眼小舅舅,全家人都變得尷尬起來。畢竟酒瓶子的寓意可不是太好,以後難不成當個「酒霸」嗎?
  • 現在的娃有多「精」?2個寶寶抓周的一組圖走紅,讓網友捧腹大笑
    2個娃抓周,抓出來的東西讓家長的笑容都凝固瞭然而孩子在抓周的過程中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鬧出過不少笑話,其實很多父母對於抓周這種活動也不必太過當真,畢竟它承載的只是家人們對孩子的美好寄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科學依據。
  • 奶奶安排「抓周」,孫子拿住一樣東西不放,家人們看清後笑容凝固
    案例: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個關於抓周的帖子。露露家的小寶寶滿周歲了,大人們忙裡忙外地為孩子準備周歲宴。孩子奶奶宣布今天要給孩子安排抓周的儀式。說完奶奶便把一本書和一張鈔票放在了床上,奶奶覺得這還不夠,於是又把計算器等一些物品也拿了過來。
  • 寶爸讓兒子「抓周」,孩子直徑爬向這個東西,全家人都很尷尬
    文/依肯的爸爸在孩子出生後,就有很多講究,在孩子出生滿一歲,長輩就會讓孩子抓周,在古代,孩子抓到什麼,就預示著孩子將來和這個東西有關,雖然現在不迷信了,但也是圖個樂呵,一位寶爸讓兒子抓周,不料孩子直接抱住這個東西不撒手